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鸿蒙能直接运行安卓的APP
华为鸿蒙是和安卓共存的一款系统软件,其目的不是取代现有安卓系统,而是依托安卓建立一个跨平台操作的软件生态圈,通过华为EMUI和方舟编译器将安卓App转换成适合华为平台的软件,从而使整体运营性能提升60%,为以后华为“1+8+N”的万物智联计划做铺垫。
一块强大的手机系统做得再好,再流畅,没有软件应用支持和生态环境那就是一款失败的操作系统。
这也是安卓和苹果自问世以来一直以来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它们背后都有强大的软件生态环境支持。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生态。而鸿蒙系统要想建立完整的软件生态环境少则两三年,多则四五年。
鸿蒙系统的最终目的不是成为另一个安卓,而是创建一个万物智联的华为软件生态圈。而且鸿蒙系统不仅能接入基于ARM架构的设备,还能接入X86或其他更新架构的软件设备,为以后的物联网生态打下良好基础。但鸿蒙系统刚面世没多久,因此短期内势必会被安卓系统压制。
❷ 鸿蒙OS是用什么语言编写的,它的应用又是用什么语言可以编写
鸿蒙OS是基于linux内核源码开发实现的,OS实现代码主要是C语言,并且内核提供的原生系统调用接口肯定也是C语言接口,上层APP应用兼容现有的安卓java程序,可能需要重新编译JAVA应用程序代码即可运行。
应用编写需要用java语言。
鸿蒙OS(英文:HarmonyOS)。在2019年8月9日,华为在东莞举行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操作系统鸿蒙OS。鸿蒙OS是一款“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将适配手机、平板、电视、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设备。
(2)鸿蒙编译出来的app产物扩展阅读:
技术特性:
1、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鸿蒙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鸿蒙微内核结构小巧的特性使IPC(进程间通信)性能大大提高,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2、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鸿蒙OS采用全新的微内核设计,拥有更强的安全特性和低时延等特点。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态尽可能多地实现系统服务,同时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微内核只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比如多进程调度和多进程通信等。
3、鸿蒙OS将微内核技术应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
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鸿蒙OS凭借多终端开发IDE,多语言统一编译,分布式架构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预览的可视化编程,从而使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跨设备之间实现共享生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华为鸿蒙系统
❸ 鸿蒙应用(Harmony OS App)的签名方式
在基于鸿蒙SDK开发完成应用后,可以通过 Build -> Build Hap(s)/APP(s) 编译后,在 项目根目录/build/outputs/app/release/ 目录下生成两个文件: xxx_unsigned.app 和 xxx_signed.app。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 xxx_unsigned.app 文件,然后使用同步的签名文件对文件进行签名。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对未签名的文件进行重新签名呢?这个文件就是本文想要解决的问题。
在 DevEco Studio 中有一个 hapsigntoolv2.jar 。通过这个 jar 包可以对应用进行重签名。签名脚本内容如下:
将上面内容写到一个 signer.sh 文件中保持。通过下面指令赋给脚本文件可行的权限:
至此,一个简单的签名工具已经完成。
上面章节已经完成一个简单的签名工具 signer.sh。使用方式如下:
如果执行成功,则会生成 xxx_signed.app 文件。
然后尝试运行一下试试吧。
❹ 深度解析:华为的鸿蒙系统和你想的可能完全不一样
