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数码相机算法

数码相机算法

发布时间:2023-01-20 09:30:57

⑴ 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会偏色吗手机拍照软件的算法不好就会偏色,或者暖或冷数码相机也是需要算法吗

会偏色的,我的数码相机偏黄色

⑵ 像数怎么算高、算低、多少算标准、一般相机呢像数是

标准:
1、像素。高一点的最好,现在有1000万,1200或1500万的。
2、CCD尺寸。这事对于单反机很重要。大的好,成像清晰。
3、焦距。变焦越大越好。焦距最小值越小,说明视野越大;最大值越大,说明望远效果越好。
4、连拍速度,这个越快越好,傻瓜机一般在2~3张左右,单反可达8张。
5、感光度(ISO)值范围越大越好,快门范围越大越好。
我建议去商场。那样可以向售货员问更多问题,对相机了解更透彻,有助于选择,而且售后有保障,风险还小。

1,是不是像素越高图像质量越好?答案是否定的

什么是像素?简单的说我们通常所说的像素就是CCD/CMOS上光电感应元件的数量,一个感光元件经过感光,光电信号转换,A/D转换等步骤以后,在输出的照片上就形成一个点,我们如果把影像放大数倍,会发现这些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方点所组成,这些小方点就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单位“像素” (Pixel)。

那么是不是数码相机的像素越高,拍出来的照片就会越清晰呢?不是,像素跟照片质量并不成正比,像素高只能表达能够冲印输出的尺寸会更大,仅此而已,像素并不会影响图片的清晰度。

原理来说相同像素的情况下数码相机的CCD尺寸越大成像会越好,目前普通家用机型的CCD尺寸大部分为1/2.5或者1/1.8,那么拥有1/2.5英寸CCD的800万像素机型的成像质量可能比同为1/2.5英才CCD的1000万像素的机型要好。现在,由于消费者的趋之若鹜导致越来越多的数码相机品牌制造商在不增加CCD尺寸的情况下拼命提高像素,这样传感器不得不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超负荷运转的传感器也因此达不到最佳状态,在弱光的环境下出现斑点或者多余的杂色等等也在情理之中了。

决定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像素绝不是决定性因素,选购相机时关心像素的高低还不如关注一下CCD的尺寸更为实际。

数码相机像素跟冲印输出的对照表,不难看出其实普通家用的数码相机其实五百万至八百万像素已经足够,像素再高意义已经不大。我们在购买数码相机前不妨仔细想想,平时拍摄出来的照片主要存储在电脑上或者发布在网络上共享,还是冲印出来,如果不经常大幅输出,像素应该不是购机时考虑的因素,因为目前的新款数码相机像素至少在八百万以上了。

所谓插值是一种为数码相机在计算像素时可以增加有效像素(实际像素)的成像方法。从广州南方数码相机维修中心了解到这种方法是将数码相机中的感光器件所形成的实际像素,通过相机中内置的软件,根据实际感光影像的像素,按照一定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产生出新的像素点,并将其插入到原来像素附近的空隙处,从而实现增加了像素总量和增大了像素密度的目的。其实,不但是数码摄像会用到插值,数码变焦的基本原理也是采用插值算法的,它是一种由电子线路实时实现图像空间变换的效果。

知道什么是插值了我们不难发现插值的像素并不是数码相机本身有效像素,它只是通用优化处理后提升的像素值,因此插值的效果跟实际像素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打印输出时能较为明显的感觉到。

了解上面内容后可以得出结论,对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八百万像素已经足够了,如果在CCD尺寸一样的情况下像素越高反而可能影响相机性能;不要把像素作为衡量一款机型好坏的重要标准;插值像素并不是相机有效像素,不要盲目选择低价的插值高像素产品。

⑶ 关于数码相机传感器尺寸的焦距转换系数算法。

嗯,无意中看到这个问题。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这个问题提的挺好的,平时我也想当然的以为自己知道,没有认真计算过。真正研究后发现还真长进了不少知识(shawbobo)
计算方法大致如下:
1.平时我们所说的等效焦距都是相对于135胶片而言,所以,135胶片的尺寸我想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了,就是长高24mm,宽36mm,对角线大约43.2666mm;
2.因为G12的ccd尺寸是1/1.7英吋(注意:此处是英吋,等下会讲到)
所以其对角线尺寸(暂没考虑长宽比问题)为1/1.7*16=9.412mm。
3.焦距倍率=43.2666/9.412=4.597倍;
4.由于G12实际焦距是:f=6.1-30.5mm,所以等效焦距应该是(6.1x4.597)-(30.5x4.597);即28.04mm~140.21mm,大致就是28-140mm了。
以上就是计算过程。

我猜想楼主可能一直一算不出来,不是因为方法不对,而是缺少一个概念:即“业界通用的规范就是 1英吋 CCD Size = 长 12.8mm X 宽 9.6mm = 对角线为 16mm 之对应面积。”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1英寸=25.4mm概念。
至于为什么是一英寸要用16mm计算,刚才提到过“英吋”。那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CRT在实验室里的技术了,相关资料可以去找找学习一下。

阅读全文

与数码相机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u盘内容全部显示为压缩包 浏览:517
编译固件时使用00优化 浏览:356
速借白条app怎么样 浏览:756
用纸张做的解压东西教程 浏览:12
求圆的周长最快算法 浏览:190
安卓热点怎么减少流量 浏览:270
北京代交社保用什么app 浏览:855
第一眼解压视频 浏览:726
文件夹err是什么 浏览:97
qt4编程pdf 浏览:572
局域网服务器下如何连续看照片 浏览:254
经过加密的数字摘要 浏览:646
加密锁9000变打印机 浏览:694
程序员的职业发展前途 浏览:639
安卓是世界上多少个程序员开发 浏览:45
解压器官方免费 浏览:85
单片机p10开发 浏览:487
做什么app赚钱 浏览:85
博途编译失败联系客户支持部门 浏览:929
金蝶旗舰版编译 浏览: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