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编译生成dll
创建DLL工程
这里,我们为了简要说明DLL的原理,我们决定使用最简单的编译环境VC6.0,如下图,我们先建立一个新的Win32 Dynamic-Link Library工程,名称为“MyDLL”,在Visual Studio中,你也可以通过建立Win32控制台程序,然后在“应用程序类型”中选择“DLL”选项,
点击确定,选择“一个空的DLL工程”,确定,完成即可。
一个简单的dll
在第一步我们建立的工程中建立一个源码文件”dllmain.cpp“,在“dllmain.cpp”中,键入如下代码
[cpp] view plain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tdio.h>
BOOL APIENTRY DllMain(HMODULE hMole, DWORD ul_reason_for_call, LPVOID lpReserved)
{
switch (ul_reason_for_call)
{
case DLL_PROCESS_ATTACH:
printf("DLL_PROCESS_ATTACH\n");
break;
case DLL_THREAD_ATTACH:
printf("DLL_THREAD_ATTACH\n");
break;
case DLL_THREAD_DETACH:
printf("DLL_THREAD_DETACH\n");
break;
case DLL_PROCESS_DETACH:
printf("DLL_PROCESS_DETACH\n");
break;
}
return TRUE;
}
之后,我们直接编译,即可以在Debug文件夹下,找到我们生成的dll文件,“MyDLL.dll”,注意,代码里面的printf语句,并不是必须的,只是我们用于测试程序时使用。而DllMain函数,是dll的进入/退出函数。
实际上,让线程调用DLL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隐式链接和显式链接,其目的均是将DLL的文件映像映射进线程的进程的地址空间。我们这里只大概提一下,不做深入研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Window高级编程指南》的第12章内容。
隐式链接调用
隐士地链接是将DLL的文件影响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中最常用的方法。当链接一个应用程序时,必须制定要链接的一组LIB文件。每个LIB文件中包含了DLL文件允许应用程序(或另一个DLL)调用的函数的列表。当链接器看到应用程序调用了某个DLL的LIB文件中给出的函数时,它就在生成的EXE文件映像中加入了信息,指出了包含函数的DLL文件的名称。当操作系统加载EXE文件时,系统查看EXE文件映像的内容来看要装入哪些DLL,而后试图将需要的DLL文件映像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中。当寻找DLL时,系统在系列位置查找文件映像。
1.包含EXE映像文件的目录
2.进程的当前目录
3.Windows系统的目录
4.Windows目录
5.列在PATH环境变量中的目录
这种方法,一般都是在程序链接时控制,反映在链接器的配置上,网上大多数讲的各种库的配置,比如OPENGL或者OPENCV等,都是用的这种方法
显式链接调用
这里我们只提到两种函数,一种是加载函数
[cpp] view plain
HINSTANCE LoadLibrary(LPCTSTR lpszLibFile);
HINSTANCE LoadLibraryEx(LPCSTR lpszLibFile,HANDLE hFile,DWORD dwFlags);
返回值HINSTANCE值指出了文件映像映射的虚拟内存地址。如果DLL不能被映进程的地址空间,函数就返回NULL。你可以使用类似于
[cpp] view plain
LoadLibrary("MyDLL")
或者
[cpp] view plain
LoadLibrary("MyDLL.dll")
的方式进行调用,不带后缀和带后缀在搜索策略上有区别,这里不再详解。
显式释放DLL
在显式加载DLL后,在任意时刻可以调用FreeLibrary函数来显式地从进程的地址空间中解除该文件的映像。
[cpp] view plain
BOOL FreeLibrary(HINSTANCE hinstDll);
这里,在同一个进程中调用同一个DLL时,实际上还牵涉到一个计数的问题。这里也不在详解。
线程可以调用GetMoleHandle函数:
[cpp] view plain
GetMoleHandle(LPCTSTR lpszMoleName);
来判断一个DLL是否被映射进进程的地址空间。例如,下面的代码判断MyDLL.dll是否已被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如果没有,则装入它:
[cpp] view plain
HINSTANCE hinstDll;
hinstDll = GetMoleHandle("MyDLL");
if (hinstDll == NULL){
hinstDll = LoadLibrary("MyDLL");
}
实际上,还有一些函数,比如 GetMoleFileName用来获取DLL的全路径名称,FreeLibraryAndExitThread来减少DLL的使用计数并退出线程。具体内容还是参见《Window高级编程指南》的第12章内容,此文中不适合讲太多的内容以至于读者不能一下子接受。
DLL的进入与退出函数
说到这里,实际上只是讲了几个常用的函数,这一个小节才是重点。
