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储蓄怎么算 储蓄的算法
总储蓄是宏观经济的定义,是人均收入减掉最后消费后,用以一个国家或地域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而住户储蓄则就是指住户将闲置不用的货币资本交给银行等储蓄性金融业机构在一定阶段内有偿服务使用,期满取回资金和利率的一种个人信用方法。 以上就是储蓄怎么算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 的储蓄标准是 “储蓄自行、提款随意、储蓄息税前利润、为存款人信息保密”。住户个人所持股的资金是个人资产,一切企业和个人均不能以多种方法逼迫其存进或不许其存进储蓄机构。一样,住户可按照其 需要随时随地取下一部分或所有储蓄,储蓄机构不可以任何借口回绝获取储蓄。并要支出相对应贷款利息。存款人的户名、账号、金额、限期、详细地址等均归属于个人隐私,一切企业和个人没有合理合法的办理手续均不可以查看存款人的储蓄,储蓄机构必不可少为存款人信息保密。 本文主要写的是储蓄怎么算的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2. 家庭人均年收入是怎么算的
一般来说家庭人均年收入=(工薪收入+其他收入)/家庭人口总数
年收入是指家庭所有成员年收入除以人口数量总和,不包括缴纳的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支出不应扣除,
收入是收入,支出是支出,如果扣除支出,就是净收入了。
以下举个例子具体说明:
一、家庭人均年收入计算:一家有三人,只有一个人一个月挣一千元,年收入就是一万二。一万二除三就是四千。因此,人均年收入就是四千。
二、如果一家的只有你一个人赚钱的话是。年收入是指家庭所有成员年收入除以人口数量总和,不包括缴纳的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2)人均储蓄算法扩展阅读:
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居民家庭。
上海地区主要以家庭成员总收入达不到上海地区政府所规定的叫低收入家庭,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继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
居民须有当地正式户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职工家庭可直接认定为城市低收入家庭,不再重复进行家庭收入核定。民政部表示,目前低收入家庭的认定,主要是作为城市居民家庭在申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等保障的依据,以后将有望扩大到社会救助等其他保障领域。
低收入家庭的出现与存在并不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够高,而是高收入的工作或条件与那些家庭存在相当的距离。如果我国实行高低经济家庭互助政策,我国会很快减少低收入家庭的数量,从而减少国家与社会的包袱。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国务院令第271号)第二条规定,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2007〕19号)规定,在核算申请人家庭收入时,申请人家庭按国家规定所获得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以及教育、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奖励性补助,一般不计入家庭收入,具体核算办法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
3. 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 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个算法
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来说这么使用不够准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
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计算公式
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家庭人口
家庭总收入
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收入的统计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数额为准,无论收入是补发还是预发,只要是调查期得到的都应如实计算,不作分摊。
(1)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
(2)经营性收入, 指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一个月)内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房屋出租业务的租金收入。
(3)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亲友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个人所得税
指调查对象被扣缴的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等个人所得的税款。
社会保障支出
指调查户家庭成员参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中由个人交纳的保障支出。不包括职工所在单位交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障金。具体包括个人交纳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交纳的医疗基金、个人交纳的失业基金、个人交纳的养老基金和个人交纳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
记账补贴
指调查户因承担记账工作从统计部门、工作单位和其它途径所得到的现金。不包括实物部分。
4. 家庭人均年收入如何计算的
家庭人均年收入算法为:(工薪收入+其他收入)/家庭人口的总数。
比如一家有五人,只有三个人赚钱,一个月挣5千元,年收入就是3×5000×12=180000,180000÷5=36000。因此,人均年收入就是36000元。
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货币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现金发放的劳保福利、医疗费;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遗属生活补助费。
离退休金、基本生活费、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救济金;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租赁、馈赠、继承收入和特许权使用收入;赡养费、扶(抚)养费;兼职收入、自谋职业收入、偶然所得、其他通过劳动所得合法收入。
(4)人均储蓄算法扩展阅读: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财产净收入是指家庭或家庭成员在将金融资产、住房和其他自然资源等非金融资产交由其他机构单位支配后获得的净收入,家庭或个人, 并扣除相关费用。
