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工作集置换算法

工作集置换算法

发布时间:2023-01-19 01:43:28

① 工作集策略不适合用于什么场景

工作集策略不适合用于什么场景: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 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类中,从而使得各个算法之间可以相互替换
策略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可以使得算法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自由切换
策略模式是对算法的包装,将使用算法和算法本身分离开来,委托给不同的对象进行管理
策略模式通常将一个系列的算法包装到一系列的策略类中,作为一个抽象策略类的子类

② 页面置换算法中工作集有什么作用

我来回答一下,楼上的复制黏贴还一堆有意思么?恶心

我也做了这道题,网上查了下,资料有点少,现在说下自己的理解,理解有误欢迎指出。

疑惑1:工作集是类似滑动窗口的概念么?那工作集的取值大小对页面置换算法的影响很大吧?是不是置换算法时只考虑工作集内的页面的访问情况啊。比如工作集大小是5,访问了15次页面,那么置换算法在考虑第16次访问时,只以最近的5个页面的访问情况为数据来算?
疑惑2:页框号是什么概念?在置换掉失效页面时页框号会变么?(题主的问题)

1答:工作集是类似滑动窗口的概念。但是和实际分配的物理块数还是有点区别的。工作集小于等于进程可分配的最大物理块数。在进行置换算法调用以及回收不访问的页面占用的物理块时会用到工作集的概念,在使用全局置换策略时也会动态的增减工作集的大小以此来处理抖动问题。置换算法处理的数据就是以工作集的大小为依准的。如果题目问没有给出工作集的概念或大小,应该就是单纯考察这个算法的思想,不用考虑工作集对页面失效次数的影响(待确认)。
2答:页框号指向的是内存的实际物理地址的页号。在进程启动时,分配了哪些内存块应该是已经确定的(即工作集多大,也可以是使用全局置换策略变化的)。所以在页面失效时,虚拟页号可能会失效而从快表中删除,但是新的页号替换了哪个旧页就继承了它的页框号。



③ 计算机操作系统中页面置换的三种方式

常见的置换算法有:
1.最佳置换算法(OPT)(理想置换算法)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3.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算法
4.Clock置换算法(LRU算法的近似实现)
5.最少使用(LFU)置换算法
6.工作集算法
7 . 工作集时钟算法
8. 老化算法(非常类似LRU的有效算法)
9. NRU(最近未使用)算法
10. 第二次机会算法

④ 计算机专业基础包括哪些科目

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统考科目:政治+英语+数学+计算机专业课考研大纲:(一)计算机专业课Ⅰ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机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 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 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 45分
操作系统 35分
计算机网络 25分
四、 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 70分
Ⅲ考查范围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5.二叉排序树
6.平衡二叉树
(三)树、森林
1.书的存储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的应用
1.等价类问题
2.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四、 图
(一) 图的概念
(二) 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
1. 邻接矩阵法
2. 邻接表法
(三) 图的遍历
1. 深度优先搜索
2. 广度优先搜索
(四) 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
1. 最小(代价)生成树
2. 最短路径
3. 拓扑排序
4. 关键路径
五、 查找
(一) 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 顺序查找法
(三) 折半查找法
(四) B-树
(五) 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
(六) 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六、 内部排序
(一) 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 插入排序
1. 直接插入排序
2. 折半插入排序
(三) 气泡排序(bubble sort)
(四) 简单选择排序
(五) 希尔排序(shell sort)
(六) 快速排序
(七) 堆排序
(八) 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
(九) 基数排序
(十) 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十一) 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查目标】
1. 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 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 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一、 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 计算机发展历程
(二)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3.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三) 计算机性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
二、 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一) 数制与编码
1. 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 真值和机器数
3. BCD码
4. 字符与字符串
5. 校验码
(二) 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 定点数的表示
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
2. 定点数的运算
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三) 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 浮点数的表示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IEEE754标准
2. 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四) 算术逻辑单元ALU
1. 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 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机构
三、 存储器层次机构
(一) 存储器的分类
(二) 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三) 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1. S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2. D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四) 只读存储器
(五) 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六) 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
(七)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 程序访问的局部
2. 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3. 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
4. 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5. Cache写策略
(八) 虚拟存储器
1.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2. 页式虚拟存储器
3. 段式虚拟存储器
4.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5. TLB(快表)
四、 指令系统
(一) 指令格式
1. 指令的基本格式
2. 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
3. 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
(二) 指令的寻址方式
1. 有效地址的概念
2. 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
3. 常见寻址方式
(三) 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五、 中央处理器(CPU)
(一) 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二) 指令执行过程
(三) 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四) 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 硬布线控制器
2. 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微指令和微命令;微指令的编码方式;微地址的形式方式。
(五) 指令流水线
1. 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2. 超标量和动态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六、 总线
(一) 总线概述
1. 总线的基本概念
2. 总线的分类
3. 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二) 总线仲裁
1. 集中仲裁方式
2. 分布仲裁方式
(三) 总线操作和定时
1. 同步定时方式
2. 异步定时方式
(四) 总线标准
七、 输入输出(I/O)系统
(一) I/O系统基本概念
(二) 外部设备
1.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2.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3. 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磁盘阵列、光盘存储器
(三) I/O接口(I/O控制器)
1. 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 I/O端口及其编址
(四) I/O方式
1. 程序查询方式
2. 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响应过程;中断处理过程;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蔽的概念。
3. DMA方式
DMA控制器的组成;DMA传送过程。
4. 通道方式
操作系统
【考查目标】
1. 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发展和特点。
2.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操作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
3. 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 操作系统概述
(一) 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二)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三) 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二、 进程管理
(一) 进程与线程
1. 进程概念
2. 进程的状态与转换
3. 进程控制
4. 进程组织
5. 进程通信
共享存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
6.线程概念与多线程模型
(二)处理机调度
1.调度的基本概念
2.调度时机、切换与过程
3.调度的基本准则
4.调度方式
5.典型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作业(短任务、短进程、短线程)优先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三)进程同步
1. 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
2. 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
软件实现方法;硬件实现方法。
3. 信号量
4. 管程
5. 经典同步问题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
(四) 死锁
1. 死锁的概念
2. 死锁处理策略
3. 死锁预防
4. 死锁避免
系统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
5. 死锁检测和解除
三、 内存管理
(一) 内存管理基础
1. 内存管理概念
程序装入与链接;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空间;内存保护。
2. 交换与覆盖
3.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单一连续分配;分区分配。
4. 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方式;段页式管理方式。
(二) 虚拟内存管理
1. 虚拟内存基本概念
2. 请求分页管理方式
3. 页面置换算法
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时钟置换算法(CLOCK)。
4. 页面分配策略
5. 抖动
抖动现象;工作集。
6. 请求分段管理方式
7. 请求段页式管理方式
四、 文件管理
(一) 文件系统基础
1. 文件概念
2. 文件结构
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
3. 目录结构
文件控制块和索引节点;单级目录结构和两级目录结构;树形目录结构;图形目录结构。
4. 文件共享
共享动机;共享方式;共享语义。
5. 文件保护
访问类型;访问控制。
(二) 文件系统实现
1. 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2. 目录实现
3. 文件实现
(三) 磁盘组织与管理
1. 磁盘的结构
2. 磁盘调度算法
3. 磁盘的管理
五、 输入输出(I/O)管理
(一) I/O管理概述
1. I/O设备
2. I/O管理目标
3. I/O管理功能
4. I/O应用接口
5. I/O控制方式
(二) I/O核心子系统
1. I/O调度概念
2. 高速缓存与缓冲区
3. 设备分配与回收
4. 假脱机技术(SPOOLing)
5. 出错处理
计算机网络
【考查目标】
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3. 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一、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4.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二)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2. 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
3. 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二、 物理层
(一) 通信基础
1. 信道、信号、宽带、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
2.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3. 信源与信宿
4. 编码与调制
5.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6. 数据报与虚电路
(二) 传输介质
1.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
2. 物理层接口的特性
(三) 物理层设备
1. 中继器
2. 集线器
三、 数据链路层
(一)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二) 组帧
(三) 差错控制
1. 检错编码
2. 纠错编码
(四)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1. 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窗口机制
2. 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
3. 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
4. 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R)
(五) 介质访问控制
1.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随即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3.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⑤ 我是小学教育(文科)专业的,现在大二,想读计算机方面的研究生,要准备哪些方面的东西