(杭州健澜 科技 有限公司编辑:张景领 全文约4390字,预计12分钟可以读完)
华为的鸿蒙(Harmony OS)系统正式发布了,在发布会之后意料之中的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论趋势,说什么的都有,像什么忽悠人、改别人的、手机不能用等等,但如果你仔细去分析发布会上有关鸿蒙系统的全程内容,你会发现它和大多数评论中的那个“系统”是不一样的,大家不要盲目去诋毁“鸿蒙系统”,同时也不要肆意吹捧,否则很容易变成“捧杀”,在参与讨论之前,我觉得大家有必要先搞清楚,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
在发布会上,他们用了很多专业的名词进行功能解释,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观众听不懂的,甚至大多数媒体的编辑也听不懂,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吹捧的,还是诋毁的,都没在靠谱的频道上。
以下为我个人对鸿蒙(Harmony OS)系统的理解,现在就分享给大家:
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各种智能设备,如:手机、PC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它们全都有自己的系统,即使是同一个品牌下的产品,也会有专门为它定制的系统,如苹果公司:
手机 iOS
电脑 MacOS
手表 watchOS
电视 tvOS
平板 iPadOS
虽然苹果公司将它们之间的互动做得很好,但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来编写和维护不同的系统,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平台调整不同的架构和UI,这是一个比较耗时的工作。
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同设备之间的系统需要去判断你的操作,然后根据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操作来给你调用不同的程序来执行,对苹果产品来说,自家产品之间互通体验还算不错,但如果和安卓设备或windows设备之间互动就显得麻烦很多,早期用苹果手机的人,想把照片拷贝到电脑上都很费劲,甚至这是很多苹果手机用户需要学习的第一课“如何把照片复制到电脑上”。
对android系统的设备来说就更别提了,除了系统的碎片化之外,不同厂商之间都有自己的规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再加上乱七八糟的第三方APP,导致安卓设备体验极差,相互之间想要达到完美契合的程度,需要比苹果付出更多人力和时间,所以很多大 游戏 或是应用,都是最新上架苹果商店,更新也是苹果设备先更新,因为相对来说,苹果系统更容易维护。
Android系统现在看上去还不错,但其实它有个很狼狈的过去。我学过软件开发,学会网站编程,学过数据库等N种编程语言,甚至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开发经验的人都会知道,如果你去修改一个别人的程序,如果这个程序一直在被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维护,这里面就会出现大量的垃圾代码。
有垃圾代码不可怕,可怕的是谁也不敢动,不敢删。这些垃圾代码虽然看上去没用,但说不定某一条就与另一个指令相连,如果你删了就会产生连锁反应,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所以比较稳妥地做法就是,在不改变原有代码的情况下,把自己想要的功能再加进去,备注上自己的名字。
这会造成什么问题呢?我们举个例子:
你想从16楼到1楼拿快递,原本只要从固定的电梯直接到1楼即可,也就30秒不到,结果你从家出来发现楼道有30个电梯,上了一个之后发现它只到13楼,你只好下来再进另一个,运气好能到1楼,运气不好估计还得在6楼停一下,运气最差的情况你可能坐了20个电梯都还没到1楼。
这就是垃圾代码带来的副作用,现在的Android就是这个情况,大家都知道有垃圾代码,也知道它会影响运行效率,但谁也不敢动,或者说谁也不会去动,都不想承担系统崩溃的风险,这是人之常情。
华为的鸿蒙系统提出一个“微内核”的概念,其实这个谷歌新系统Fuchsia OS就是微内核的系统,它们希望用这个全新的系统来替代Android这种老弱病残的现状,因为它身上的顽疾太多了,还是没药可救的那种。
这种“微内核”的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开发者提交的应用,最方便、最快地适配所有硬件,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有非常大的好处,你可以第一时间更新你手里的所有智能设备,类似苹果每年的大版本系统更新,几乎全球的用户都可以同时更新,这是国内Android用户这辈子都体验不到的,所以我们只能寄托于新的系统。
