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我国亲属计算法为什么不用罗马法

我国亲属计算法为什么不用罗马法

发布时间:2023-01-01 21:14:39

1. 法学生进,罗马法亲等计算和寺院法亲等计算方法是怎么样的。

罗马法和寺院法关于直系血亲的亲等计算法是一致的,都是从己身往上数,每经过一代为一亲等(上数对象为同血缘人);从己身往下数,每经过一代也是一亲等。

而旁系血亲,两者的差距很大:

罗马法是从己身往上数之双方共同的直系血亲即同源人,每经一代为一亲等;在往下数至要计算的人,也是每经一代为一亲等,所有数字相加得出的就是双方的亲等数

寺院法是从己身和所要计算的人分别往上数至血缘同源人,两边的亲等数相等时,就采用一边的亲等数;如果亲等数不等,则采用多的一方的亲等数

2.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怎么理解

36、问:什么是直系血亲?
答:直系血亲。包括父母子女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间。即父亲不能娶女儿为妻,母亲不能嫁儿子为夫。爷爷(姥爷)不能与孙女(外孙女)婚配,奶奶(姥姥)不能与孙子(外孙子)结合。

37、问:什么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答: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姊妹(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间不能结婚。(2)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即叔叔(伯伯)不能和兄(弟)的女儿结婚;姑姑不能和兄弟的儿子结婚;舅舅不能和姊妹的女儿结婚;姨妈不能和姊妹的儿子结婚。

39、问:怎么理解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答:血亲主要指出于同一祖先,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即自然血亲;也包括法律拟制的血亲,即虽无血缘联系,但法律确认其与自然血亲有同等的权利义务的亲属,比如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
禁止血亲结婚是优生的要求。人类两性关系的发展证明,血缘过近的亲属间通婚,容易把双方生理上的缺陷遗传给后代,影响家庭幸福,危害民族健康。而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之间的婚姻,能创造出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加强健的人种。
国际上通用的亲等计算方法主要有罗马亲等计算法和寺院法。我国婚姻法中的血亲计算方法类似罗马法的计算法。但不能简单换算。第一,我国的“代”是连己身算在内,而罗马法不计在内。第二,我国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在罗马法为四亲等旁系血亲,属于四代以内旁系血亲。

3. 民法中的亲等具体是怎样计算的

我国亲等计算法

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是亲等,我国计算亲等的办法是以血亲之间的世代来计算,一辈为一代,如与父母为两代,与孙子女为三代;计算旁系血亲时,依据相互间的同源关系确定,如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姊妹和姑表兄弟姊妹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外祖父母的舅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在我国,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
要计算两人的的亲等关系,要先找出双方的同源直系血亲,再就双方与这一血亲的代数取大舍小。例如,计算己身和堂兄弟姐妹之间的代分,首先找出双方的同源直系血亲为祖父母,从己身上数至祖父母为三代,从堂兄弟姐妹上数至祖父母也为三代。两边均在三代以内,则断定堂兄弟姐妹是自己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罗马法亲等计算法

罗马法中用以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方法。随着罗马法的传播和各国法律文化的交流,为当代许多国家采用。按此法,直系血亲从己身上下数,以一世为一亲等。例如;父母与子女是一亲等的直系血亲;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是二亲等的直系血亲;曾祖父母与曾孙子女、外曾祖父母与外曾孙子女是三亲等的直系血亲;……依此类推。旁系血亲则先从己身数至双方同源的祖先,即共同的直系血亲,再从共同的直系血亲下数至与己身计算亲等的对方,亲等数即其世代相加之数。因此,旁系血亲没有一亲等,是从二亲等开始计算的。例如:兄弟姐妹是二亲等的旁系血亲;伯、叔、姑与侄、侄女,舅、姨与甥、甥女,是三亲等的旁系血亲;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是四亲等的旁系血亲;……依此类推。