你可以照大纲看看阿。算法那时必须会的,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算法是数据结构课的灵魂,09年没有考并不意味着以后也不考。并且09年还是有算法题的。应用题第二题要写算法的。
另附09大纲:
Ⅰ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机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

操作系统35分

计算机网络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70分

Ⅲ考查范围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

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5.二叉排序树

6.平衡二叉树

(三)树、森林

1.书的存储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的应用

1.等价类问题

2.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四、图

(一)图的概念

(二)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

1.邻接矩阵法

2.邻接表法

(三)图的遍历

1.深度优先搜索

2.广度优先搜索

(四)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

1.最小(代价)生成树

2.最短路径

3.拓扑排序

4.关键路径

五、查找

(一)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顺序查找法

(三)折半查找法

(四)B-树

(五)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

(六)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第2页共?页六、内部排序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入排序

(三)气泡排序(bubble sort)

(四)简单选择排序

(五)希尔排序(shell sort)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

(九)基数排序

(十)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十一)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查目标】

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

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

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三)计算机性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

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一)数制与编码

1.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真值和机器数

3.BCD码

4.字符与字符串

5.校验码

第3页共?页(二)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定点数的表示

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

2.定点数的运算

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

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三)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浮点数的表示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IEEE754标准

2.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四)算术逻辑单元ALU

1.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机构

三、存储器层次机构

(一)存储器的分类

(二)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三)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1.S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2.D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四)只读存储器

(五)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六)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

(七)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程序访问的局部

2.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3.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

4.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5.Cache写策略

(八)虚拟存储器

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2.页式虚拟存储器

3.段式虚拟存储器

4.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5.TLB(快表)

四、指令系统

(一)指令格式

1.指令的基本格式

2.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

3.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

(二)指令的寻址方式

1.有效地址的概念

2.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

第4页共?页3.常见寻址方式

(三)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五、中央处理器(CPU)

(一)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二)指令执行过程

(三)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四)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硬布线控制器

2.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微指令和微命令;微指令的编码方式;微地址的形式方式。

(五)指令流水线

1.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2.超标量和动态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六、总线

(一)总线概述

1.总线的基本概念

2.总线的分类

3.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二)总线仲裁

1.集中仲裁方式

2.分布仲裁方式

(三)总线操作和定时

1.同步定时方式

2.异步定时方式

(四)总线标准

七、输入输出(I/O)系统

(一)I/O系统基本概念

(二)外部设备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3.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磁盘阵列、光盘存储器

(三)I/O接口(I/O控制器)

1.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I/O端口及其编址

(四)I/O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

2.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响应过程;中断处理过程;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蔽的

概念。

3.DMA方式

DMA控制器的组成;DMA传送过程。

4.通道方式

第5页共?页操作系统

【考查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发展和特点。

2.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操作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

3.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操作系统概述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三)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二、进程管理

(一)进程与线程

1.进程概念

2.进程的状态与转换

3.进程控制

4.进程组织

5.进程通信

共享存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

6.线程概念与多线程模型

(二)处理机调度

1.调度的基本概念

2.调度时机、切换与过程

3.调度的基本准则

4.调度方式

5.典型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作业(短任务、短进程、短线程)优先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

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三)进程同步

1.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

2.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

软件实现方法;硬件实现方法。

3.信号量

4.管程

5.经典同步问题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四)死锁

1.死锁的概念

2.死锁处理策略

3.死锁预防

4.死锁避免

第6页共?页系统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

5.死锁检测和解除

三、内存管理

(一)内存管理基础

1.内存管理概念

程序装入与链接;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空间;内存保护。

2.交换与覆盖

3.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单一连续分配;分区分配。

4.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方式;段页式管理方式。

(二)虚拟内存管理

1.虚拟内存基本概念

2.请求分页管理方式

3.页面置换算法

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最近

法(LRU);时钟置换算法(CLOCK)。

4.页面分配策略

5.抖动

抖动现象;工作集。

6.请求分段管理方式

7.请求段页式管理方式

四、文件管理

(一)文件系统基础

1.文件概念

2.文件结构

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

3.目录结构

文件控制块和索引节点;单级目录结构和两级目录结构;树形

目录结构。

4.文件共享

共享动机;共享方式;共享语义。

5.文件保护

访问类型;访问控制。

(二)文件系统实现

1.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2.目录实现

3.文件实现

(三)磁盘组织与管理

1.磁盘的结构

2.磁盘调度算法

3.磁盘的管理

五、输入输出(I/O)管理

第7页共?页(一)I/O管理概述

1.I/O设备

2.I/O管理目标

3.I/O管理功能

4.I/O应用接口

5.I/O控制方式

(二)I/O核心子系统

1.I/O调度概念

2.高速缓存与缓冲区

3.设备分配与回收

4.假脱机技术(SPOOLing)

5.出错处理计算机网络

【考查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

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3.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4.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2.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

3.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二、物理层

(一)通信基础

1.信道、信号、宽带、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

2.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3.信源与信宿

4.编码与调制

5.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6.数据报与虚电路

(二)传输介质

1.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

第8页共?页2.物理层接口的特性

(三)物理层设备

1.中继器

2.集线器

三、数据链路层

(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二)组帧

(三)差错控制

1.检错编码

2.纠错编码

(四)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1.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窗口机制

2.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

3.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

4.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R)

(五)介质访问控制

1.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

本原理。

2.随即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

3.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六)局域网

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2.以太网与IEEE 802.3

3.IEEE 802.11

4.令牌环网的基本原理

(七)广域网

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2.PPP协议

3.HDLC协议

4.ATM网络基本原理

(八)数据链路层设备

1.网桥

网桥的概念;透明网桥与生成树算饭;源选径网桥与源选

2.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四、网络层

(一)网络层的功能

1.异构网络互联

2.路由与转发

3.拥塞控制

(二)路由算法1.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2.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3.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4.层次路由

