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时区和区时的计算公式和怎么应用
时区和区时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上统一实行分区计时法,统一了时间标准.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15个经度.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
只有东西12区和中时区既跨东经度又跨西经度,其它的东时区跨东经度西时区既跨西经度.
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同一时区各处地方时也不相同,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例如,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零度经线,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便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东经120°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是采用东经120°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标准时间: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中国使用东8区区时,即东经120度经线的地方时即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即0度经线的地方时.
时区区时特点
1全球共24个时区,每隔15°为一个时区
2时区数=已知经度/15°(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3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中时区中央经线为0°,东1区中央经线为东经15°,东西12区中央经线为180度经线.
4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差几个时区就差几小时.
5较东时区的区时较早
例:已知北京(东八区)时间为8日下午5:00,求华盛顿(西五区)的区时?
华盛顿的区时=12+5-(8+5)=8日4时
6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时区差——同侧相减异侧加)
㈡ 地理计算区时和时区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呢
区时与时区计算在地理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重点。学生在区时与时区的计算上是最为头疼和迷惑的题型。其实,只要能够理解好区时和时区的计算方法,任何题型均可迎刃而解。下面我将我在教学中总结的计算区时和时区的方法简单的梳理一下:一原理;二种线;三步骤;四注意。一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1)180o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三步骤: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⑴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例如求130°W所在地的时区:130÷15=8……10,则该地为西九区。 ⑵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⑶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四注意:(1)区时与地方时的关系地方时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区时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区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2)1800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吻合。①国际上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全称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②日期计算法则:“东减西加”,即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1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1天。③时间计算法则;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所以两时区的时刻相同。④穿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日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3)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昼长 =日落时间—日落时间 =(12—日出时间)×2 =(日落—12)×2夜长 =(24—日落时间)×2 =(12—日落时间)×2(4)挖信息,活应用对于地方时或区时的计算,往往出读图题目,所以我们做题的第一步就是深挖图或题干中的明显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另外最重要的还是离不开以上所有关于区时计算的所有知识点,特别对计算公式更要灵活运用。
㈢ 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是怎么样的
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
(3)时区和区时的算法扩展阅读
中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时间。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大陆共分五个时区:
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
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
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中央子午线。
㈣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地球时区划分为24个时区;计算方法: 要计算的区时=已知时区-(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其中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
以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为零时区,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向东为东一区到东十二区,向西是西一区到西十二区,东区时间比西区早。
其中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也称零时区,由此向东到180°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向西到180°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均为半时区。
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区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1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1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㈤ 如何换算地方时与区时
时区计算公式:
a时区=[a经度÷15°/区+0.5区],其中经度有东/西之分,[x+0.5]的数学含义是:对 x四舍五入取整数。(个人总结公式,不喜勿喷)
如:87°E的时区为:[87°E÷15°/区+0.5区]=[E5.8区+0.5区]=E6区,即东六区。
区时计算公式:
a区时-b区时=(a时区-b时区)×1h/区,其中时区均按东时区计算,西时区按负东时区计算。(个人总结公式,不喜勿喷)
另外,区时的定义为:时区所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区时定义涉及到 中央经线,而中央经线的计算公式为:
a中央经线=a时区×15°/区,其中时区有东/西之分。(个人总结公式,不喜勿喷)
区时定义涉及到 地方时,而地方时的计算公式为:
a地方时-b地方时=(a经度-b经度)÷15°/h,其中经度均按东经计算,西经按负东经计算。(个人总结公式,不喜勿喷)
㈥ 时区与区时的具体计算方法,最好有例题详解
一般公式是: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已知时区-所求时区)
代入时区的时候东区为正,西区为负,结果大于24就减去24,日期加1;结果小于0就加上24日期减一。
例如已知东8区时间为1月1日凌晨5点,求西5区时间就
西五区时间=5-{8-(-5)}=-8
结果小于0,所以西五区的正确时间为-8+24=16时,日期减一为12月31日
㈦ 区时和时区的划分以及有关计算
时区的划分:
全球为360°,24个小时,即24个时区,那么每个时区的跨度为:360°/24h=15°/h。以本初子午线为对称轴,向西、向东各7.5°(即75°W~75°E),合成第一个时区,叫 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以15°E为对称轴,向西、向东各7.5°(即7.5°E~22.5°E)为东一区,西经则刚好与东经对称…………如此类推,到东十一区(165°E对称轴,157.5°E~172.5°E),西十一区(165°W对称轴,157.5°W~172.5°W),最后剩下以180°为对称轴,向西7.5°(172.5°E)、向东7.5°(172.5°W)合成一个时区,叫十二区。当然,因为该区的特殊性,也有人将它分为2个半区,分别叫东十二半区、西十二半区。而以上所谓的对称轴,则称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
区时,则是 时区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
于是乎,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数学公式:
①时区中央经线=时区×15°/区,其中时区有东、西之分,经线也有东、西之分。
②经线所属时区为:a时区=[a经度÷15°/区+0.5区],其中经度有东、西之分,时区也有东、西之分,[x+0.5]的数学含义是,对 x 四舍五入 取整数。
③区时计算:a区时-b时区=(a时区-b时区)×1h/区,其中时区均按东时区计算,西时区按负东时区计算。
以上三条,均为个人总结公式,不喜勿喷。
㈧ 时区与区时的具体计算方法,最好有例题详解
时区跨度计算:
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即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以及其中有一个时区为零时区的两地,时区数(零时区为零,其余均取正值)大的减去小的;
分别位于东、西时区的两地,时区数字相加.
1、已知时区数求中央经线及范围 中央经线=时区数×15°(如东八区 15°×8=120° 即 120°E)
范围:用中央经线加减 7.5°(如东八区 用中央经线加减 7.5°,范围即 112.5°E 至 127.5°E)
2、已知某地经度问在哪一时区
用所给经度数除以 15 ,商到一位小数四舍五入取整.
(如 148°W,148÷15=9.8 即西十区)
3、已知某时区时间求另一时区的时间
所求时间=所给时间-(所给时间的时区-所求时区)
注:如若差小于 0,则再 加 24,但日期要提前 1 天;若差大于 24,则再减 24,但日期要加 1 天.分不变.
〖如北京现在是 12 月 1 日 16:30 那么莫斯科现在是几点?多伦多呢?〗
北京东八区 莫斯科东二区 多伦多西五区(东正西负)
莫斯科 16:30-(8-2)=11:30
多伦多 16:30-(8- -5)=3:30
〖北京现在是 12 月 1 日 2:30 那么莫斯科现在是几点?〗
2:30-(8-2)=-3:30
-3:30+24=20:30
即 11 月 30 日 20:30
〖多伦多现在是 12 月 1 日 12:30 那么北京现在是几点?〗
12:30-(-5-8)=25:30
25:30-24=1:30 即 12 月 2 日1:30
㈨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怎样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1、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
2、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3、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日期相关1天。
㈩ 如何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计算方法有三种:
1.半区计时法:根据本国所跨经度范围,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印度采用东5.5区.
2.东部时区计时法: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
3.统一时间计时法: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为联系的方便,采用一个时间.例如,我国领土从最西端的73°E(东五区)至135°E(东九区)共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采用了“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指的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120°E的地方时,而非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