4. 如何确定亲系和亲等

一、亲系

亲系是指亲属间的血缘联系。一般分为:男系亲和女系亲,父系亲和母系亲,直系亲和旁系亲,尊亲属和卑亲属。以第三种最重要。

1、直系亲 又分为直系姻亲和直系血亲

( 1)直系血亲,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

( 2)直系姻亲,指直系晚辈亲属的配偶和配偶的直系长辈亲属。

2、旁系亲 也分为旁系血亲和旁系姻亲。

( 1)旁系血亲,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有辈分相同和辈分不同的旁系血亲。

( 2)旁系姻亲 配偶一方的旁系血亲即另一方的旁系姻亲。

二、亲等

亲等是计算亲属远近、亲疏的单位。

1、世界各国的亲等计算法

( 1)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 直系血亲以代数为标准计算。旁系血亲则从自己往上数到共同的直系血亲,再从共同的直系血亲往下数到所指的旁系血亲,上下相加的数,为我与所指旁系血亲的亲等。

( 2)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 直系血亲同上,旁系血亲算法不同。

2、丧服制的亲等计算法

分为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3、我国中的亲等计算法 以世代表示,和亲等计算法不能简单等同

5. 罗马法的亲属法对后世的影响

从世界范围看,通常是用的罗马法亲等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另一种是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
罗马法亲等计算法是古罗马帝国使用的计算亲疏远近的方法,随着罗马法的传播,而被许多国家采用,在现今国际最为流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直系血亲的计算法。具体来说就是,从己身往上数,每经过一代为一亲等(上数对象为同血缘人);从己身往下数,每经过一代也是一亲等。例如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亲等;祖(外)父母与孙(外)子女之间是二亲等。第二部分是旁系血亲的计算法。具体来说,从己身往上数之双方共同的直系血亲即同源人,每经一代为一亲等;在往下数至要计算的人,也是每经一代为一亲等,所有数字相加得出的就是双方的亲等数。比如说,计算自己与兄弟姐妹的亲等,首先找到自己与兄弟姐妹的血缘同源人即父母,分别从自己和兄弟姐妹这两边往上数至父母,两边分别为一,再将两边的数字相加,则自己与兄弟姐妹为二亲等旁系血亲;或者先从己身上数至父母为一亲等,再从父母下数至兄弟姐妹为二亲等,也就是自己与兄弟姐妹的亲等数。
寺院法亲等计算法是中世纪教会法计算亲属关系远近的方法,现在只为少数国家所采用。在计算旁系血亲关系的远近方面,也没有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准确。

6. 血亲该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血亲计算方法类似罗马法的计算法。第一,我国的代是连己身算在内,而罗马法不计在内。第二,我国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在罗马法为四亲等旁系血亲,属于四代以内旁系血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7. 为什么说我国以代数来计算亲等的方法不如罗马法亲等制科学

亲等就是亲属等级,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由于亲属的远近直接关系到伦理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和其他的社会及法律关系,所以,古今中外都将亲等的计算作为亲属制度的重要内容。

1.中国古代的亲等计算法
中国古代的亲等以“服制”为标准。“服制”即丧服制度。为了“慎终ii_远”,中国的古人非常重视丧祭活动,它几乎将死者的一切具有权利义务的爿|属包罗在内。在丧祭活动中,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不同的亲属不但穿着相同质料的丧服,而且服丧的期限和规制均有明显区别,因此,由礼制到法制都把服制引申到实际生活中,作为计算亲等的一般依据。

服制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分别是斩衰(音zhancui)、齐衰(音:zicui)大功、小功、缌麻。斩衰又称斩衰裳。《仪礼》郑注:“凡服,上日衰,下日裳”;斩指丧服边缘保留裁割原状,不加缉缝,服丧期限3年(指3个年头实服27个月)。齐衰也称齐衰裳,或称疏衰裳,意为丧服质料粗疏但是缉边|报丧期限大多为一年,一年又称期(音ji)年,故齐衰亲属又称“期亲”。大功是丧服制作“用功粗大”的意思,服丧期限一般9个月。小功意为丧服制作“用功细小”,服丧期限5个月。缌麻指丧服质料为细熟麻布,制作用功也比较细致。缌麻亲服丧3个月。