三)IPv4

1.IPv4分组

2.IPv4地址与NAT

3.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

4.ARP协议、DHCP协议与ICMP协议

四)IPv6

1.IPv6的主要特点

2.IPv6地址

五)路由协议

1.自治系统

2.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

3.RIP路由协议

4.OSPF路由协议

5.BGP路由协议

六)IP组播

1.组播的概念

2.IP组播地址

3.组播路由算法

七)移动IP

1.移动IP的概念

2.移动IP的通信过程

八)网络层设备

1.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

2.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传输层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传输层的功能

2.传输层寻址与端口

3.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UDP协议

1.UDP数据报

2.UDP校验

TCP协议

1.TCP段

2.TCP连接管理

3.TCP可靠传输

4.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应用层

第10页共?页网络应用模型

1.客户/服务器模型

2.P2P模型

DNS系统

1.层次域名空间

2.域名服务器

3.域名解析过程

FTP

1.FTP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电子邮件

1.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2.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

3.SMTP协议与POP3协议

WWW

1.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

2.HTTP协议Ⅳ.

试题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示例:

1、下列排序算法中,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且占用额外空间最少的是

A.堆排序

B.起泡排序

C.快速排序

D.希尔排序

2、下列序列中,满足堆定义的是

A.(100,86,48,73,35,39,42,57,66,21)

B.(12,70,33,65,24,56,48,92,86,33)

C.(103,97,56,38,66,23,42,12,30,52,6,26)

D.(5,56,20,23,40,38,29,61,35,76,28,100)

3、程序计数器PC用来存放指令地址,其位数和下列哪个寄存器相同?

A.指令寄存器IR

B.主存数据寄存器MDR

C.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R

D.主存地址寄存器MAR

4、假定一个十进制数为-66,按补码形式存放在一个8位寄存器中,该寄存器的内容用十六

进制表示为

A.C2H

B.BEH

C.BDH

D.42H

5、下列进程状态转换中,不可能发生的转换是

A.运行→就绪

B.运行→等待

C.等待→运行

D.等待→就绪

6、高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过程都需要4个同类资源,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是

A.9

B.10

C.11

D.12

7、根据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下列情形中需要提高最短帧长度的是

A.网络传输速率不变,冲突域的最大距离变短

第12页共?页B.冲突域的最大距离不变,网络传输速率提高

C.上层协议使用TCP的概率增加

D.在冲突域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线路中的中继器数量

8、在选择重传协议(SR)中,当帧的序号字段为3比特,且接收窗口与发送窗口尺寸相同

时,发送窗口的最大尺寸为

A.2

B.4

C.6

D.8

二、综合应用题:41~47小题,共70分。

试题示例:

41.(10分)设无向图G=(V,E),其中V={1,2,3,4,5},E={(1,2,4),(2,5,5),

(1,3,2),(2,4,4),(3,4,1),(4,5,3),(1,5,8)},每条边由一个三元组表

示,三元组中前两个元素为与该边关联的顶点,第三个元素为该边的权。请写出图G中从

顶点1到其余各点的了短路径的求解过程。要求列出最短路径上的顶点,并计算路径长度.

42.(15分)已知一棵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结点构造为:

LeftChild Data RightChild,root指向根结点。现定义二叉树中结点X0的根

路径为从根结点到X0结点的一条路径,请编写算法输出该二叉树中最长的根路径(多条

最长根路径中只输出一条即可。算法可使用C或C++或java语言实现)。

43.(11分)某计算机的主存地址位数为32位,按字节编址。假定数据Cache中最多存放

128个主存块,采用4路组相联方式,块大小为64Byte,每块设置了1位有效位“脏(Dirty)”

位。

要求:

(1)分别支出主存地址中标记(Tag)、组号(Index)和块内地址(Offset)三部分的

位置和位数

(2)计算该数据Cache的总位数(请给出详细计算过程)

44(.10分)下图是一个简化的CPU与主存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所有多路选择器)。

其中有一个累加寄存器AC、一个状态数据寄存器和其他四个寄存器:主存地址寄存器

MAR、主存数据寄存器MDR、程序计数器PC和指令寄存器IR,各部件及其之间的连线表

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

计算机考研常见问题解答
地址:http://www.jsj8.com/post/49.html

2010年计算机考研大纲
地址:http://www.jsj8.com/post/70.html

2009年计算机专业统考试题及解析
地址:http://www.jsj8.com/post/70.html

计算机专业考研视频汇总
地址:http://www.jsj8.com/post/19.html

计算机考研全国统考复习指导及备战建议
地址:http://www.jsj8.com/post/390.html

09年全国计算机专业排名公布
地址:http://www.jsj8.com/post/70.html

计算机考研统考行之有效的备考方案
地址:http://www.jsj8.com/post/335.html

计算机考研最好考的10所学校
地址:http://www.jsj8.com/post/70.html

⑥ 计算机专业考研基础内容

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统考科目:

政治+英语+数学+计算机专业课考研大纲:数学考数学一的,数学一,是报考理工科的学生考(学硕),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的内容是最多的。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机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一)计算机专业课

