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商汤人脸开源算法

商汤人脸开源算法

发布时间:2023-02-18 14:49:25

A. 奥比中光、旷视(face++)、商汤科技都在做3D人脸识别技术,它们各自有什么技术特点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3D人脸识别技术是由算法以及硬件两大部分组成的。算法是实现人脸识别的基础,硬件是承载算法,让人脸识别得以实现的实体部件。算法和硬件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相互协作,才能实现人脸识别。

旷视(face++)和商汤科技主要做的是人脸识别算法,在算法领域,这两家大概是国内做的最好的,也是名气最大的两家。当然,除过算法之外,它们也做硬件,不过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奥比中光主要侧重在硬件部分,推出的产品包括Astra 3D传感摄像头等产品,它也是国内唯一能量产3D传感摄像头的厂家。目前奥比中光已和蚂蚁金服、肯德基达成了合作,共同在深圳等地的肯德基店铺推出了3D刷脸支付设备。因此,从硬件综合实力来看,奥比中光算是国内翘楚。

最后再说一下,三家公司有合作关系,例如,奥比中光会用到face++和商汤的算法,另外两家也会用到奥比中光的3D传感摄像头等。

打了这么多字不容易啊,希望题主可以采纳答案。

B. 国内做人脸识别好的公司有哪些

这类公司还是挺多的吧,不过大小的公司多,但知名的,做的好的也就那几家了,个人觉得眼神科技算是比较不错的,做这块时间久,二十多年了,在行业内积累的口碑好,算法也成熟,产品也比较值得信赖,像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等都很不错,主要是在金融行业中是有绝对优势的。而且他家还获得过很多荣誉,另外在印度市场,眼神科技是唯一一家中国自主品牌通过印度政府官方测试的厂家,并且自主性、产品多样性、均位打印度第一

C. 中国在人脸识别领域诞生了四小龙企业分别是

中国在人脸识别领域诞生了四小龙企业分别是: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这四家被称为内地“AI四小龙”,这四家企业均以AI领域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家,深耕AI技术在各领域的落地应用。

人脸识别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2014年,商汤团队发表DeepID系列人脸识别算法击败Facebook,在全球首次超过人眼识别率。

人脸识别的用途

人脸识别主要用于身份识别。由于视频监控正在快速普及,众多的视频监控应用迫切需要一种远距离、用户非配合状态下的快速身份识别技术,以求远距离快速确认人员身份,实现智能预警。

人脸识别技术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采用快速人脸检测技术可以从监控视频图象中实时查找人脸,并与人脸数据库进行实时比对,从而实现快速身份识别。


D. 商汤科技IPO,被资本热捧的AI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今天,AI已经成为了一个所有人耳熟能详的名词了,各种各样的AI公司层出不穷,行业中最耀眼永远只是塔尖上的少数……


旷视 科技 、依图 科技 、云从 科技 和商汤 科技 就属于这一类少数派,这四家企业也被称为“AI四小龙”。


最近商汤 科技 开始IPO,我们就从它谈起,来看看AI这项业务到底行不行。


商汤 科技 属于含着金钥匙长大的邻家小孩,学习能力出众,自然也特别受到金主爸爸的疼爱,从来都不缺钱,喊一声,就有资本送钱来了。



商汤 科技 成立之初就在全球首次突破了人眼识别能力,自研算法在人脸数据库中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8.52%,3个月后,商汤把这一数字提高到了99.55%。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商汤 科技 从成立到现在,共获得了12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52亿美元,投资人遍布国内外。


其中不乏阿里、苏宁这样的国内互联网巨头,还有招商证券、中金证券、东方证券这样的国资券商,还有高通创投、软银这样的国外顶级创投机构,厉害的是,这里面还出现了万达的身影。


简单来说,商汤 科技 既被国内看好,同时也被国外看好,即被互联网行业看好,还能被传统行业的房地产商看好,大有未来 科技 之光的架势。


当然,它也确实用一系列的实力证明了自己。


2016年,商汤 科技 研发的自动驾驶平台刷新了行人及车辆识别领域的世界纪录,2020年,商汤 科技 又完成了首个专业用人工智能芯片STPU流片,2021年,商汤又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视觉模型,参数超过了300亿个。



我们过去的文章里经常说,研发是一个 科技 企业的立身之本,商汤 科技 确实是做到了。


招股书上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商汤 科技 的研发费用占比分别是46%、63%、71%,他一家公司就囊括了40位教授、250多名博士,以及3593名科学家和工程师。


