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s 图层混合模式 色相的算法
这个道理不是太深奥 但表述起来难 我尽量用大白话说 避开专业术语 大家都能看懂(当然得有起码的色彩基础)
你的问题可以理解为:同一位置不同图层的两个色(它们有不同的rgb值 姑且把他们命名为上层甲 下层乙)在色相模式作用下 产生了一个新的rgb值 (丙) 那么它是怎样变化的 为什么会那样变化?前两组rgb值是如何计算出第三组数值的??
色相模式即上层的色相与下层的亮度饱和度结合 可以把它理解为色相模式的混合公式 那么注意 如果你能从甲和乙中分别得出上层的色相和下层的亮度饱和度的数据 那你就可以通过这HSB三个值计算出丙 (怎样插入图片?)
算法:甲乙的RGB换算出HSB 再换算回RGB从而得出丙
HSB与RGB的换算公式:(我不能上传图片?!)我传给你吧
乙换算饱和度(即S):
乙里面的最大数减去最小数除以最大数 再乘以100%
例:乙(50 60 100)饱和度为(100-50)除以100乘以100%=50%(除号乘号在哪里?)
乙换算亮度(B):
乙的最大值除以255乘以100%
例:乙(50 60 100)亮度为:100除以255乘以100%=除不尽HSB会把它约等于39%
你在拾色器上输入(50 60 100)在上面HSB的B中就会看到的
.....我快疯了 色相换算非常复杂 难以言传 给你传图吧
我打字太慢不善表达 时间原因先到这里吧抱歉 希望给你一点启发
其实没必要了解的那么精深 只是个工具 就好像画素描人体你需要知道某骨骼的位置 形态和作用但不必知道它是如何长出来的以及它所包含的物质
续:暂有空闲把他说完 HSB里色相被规定在色轮里 它的换算不像前两个那样顺理成章 感觉是两个不相干的硬联系到一起 所以它的公式繁琐复杂也没太大意义(个人理解)打个比方 :英语单词由几个字母组成 正如RGB那样 你看到这几个字母 你就理解了其中的信息 但如果问你要一种公式 能把英语单词计算出汉语里的对应词 你可能会想 查一下或背下来不就完了嘛
公式肯定有 但已经成了一个数学题了 以上这些其实就相当于说出色相的换算公式了
B. PS色相、饱和度、明度是什么详细点的,谢了
“色相”:通俗的可以理解为不同的颜色;“饱和度”:就是颜色的深浅变化;“明度”:是指颜色的明亮、暗淡程度。
(2)ps色相算法扩展阅读:
文件操作使用快捷键
新建图形文件:【Ctrl】+【N】默认设置创建新文件:【Ctrl】+【Alt】+【N】
打开已有的图像:【Ctrl】+【O】打开为:【Ctrl】+【Alt】+【O】
新建图层:【Ctrl】+【Shift】+【N】另存为:【Ctrl】+【Shift】+【S】
关闭当前图像:【Ctrl】+【W】显示的“预置”对话框:【Alt】+【Ctrl】+【K】
存储副本:【Ctrl】+【Alt】+【S】保存当前图像:【Ctrl】+【S】
应用当前所选效果并使参数可调:【A】页面设置【Ctrl】+【Shift】+【P】
打开预置对话框:【Ctrl】+【K】设置透明区域与色域:【Ctrl】+【4】
设置“常规”选项:【Ctrl】+【1】设置参考线与网格:【Ctrl】+【6】
打印:【Ctrl】+【P】设置存储文件:【Ctrl】+【2】
设置显示和光标:【Ctrl】+【3】斜面和浮雕效果:【Ctrl】+【5】
内发光效果:【Ctrl】+【4】外发光效果:【Ctrl】+【3】
设置单位与标尺:【Ctrl】+【5】通道选择【ctrl+1.2.3.4】
图像调整使用快捷键
自由变换:【ctrl】+【T】再次变换:【Ctrl】+【Shift】+【Alt】+【T】
图像大小:【Ctrl】+【Alt】+【I】色阶:【Ctrl】+【L】
画布大小:【Ctrl】+【Alt】+【C】色相/饱和度:【Ctrl】+【U】
曲线:【Ctrl】+【M】黑白:【Alt】+【Shift】+【Ctrl】+【B】
去色:【Shift】+【Ctrl】+【U】反相:【Ctrl】+【I】
色彩平衡:【Ctrl】+【B】
编辑文字使用快捷键
移动图像的文字:【Ctrl】+选中文字选择文字时显示/隐藏:【Ctrl】+【H】
选择从插入点到鼠标点的文字:【向上键】+点击鼠标使用/不使用下划线:【向上键】+【Ctrl】+【U】
使用/不使用中间线:【向上键】+【Ctrl】+【/】使用/不使用大写英文:【向上键】+【Ctrl】+【K】
使用/不使用Caps:【向上键】+【Ctrl】+【H】
图层操作使用快捷键
正常:【Shift】+【Alt】+【N】正片叠底:【Shift】+【Alt】+【M】
循环选择混合模式:【Shift】+【-】或【+】溶解:【Shift】+【Alt】+【I】
颜色减淡:【Shift】+【Alt】+【D】阈值(位图模式):【Shift】+【Alt】+【L】
背后:【Shift】+【Alt】+【Q】颜色加深:【Shift】+【Alt】+【B】