Ⅰ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机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 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 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 45分
操作系统 35分
计算机网络25分
四、 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 70分
Ⅲ考查范围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5.二叉排序树
6.平衡二叉树
(三)树、森林
1.书的存储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的应用
1.等价类问题
2.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四、 图
(一) 图的概念
(二) 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
1. 邻接矩阵法
2. 邻接表法
(三) 图的遍历
1. 深度优先搜索
2. 广度优先搜索
(四) 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
1. 最小(代价)生成树
2. 最短路径
3. 拓扑排序
4. 关键路径
五、 查找
(一) 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 顺序查找法
(三) 折半查找法
(四) B-树
(五) 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
(六) 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六、 内部排序
(一) 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 插入排序
1. 直接插入排序
2. 折半插入排序
(三) 气泡排序(bubble sort)
(四) 简单选择排序
(五) 希尔排序(shell sort)
(六) 快速排序
(七) 堆排序
(八) 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
(九) 基数排序
(十) 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十一) 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查目标】
1. 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 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 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一、 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 计算机发展历程
(二)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3.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三) 计算机性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
二、 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一) 数制与编码
1. 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 真值和机器数
3. BCD码
4. 字符与字符串
5. 校验码
(二) 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 定点数的表示
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
2. 定点数的运算
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三) 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 浮点数的表示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IEEE754标准
2. 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四) 算术逻辑单元ALU
1. 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 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机构
三、 存储器层次机构
(一) 存储器的分类
(二) 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三) 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1. S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2. D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四) 只读存储器
(五) 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六) 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
(七)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 程序访问的局部
2. 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3. 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
4. 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5. Cache写策略
(八) 虚拟存储器
1.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2. 页式虚拟存储器
3. 段式虚拟存储器
4.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5. TLB(快表)
四、 指令系统
(一) 指令格式
1. 指令的基本格式
2. 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
3. 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
(二) 指令的寻址方式
1. 有效地址的概念
2. 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
3. 常见寻址方式
(三) 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五、 中央处理器(CPU)
(一) 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二) 指令执行过程
(三) 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四) 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 硬布线控制器
2. 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微指令和微命令;微指令的编码方式;微地址的形式方式。
(五) 指令流水线
1. 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2. 超标量和动态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六、 总线
(一) 总线概述
1. 总线的基本概念
2. 总线的分类
3. 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二) 总线仲裁
1. 集中仲裁方式
2. 分布仲裁方式
(三) 总线操作和定时
1. 同步定时方式
2. 异步定时方式
(四) 总线标准
七、 输入输出(I/O)系统
(一) I/O系统基本概念
(二) 外部设备
1.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2.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3. 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磁盘阵列、光盘存储器
(三) I/O接口(I/O控制器)
1. 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 I/O端口及其编址
(四) I/O方式
1. 程序查询方式
2. 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响应过程;中断处理过程;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蔽的概念。
3. DMA方式
DMA控制器的组成;DMA传送过程。
4. 通道方式
操作系统
【考查目标】
1. 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发展和特点。
2.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操作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
3. 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 操作系统概述
(一) 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二)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三) 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二、 进程管理
(一) 进程与线程
1. 进程概念
2. 进程的状态与转换
3. 进程控制
4. 进程组织
5. 进程通信
共享存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
6.线程概念与多线程模型
(二)处理机调度
1.调度的基本概念
2.调度时机、切换与过程
3.调度的基本准则
4.调度方式
5.典型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作业(短任务、短进程、短线程)优先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三)进程同步
1. 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
2. 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
软件实现方法;硬件实现方法。
3. 信号量
4. 管程
5. 经典同步问题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
(四) 死锁
1. 死锁的概念
2. 死锁处理策略
3. 死锁预防
4. 死锁避免
系统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
5. 死锁检测和解除
三、 内存管理
(一) 内存管理基础
1. 内存管理概念
程序装入与链接;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空间;内存保护。
2. 交换与覆盖
3.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单一连续分配;分区分配。
4. 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方式;段页式管理方式。
(二) 虚拟内存管理
1. 虚拟内存基本概念
2. 请求分页管理方式
3. 页面置换算法
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时钟置换算法(CLOCK)。
4. 页面分配策略
5. 抖动
抖动现象;工作集。
6. 请求分段管理方式
7. 请求段页式管理方式
四、 文件管理
(一) 文件系统基础
1. 文件概念
2. 文件结构
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
3. 目录结构
文件控制块和索引节点;单级目录结构和两级目录结构;树形目录结构;图形目录结构。
4. 文件共享
共享动机;共享方式;共享语义。
5. 文件保护
访问类型;访问控制。
(二) 文件系统实现
1. 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2. 目录实现
3. 文件实现
(三) 磁盘组织与管理
1. 磁盘的结构
2. 磁盘调度算法
3. 磁盘的管理
五、 输入输出(I/O)管理
(一) I/O管理概述
1. I/O设备
2. I/O管理目标
3. I/O管理功能
4. I/O应用接口
5. I/O控制方式
(二) I/O核心子系统
1. I/O调度概念
2. 高速缓存与缓冲区
3. 设备分配与回收
4. 假脱机技术(SPOOLing)
5. 出错处理
计算机网络
【考查目标】
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3. 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一、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4.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二)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2. 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
3. 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二、 物理层
(一) 通信基础
1. 信道、信号、宽带、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
2.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3. 信源与信宿
4. 编码与调制
5.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6. 数据报与虚电路
(二) 传输介质
1.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
2. 物理层接口的特性
(三) 物理层设备
1. 中继器
2. 集线器
三、 数据链路层
(一)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二) 组帧
(三) 差错控制
1. 检错编码
2. 纠错编码
(四)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1. 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窗口机制
2. 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
3. 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
4. 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R)
(五) 介质访问控制
1.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随即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3.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六) 局域网
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2. 以太网与IEEE 802.3
3. IEEE802.11
4. 令牌环网的基本原理
(七) 广域网
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2. PPP协议
3. HDLC协议
4. ATM网络基本原理
(八) 数据链路层设备
1. 网桥
网桥的概念;透明网桥与生成树算饭;源选径网桥与源选径算法。
2. 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四、 网络层
(一) 网络层的功能
1. 异构网络互联
2. 路由与转发
3. 拥塞控制
(二) 路由算法
1.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2.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3.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4. 层次路由
(三) IPv4
1. IPv4分组
2. IPv4地址与NAT
3.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
4. ARP协议、DHCP协议与ICMP协议
(四) IPv6
1. IPv6的主要特点
2. IPv6地址
(五) 路由协议
1. 自治系统
2. 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
3. RIP路由协议
4. OSPF路由协议
5. BGP路由协议
(六) IP组播
1. 组播的概念
2. IP组播地址
3. 组播路由算法
(七) 移动IP
1. 移动IP的概念
2. 移动IP的通信过程
(八) 网络层设备
1. 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
2. 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五、 传输层
(一)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 传输层的功能
2. 传输层寻址与端口
3. 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二) UDP协议
1. UDP数据报
2. UDP校验
(三) TCP协议
1. TCP段
2. TCP连接管理
3. TCP可靠传输
4. 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六、 应用层
(一) 网络应用模型
1. 客户/服务器模型
2. P2P模型
(二) DNS系统
1. 层次域名空间
2. 域名服务器
3. 域名解析过程
(三) FTP
1. FTP协议的工作原理
2. 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四) 电子邮件
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2. 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
3. SMTP协议与POP3协议
(五) WWW
1. 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
2. HTTP协议

(6)工作集置换算法扩展阅读:

考研公共课统考

编辑

从2010年开始,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试卷分为了英语(一)和英语(二)。

英语(一)即原统考“英语”。英语(二)主要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考科目。

根据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各学科、专业对硕士研究生入学所应具备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数学试卷分为3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招生专业须使用的试卷种类规定如下:

一、须使用数学一的招生专业

1.工学门类中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20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2.授工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二、须使用数学二的招生专业

工学门类中的弦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三、须选用数学一或数学二的招生专业(由招生单位自定)

工学门类中提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磁盘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二级学科、专业选用数学一,对数学要求较低的选用数学二。

