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rfid 能不能实现定位功能
实现这样的需求,我不建议你使用RFID技术,你只要在“表位”上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就可以实现了——类似展览馆中的压力传感防盗。
理论上讲,也可以用RFID来实现定位。但是,按您的描述,定位精度要求很高,这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成本过高;二是定位效果可能不好。
目前实用阶段的RFID定位还是比较模糊的定位,空间比较大的情况下效果比较好,象您这样的使用环境可能还存在无线电反射之类的问题。
如果您确实想了解RFID定位的信息,您可以访问“RFID家园”(http://www.irfid.cn/bbs/index.php),里面有一些免费的论文,你可以下载来看,如
1、[硕士论文]低信噪比下车辆的射频识别与定位技术的研究
2、无线局域定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硕士论文]蜂窝网及基于RFID的室内定位系统中NLOS抑制算法研究
4、[硕士论文]射频识别(RFID)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5、基于RFID与CAN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
......
你注册后,使用搜索功能,搜索“定位”,应该有不少可读的东西
补充答案:
看到提问者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说明,故对我的答复也进行修改。
从你描述的使用环境来看,用RFID完全可以实现,但是不建议你这么做:成本太高。如果照你所说的,每个钉子上装一个读写器(实际上是天线),那成本...
您可以借鉴钥柜的管理方法。
或者给你一个折中的方法:每个钉子上装一个LED显示灯,后台控制灯的明灭。做一个程序,对钉子的“货位”进行管理,入柜前,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扫描下“表”,然后计算机就指定一个“钉子”给你挂这支“表”,并通过灯的明灭来显示,挂上后,进行确认,灯熄灭....
不知可否?
② RFID定位与UWB定位技术的区别
你好,这个问题建议你从两种技术的底层开始了解,会更好理解两者的优劣势
一、定义
1)RFID定位,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通常指2.4Ghz频段内的无线射频识别,用于定位的,主要分无源UHF和有源RFID(典型2.4G、800M、400M等非标准协议);
2)UWB定位,UWB(Ultra Wide Band),遵循IEEE 802.15.4A通信标准。
二、定位原理
1)无源RFID定位,通过UHF读头进行判别,通常安装于出入口,识别到即判定经过,门口两侧通过定向天线,进行进出区分,因无源(不用电池),标签从读头处获得能量再发射出来,故识别距离较短,通常1~2米;
2)有源RFID定位,有源标签通过定时发送信号,有源基站可接收周边标签信号,通常接收范围有限(一般不大于100米半径),加上标签RSSI进行过滤,即可得到一定的范围控制,从而可识别标签靠近哪个基站,且有粗糙的距离可以参考(通常米级~10米级,故仅作范围控制参考);
3)UBW定位,通过信号飞行时间进行精确计算,通常采用TOF或TDOA方法,以超高频率发送脉冲信号,可有效排除大部分杂信号干扰,精度可达10cm级别,通常30cm应用精度,如WEWILLS众志可做0维、一维、2维及3维的定位应用,此精度下,可赋能3D场景地图,实现虚拟化现场展现。
三、主要优劣对比点:
1)基于以上原理,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在定位精度及范围上,UWB为精准定位,有源RFID为存在性0维定位,无源RFID为识别性关卡定位;
2)成本对比,无源标签为元级别,有源RFID为10元级别,UWB为百元级别;
3)功耗:无源标签不需供电,有源RFID通常0.5~3年,UWB通常可充电1~3个月;
4)体积:无源纸片级别(除抗金属外),有源RFID打火机级别,UWB火柴盒级别;
四、其他几种技术,也可以参考了解:
多种物联网定位技术
③ 常用的室内定位技术有哪些
室内定位在一些特定场合的实用性和必要 性已经日趋显着,其应用前景广阔,研究意义非常大,目前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议题。本文阐述几种常用的室内定位技术手段,并具体阐述这些技术的典型实例,对比其精度及优缺点。在比较中作者认为基于RFID的室内定位系统性价比比较高,对其进行详细介绍。ZigBee则是一种基于RFID的能很好地解决室内定位的方案技术手段。
1 引言
随着时代飞速变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服务质量效率提高,受干扰度小,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及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室内定位技术非常实用,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其应用范围广泛,在复杂环境下,如图书馆,体育馆,地下车库,货品仓库等都可以实现对人员以及物品的快速定位。
室内定位系统有最基本的5种算法:
(1) 起源蜂窝小区技术;
(2)时间到达法(TOA);
(3)时间到达差法(TDOA);
(4)信号强度法(RSSI);
(5)到达角度差法(AOA)。
常用的室内定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基于超声波定位技术;
(2) 基于红外线的定位技术;
(3) 基于超宽带的定位技术;
(4)射频识别定位技术(WLAN、ZigBee)等。
2 几种室内定位技术的比较