强行关闭当前话框:【Ctrl】+【Alt】+【W】清除:【Shift】+【Alt】+【R】
饱和度:【Shift】+【Alt】+【T】无限返回上一步:【Ctrl】+【Alt】+【Z】
屏幕:【Shift】+【Alt】+【S】重新选择:【Ctrl】+【Shift】+【D】
修改字距:【Alt】+【←/→】叠加:【Shift】+【Alt】+【O】
变亮:【Shift】+【Alt】+【G】修改行距:【Alt】+【↑/↓】
柔光:【Shift】+【Alt】+【F】差值:【Shift】+【Alt】+【E】
粘贴:【Ctrl】+【Alt】+【V】强光:【Shift】+【Alt】+【H】
排除:【Shift】+【Alt】+【X】全部选取:【Ctrl】+【A】
变暗:【Shift】+【Alt】+【K】色相:【Shift】+【Alt】+【U】
路径变选区数字键盘的:【Enter】变亮:【Shift】+【Alt】+【G】
颜色:【Shift】+【Alt】+【C】羽化选择:【Ctrl】+【Alt】+【D】
光度:【Shift】+【Alt】+【Y】复制当前图层:【Ctrl】+【J】
载入选区:【Ctrl】+点按图层、路径取消选择:【Ctrl】+【D】
反向选择:【Ctrl】+【Shift】+【I】
色彩空间
该词源于西方的“ColorSpace”,又称作“色域”,色彩学中,人们建立了多种色彩模型,以一维、二维、三维甚至四维空间坐标来表示某一色彩,这种坐标系统所能定义的色彩范围即色彩空间。经常用到的色彩空间主要有RGB、CMYK、Lab等
颜色模式
RGB模式
用红(R)、绿(G)、蓝(B)三色光创建颜色。扫描仪通过测量从原始图像上反射出来的RGB三色光多少来捕获信息。计算机显示器也是通过发射RGB三种色光到人们的眼中来显示信息。
CMYK模式
用青色(C)、洋红色(M)、黄色(Y)和黑色(K)油墨打印RGB颜色。但由于油墨的纯度问题,CMYK油墨(也叫加工色)并不能够打印出用RGB光线创建出来的所有颜色。
Lab模式
一种描述颜色的科学方法。它将颜色分成3种成分:亮度(L)、A和B。亮度成分描述颜色的明暗程度;“A”成分描述从红到绿的颜色范围;“B”成分描述从蓝到黄的颜色范围。Lab颜色是Photoshop在进行不同颜色模型转换时内部使用的一种颜色模型(例如从RGB转换到CMYK)。
灰度模式
灰度模式在图像中使用不同的灰度级,灰度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有一个0(黑色)到255(白色)之间的亮度值。灰度值也可以用黑色油墨覆盖的百分比来度量(0%等于白色,100%等于黑色)。
位图模式
位图模式使用两种颜色值(黑色或白色)之一表示图像中的像素。位图模式下的图像被称为位映射1位图像,因为其位深度为1。
双色调模式
该模式通过一至四种自定油墨创建单色调、双色调(两种颜色)、三色调(三种颜色)和四色调(四种颜色)的灰度图像。
索引颜色模式
索引颜色模式可生成最多256种颜色的8位图像文件。当转换为索引颜色时,Photoshop将构建一个颜色查找表(CLUT),用以存放并索引图像中的颜色。
多通道模式
多通道模式图像在每个通道中包含256个灰阶,对于特殊打印很有用。多通道模式图像可以存储为Photoshop、大文档格式(PSB)、Photoshop2.0、PhotoshopRaw或PhotoshopDCS2.0格式。
多色调分色法
这一过程将平滑的颜色转换分裂成可见的纯色色阶。当谈到渐变时,它也常被称作梯级法或条带。
杂色
一种点状图案,类似于电视接收不到信号时出现在屏幕上的雪花点。这个图案常用于模糊两种颜色之间的清晰过渡。它用多种随机边缘形状来代替原来的直线过渡边缘。
抖动
这种方法利用两种纯色图案来模拟一种颜色(例如,在黄色区域上增加红点图案可以创建出橙色)。这个术语也指在锐化时添加杂色图案使边缘变得不那么明显。
矢量
图像可以是光栅、矢量,或者两者的组合。光栅图像由像素网格构成,这使得图像在近看时会有锯齿,并且导致它们在放大时会显得模糊或呈锯齿状;
相反,矢量图像是由光滑的曲线和直线(也就是路径)构成的,它能够以任意比例缩放而不会降低图像的质量。创建矢量图像的最常用程序是AdobeIllustrator。
图像分辨率
其单位是ppi(pixelsperinch),既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数量。如果图像分辨率是72ppi,就是在每英寸长度内包含72个像素。图像分辨率越高,意味着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越多,图像就有越多的细节,颜色过滤就越平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