但是,在光芒的背后,是一谈到赚钱就掉链子,这也确实挺尴尬的。


在充足资金与研发人员的投入之下,商汤 科技 在全球的各类竞赛中拿到了70多个冠军,发表了超过600篇顶级学术论文,拥有8000多个专利申请。


但是,根据商汤 科技 的招股书显示,从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商汤 科技 的营收分别是18.5亿、30.3亿、34.5亿、16.52亿。


看着还不错,但同期他们分别亏损了34.28亿、49.63亿、121.58亿和37.03亿,三个财年加上今年上半年总共亏损达到了242.52亿。


融资来的52亿美元基本上快亏得差不多了。


一边是技术的绽放与资本的热捧,另一边是长期陷入利润不佳的窘境,商汤 科技 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我们从技术,市场供需这两个纬度来看。



第一、再好的技术落地都需要时间。



我们在过去的文章里谈过关于产研结合的问题。


科技 的发展,企业的壮大是需要让更多的研究和专利能落地商用的。


虽然商汤 科技 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诸多论文,而且专利数量也相当庞大,但作为一家企业来说,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能让技术落地,并且推向市场,被市场所接受,而不是单纯的秀论文数量。


而且,在技术深度方面,商汤 科技 拥有自己的独占技术其实并不多。


它的很多技术和专利是根据公开论文,开源代码的基础上实现的应用,虽然读懂这些公开论文的门槛很高,但对于人才济济的 科技 大厂来说,这不是什么太深的护城河。


比如在活体识别这个领域,玩家不仅只有商汤,云从这样的AI 科技 ,网络、腾讯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


网络钱包用的就是自家的技术,腾讯的微众银行用的也是自家的技术。


前边提到的人脸识别准确率,网络在2015年达到了99.77%,刷新了商汤的纪录。


面对BAT这样的老牌大厂,商汤的技术护城河仍然是一个问题。


第二、市场供需还未爆发,业务领域细分且垂直。


不了解AI的人仿佛都觉得AI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万物皆可AI。



客观来说,AI是未来没错,但它并不是对现有产业的颠覆,更多的是一种赋能,高效的赋能。


比如用AI赋能垃圾分类,用智能化监管代替人工监管;比如AI赋能药物研发,谷歌就专门推出了可识别蛋白质结晶的AI系统,用于药物开发。


本质上,AI的价值是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解放生产力。


AI这个赛道非常的广阔,实际上的业务十分细分、垂直。


目前被应用最多的是计算机视觉识别。


2020年中国的计算机视觉识别市场规模也不足150亿,这个规模的产业,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远远不能和手机、 汽车 这些万亿产业相比。


小池塘也很难养出大鱼来。


另一方面,国内AI产业化高度依赖于政府项目,比如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商业几大板块。


商汤 科技 的业务中,87%的业务都是来自于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两大板块。



但这也牵扯到了另一个问题,AI四小龙并没有独立获取项目的能力,项目真正的来源都在一些央企总包方手里。


智慧城市听上去很美好,可城市的智能化改造是一项大工程,项目周期至少需要3年,涉及的流程繁多,商汤等AI新兴势力所做的事只是诸多环节之一。


由于AI产业的碎片化特征,这就导致不同的用户需求不同,无法用同一个标准去面对所有人,这自然就很难形成规模化。


项目之间的差异,使得上一个项目的方案在这个项目无法适用,亏损就成为了常态。


从市场竞争的层面上看。


华为、腾讯、网络这些平台型巨头都在切入AI领域,甚至传统的半导体企业,比如德州仪器、英特尔、英伟达都在半道研发自己的AI解决方案。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AI被广泛应用的安防行业当中,安防行业的原生巨头海康威视也在研发自己的AI解决方案,而且相对于商汤 科技 来说,海康威视本身就是终端生产商,更具有拿项目的优势。


仅以营收比较,2020年,商汤的营收24.5亿,而海康威视的营收635亿,换句话来说,商汤的规模只有海康威视的5%不到,海康威视对商汤具有碾压优势。



上面所说的这些问题,不仅仅是针对一家商汤 科技 ,而是整个AI产业的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其实,我们仔细对比一下AI四小龙,会发现这几家的处境都出奇的相似。