四、须使用数学三的招生专业

1.经济学门类的各一级学科。

2.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

3.授管理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⑦ 现代操作系统的作品目录

前言
1 引言 1
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3
1.1.1 所有延长机器的作业系统 4
1.1.2 作为一个资源管理器的作业系统 6
1.2 操作系统的历史 7
1.2.1 第一代(1945年至1955年)真空管 7
1.2.2第二代(1955年至1965年)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 8
1.2.3 第三代(1965年至1980年)的集成电路 10
1.2 4 第四代(1980年至今)个人电脑 15
1.3计算机硬件检查 19
l.3.1处理器 19
1.3.2内存 23
1.3.3 磁盘 26
1.3.4 胶带 27
1.3.5 I/O设备 27 (I/O即输入输出)
1.3.6总线 30
1 3.7启动计算机 33
1.4 操作系统动物园 33
1.4.1大型机操作系统 34
1.4.2 服务器操作系统34
1.4.3多处理器的操作系统 34
1.4.4个人电脑操作系统 35
1.4.5掌上电脑操作系统 35
1.4.6 嵌入式操作系统. 35
1.4.7 传感器节点的操作系统 36
1.4.8 实时操作系统 36
1.4.9 智能卡操作系统 37
1.5操作系统的概念 37
1.5.1 流程 38
1.5.2 地址空间 40
1.5.3文件 40
1.5.4输入/输出 43
1.5.5保护 44
1.5.6 壳牌 44
1.5.7系统发育个体发育重演 46
1.6 系统调用 49
1.6.1 流程管理系统调用 52
1.6.2文件管理系统调用 56
1.6.3 目录管理系统调用 57
1.6.4杂项系统调用 58
1.6.5 在Windows的Win32 API 59
1.7 操作系统结构 62
1.7.1单片系统 62
1.7.2分层系统 63
1.7.3微内核 64
1.7.4 客户 - 服务器模型 67
1.7.5 虚拟机 67
1.7.6 出的内核 71
1.8 根据C的WORLD 72
1.8.1 C语言 72
1.8.2头文件 73
1.8.3大的编程项目 74
1.8.4运行时模型75
1.9操作系统上的研究 76
1.10 本书的其余部分的概要 77
1.11 公制单位 78
1.12 概要 79
2进程和线程
2.1工序83
2.1.1 过程模型 84
2.1.2 进程创建 86
2.1.3 进程终止 88
2.1.4 流程层次结构 89
2.1.5 进程国家 90
2.1.6实施流程 91
2.1.7多多建模的建模 93
2.2 螺纹 95
2.2.1线程使用情况 95
2.2.2古典的线程模型 100
2.2.3POSIX线程 104
2.2.4在用户空间中实现的线程 106
2.2.5在内核中实现的线程 109
2.2.6混合实现 110
2.2.7调度激活 111
2.2.8 弹出式线程 112
2.2.9 使单线程代码中使用多线程技术 114
2.3 进程间通信 117
2.3.1静态条件 117
2.3.2关键区域 119
2.3.3忙等待的互斥 120
2.3.4 睡眠和唤醒 125
2.3.5 信号灯 128
2.3.6互斥 130
2.3.7显示器 134
2.3.8消息传递 140
2.3.9 壁垒 144
2.4 调度 145
2.4.1调度 145
2.4.2 批处理系统的调度 152
2.4.3 调度互动系统 154
2.4.4 调度实时系统 160
2.4.5政策与机制 161
2.4.6 线程调度 162
2.5经典的IPC问题 163
2.5.1 哲学家就餐问题 164
2.5.2读者和作者的问题 167
2.6 进程和线程的研究 168
2.7概要169
习题95第3章 存储管理993.1 无存储器抽象993.2 一种存储器抽象:地址空间1013.2.1 地址空间的概念1013.2.2 交换技术1033.2.3 空闲内存管理1043.3 虚拟内存1063.3.1 分页1073.3.2 页表1083.3.3 加速分页过程1093.3.4 针对大内存的页表1113.4 页面置换算法1133.4.1 最优页面置换算法1143.4.2 最近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1143.4.3 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1153.4.4 第二次机会页面置换算法1153.4.5 时钟页面置换算法1163.4.6 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1163.4.7 用软件模拟lru 1173.4.8 工作集页面置换算法1183.4.9 工作集时钟页面置换算法1203.4.10 页面置换算法小结1213.5 分页系统中的设计问题1213.5.1 局部分配策略与全局分配策略1213.5.2 负载控制1233.5.3 页面大小1233.5.4 分离的指令空间和数据空间1243.5.5 共享页面1243.5.6 共享库1253.5.7 内存映射文件1263.5.8 清除策略1273.5.9 虚拟内存接口1273.6 有关实现的问题1283.6.1 与分页有关的工作1283.6.2 缺页中断处理1283.6.3 指令备份1293.6.4 锁定内存中的页面1293.6.5 后备存储1293.6.6 策略和机制的分离1303.7 分段1313.7.1 纯分段的实现1333.7.2 分段和分页结合:multics 1343.7.3 分段和分页结合:intel pentium 1353.8 有关存储管理的研究1383.9 小结138习题139第4章 文件系统1434.1 文件1444.1.1 文件命名1444.1.2 文件结构1454.1.3 文件类型1454.1.4 文件存取1474.1.5 文件属性1474.1.6 文件操作1484.1.7 使用文件系统调用的一个示例程序1484.2 目录1504.2.1 一级目录系统1504.2.2 层次目录系统1504.2.3 路径名1504.2.4 目录操作1524.3 文件系统的实现1534.3.1 文件系统布局1534.3.2 文件的实现1534.3.3 目录的实现1564.3.4 共享文件1584.3.5 日志结构文件系统1594.3.6 日志文件系统1604.3.7 虚拟文件系统1614.4 文件系统管理和优化1634.4.1 磁盘空间管理1634.4.2 文件系统备份1674.4.3 文件系统的一致性1704.4.4 文件系统性能1724.4.5 磁盘碎片整理1744.5 文件系统实例1754.5.1 cd-rom文件系统1754.5.2 ms-dos文件系统1784.5.3 unix v7文件系统1794.6 有关文件系统的研究1814.7 小结181习题182第5章 输入/输出1845.1 i/o硬件原理1845.1.1 i/o设备1845.1.2 设备控制器1855.1.3 内存映射i/o 1855.1.4 直接存储器存取1875.1.5 重温中断1895.2 i/o软件原理1915.2.1 i/o软件的目标1915.2.2 程序控制i/o 1925.2.3 中断驱动i/o 1935.2.4 使用dma的i/o1945.3 i/o软件层次1945.3.1 中断处理程序1945.3.2 设备驱动程序1955.3.3 与设备无关的i/o软件1975.3.4 用户空间的i/o软件2005.4 盘2015.4.1 盘的硬件2015.4.2 磁盘格式化2115.4.3 磁盘臂调度算法2125.4.4 错误处理2145.4.5 稳定存储器2165.5 时钟2185.5.1 时钟硬件2185.5.2 时钟软件2195.5.3 软定时器2205.6 用户界面:键盘、鼠标和监视器2215.6.1 输入软件2215.6.2 输出软件2245.7 瘦客户机2335.8 电源管理2355.8.1 硬件问题2355.8.2 操作系统问题2365.8.3 应用程序问题2395.9 有关输入/输出的研究2395.10 小结240习题241第6章 死锁2446.1 资源2446.1.1 可抢占资源和不可抢占资源2446.1.2 资源获取2456.2 死锁概述2466.2.1 资源死锁的条件2466.2.2 死锁建模2466.3 鸵鸟算法2486.4 死锁检测和死锁恢复2486.4.1 每种类型一个资源的死锁检测2496.4.2 每种类型多个资源的死锁检测2506.4.3 从死锁中恢复2516.5 死锁避免2526.5.1 资源轨迹图2526.5.2 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状态2536.5.3 单个资源的银行家算法2546.5.4 多个资源的银行家算法2546.6 死锁预防2556.6.1 破坏互斥条件2556.6.2 破坏占有和等待条件2566.6.3 破坏不可抢占条件2566.6.4 破坏环路等待条件2566.7 其他问题2576.7.1 两阶段加锁2576.7.2 通信死锁2576.7.3 活锁2586.7.4 饥饿2596.8 有关死锁的研究2596.9 小结259习题260第7章 多媒体操作系统2637.1 多媒体简介2637.2 多媒体文件..2667.2.1 视频编码2667.2.2 音频编码2687.3 视频压缩2697.3.1 jpeg标准2697.3.2 mpeg标准2717.4 音频压缩2727.5 多媒体进程调度2747.5.1 调度同质进程2757.5.2 一般实时调度2757.5.3 速率单调调度2767.5.4 最早最终时限优先调度2777.6 多媒体文件系统范型2787.6.1 vcr控制功能2797.6.2 近似视频点播2797.6.3 具有vcr功能的近似视频点播2817.7 文件存放2827.7.1 在单个磁盘上存放文件2827.7.2 两个替代的文件组织策略2827.7.3 近似视频点播的文件存放2847.7.4 在单个磁盘上存放多个文件2857.7.5 在多个磁盘上存放文件2877.8 高速缓存2887.8.1 块高速缓存2887.8.2 文件高速缓存2897.9 