在上面,我们看到的MyDLL的例子中,有一个DllMain函数,这就是所谓的进入/退出函数。系统在不同的时候调用此函数。这些调用主要提供信息,常常被DLL用来执行进程级或线程级的初始化和清理工作。如果你的DLL不需要这些通知,就不必再你的DLL源代码中实现此函数,例如,如果你创建的DLL只含有资源,就不必实现该函数。但如果有,则必须像我们上面的格式。
DllMain函数中的ul_reason_for_call参数指出了为什么调用该函数。该参数有4个可能值: DLL_PROCESS_ATTACH、DLL_THREAD_ATTACH、DLL_THREAD_DETACH、DLL_PROCESS_DETACH。
其中,DLL_PROCESS_ATTACH是在一个DLL首次被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时,系统调用它的DllMain函数,传递的ul_reason_for_call参数为DLL_PROCESS_ATTACH。这只有在首次映射时发生。如果一个线程后来为已经映射进来的DLL调用LoadLibrary或LoadLibraryEx,操作系统只会增加DLL的计数,它不会再用DLL_PROCESS_ATTACH调用DLL的DllMain函数。
而DLL_PROCESS_DETACH是在DLL被从进程的地址空间解除映射时,系统调用它的DllMain函数,传递的ul_reason_for_call值为DLL_PROCESS_DETACH。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用DLL_PROCESS_ATTACH调用DLL的DllMain函数时,如果返回FALSE,说明初始化不成功,系统仍会用DLL_PROCESS_DETACH调用DLL的DllMain。因此,必须确保没有清理那些没有成功初始化的东西。
DLL_THREAD_ATTACH:当进程中创建一个线程时,系统察看当前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中的所有DLL文件映像,并用值DLL_THREAD_ATTACH调用所有的这些DLL的DllMain函数。该通知告诉所有的DLL去执行线程级的初始化。注意,当映射一个新的DLL时,进程中已有的几个线程在运行,系统不会为已经运行的线程用值DLL_THREAD_ATTACH调用DLL的DllMain函数。
而DLL_THREAD_DETACH,如果线程调用ExitThread来终结(如果让线程函数返回而不是调用ExitThread,系统会自动调用ExitThread),系统察看当前映射到进程空间的所有DLL文件映像,并用值DLL_THREAD_DETACH来调用所有的DLL的DllMain函数。该通知告诉所有的DLL去执行线程级的清理工作。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线程的终结是因为系统中的一个线程调用了TerminateThread,系统就不会再使用DLL_THREAD_DETACH来调用DLL和DllMain函数。这与TerminateProcess一样,不再万不得已时,不要使用。
下面,我们贴出《Window高级编程指南》中的两个图来说明上述四种参数的调用情况。
好的,介绍了以上的情况,下面,我们来继续实践,这次,建立一个新的空的win32控制台工程TestDLL,不再多说,代码如下:
[cpp] view plain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Windows.h>
using namespace std;
DWORD WINAPI someFunction(LPVOID lpParam)
{
cout << "enter someFunction!" << endl;
Sleep(1000);
cout << "This is someFunction!" << endl;
Sleep(1000);
cout << "exit someFunction!" << endl;
return 0;
}
int main()
{
HINSTANCE hinstance = LoadLibrary("MyDLL");
if(hinstance!=NULL)
{
cout << "Load successfully!" << endl;
}else {
cout << "Load failed" << endl;
}
HANDLE hThread;
DWORD dwThreadId;
cout << "createThread before " << endl;
hThread = CreateThread(NULL,0,someFunction,NULL,0,&dwThreadId);
cout << "createThread after " << endl;
cout << endl;
Sleep(3000);
cout << "waitForSingleObject before " << endl;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INFINITE);
cout << "WaitForSingleObject after " << endl;
cout << endl;
FreeLibrary(hinstance);
return 0;
}
代码很好理解,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对线程有一定的概念。另外,注意,我们上面编译的获得的“MyDLL.dll"必须拷贝到能够让我们这个工程找到的地方,也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搜索路径中的一个地方。
这里,我们先贴结果,当然,这只是在我机器上其中某次运行结果。