服制主要用于计算宗亲亲等,计算方法非常复杂且前期和后期多所区别适用斩衰的是最亲近的亲属,礼制之下主要是“父”与“夫”以及“长子”;法制下先是增加了祖父,以后将“母”也包括在内。其他各级宗亲亲等的计算原则大体是“同父则期,同祖则大功,同曾祖则小功,同高祖则缌麻”。例如兄弟属于期亲,从兄弟(叔伯之子,又称堂兄弟)属于大功亲,再从兄弟属于小功亲,三从兄弟属于缌麻亲。除宗亲外,礼制之下“外亲皆缌”,最亲近的外亲也只是缌麻亲,以后外祖父母及母亲的兄弟姐妹上升为小功,表兄弟姐妹为缌麻;至于妻亲,只有妻之父母列入缌麻的范围。

中国古代这种亲等计算法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实行父系本位,以宗亲为主,母系亲属和妻方亲属地位低下。二是具有极其浓厚的等级色彩,除了世次的远近外,还要考虑地位尊卑、名分高低、恩情厚薄,性别差异等等因素,所以被称为“等级亲等制”。

2.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
顾名思义,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来源于古代罗马法,实际上是来源于古罗马后期的法律,后被大陆法系国家所承继,现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亲等计算法。它将直系和旁系的亲等计算分别处理,所以在表达时一定要说明是直系亲还是旁系亲(包括血亲和姻亲)。具体的计算方法是:

直系血亲以一代间隔为一亲等。比如己身和父母是直系血亲一亲等,和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直系血亲二亲等,和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是直系血亲三亲等;和子女是直系血亲一亲等,和孙子女、外孙子女是直系血亲二亲等,和曾孙子女、曾外孙子女是直系血亲三亲等。其他各代依此类推。

旁系血亲计算的特点是“代次相加”,所以我们可以将它称为“相加法”。计算时首先要找到双方共同的最近直系长辈血亲,然后可以按代次间隔单向计数累计,也可以双向计数后相加。举例来说:己身和兄弟姐妹的共同直系长辈血亲是父母。如果按照单向计数的办法计算,己身到父母是一亲等,再由父母到兄弟姐妹,累加就是旁系血亲二亲等。如果按照双向计算,己身到父母是一亲等,兄弟到父母也是一亲等,二者相加也是旁系血亲二亲等。再举例说,己身和堂侄女,双方共同的直系长辈血亲是己身的祖父母、堂侄女的曾祖父母。单向累计,己身到父母是一,再到祖父母是二,再由祖父母到叔父是三,再由叔父到堂兄是四,再由堂兄到堂侄女是五,己身和堂侄女就是旁系血亲五亲等。如果双向相加,己身到祖父母是二,堂侄女到她的曾祖父母是三,二者相加也是旁系血亲五亲等。需要注意的是,按照罗马法亲等计算法,旁系血亲永远没有一亲等。

姻亲亲等的计算比照配偶的血亲,比如丈夫和其父母是直系血亲一亲等,妻子和公婆就是直系姻亲一亲等;丈夫和其兄弟是旁系血亲二亲等,妻子和丈夫的兄弟就是旁系姻亲二亲等,其他类推,反之亦然。

3.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
寺院法亲等计算法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教会法。至今仍有一些受宗教影响较深的国家采用。不管是血亲还是姻亲,它同样严格区分直系和旁系。

在直系血亲属计算上,寺院法亲等计算法与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完全一样,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亲属,都是以一个代次为一亲等。

对旁系血亲亲等的计算,寺院法亲等计算法的特点是采用比较选择的办法,实行“等者从一,不等从大”的原则。计算时首先要找到双方的共同最近直系血亲,然后分别向上数,如果代次相同,就按这个代次计算;如果代次不同,取较多的代次。举例来说,己身和兄弟姐妹共同最近直系血亲是双方的父母,由己身到父母是一代次,由兄弟姐妹到父母也是一代次,己身和兄弟姐妹就是旁系血亲一亲等。再举例说,己身和侄子共同的最近直系血亲是己身的父母,侄子的祖父母,由己身到父母是一代次,由侄子到祖父母。(己身的父母)是二代次,二者比较,按照代次多的计算,己身和侄子就是旁系血亲二亲等。