多媒体磁盘调度2907.9.1 静态磁盘调度2907.9.2 动态磁盘调度2917.10 有关多媒体的研究2927.11 小结292习题293第8章 多处理机系统2958.1 多处理机2968.1.1 多处理机硬件2968.1.2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类型3018.1.3 多处理机同步3038.1.4 多处理机调度3068.2 多计算机3098.2.1 多计算机硬件3098.2.2 低层通信软件3128.2.3 用户层通信软件3138.2.4 远程过程调用3148.2.5 分布式共享存储器3168.2.6 多计算机调度3198.2.7 负载平衡3198.3 虚拟化3218.3.1 虚拟化的条件3228.3.2 i型管理程序3228.3.3 ii型管理程序3238.3.4 准虚拟化3248.3.5 内存的虚拟化3258.3.6 i/o设备的虚拟化3268.3.7 虚拟工具3278.3.8 多核处理机上的虚拟机3278.3.9 授权问题3278.4 分布式系统3278.4.1 网络硬件3298.4.2 网络服务和协议3318.4.3 基于文档的中间件3338.4.4 基于文件系统的中间件3348.4.5 基于对象的中间件3378.4.6 基于协作的中间件3388.4.7 网格3418.5 有关多处理机系统的研究3418.6 小结342习题343第9章 安全3469.1 环境安全3479.1.1 威胁3479.1.2 入侵者3479.1.3 数据意外遗失3489.2 密码学原理3489.2.1 私钥加密技术3499.2.2 公钥加密技术3499.2.3 单向函数3509.2.4 数字签名3509.2.5 可信平台模块3519.3 保护机制3529.3.1 保护域3529.3.2 访问控制列表3539.3.3 权能3549.3.4 可信系统3569.3.5 可信计算基3579.3.6 安全系统的形式化模型3589.3.7 多级安全3589.3.8 隐蔽信道3609.4 认证3629.4.1 使用口令认证3639.4.2 使用实际物体的认证方式3679.4.3 使用生物识别的验证方式3699.5 内部攻击3709.5.1 逻辑炸弹3709.5.2 后门陷阱3709.5.3 登录欺骗3719.6 利用代码漏洞3719.6.1 缓冲区溢出攻击3729.6.2 格式化字符串攻击3739.6.3 返回libc攻击3749.6.4 整数溢出攻击3759.6.5 代码注入攻击3769.6.6 权限提升攻击3769.7 恶意软件3779.7.1 特洛伊木马3789.7.2 病毒3799.7.3 蠕虫3859.7.4 间谍软件3869.7.5 rootkit 3889.8 防御3909.8.1 防火墙3919.8.2 反病毒和抑制反病毒技术3929.8.3 代码签名3959.8.4 囚禁3969.8.5 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3979.8.6 封装移动代码3989.8.7 java安全性4009.9 有关安全性研究4019.10 小结401习题402第10章 实例研究1:linux 40510.1 unix与linux的历史40510.1.1 unics 40510.1.2 pdp-11 unix 40610.1.3 可移植的unix 40610.1.4 berkeley unix 40710.1.5 标准unix 40710.1.6 minix 40810.1.7 linux 40910.2 linux概述41010.2.1 linux的设计目标41010.2.2 到linux的接口41110.2.3 shell 41210.2.4 linux应用程序41310.2.5 内核结构41410.3 linux中的进程41610.3.1 基本概念41610.3.2 linux中进程管理相关的系统调用41810.3.3 linux中进程与线程的实现42010.3.4 linux中的调度42410.3.5 启动linux系统42610.4 linux中的内存管理42710.4.1 基本概念42710.4.2 linux中的内存管理系统调用42910.4.3 linux中内存管理的实现43010.4.4 linux中的分页43410.5 linux中的i/o系统43510.5.1 基本概念43510.5.2 网络43610.5.3 linux的输入/输出系统调用43710.5.4 输入/输出在linux中的实现43710.5.5 linux中的模块43910.6 linux文件系统44010.6.1 基本概念44010.6.2 linux的文件系统调用44210.6.3 linux文件系统的实现44410.6.4 nfs:网络文件系统44910.7 linux的安全性45310.7.1 基本概念45310.7.2 linux中安全相关的系统调用45410.7.3 linux中的安全实现45510.8 小结455习题456第11章 实例研究2:windows vista 45911.1 windows vista的历史45911.1.1 20世纪80年代:ms-dos 45911.1.2 20世纪90年代:基于ms-dos的windows 46011.1.3 21世纪:基于nt的windows 46011.1.4 windows vista 46211.2 windows vista编程46211.2.1 内部nt应用编程接口46311.2.2 win32应用编程接口46511.2.3 windows注册表46711.3 系统结构46811.3.1 操作系统结构46911.3.2 启动windows vista 47611.3.3 对象管理器的实现47711.3.4 子系统、dll和用户态服务48311.4 windows vista中的进程和线程48411.4.1 基本概念48411.4.2 作业、进程、线程和纤程管理api调用48711.4.3 进程和线程的实现49011.5 内存管理49411.5.1 基本概念49411.5.2 内存管理系统调用49611.5.3 存储管理的实现49711.6 windows vista的高速缓存50211.7 windows vista的输入/输出50411.7.1 基本概念50411.7.2 输入/输出api调用50411.7.3 i/o实现50611.8 windows nt文件系统50911.8.1 基本概念51011.8.2 ntfs文件系统的实现51011.9 windows vista中的安全51611.9.1 基本概念51611.9.2 安全相关的api调用51811.9.3 安全性的实现51811.10 小结519习题520第12章 实例研究3:symbian操作系统52212.1 symbian操作系统的历史52212.1.1 symbian操作系统的起源:psion和epoc 52212.1.2 symbian操作系统版本6 52312.1.3 symbian操作系统版本7 52312.1.4 今天的symbian操作系统52312.2 symbian操作系统概述52312.2.1 面向对象52412.2.2 微内核设计52412.2.3 symbian操作系统纳核52512.2.4 客户机/服务器资源访问52512.2.5 较大型操作系统的特点52512.2.6 通信与多媒体2.3 symbian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2.3.1 线程和纳线程2.3.2 进程52712.3.3 活动对象52712.3.4 进程间通信52712.4 内存管理52812.4.1 没有虚拟内存的系统52812.4.2 symbian操作系统的寻址方式52912.5 输入和输出53012.5.1 设备驱动53012.5.2 内核扩展53012.5.3 直接存储器访问53112.5.4 特殊情况:存储介质53112.5.5 阻塞i/o 53112.5.6 可移动存储器53112.6 存储系统53212.6.1 移动设备文件系统53212.6.2 symbian操作系统文件系统53212.6.3 文件系统安全和保护53212.7 symbian操作系统的安全53312.8 symbian操作系统中的通信53412.8.1 基本基础结构53412.8.2 更仔细地观察基础结构53512.9 小结536习题536第13章 操作系统设计53713.1 设计问题的本质53713.1.1 目标53713.1.2 设计操作系统为什么困难53813.2 接口设计53913.2.1 指导原则53913.2.2 范型54013.2.3 系统调用接口54213.3 实现54313.3.1 系统结构54313.3.2 机制与策略54513.3.3 正交性54613.3.4 命名54613.3.5 绑定的时机54713.3.6 静态与动态结构54713.3.7 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的实现54813.3.8 实用技术54913.4 性能55213.4.1 操作系统为什么运行缓慢55213.4.2 什么应该优化55213.4.3 空间-时间的权衡55313.4.4 高速缓存55413.4.5 线索55513.4.6 利用局部性55513.4.7 优化常见的情况55513.5 项目管理55613.5.1 人月神话55613.5.2 团队结构55613.5.3 经验的作用55813.5.4 没有银弹55813.6 操作系统设计的趋势55813.6.1 虚拟化55913.6.2 多核芯片55913.6.3 大型地址空间操作系统55913.6.4 联网55913.6.5 并行系统与分布式系统56013.6.6 多媒体56013.6.7 电池供电的计算机56013.6.8 嵌入式系统56013.6.9 传感节点56113.7 小结561习题561第14章 阅读材料及参考文献56314.1 进行深入阅读的建议56314.1.1 简介及概要56314.1.2 进程和线程56314.1.3 存储管理56414.1.4 输入/输出56414.1.5 文件系统56414.1.6 死锁56414.1.7 多媒体操作系统56414.1.8 多处理机系统56514.1.9 安全56514.1.10 linux 56614.1.11 windows vista 56714.1.12 symbian操作系统56714.1.13 设计原则56714.2 按字母顺序排序的参考文献...568

