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数据结构中图的建立及算法实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MaxSize 20
struct ArcNode
{
int adjvex;
struct ArcNode *nextarc;
};
struct Vnode
{
int data;
struct ArcNode *firstarc;
};
struct Vnode AdjList[MaxSize];
int m,n,v,cord;
void main()
{
void creatgraph(struct Vnode A[MaxSize]);
void dfs(struct Vnode A[MaxSize]);
do
{
printf("\n 主菜单");
printf("\n 1 建立无向图的邻接表");
printf("\n 2 按深度遍历图");
printf("\n 3 结束程序运行");
printf("\n-----------------------------------");
printf("\n 请输入您的选择 1, 2, 3 -->");
scanf("%d",&cord);
switch(cord)
{
case 1:
creatgraph(AdjList);
break;
case 2:
dfs(AdjList);
break;
case 3:
exit(0);
}
}while(cord<=3);
}//main end
void creatgraph(struct Vnode A[MaxSize])
{
int i,j,k;
struct ArcNode *p;
printf("input arces and vexes:");
scanf("%d %d",&m,&n);
for(k=0;k<n;k++)
{
printf("\ninput arc:");
scanf("%d%d",&i,&j);
p=(struct ArcNode*)malloc(sizeof(struct ArcNode));
p->adjvex=j;
p->nextarc=A[i-1].firstarc;
A[i-1].firstarc=p;
p=(struct ArcNode*)malloc(sizeof(struct ArcNode));
p->adjvex=i;
p->nextarc=A[j-1].firstarc;
A[j-1].firstarc=p;
}
printf("\n");
for(k=0;k<n;k++)
{
printf("%d",A[k].data);
p=A[k].firstarc;
while(p)
{
printf("%d",p->adjvex);
p=p->nextarc;
}
printf("\n");
}
}///creatgraph end
void dfs(struct Vnode A[MaxSize])
{
struct ArcNode *p,*ar[MaxSize];
int x,i,y,top=-1;
int visited[MaxSize];
for(i=0;i<n;i++)
visited[i]=0;
printf("\ninput x:");
scanf("%d",&x);
printf("%d",x);
visited[x-1]=1;
p=A[x-1].firstarc;
while((p)||(top>=0))
{
if(!p)
{
p=ar[top];
top--;
}
y=p->adjvex;
if(visited[y-1]==0)
{
visited[y-1]=1;
printf("->%d",y);
p=p->nextarc;
if(p)
{
top++;
ar[top]=p;
}
p=A[y-1].firstarc;
}
else p=p->nextarc;
}
}
⑵ 数据结构到底难在哪里
(1)无法接受它的描述方式。数据结构的描述大多是抽象的形式,我们习惯了使用自然语言表达,难以接受数据结构的抽象表达。不止一个学生问我,书上的“ElemType”到底是什么类型?运行时怎么经常提示错误。它的意思就是“元素类型”,只是这样来描述,你需要什么类型就写什么类型,例如int。这样的表达方式会让不少人感到崩溃。
(2)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尽管很多人学习数据结构,但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人是应付考试,有的人是参加算法竞赛需要,而很多人不太清楚学习数据结构有什么用处,迷迷糊糊看书、做题、考试。
(3)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由于教材、教师等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学生没有体会到数据结构处理数据的妙处,经常为学不会而焦头烂额,学习重在体会其中的乐趣,有乐趣才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
⑶ 算法和数据结构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
1、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
2、数据结构: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二、目的不同
1、算法:指令描述的是一个计算,当其运行时能从一个初始状态和(可能为空的)初始输入开始,经过一系列有限而清晰定义的状态,最终产生输出并停止于一个终态。
2、数据结构:研究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物理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这种结构定义相适应的运算,设计出相应的算法,并确保经过这些运算以后所得到的新结构仍保持原来的结构类型。
三、特点不同
1、算法:算法中执行的任何计算步骤都是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即每个计算步骤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2、数据结构:核心技术是分解与抽象。通过分解可以划分出数据的3个层次;再通过抽象,舍弃数据元素的具体内容,就得到逻辑结构。
⑷ 数据结构和算法
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严格的要求先学哪个。
数据结构是算法实现的基础,算法总是要依赖于某种数据结构来实现的。往往是在发展一种算法的时候,构建了适合于这种算法的数据结构。一种数据结构如果脱离了算法,那还有什么用呢?实际上也不存在一本书单纯的讲数据结构,或者单纯的讲算法!当然两者也是有一定区别的,个人觉得算法更加的抽象一些,侧重于对问题的建模,而数据结构则是具体实现方面的问题了。
个人建议是一起学,虽然现在中国很多大学都是先学的数据结构,但是其不合理性是很明显的,这个也是我们学校一个比较争论的话题。在学的时候一定要自己有个认识,两者是同等重要的,不存在先学后学的问题。而且在学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
⑸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知识
1.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
(1)集合结构
(2)线性结构(存在唯一的第一个元素与唯一的最后一个元素)(eg: 线性表、队列、栈、字符串、数组、链表)
(3)树形结构(一对多)
(4)图形结构(多对多)
2.数据结构的物理(存储)结构
(1).顺序存储结构(插入与删除低效因为要挪动其他元素的位置。但是遍历简单)
(2).链式存储结构(插入与删除高效,但是遍历低效)
3.大O表示法(注意大O表示法表达的是最坏的情况)
规则:
(1)用常数1取代其他所有的常数(注意常数0也当1算)(3 -> 1, O(1))
(2) 只保留最高阶项(n^3+2n^2+5 ->n^3, O(n^3))
(3) 若存在最高阶,省略与其想成的常数(2n^3 -> n^3, O(n^3))
4. 时间复杂度类型
(1)常数阶
(2)线性阶
(3)平方阶
(4)对数阶
(5)立方阶
(6)nlog阶
(7)指数阶(O(2^n)或O(n!), 往往会造成噩梦般的时间消耗)
5. 空间复杂度(用大O表示法求解改算法的辅助空间即可,例如用于交换变量用的临时变量的数量)
六. 顺序存储的线性表
线性表结构特点:
(1) 存在唯一一个的被称作”第一个”的数据元素;
(2) 存在唯一一个的被称作”第二个”的数据元素;
(3) 除了第一个元素以外,结构中的每个数据元素均有一个前驱;
(4) 除了最后一个元素以外,结构中的每个数据元素均有一个后继。
七. 链式存储的线性表(单链表)
首元结点是链表中第一个值域不为空的结点。
头结点是一个值域为空且处于首位的结点。
首指针可指向首元结点也可指向头结点,但是如果指向头结点可以更加方便的处理单链表的插入和删除问题,不用再对首位做额外判断,并且指向头节点的指针永远不用变化。
*注意一下单链表的前插法和尾插法。尾插法更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