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天干十二地支顺口溜
天干地支是四柱八字的根本,为了方便记忆其留下来很多的口诀,下面为大家介绍十天干十二地支口诀表。
十天干十二地支口诀表
命理预测学是自然五行旺弱变化当中寻找兴衰的过程,十天干十二地支是五行的演变,也是预测学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天干地支
1、地支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因猫沉思无谓神游四海。
2、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无计更新人亏。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1、年干支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
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2、月干支月的地支
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乘2+月份例:2010年(庚寅)三月(辰月)的天干=7*2+3=17,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得7,天干第7位为庚,则此月干支为庚辰。
3、日干支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除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除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例: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日干支基数=(10+7)*5+15+(10+19)/4=47(已去掉60的倍数)这就是1月1日的干支数。从1月1日到4月12日为47+31(1月天数,下类推)+28+31+12=149,去掉60的倍数得29、天干去10的倍数余9为壬,地支去12的倍数余5为辰,今天的干支就是壬辰。
4、时干支时干
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五。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出任何年龄的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10的倍数为天干倒推数,去掉12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庚寅年,56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56去50余6,天干从庚倒推6位是乙,地支为56去掉48余8,从寅倒推8位是未,生年就是乙未年。65岁生年去掉60余5,从今年的天干倒推5位丙,从今年的地支倒推5位戌,生年就是丙戌年。
十天干歌
1、阴阳属性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共十数,阴阳各有配。
单数即为阳,阴方在偶位。
五阳利客不利主,做事谋为宜先行。
发兵征战安国邦,远行求财必有赢。
2、五行方位歌
甲乙东方木,南火是丙丁,
戊己中央土,庚辛西属金,
壬癸北方水,五行方位真,
相位各有序,属性分阳阴。
3、四季对应歌
甲乙属春丙丁夏,戊已属于长夏中,
庚辛属性为金秋,壬癸所属在于冬。
4、体脏对应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膀胱三焦在壬方,
若问肾水心包处,二者皆在癸中藏。
甲头乙项丙肩求,丁胸戊肋己腹收,
庚是脐轮辛为股,壬胫癸足一身周。
5、天干所为吉凶歌诀
甲为天福行恩惠,乙为天德抚恤为,
丙是天威发号令,正气一身彰雄伟;
丁为太阴宜静居,勿要嗔谪他人非。
戊占天武传律令,行诛屠戮正法规;
B. 天干地支快速计算方法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先来算算天干,有个公式:
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今年是2005,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
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C. 天干地支的简便算法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年份- 3)/10余数对天干:如1894-3=1891 ,1891除以10余数是1即为甲;
(年份- 3)/12余数对地支:如1894-3=1891 ,1891除以12余数是7即为午,即1894年是甲午年。
天干地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着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3)十天干十二地支最简单算法扩展阅读: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
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此外,干支注记时间的方式起码还从殷历开始,附加在各个朝代至今所制定的阴阳历中,两种历法同时并用。
干支注记时间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天干地支的主要序数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数字取代之后,人们仍然用它们作为一般的序数字。尤其是甲乙丙丁,不仅用于罗列分类的文章材料,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评级与分类。
在有机化学的命名中,1-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用天干命名,如甲烷(1个C原子),乙烷(2个C原子),丙烷(3个C原子)以此类推……又比如乙烯(2个C原子),丁烯(4个C原子)。
D. 十天干十二地支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