2.1 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定位目前大多数采用反射式测距法。系统由一个主测距器和若干个电子标签组成,主测距器可放置于移动机器人本体上,各个电子标签放置于室内空间的固定位置。定位过程如下:先由上位机发送同频率的信号给各个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接收到后又反射传输给主测距器,从而可以确定各个电子标签到主测距器之间的距离,并得到定位坐标。
目前,比较流行的基于超声波室内定位的技术还有下面两种:一种为将超声波与射频技术结合进行定位。由于射频信号传输速率接近光速,远高于射频速率,那么可以利用射频信号先激活电子标签而后使其接收超声波信号,利用时间差的方法测距。这种技术成本低,功耗小,精度高。另一种为多超声波定位技术。该技术采用全局定位,可在移动机器人身上4个朝向安装4个超声波传感器,将待定位空间分区,由超声波传感器测距形成坐标,总体把握数据,抗干扰性强,精度高,而且可以解决机器人迷路问题。
定位精度:超声波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精度比较高。缺陷:超声波在传输过程中衰减明显从而影响其定位有效范围。
2.2 红外线技术
红外线是一种波长间于无线电波和可见光波之间的电磁波。典型的红外线室内定位系统Active badges使待测物体附上一个电子标识,该标识通过红外发射机向室内固定放置的红外接收机周期发送该待测物唯一ID,接收机再通过有线网络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库。这个定位技术功耗较大且常常会受到室内墙体或物体的阻隔,实用性较低。
如果将红外线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也可方便地实现定位功能。用红外线触发定位信号使参考点的超声波发射器向待测点发射超声波,应用TOA基本算法,通过计时器测距定位。一方面降低了功耗,另一方面避免了超声波反射式定位技术传输距离短的缺陷。使得红外技术与超声波技术优势互补。
定位精度:5~10m。缺陷:红外线在传输过程中易于受物体或墙体阻隔且传输距离较短,定位系统复杂度较高,有效性和实用性较其它技术仍有差距。
2.3 超宽带技术
超宽带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无线技术,目前,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在内的国家都在研究这项技术,在无线室内定位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UWB技术是一种传输速率高(最高可达1000Mbps以上),发射功率较低,穿透能力较强并且是基于极窄脉冲的无线技术,无载波。正是这些优点,使它在室内定位领域得到了较为精确的结果。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常采用TDOA演示测距定位算法,就是通过信号到达的时间差,通过双曲线交叉来定位的超宽带系统包括产生、发射、接收、处理极窄脉冲信号的无线电系统。而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如图1所示)则包括UWB接收器、UWB参考标签和主动UWB标签。定位过程中由UWB接收器接收标签发射的UWB信号,通过过滤电磁波传输过程中夹杂的各种噪声干扰,得到含有效信息的信号,再通过中央处理单元进行测距定位计算分析。
图1 UWB室内定位结构图
基于超宽带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典型实例为:Ubisense,其定位方法为三边定位,定位精度为:6~10cm,缺陷:造价较高。
2.4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定位技术实现起来非常方便, 而且系统受环境的干扰较小,电子标签信息可以编辑改写比较灵活。下面具体介绍该技术的相关应用。
3 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室内定位技术
3.1 RFID技术原理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操控简易,适用于自动控制领域的技术,它利用了电感和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射频(RF)是具有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它的频率描述为:kHz、MHz、GHz,范围从低频到微波不一。
④ RFID能不能实现小范围内的定位
RFID能实现小范围内的定位。
实时定位系统可以改善供应链的透明性,船队管理、物流和船队安全等。RFID标签可以解决短距离尤其是室内物体的定位,可以弥补GPS等定位系统只能适用于室外大范围的不足。GPS定位、手机定位再加上RFID短距离定位手段与无线通信手段一起可以实现物品位置的全程跟踪与监视。正在制订的标准有:
ISO/IEC 24730-1 应用编程接口API,它规范 RTLS服务功能再加上访问方法,目的是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访问RTLS系统,它独立于RTLS的低层空中接口协议。
ISO/IEC 24730-2 适用于2450MHz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它规范 一个网络定位系统,该系统利用RTLS发射机发射无线电信标,接收机根据收到的几个信标信号解算位置。发射机的许多参数可以远程实时配置。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射频的话,一般是微波,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