Harmony OS 鸿蒙,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
“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这句话是重点,它不是一个专门为单独设备准备的系统,它是一个平台式的系统,可以通过中心网络派发资源和功能,所有功能又可以单独使用,灵活多变但统一和谐。
我们再来深入地拆解一下鸿蒙系统,它与普通系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运行程序的一开始并不是直接执行所有内容,而是先判断你是什么设备,然后直接走单独的通道去执行,而所执行的这些程序,不管你是电视、电脑、还是手机,它们用的都是同一套系统,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选择了一下设备,这个系统并不是给某种设备单独定制的,而是一个通用的系统。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每次你需要维护的时候,只需要把第一层的东西做升级,下面的底层是不用动的。这就好像系统是一台CD机,不管谁家的CD都可以在我这里播放,只要你按统一的Copy程序做的光盘就行了,如果你想听其他人的音乐,只要换张CD即可。
而以往的系统就比较麻烦,如果你想换一张CD,可能需要针对这张CD去制造一台CD机,最差也得把这台CD机修改成可以播放的样子。
除了设备间的独立之外,它会让硬件本身的功能成为系统可以调配的东西,比如手机上的摄像头,它甚至可以通过系统间的调度被电视或手表使用,因为它们用的是同一个系统,所以具备了相互通信的能力。
你们有没有看过《速度与激情》这部电影,它里面的天眼系统其实就是在调配所有生活周边的摄像头来获取画面,从而准确地追踪到目标人物。虽然鸿蒙还没有这么高级,但它已经是个雏形了。
相信很快我们就可以用家里的电视屏幕当大疆无人机的显示屏用了,这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 娱乐 空间。
当然要实现这种功能上的调用需要二个条件,第一个就是必须是采用了鸿蒙系统的硬件;第二就是必须登陆了相同的华为账号。这里面涉及到了另一个生态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讲,还是先说系统。
可以单独调配资源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它可以像我们现在的智能路由器一样,根据你正在做的事情来给你不同的性能。如果你正在玩 游戏 ,它可能会保证你玩 游戏 的同时,再去帮你升级一下系统,但它还不能影响你的网速;如果你正在看视频,在这种几乎不需要性能的场景时,它可能会在后台帮你彻底杀毒或自检一次,这种优化能力其实现在的手机也可以做到,但这个逻辑本身就是吃性能的,所以当它以系统的一部分出现的时候,才是最完美的。
这功能其实你是看不到的,但从其它地方你也可以间接发现,如:费电小了、发热小了、打开东西更快了、不用老去清理缓存了,蓝牙耳机玩 游戏 或许都没延时了(我发现了一些端倪,他们已经在做蓝牙耳机玩 游戏 降低延时的测试了,EMUI 10.0见)。
至于系统安全性方面,我并不是专家,所以在这里没办法给大家更深度的普及,但我可以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鸿蒙系统这类微内核的系统,本身是非常小巧的,代码量也不大,所以它可以用到更深度的安全级别措施。
另外它天生就没有root权限,也就是说不会给任何第三方应用或个人系统最核心的权限,这也算是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的措施之一了。可能很多人说手机不能root就没什么可玩性了,但我个人认为没有是对的,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安全以及流畅性。
可能你们还没注意到,很多手机第三方主题、字体、甚至动态壁纸,都会明显影响手机的流畅性,这里面字体的影响是最大的,很多莫名卡顿的现象换成系统默认字体立刻就好了。
我们来看一下鸿蒙OS的整体结构,其实它仍然保留了Linux内核,这样一来就可以直接兼容安卓应用,这在初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不能让用户买回来没得用,在这段过度期中间,华为方面肯定会联合各大主流厂商定制属于鸿蒙OS的专用APP,这才是发挥它性能的最佳方式。
也就是说,在兼容安卓APP的这个时间里,它的威力还没办法完全施展出来,当那些采用“方舟编译器”开发的应用上线之后,才能发挥它至少八成以上的实力,当鸿蒙OS的生态建立完全时,才可以发挥接近100%的实力。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鸿蒙OS需要时间来沉淀,它不可能一上来就是满血状态。
我们可以理解为,现在所有用“方舟编译器”开发的应用,都可以在鸿蒙OS中发挥最快的效率。
当使用方舟编译器的应用足够多时,或者说90%以上常用APP都有方舟编译器的版本时,鸿蒙OS的底层会完全抛弃Linux内核,只保留鸿蒙微内核,这个时候才是鸿蒙(Harmony OS)系统正式独立且完全独立的日子,这一天才是它的真正崛起的日子。