从过往的财报来看,AI四小龙都是亏损比营收多,营收越多,亏损越大。


这四家企业的崛起,都和中国安防摄像头的升级息息相关,简单地说就是吃到了政府升级安防项目的红利。


面对越来越多的亏损,投资人很着急,四小龙也很着急,所以在最近一年多时间里,四小龙都在集体冲击IPO。


作为 科技 企业,四小龙大书特书的都是自己的研发投入,旷视 科技 、云从 科技 和依图 科技 ,研发占比都超过了50%,商汤 科技 的研发占比更是高达70%。


在这些漂亮数字的背后,还得回到怎么样找到盈利模式这个本质的问题上来。


我们可以把视线转向另外一家AI企业,号称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纪。



当年风光无限,成功登陆科创板的寒武纪,最高市值高达1191亿。


但后来,整个股价一路走跌,市值只剩下406亿,跌去6成之多。


寒武纪也是长期在研发上高投入,在AI芯片产业同样面对来自华为、网络这些巨头的夹击,自身造血能力不够,导致市场不看好。


对于一个 科技 企业来说,它跟平台型企业不一样。


京东持续亏损了12年,但它的商业模式很清晰,京东用12年的亏损回答了市场一个问题, 淘宝天猫跟我竞争,我凭什么能活下去?


答案是京东用巨资砸出来的基础物流设施,这是京东底层的护城河。


不解决根本的盈利和路线问题,即使上市融到了更多的资金,企业也只是拖延时间而已。


当前AI四小龙们还没有一条明确、长远的盈利模式。


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未来的发展路径上,并没有一个可以信服的指引给到市场,自然也很难得市场认可。


在过去的文章中,我经常说技术是 科技 企业的立身之本,但我们也要时常问问自己,这些技术是不是我们的客户真正需要的?假如腾讯和阿里也要做这项业务,凭什么我能活下去?


回顾一下前辈们,台积电的技术很牛逼,全球第一,但这项技术的根基是在台积电创新的晶圆代工模式。


明白客户需要什么,比追求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可能更为重要,利润思维,一定不能舍去。



当然,AI未来一定是一门大产业,现在它仍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市场还没有快速发展到那一步,还需要更多的积累。


我们的AI企业还需要时间,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和领域,助力和赋能更多的相关企业实现产业的升级。


但是,这个前提是路要扎扎实实地走,别贪快,贪快就容易摔倒。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E. 商汤科技(SenseTime) 这家公司怎样

这家公司是一家开放创新型公司,它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原创技术研发。是一家迅速发展的公司。

2018年9月20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向商汤科技授予“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称号并授牌。

起源于香港中文大学,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创立,自主研发原创深度学习平台Parrots。 以“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为愿景。

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领域的算法提供商。

2014年,商汤团队发表DeepID系列人脸识别算法击败Facebook,在全球首次超过人眼识别率。

商汤科技的核心团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博士、硕士等;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微软、谷歌、联想、网络等相关领域的从业者。

商汤科技已与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建立了深度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成立研究团队。

商汤科技主研发的原创深度学习平台SenseParrots,对超深的网络规模、超大的数据学习以及复杂关联应用等支持更具优势。商汤科技还自主搭建了深度学习超算中心,大幅降低了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成本,并且缩短了开发深度学习算法模型的时间。

F. 人脸识别SDK哪个公司做的好

目前做人脸识别的公司很多,虹软现在主打免费的人脸识别SDK。而且离线情况依旧可以运行,整个测试过来,虹软的人脸识别还是很强大的,人脸检测可以控制在20ms之内,人脸识别大概在200ms左右。

阅读全文

与商汤人脸开源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c编译器使用说明 浏览:703
郑州前端程序员私活有风险吗 浏览:10
小型螺杆机压缩机 浏览:516
成人解压最好的方法 浏览:48
最小制冷压缩机 浏览:488
xampp支持python 浏览:367
深圳周立功单片机 浏览:56
圆上点与点之间角度算法 浏览:863
怎么知道微信关联了哪些app 浏览:696
android事件驱动 浏览:882
签约大屏系统源码 浏览:806
安卓系统怎么转入平板 浏览:425
安卓手机相机怎么提取文字 浏览:219
如何查看服务器映射的外网地址 浏览:985
图片刺绣算法 浏览:675
阿里云服务器没有实例 浏览:605
绵阳有没有什么app 浏览:848
怎么用游侠映射服务器 浏览:921
为什么无意下载的app无法删除 浏览:306
word2007打开pdf 浏览: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