财产净收入包括净利息收入、分红收入、储蓄保险净收入、承包土地经营权转让净收入、租赁住房净收入、其他资产租金净收入和转换业主自住的住房。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收入。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金额, 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控制的收入。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都包括在内。根据收入来源, 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收入、营业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四个项目。
5. 如何计算家庭人均收入
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
(家庭总收入-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家庭人口数
下列收入计入家庭收入:
1、家庭从事农、林、牧所得收入;
2、外出务工所得收入;
3、家庭成员的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及利息收入;
4、子女的赡养、抚养性补贴及继承的遗产、捐款等。
计算家庭收入的主要内容
家庭收入是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包括下列内容:
(一)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从事经营的净收入以及其他劳动收入;
(二)离退休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以及失业保险金;
(三)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征用土地补偿费以及生活补助费(含职工遗属补助);
(四)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
(五)存款及其利息、有价证券及其红利、购买彩票收入和特许权使用收入;
(六)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与;
(七)出租家庭资产获得的收入;
(八)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按照申请人提出申请前3个月家庭收入的平均数额计算。
四、不计算家庭收入的主要内容
(一)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殊贡献,政府给予的奖励金以及县级以上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
(二)优抚对象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保健金和优待金;
(三)义务兵的津贴和退伍费;
(四)独生子女费;
(五)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收入以及由政府和社会给予困难学生的救助金;
(六)因工(公)负伤职工的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以及死亡职工遗属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因公致残返城知青的护理费;
(七)按照规定由在职人员所在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统筹费;
(八)人身伤害赔偿中生活费以外的部分。
(九)政府给予特困户的帮扶金;
(十)保障对象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减免部分;
(十一)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的临时性生活抚慰金;
(十二)对特困户、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的慰问款物。。
家庭年人均收入,根据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家庭申请前12个月家庭收入总和及家庭人口确定。计算公式为:
农业户口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家庭上年收入/家庭人口
(一)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因特殊原因(如妇女哺乳期、照顾重病亲属等)而确系无法劳动或就业的,按实际收入计算;
(二)长期在外务工的家庭成员,如提供不出相关的收入证明,按本村劳动力上年度人均收入的平均值计算;
(三)已婚且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因某种原因(离婚或丧偶等)而与父母同住的,其收入按分户原则与父母分开计算;
(四)原系本县农业户口,现在外地就读的学生及超过16周岁的在校学生视为家庭抚养人口。
6. 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计算方法怎么计算人均年收入
1、家庭人均年收入算法为:(工薪收入+其他收入)/家庭人口的总数。
2、年收入是指家庭所有成员年收入除以人口数量总和,不包括缴纳的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支出不应扣除。
3、比如一家有五人,只有两个人赚钱,一个月挣三千元,年收入就是2×3000×12=72000,72000÷5=14400。因此,人均年收入就是14400元。
7. 家庭人均年收入怎么算
一般来说家庭人均年收入=(工薪收入+其他收入)/家庭人口总数。
工薪收入:指家庭成员扣除缴纳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后的工薪收入。
其他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出售财产收入及借贷利息收入。
以下举个例子具体说明:
一、家庭人均年收入计算:一家有三人,只有一个人一个月挣一千元,年收入就是一万二。一万二除三就是四千。因此,人均年收入就是四千。
二、如果一家的只有你一个人赚钱的话是。年收入是指家庭所有成员年收入除以人口数量总和,不包括缴纳的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
货币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现金发放的劳保福利、医疗费。
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遗属生活补助费;离退休金、基本生活费、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救济金。
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
租赁、馈赠、继承收入和特许权使用收入。
赡养费、扶(抚)养费;兼职收入、自谋职业收入、偶然所得、其他通过劳动所得合法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主要包括:
1、种植、养殖、加工、劳务收入。
2、赡养、抚(扶)养费,依法继承遗产或接受的赠与。
3、土地承包权流转收益、财产租赁或变卖收入,集体分红和股息、储蓄存款和利息收入,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及其收益。
4、社会养老保险金、商业养老保险金、商业医疗保险金、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费、水库移民后扶补助、粮食直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