有了上面我们介绍的知识,这个就不是很难理解,主进程在调用LoadLibrary时,用DLL_PROCESS_ATTACH调用了DllMain函数,而线程创建时,用DLL_THREAD_ATTACH调用了DllMain函数,而由于主线程和子线程并行的原因,可能输出的时候会有打断。但是,这样反而能让我们更清楚的理解程序。
Ⅱ C# 中如何将一个类文件 封装成.dll文件
新建类库项目,建立自己的类XXX.cs 在开始菜单找到 Visual Studio 2005---->Visual Studio Tools------> Visual Studio 2005命令提示 输入以下命令:csc /t:library /out:c:\XXX.dll c:\XXX.cs 其中c:\XXX.cs 为要生成的cs文件;c:\XXX.dll为生成的dll文件
Ⅲ 如何编译生成dll
使用VC下的cl和link手工创建dll并实现函数导入
1、创建dll头文件:
/*
* dllmain.h
*/
#ifndef _DLLMAIN_H
#define _DLLMAIN_H
int getNumber();
#endif
2、创建dll源文件:
/*
* dllmain.c
*/
#include "dllmain.h"
int getNumber()
{
return 10;
}
3、 创建def文件:
; export.def
LIBRARY MY_DLLMAIN ; MY_DLLMAIN 将成为生成的dll的名称
EXPORTS
getNumber @1 ; 这个名称即为函数的实际导出名称 @1为函数的导出编号
4、生成dll文件:
cl dllmain.c /c
link /def:export.def /dll dllmain.obj
这时,工程中已经包含了 dllmain.h dllmain.c export.def dllmain.obj dllmain.lib dllmain.exp MY_DLLMAIN.dll 其中,后4个文件是编译链接过程中生成的文件
5、创建dlltest.c:
/*
* dlltest.c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dllmain.h" //dll库的头文件
#pragma comment(lib,"dllmain.lib") //dllmain.lib即是上一步生成的文件
int main()
{
printf("%dn",getNumber());
}
6、编译、链接dlltest.c
cl dlltest.c /c
link dlltest.obj
注意:这里dllmain.lib和dllmain.h应该和dlltest.c在同一个目录中。此步的结果将生成 dlltest.exe
7、运行:
dlltest
这时,系统将载入my_dllmain.dll这个动态链接库,将调用其中的getNubmer函数。
Ⅳ asp.net中,怎么将已经编写好的类文件封装成dll文件
用Visual Studio,新建一个项目,把类放进去,然后生成解决方案,在项目文件夹中的BIN文件夹下,就可以找到编译好的DLL文件了。
Ⅳ c++ 如何生成dll文件
如果你使用的是VISUAL STUDIO
1、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然后选择“项目…”。
2、从“项目类型”窗格中选择“Visual C++”下的“Win32”。
3、从“模板”窗格中,选择“Win32 控制台应用程序”。
4、为项目选择一个名称,如“MathFuncsDll”,并将其输入“名称”字段。为解决方案选择一个名称,如“DynamicLibrary”,并将其输入“解决方案名称”字段。
5、按“确定”启动 Win32 应用程序向导。在“Win32 应用程序向导”对话框的“概述”页中,按“下一步”。
6、从“Win32 应用程序向导”中的“应用程序设置”页中,选择“应用程序类型”下的“DLL”(如果可用),或者选择“控制台应用程序”(如果“DLL”不可用)。某些版本的 Visual Studio 不支持使用向导创建 DLL 项目。您可以稍后对此进行更改,以将项目编译为 DLL。
7、从“Win32 应用程序向导”的“应用程序设置”页中,选择“附加选项”下的“空项目”。
Ⅵ asp.net怎么把一个类封装成为dll文件
直接编译,然后在编译好的文件夹里就有,或者建一个类库,在网站中添加引用类库,bin下就会自动生成.dll文件
Ⅶ 请教:如何将写好的类封装成dll文件
使用C#生成dll文件并调用
一、创建dll文件:
例如生成一个md5编码判断状态的文件,即,输入一个字符串(string A)和一个32位md5编码(string B),判断此字符串A对应的32位md5编码是否与B相等,如果相等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打开VS 2005,“文件”--》“新建”--“项目”,选择“Windows 控件库”,命名后点击“确定”,在“UserControl1.cs”中输入以下代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
namespace md5
{
public partial class Program : UserControl
{
#region MD5 32位加密:GetMd5Str32
/// <summary>
/// 32位MD5加密
/// </summary>
/// <param name="strSource">待加密字串</param>
/// <returns>加密后的字串</returns>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Md5Str32(string strSource)
{
byte[] bytes = Encoding.ASCII.GetBytes(strSource);