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射频标签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物理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 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读写。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作为构建“物联网” 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RFID 技术早起源于英国,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辨别敌我飞机身份,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商用。RFID 技术 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2010 年,欧盟有 3%的公司应用 RFID 技术,应用分布在身份证件和门禁控制、供应 链和库存跟踪、汽车收费、防盗、生产控制、资产管理。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内。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
⑤ rfid定位方法有哪些
1.室外一般用北斗或GPS, 或者结合移动基站定位.
2.室内可以要高频,超高频,有源的方案
3.高频一般是关键点安装高频通道HD2280 当有带卡的人经过时读取卡片信息并判断方向, 特点是准确率高 确定是只能定位区域.
4.超高频的也是在定位区域内安装读写器 读到就定义在这个天线区域
5.有源的一般结合低频使用,可以大范围定位,但准确性不是特别高,并且对墙体有误报的情况.
⑥ 什么是室内定位做做室内定位比较好的又哪些定位技术
Wi-Fi定位、蓝牙定位、RFID定位、UWB(超宽带)定位、红外技术、超声波等技术纷纷进入市场,为不同行业的室内定位需求贡献了诸多行之有效的位置服务方案。
除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导航和室外环境的应用定位以外,人们对室内定位、短距离定位等应用不甚了解。随着各式各样的建筑的建立人们在室内的时间是室外的4倍,室内定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未来无线定位技术的趋势是室内定位与室外定位相结合,实现无缝的、精确的定位。现有的网络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个要求,而UWB技术由于功耗低、抗多径效果好、安全性高、系统复杂度低、定位精度极高等优点,在众多无线定位技术中脱颖而出。
⑦ 用uwb技术和RFID相比有什么不同,国内有用UWB定位的产品吗
1、含义不同: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操控简易,适用于自动控制领域的技术,它利用电感和电磁耦合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定位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射频读写器以及计算机数据库构组成。根据电子标签是否有源可以分为有源RFID和无源RFID。
UWB定位系统通常包括UWB定位基站、UWB定位标签和定位引擎。UWB定位技术通过发送纳秒级及其以下的超窄脉冲来传输数据,可以获得GHz级的数据带宽,发射功率较低,无载波。
2、侧重不同:有源RFID的电子标签包含电池,因此信号传输范围相比于无源RFID更大,达到30米以上。同时可以实现基于RSSI测量的指纹定位。
无源RFID系统只依赖电感耦合,因此没有电池。相比有源RFID,体积更小,耐用性更高,成本更低。无源RFID定位系统多使用邻近探测法实现定位。
UWB定位技术的主要优势有低功耗、对信道衰落(如多径、非视距等信道)不敏感、抗干扰能力强、不会对同一环境下的其他设备产生干扰、穿透性较强(能在穿透一堵砖墙的环境进行定位)、在室内或者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场合可以获得良好的定位效果。
同时在进行测距、定位、跟踪时也能达到更高的精度,可应用于静止或者移动物体以及人的定位跟踪。
3、总结:UWB定位技术较RFID定位技术而言,具有更高的精度,更适用于对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行业,比如化工人员定位、煤矿人员定位、电力能源人员定位、制造业人员定位、公安司法人员定位、隧道人员定位等。
(7)rfid室内定位算法扩展阅读:
UWB技术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截获能力低,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
UWB技术是一种使用1GHz以上频率带宽的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大,尽管使用无线通信,但其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兆比特每秒以上。
使用UWB技术可在非常宽的带宽上传输信号,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UWB技术的规定为: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以上的带宽。
⑧ 室内定位技术实现精确定位的原理是什么
室内定位是指在室内环境中实现位置定位,由于GPS和北斗在室内信号会受干扰,从而导致无法精准定位,所以现在室内定位主要采用的是无线通讯、基站定位、惯导定位等多种技术集成形成一套室内位置定位体系,从而实现人员、物体等在室内空间中的位置监控。现在室内定位技术主要有:超宽带技术、WiFi技术、蓝牙技术、超声波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UWB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
UWB(Ultra Wideband)超宽带是一种不用载波,而采用时间间隔极短(小于1ns)的脉冲进行通信的技术,也称做脉冲无线电( Impulse Radio)、时域(Time Domain)或无载波(Carrier Free)通信。
UWB相比其他室内定位技术有什么优势?
