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道醋酸溶液的ph计算
醋酸解离常数k=1.75×10^(-5),ph=5,浓度不能直接用[h+]=根号下(k×c)而要用[h+]=(-k+根号下(k^2+4k×c))讥怠罐干忒妨闺施酣渐7;2公式计算,把[h+]=10^(-5)和k带进去,可计算得:醋酸浓度是1.57×10^(-5)mol/l,结果很小啊。另外我估计配制ph=5的通常应该是缓冲溶液。ph=5的醋酸溶液没有什么意义,稍微一点点碱都可使ph发生很大的变化。
B. 解离常数如何计算
解离常数(pKa)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离解度的溶质的的极性参数。离解常数给予分子的酸性或碱性以定量的量度,Ka增大,对于质子给予体来说,其酸性增加;对于质子接受体来说,其碱性增加。
pKa是Ka的负对数。Ka越大,pKa越小。pH=pK+lg(电子受体/电子供体)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在一元弱酸HAc的水溶液中。
为了克服物质在纯水中难溶而难以测定其解离常数的问题,可以采用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来代替纯水,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体积比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的解离常数,再应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得到在纯水中的解离常数。
(2)醋酸解离常数算法扩展阅读:
溶液的离子强度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解离。因此在测定某些物质在水中的解离常数时需要考虑物质水溶液的离子强度的影响。
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物质解离常数时要注意数据处理的技巧,因为选择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能给实验数据的处理带来很大的方便,节省大量时间,同时能够提高数据的准确度。
电位滴定法最大的缺点是难以测定低溶解度物质的解离常数,但是其操作简单,部分实验只需几组数据就能得出结果,可运用科学的数理方法和图像来处理pH滴定数据,结果准确。因此,电位滴定法在测量物质解离常数方面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C. 醋酸的解离常数是多少
醋酸的解离常数是1.75X10^-5Ka,该数值与温度有关,醋酸的电离常数随温度上升有下降的趋势,二十五摄氏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是1.8*10??。乙酸是醋的主要成分,而醋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乙酸发酵细菌(醋酸杆菌)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现,醋是这些酒精饮料暴露于空气后的自然产物。如中国就有杜康的儿子黑塔因酿酒时间过长得到醋的说法。
D. 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
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 :
一、预习思考
1、两种方法测定HAc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原理有何不同?
2、计算中数字的有效数字位数有什么规则?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用pH法和电导率法测定醋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2、加深对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理解。
3、学习pH计和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练习使用移液管。
三、实验原理
醋酸是弱酸,即弱电解质,它在溶液中存在下列解离平衡:
HAc(aq)+H2O(l)
H3O+(aq)+Ac-(aq) 或简写为 HAc(aq)
H+(aq)+Ac-(aq)
解离常数(pKa)是有机化合物非常重要的性质,决定化合物在介质中的存在形态,进而决定其溶解度、亲脂性、生物富集性以及毒性。对于药物分子,pKa还会影响其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化学性质。精确预测有机化合物的pKa值在环境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以及药物开发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