byte[] hashValue =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HashAlgorithm)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CryptoConfig.CreateFromName("MD5")).ComputeHash(bytes);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for (int i = 0; i < 16; i++)
{
sb.Append(hashValue[i].ToString("x2"));
}
return sb.ToString().ToUpper();
}
#endregion
#region 核对md5编码是否一致:CheckMd5String()
/// <summary>
/// 核对md5编码是否一致
/// </summary>
/// <param name="ConvertString"></param>
/// <returns>如果一致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returns>
///
public static bool CheckMd5String(string str1, string str2)
{
string md5String = str1; //需要验证的字符串
string md5DbString = str2; //需要核对的32位md5编码
int result = string.Compare(md5.Program.GetMd5Str32(str1), md5DbString, true);
if (result == 0)
{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endregion
}
}
修改“UserControl1.Designer.cs”中的命名空间为“md5”,方法为“Program”,即可生成dll文件。
在...\bin\Debug文件假下,可以找到相应的dll文件。
二、部署dll流程:
首先把dll文件放到应用程序...\bin\Debug\下;
然后在解决方案中添加引用:右键鼠标-->添加引用-->浏览-->选择dll放置路径后点击“确定”。
注意:要在应用文件头处使用using md5;命令。
测试应用程序代码,如下:Form1.cs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md5;
namespace WindowsApplication1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tring str1 = textBox1.Text.ToString();
string md5String = textBox2.Text.ToString();
textBox3.Text = md5.Program.GetMd5Str32(str1);
textBox4.Text = md5.Program.CheckMd5String(str1, md5String).ToString();
}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is.Close();
}
}
}
Ⅷ 如何将一个类(.cs)文件编译成.dll文件
2、在命令工具中输入 csc /t:library /r:System.Web.dll /r:System.dll /out: 目标文件名 源路径/源文件名。 csc /target:library /out:e:/cyc/asp.Net/words/database.dll e:/cyc/asp.Net/words/as.Net2.0news/app_code/compon.Nets/databse.cs 3、为避免每次编译的麻烦,可以建立cmd文件如csd_dl.cmd ,代码如下:cd/d:cd D:/sys03/microsoft.Net/framework/v1.4322 csc /t:library /r:System.Web.dll /r:System.dll /out:E:/web/bin/WebTools.dll e:/web/bin/DbLink.cscmd- 输出文件 - /out:<file 输出文件名(默认值: 包含主类的文件或第一个文件的基名称) /target:exe 生成控制台可执行文件(默认) (缩写: /t:exe) /target:winexe 生成 Windows 可执行文件 (缩写: /t:winexe) /target:library 生成库 (缩写: /t:library) /target:mole 生成能添加到其他程序集的模块 (缩写: /t:mole)
Ⅸ 在怎样情况下把代码编译成dll文件
如果使用的是VS,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打开VS, 文件-新建-新建项目-其他语言-Visual C++ - Win32 控制台应用程序。
单击确定后,弹出对话框,按照对话框“下一步”提示进行操作。
将要编译的C文件拷贝到CreateDLL项目中,.h文件就放到头文件夹的目录下,.c文件放到源文件目录下,注意后缀名为.c的文件都要改成.cpp,否则编译会出错。
注意:申明函数时必须参照上图红框标示出来的规则,在Function.cpp文件中必须要引入对应的#include CreateDLL.h。
选中所有需要编译成dll的cpp文件,右键-属性-预编译头-不使用预编译头,然后选择 “生成”即可,这样在项目的Debug文件夹下面便可找到CreateDLL.dll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