姻亲亲等的计算同样比照血亲亲等。

显然,和罗马法亲等计算法不同,在寺院法亲等计算法中旁系亲属的亲等数一般都不很大,在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上不如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准确。二者的另外一个不同之处是,寺院法亲等计算法中存在着旁系亲属一亲等。

4.我国现行的代次实体计算法
我国现行的亲等计算法受传统习惯的影响,采用很独特的代次(辈次)实体计算法。

如前所述,罗马法的和寺院法的计算法都是采用代次间隔计算法,按照由某代到某代来计数的,即如由本人到父母是一代,由父母到祖父母又是一代等等;而我国现行的亲等计算法沿袭了古代的世代计算方式,是以代次(辈次)本身为实体的。在中国古代,所谓“九族”一般就是指“九代”,即上下九个辈份的父系亲属,包括己身和长辈的父、祖、曾祖、高祖,晚辈的子、孙、曾孙、玄孙;所谓“五世则迁之宗”指的是上溯至高祖的宗亲团体;所谓“四世同堂”指的也是一家中四代人共同生活。受此影响,按现行的代次计算法,在直系血亲中,本人就算一代,长辈的父母又算一代,祖父母、外祖父母再算一代,晚辈的子女又算一代,孙子女、外孙子女再算一代,等等。所以,己身和父母、子女,按照罗马法和寺院法的计算法是直系血亲一亲等,按照我国的代数计算法就叫两代直系血亲;己身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按照罗马法和寺院法的计算法是直系血亲二亲等,按照我国的计算法就是三代直系血亲。显然,这种以实体为标准的计算方法没有一代直系血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行代次实体计算法与古代计算规则的最大差别是不再以父系为本位,而是父系母系并重。

在计算代次实体的前提下,旁系血亲的计算原则类似于寺院法的比较计算方法,即找到双方共同的长辈直系血亲后对二者的代次进行比较,同者从一,不同从大。比如己身和兄弟姐妹,到父母都是两代,就是两代旁系血亲;己身和侄女,双方共同的长辈直系血亲是己身的父母、侄女的祖父母,从己身算是两代,从侄女算是三代,按照不等从大的原则,双方就是三代旁系血亲。再如己身和堂兄弟姐妹是三代旁系血亲,己身和堂侄女是四代旁系血亲,等等。按照现行代次实体计算法,以己身为本位观察,两代旁系血亲仅指兄弟姐妹(包括同胞的兄弟姐妹和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三代旁系血亲大体上包括同辈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长辈的叔、伯、姑、姨、舅,晚辈的侄子女和甥子女。我国现行《婚姻法》禁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就是禁止己身与上述旁系血亲结婚。另外,在代次实体计算法下也不存在一代旁系血亲。

在我国,姻亲亲等的计算基本上没有法律价值。在理论上,配偶的血亲应比照配偶计算,比如岳父母、公婆是配偶的两代直系血亲,就是己身的两代直系姻亲;配偶的兄弟姐妹是其两代旁系血亲,就是己身的两代旁系姻亲等等。血亲的配偶参照血亲计算,比如父母是两代直系血亲,继父母就是两代直系姻亲(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属于拟制的两代直系血亲);兄长是两代旁系血亲,兄长之妻(嫂子)就是两代旁系姻亲等等。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则应按照配偶的血亲计算,比如配偶的兄弟之妻也属于两代旁系姻亲等等。

8. 我国的计算亲等的方法

如果是按亲等来计算的话(我国不采用),现在的世代法既不同于罗马法也不同于寺院法。 我国的代计算只有直系和旁系的计算,而罗马法昰直系旁系和姻亲三种技计算方法,如果要算的话,把我国的代数减一,再两边相加就昰罗马法的计算,如果是取大的一边就昰寺院法。但是具体的规定还是有不一样的。

9. 堂兄和堂妹按照罗马法、寺院法、世代法计算分别是几亲等

1、堂兄:自己——爸爸——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堂兄,是三亲等。

2、罗马法,从“自己——爸爸——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堂兄”,有四条杠,是四亲等。

3、寺院法:你自己——爸爸——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堂兄,从自己到爷爷,和堂兄到爷爷的距离是两个杠,所以就二亲等。