⑧ 求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虚拟存储局部替换算法 报告

1. 建立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A hello world application)。2. 按照课本中的页表项结构创建页表(当然,我们现在主要是模拟页面置换,有一些页表项可能用不到)。页表用链表来实现。struct PageTable{ int iPageTableItemID; int iCachingDisabled; int iReferenced; int iModified; int iProtection; int iPresentOrAbsent; int iPageFrameNumber; struct PageTable *next;};3. 把创建的页表在屏幕上显示出来。4. 创建访问字符串,也就是要访问页面的页面号所组成的串。如,1,2,3,4,2,0,3,2,4,1。用链表来实现。5. 把访问字符串显示出来。6. 输入页帧数。7. 模拟执行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模拟执行时,主要的操作如下:第一,先判断一个页面在不在内存。若不在内存,模拟调入内存(设置present/absent位);若在内存,提示相关的信息。第二,用一个队列来管理先进先出。当前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在模拟调入内存的同时,还得把这个页面加入到队列中(注意:如果页帧数为4,那么内存中最多能放4个页面,所以,这时,队列里面的结点数最多为4。所以在管理队列时比较复杂:如果一个新的页面到达,这时页帧还有空闲的,这时链表怎么样管理?若是一个页面到达时,页帧已经没有空闲的,这时,链表怎么管理?这些问题大家都仔细想想)。8. 在模拟执行FIFO算法时,应在屏幕上提示出算法执行的详细信息,比如:当前物理内存中的页面都有哪些等等。9. 当一个页面入内存,出内存时,相应的页表应随之变化,比如,present/absent位都会发生变化等等。所以,要及时更新页表。10. 所有数据结构都要使用链表。11. 若是觉得太复杂,可以简单地进行实现,具体如下:第一,用一个链表存储访问字符串(要访问的页面号组成的字符串);页帧数固定,你可以自己取一个值(比如2);然后简单模拟FIFO算法,在屏幕上显示出每次内存访问时物理内存中的页面号就可以了。希望高手指点,要合乎要求的!有悬赏的,分不白拿的!

⑨ 3、设某作业占有7个页面,如果在主存中只允许装入4个工作页面(即工作集为4),作

淘汰顺序:1,2,6,4,7
页面置换次数:9次

⑩ 计算机科学与基础 专业课都有什么

给你一份今年的考试大纲自己一看就清楚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术科价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I.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摹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l.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 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 45分

操作系统 35分

计算机网络 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 70分
Ⅲ.考 查 范 围

数 据 结 构

[考查目标]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结构 科教园#考研$专业课

2.链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 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 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 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 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 树的基本概念

(二) 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陛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5.二叉排序树

6.平衡二叉树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三)树、森林

1.树的存储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的应用

l.等价类问题

2.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四、图

(一)图的基本概念

(二)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

l.邻接矩阵法

2.邻接表法

(三)图的遍历

1.深度优先搜索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2.广度优先搜索

(四)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

1.最小(代价)生成材

2.最短路径

3.拓扑排序

4.关键路径

五、查找
(一)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顺序查找法

(三)折半查找法

(四)B一树

(五)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

(六)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六、内部排序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科教 园&考研

(二)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人排序

(三)起泡排序(Bubble Sort)

(四)简单选择排序

(五)希尔排序(Shell Sort)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

(九)基数排序

(十)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十)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查目标]

l.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巾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三)计算机性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 时钟周期、主频、CPI、CPU 执行时间;MIPS、MFLOPS。