1、抗干扰性能强;
2、传输速率高,可以达到几十Mbit/s到几百Mbit/s;
3、带宽极宽,UWB使用的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
4、消耗电能小;
5、定位精确,能达厘米级。
6、工程简单造价便宜。
UWB的定位技术原理:
其实UWB的定位原理和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很相似。如下图,天上的卫星坐标为已知,地上的接收设备同时接收到四个卫星信号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坐标(平面和高程坐标)。UWB的定位原理就是通过在室内布置4个已知坐标的定位基站,需要定位的人员或者设备携带定位标签,标签按照一定的频率发射脉冲,不断和四个已知位置的基站进行测距,通过一定的算法精确的计算定位标签的位置。
三维定位布置
三维定位布置
⑨ 射频识别定位技术和超宽带定位技术哪个好
RFID室内定位技术
RFID室内定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组固定的阅读器读取目标RFID标签的特征信息(如身份ID、接收信号强度等),同样可以采用近邻法、多边定位法、接收信号强度等方法确定标签所在位置。
射频识别室内定位技术作用距离很近,但它可以在几毫秒内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信息,且由于电磁场非视距等优点,传输范围很大,而且标识的体积比较小,造价比较低。但其不具有通信能力,抗干扰能力较差,不便于整合到其他系统之中,且用户的安全隐私保障和国际标准化都不够完善。
超宽带UWB室内定位技术
超宽带(UWB定位)室内定位技术利用事先布置好的已知位置的锚节点和桥节点,与新加入的盲节点进行通讯,并利用三角定位或者“指纹”定位方式来确定位置。
超宽带室内定位的定位方案采用UWB定位(超宽带)脉冲信号,由多个传感器采用TDOA和AOA定位算法对标签位置进行分析,多径分辨能力强、精度高,定位精度可达亚米级。
超宽带通信不需要使用传统通信体制中的载波,而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具有纳秒或纳秒级以下的极窄脉冲来传输数据,因此具有GHz量级的带宽。由于超宽带定位技术具有穿透力强、抗多径效果好、安全性高、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精确定位精度等优点,前景相当广阔。
之前的技术研究中,由于新加入的盲节点也需要主动通信使得功耗较高,而且事先也需要布局,使得成本还无法降低。
EHIGH(恒高),定位基站使用电池供电,满足续航时间大于1年。且基站通过无线与通信基站传输数据,不需要铺设线缆,既节省了安装的硬件成本,又节省安装的时间成本。不仅如此,日常运行成本,受台风、暴雨等影响时的恢复成本都会加到产品售出时的价格之上。对此,恒高形成了一套自组网、自维护的产品设计,有效的将维护费用降低,优化投入成本。
⑩ RFID可以定位么,具体是如何定位的
不能准确定位,只能确定标签是否在可读区内。因为RFID工作在高频段,读写距离又不远,很难通过类似于gps的卫星定位方式实现坐标读取。。因此即使你使用多个读卡器也难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