(9)我国亲属计算法为什么不用罗马法扩展阅读

在计算旁系血亲关系的远近方面,寺院发亲等计算法没有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准确。举个例子来说吧,要计算自己与伯、叔和堂兄妹之间的亲等,用罗马法计算分别为三亲等和四亲等;

而用寺院法计算都是二亲等。从血缘联系上讲,自己与伯叔的血缘关系明显比自己与堂兄妹的血缘关系要近些,而用寺院法计算就没有分别了。这也是为什么罗马法被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原因。

10. 如何确定亲系和亲等

亲属是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亲系是亲属间的联络系统。亲等就是亲属的等级,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基本单位。亲等是在《民法典》(2022.1.1生效)中规定的一种判断亲缘关系亲疏远近的计算方法,亲等的判断涉及到男女双方是否可以结婚、家庭财产继承顺序等等的问题。
一、亲系
亲系是指亲属间的血缘联系。一般分为:男系亲和女系亲,父系亲和母系亲,直系亲和旁系亲,尊亲属和卑亲属。以第三种最重要。
1、直系亲又分为直系姻亲和直系血亲
(1)直系血亲,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
(2)直系姻亲,指直系晚辈亲属的配偶和配偶的直系长辈亲属。
2、旁系亲也分为旁系血亲和旁系姻亲。
(1)旁系血亲,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有辈分相同和辈分不同的旁系血亲。
(2)旁系姻亲配偶一方的旁系血亲即另一方的旁系姻亲。
二、亲等
亲等是计算亲属远近、亲疏的单位
1、世界各国的亲等计算法
(1)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直系血亲以代数为标准计算。旁系血亲则从自己往上数到共同的直系血亲,再从共同的直系血亲往下数到所指的旁系血亲,上下相加的数,为我与所指旁系血亲的亲等。
(2)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直系血亲同上,旁系血亲算法不同。
2、丧服制的亲等计算法
分为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3、我国中的亲等计算法以世代表示,和亲等计算法不能简单等同
法律依据:
在我国先后颁行两部《婚姻法》中,都用代数的不同来表示旁系血亲的亲疏远近,如五代以内旁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等。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直系血亲。
举例:
我国现采用的是代数计算法,计算方式于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又有不同。
1、直系血亲的计算方法:计算自己与长辈直系血亲之间的亲属关系时,以己身作为计算起点,己身为一代,向上数至父母时为二代,再数至祖父母、外祖父母时为三代,以此类推。计算自己与晚辈直系血亲之间的亲属关系时,仍以己身为一代,向下数至子女时为二代,再数至孙子女、外孙子女时为三代,以此类推。
2、旁系血亲的计算方法:首先找出要计算的两个旁系血亲最近的同源直系血亲,然后按照直系血亲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每一方与同源直系血亲之间的世代数。如果两边的世代数相同,则用一边的世代数定代数。如果两边的世代数不同,则取世代数大的一边定代数。据此方法计算,亲兄弟姐妹之间为二代旁系血亲,自己与叔、姑、姨、舅之间为三代旁系血亲。
简要总结:
如何确定亲系和亲等?亲等是在《民法典》(2022.1.1生效)中规定的一种判断亲缘关系亲疏远近的计算方法,亲等的判断涉及到男女双方是否可以结婚、家庭财产继承顺序等等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我国亲属计算法为什么不用罗马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测试流媒体服务器的并发能力 浏览:161
溯源码有分国家认证的吗 浏览:218
如何通过app查询产检报告 浏览:944
拉结尔安卓手机怎么用 浏览:695
驱动级进程代理源码 浏览:782
androidshape画线 浏览:510
程序员想辞职被拒绝 浏览:101
java面试逻辑 浏览:749
如何下载全英文app 浏览:724
js函数式编程指南 浏览:380
为什么安卓手机相机启动会卡 浏览:341
python中t是什么意思 浏览:765
移动硬盘内存加密 浏览:407
单片机测角度 浏览:864
URL服务器地址怎么填 浏览:438
压缩饼干会导致血糖高吗 浏览:569
cad中xc命令怎么用 浏览:424
戴尔服务器怎么看网卡接口 浏览:823
盐铁论pdf 浏览:424
最短路径的生成算法可用 浏览: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