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一)数制与编码

1.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真值和机器数

3.BCD码

4.字符与字符串
5.校验码

(二)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定点数的表示

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

2.定点数的运算

定点数的移位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三) 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l.浮点数的表示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IEEE754标准。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2.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四)算术逻辑单元ALU

l.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算术逻辑单元ALU 的功能和结构

三、存储器层次结构

(一)存储器的分类

(二)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三)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1.S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2.D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四)只读存储器

(五)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六)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

(七)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2.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3.Cache和主存之问的映射力式

4.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5.Cache写策略
(八)虚拟存储器

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2.页式虚拟存储器

3.段式虚拟存储器

4.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5.TLB(快表)

四、指令系统

(一)指令格式

1.指令的基本格式

2.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3.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

(二)指令的寻址方式

l.有效地址的概念

2.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

3.常见寻址方式

(三)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五、中央处理器(CPU)

(一)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二)指令执行过程

(三)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四)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硬布线控制器

2.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微指令和微命令;微指令格式;微命令的编码方式;微地址的形成方式。

(五)指令流水线

1.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2.超标量和动态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六、总线

(一)总线概述

1.总线的基本概念

2.总线的分类

3.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二)总线仲裁
l.集中仲裁方式

2.分布仲裁方式

(三)总线操作和定时

1.同步定时方式

2.异步定时方式

(四)总线标准

七、输入输出(I/O)系统

(一)I/O系统基本慨念

(二)外部设备科教园考研统考专业课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3.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磁盘阵列、光盘存储器

(三)I/O接口(I/0控制器)

l.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I/O端阳及其编址

(四) I/O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

2.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响应过程;中断处理过程;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蔽的概念。

3.DMA方式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DMA控制器的组成;DMA传送过程。

4.通道方式

操作系统

[考查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怍用、地位、发展和特点。

2.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操作系统没计方法与实现技术。

3.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操作系统概述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三)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二、进程管理

(一)进程与线程

1.进程概念

2.进程的状态与转换

3.进程控制

4.进程组织

5.进程通信

共享存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

6.线程概念与多线程模型

(二)处理机调度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1.调度的基本概念

2.调度刚机、切换与过程

3.调度的基本准则

4.调度方式

5.典型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作业(短任务、短进程、短线程)优先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三)进程同步

1.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

2.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

软件实现方法;硬件实现力法。

3.信号量

4.管程

5.经典同步问题

生产者一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

(四)死锁

1.死锁概念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2.死锁处理策略

3.死锁预防

4.死锁避免

系统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

5.死锁检测和解除
三、内存管理

(一)内存管理基础

1.内存管理概念

程序装人与链接;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空间;内存保护。

2.交换与覆盖

3.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单一连续分配;分医分配。

4.非连续分配管鲤方式

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方式;段页式管理方式。

(二)虚拟内存管理

1.虚拟内存基本概念

2.请求分页管理方式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3.页面置换算法

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时钟置换算法(CLOCK)。

4.页面分配策略

5.抖动

抖动现象;工作集。

6.请求分段管理力式

7.请求段页式管理方式

四、文件管理

(一)文件系统基础

1.文件概念

2.文件结构

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

3.目录结构

文件控制块和索引节点;单级目录结构和两级目录结构;树形目录结构;图形目录结构。

4.文件共享

共享动机;共享方式;共享语义。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5.文件保护

访问类型;访问控制。

(二)文件系统实现
1.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2.目录实现

3.文件实现

(三)磁盘组织与管理

1.磁盘的结构

2.磁盘调度算法

3.磁盘的管理

五、输入输出(I/O)管理

(一)I/O管理概述

1.I/O设备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2.I/O管理目标

3.I/O管理功能

4.I/O应用接口

5.I/O控制方式

(二)I/O核心子系统
1.I/O调度概念

2.高速缓存与缓冲区

3.设备分配与回收

4.假脱机技术(SPOOLing)

5.出错处理

计算机网络

[考查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3.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3.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4.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2.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

3.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二、物理层

(一)通信基础

1.信道、信号、带宽、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

2.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3.信源与信宿

4.编码与调制

5.电路变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6.数据报与虚电路

(二)传输介质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l.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

2.物理层接口的特性

(三)物理层设备

1.中继器

2.集线器

三、数据链路层

(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二)组帧

(三)差错控制
l.检错编码

2.纠错编码

(四)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l.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动窗口机制

2.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

3.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

4.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R)

(五)介质访问控制

1.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渡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ALOHA 协议;CSMA 协议;CSMA/CD 协议;CSMA/CA协议。

3.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六)局域网

1.局域阿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2.以太网与IEEE 802.3

3.lEEE 802.11

4.令牌环网的基本原理

(七)广域网科教~~~园考研

l.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2.PPP协议

3.HDLC协议

4.ATM网络基本原理

(八)数据链路层设备

1.网桥

网桥的概念;透明网桥与生成树算法;源选径网桥与源选径算法。

2.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四、网络层

(一)网络层的功能

1.异构网络互连

2.路由与转发

3.拥塞控制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二)路由算法

1.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2.距离一向量路由算法

3.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4.层次路由
(三)IPv4

1.IPv4分组

2.IPv4地址与NAT

3.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

4.ARP协议、DHCP协议与ICMP协议

(四)IPv6

1.IPv6的主要特点

2.IPv6地址

(五)路由协议

1.自治系统

2.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3.RIP路由协议

4.OSPF路由协议

5.BGP路由西议

(六)IP组播

1.组播的概念

2.IP组播地址

3.组播路由算法

(七)移动IP

l.移动IP的概念

2.移动IP通信过程

(八)网络层设备

l.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

2.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五、传输层

(一)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传输层的功能科教@园计算@机考研

2.传输层寻址与端口

3.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二)UDP协议

1.UDP数据报

2.DPP校验

(三)TCP协议

1.TCP段

2.TCP连接管理

3.TCP可靠传输

4.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六、应用层

(一)网络应用模型

1.客户/服务器模型

2.P2P模型

(二)DNS系统科教~!园计算 机考 研

1.层次域名空间

2.域名服务器

3.域名解析过程

(三)FTP

l.FTP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四)电子邮件

1.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2.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

3.SMTP协议与POP3协议科 教 园计算 机考 研

(五)WWW

1.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

2.HTTP协议

阅读全文

与工作集置换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程序员送女友的相册 浏览:247
压缩文件怎么设置打开加密 浏览:764
tracert命令结果详解 浏览:356
唯赛思通用什么APP 浏览:371
古玩哪个app好卖 浏览:146
u盘内容全部显示为压缩包 浏览:517
编译固件时使用00优化 浏览:356
速借白条app怎么样 浏览:756
用纸张做的解压东西教程 浏览:12
求圆的周长最快算法 浏览:190
安卓热点怎么减少流量 浏览:270
北京代交社保用什么app 浏览:855
第一眼解压视频 浏览:726
文件夹err是什么 浏览:97
qt4编程pdf 浏览:572
局域网服务器下如何连续看照片 浏览:254
经过加密的数字摘要 浏览:646
加密锁9000变打印机 浏览:694
程序员的职业发展前途 浏览:639
安卓是世界上多少个程序员开发 浏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