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估算法是什么
2018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估算法
我们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要尽量采用估算法,要注意不要每题都只列出式子,最后拿计算器一算,那样到考试当中没有计算器的时候相当于每题都要蒙答案,效果最差。
例如:2006年全省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96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7.6万人;企业实际缴费人数722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8.2亿元,支出192.3亿元,累计结余45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5.9亿元,基金支付能力稳定上升,支付能力达26个月。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04.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0.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3.3%。
与上年末相比,2006年末,以下四个项目人数增加最多的是:
A. 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 B.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C.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D.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根据材料选项A为87.6万人,选项B为 ,选项C为 ,选项D为 ,选项D中33.3% 所以D约为151万人,选项B和C直接观察可判断肯定也小于151万,所以答案选D。
除了采用估算法,答题时对于较难的验证类题目,要注意放弃原则,这类题即使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得分率也较低,在考试当中是最应该放弃的题目类型。
例如:
某港口2007年生产统计表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06年第一季度,月均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800万吨
B.2007年第一季度,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高于全年平均水平
C.2006年4-12月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低于6万TEU的月份有3个
D.2007年第四季度的所有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均比上一年同期有所下降
这道题如果四个选项全部验证计算量相当大,并且题目迷惑性较强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考试当中如果我们有一定的时间来计算,也要注意最好从最后一个选项开始验证,因为一般这类题目的答案很少出现在A或B当中,例如此题先验证D选项,发现其为正确的,则ABC不需要验证,可以直接选出答案D。
Ⅱ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怎么掌握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的计算,对于速算方法的掌握,是计算这个环节里面最核心的内容,用得比较多的一些速算方法有估算法、直除法、转化法、分子分母比较法、首尾法等等。而要想真正的掌握这些方法,如果只是单纯的明白它们的一些特点,以及怎么运用,那显然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快速的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速算方法最好,最好是通过自己做题去总结相应的速算方法。学习速算方法,总的一个原则是:方法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方法的记忆,而在于方法的运用;运用速算方法,总的原则是:根据选项的布局来确定估算的尺度,根据数据的特征来选择速算方法。如果真正的掌握了速算方法这个核心点,那么资料分析中的计算问题,就会不攻自破。
1、估算法
估算法就是粗约的估计,大致的计算,在某种程度上说,基本上所有的速算方法都用到了估算,但是单纯的估算法主要是指对一些数据的近似处理,使其在计算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快速。在选项数据相差较大,并且需要计算的数据能够近似成整数、整十、整百或者能够近似约分的情况下,基本上都可以考虑运用估算法。下面来通过一个例题加深理解。
例:材料:2011年前十一个月,某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3763.00亿元,实现增加值896.31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30.7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11.6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32%。
题目:2010年前十一个月,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为多少亿元?
A.2972 B.3540 C.3865 D.4373
解析:2010年前十一个月为(896.31/25.32%)/(1+19.1%),由于25.32%≈1/4,19.1%≈20%,计算式900×4-900×4/6=3600-600=3000,那就是A选项。
这道题之所以可以采用估算法,一方面是因为四个选项中它们的数据相差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列出的计算式子中有些数据可以计算近似处理,例如:25.32%可以近似为1/4,19.1%可以近似为20%。
2、直除法
直除法就是直接相除,不过一般情况下,在相除之前可以近似处理一下,而且相除的过程中,没必要把商完全求出来,只需要求出前面一两位就可以了,虽然这个直除法技术含量不高,但是用途很广,一般涉及到除法的计算过程,而且选项中的数字前一两位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用起来的时候,还算比较方便。下面来通过一个例题来看一下。
例:材料: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7万人,比上年增加324万人。
题目:与上年相比,2011年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增长率约为( )。
A.2.0% B.4.4% C.5.2% D.8.1%
解析: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比上年增长324/(7-324)≈324/16200,直除可以商一个2,那么就可以直接得到答案。当然这道题比较简单,应运直除法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当计算比较复杂的时候,合理的运用直除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转化法
这里所讲的转化法主要是指通过转化数据、公式和解题思路来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所以它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据的转化,例如0.25与1/4,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0.33与1/3,0.167与1/6,0.143与1/7等等;二是公式的转化,例如:A/(1-a)≈A(1+a),(要求其中 a<3%)等等;三是解题思路的转化,当从题目入手不太好解题时,可以考虑直接从答案着手,这样可能会更加快捷。下面也通过一个例题来理解一下转化法的运用。
例1:材料: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
题目:该市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约多少亿元?( )
A. 124 B. 126 C. 129 D. 132
解析:依据题意和材料中所给的数据,可以计算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加增加值约为。这个地方就是运用到了公式的转化,A/(1-a)≈A(1+a)。
这个地方就列举了转化法的第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也是用得比较多,在具体的题目中也要知道怎么去运用。
4、分子分母比较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一般用于比较类题目之中,用来比较两个分数值的大小,往往有三种情况,一是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数值就越大;二是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数值越大;三是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都这样,而处理这一种情况采用的方法是把它转化到前面两种情况中去,或者是利用约分、直除等估算的手段来近似计算,再来比较计算结果的大小。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理解一下分子分母比较法。
Ⅲ 公务员考试,估算法,口诀: 小值优先——当口诀无法同时满足两个数的四舍五入时,优先对首个非零数字
示例: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Ⅳ 经验分享:省考资料分析速算方法小结
资料分析作为公务员考试内容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分值大、时间紧,如何又快又准地解题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以下为大家总结几种常用的速算方法。
1.估算法。"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的精度要求。
2.直除法。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我们只需要按照适当的直除原则进行操作即可。
3.截位法。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4.差分法。"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它速算方式难以解决 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5.插值法。"插值法"是指在计算数值或者比较数大小的时,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参照比较"的速算方式。
6.放缩法。"放缩法"是指在数字的比较计算当中,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我们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大)或者"缩"(缩小) ,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式。
总之,资料分析可以采取的速算方法有很多,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