为了早日实现这一天,其实华为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甚至他为开发者提供了非常舒服的便携环境,很多基础操作都可以直接用拖拽的方式来完全设计,模块化编程是未来的趋势,我这种曾经只会手动敲代码的老古董已经被淘汰了。
它可以让你一次开发,同时适配所有搭载了鸿蒙OS的设备,这是无数安卓开发人员的梦想,只可惜在安卓系统上已经没办法实现了。
我估计后面华为会为开发者提供不错的奖励措施,有奖励,有平台,有目标,有未来,生态成型基本上就是时间问题。
【产品的诞生】
现在的鸿蒙OS是可以用在手机上的,但支持的APP并不是很多,而且生态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都需要时间,之前我和瓦力读者说是2年时间,这与发布会上华为方面的规划基本是吻合的。
现在拿出鸿蒙OS的目的很简单,告诉大家鸿蒙OS并不只是PPT,它已经是完整的系统了,顺便让那些喷子闭嘴。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电视用上了鸿蒙OS,没必要藏着掖着,同时也是给那些应用开发者一个定心丸,让他们可以放心为鸿蒙OS开发应用。
这里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如果明天美国不让华为用安卓系统了,鸿蒙OS就必须提前应用到手机上,这是一个没办法的备选方案,至少可以用,虽然和常规安卓没什么大区别。
但如果换了另外一个厂商,如小米、OPPO、vivo等,这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防患于未然是必须要做的。但小米他们暂时没办法弄自己的系统,因为这需要很多钱,很多人,很多时间,即使有一天美国禁止全中国的手机厂商使用安卓系统,其实鸿蒙OS也可以给大家用,与其说它是华为的应急方案,倒不如说是全中国手机厂商的应急方案,其实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华为也不想这么早就把鸿蒙OS用在手机里,时间点太靠前了。
到了2020年,鸿蒙OS会被用到笔记本电脑、手环、手表中,2021年才是应用到手机上的最佳时机,那时候有没有安卓系统都已经无所谓了。这样做也是为了先把生态和周边做好,手机出来的时候,可以直接整合,用户上手就是完全版本的体验,这也是最稳妥的方式。
如果你对手机系统或是手机行业有一些了解,相信看完我上面的分享之后应该明白了,鸿蒙(Harmony OS)的目标根本不是Android,而是谷歌正在开发的Fuchsia OS,以及苹果正在部署的相应系统。
所以那些经常用Android来和鸿蒙(Harmony OS)说事的人,应该换换思路,是时候接轨下一代系统了。
❺ 鸿蒙和安卓有什么区别 鸿蒙和安卓系统的基础是什么
1、安卓与鸿蒙手机操作系统基本都是基于Linux开发的,但两者的构架是不同的:
安卓系统是基于linux的宏内核设计:宏内核包含了操作系统绝大多数的功能和模块,而且这些功能和模块都具有最高的权限,只要一个模块出错,整个系统就会崩溃,这也是安卓系统容易崩溃的原因。好处就是系统开发难度低。(而现在,华为新研发的方舟编译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任何由编译器编译的android软件都可以直接与系统底层进行通信,鸿蒙系统加编译器将取代虚拟机。)Android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很容易学习。但它有一个缺点:不能与系统底层直接进行通信活动,必须通过虚拟机来运行。说直接点就是虚拟机相当于传递者:首先Android应用程序安装在虚拟机上,然后从虚拟机传输到机器的底部,如果虚拟机出了问题话的那系统就是卡住。而且鸿蒙系统中的方舟编译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任何由编译器编译的android软件都可以直接与系统底层进行通信,鸿蒙系统加编译器将取代虚拟机。
鸿蒙操作系统是微内核设计:微内核仅包括了操作系统必要的功能模块(任务管理、内存分配等)处在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权限,其他模块不具有最高权限,也就是说其他模块出现问题,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是没有阻碍的。微内核的开发难度很大,但是系统的稳定性很高。根据目前华为公布的一些资料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鸿蒙系统是用C、C++语言编写即直接使用机器语言编写app,取消安卓系统的ART虚拟机,直接编译为二进制机器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需要中转,执行速度快;但这样的操作也有一些缺点就是必须要有大量的静态方案且内存空间要求更高。
2、鸿蒙系统与安卓系统的使用范围不同:
安卓系统适用于手机,而鸿蒙系统对设备兼容性更强,同时支持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电脑、电视等智能家居设备,形成一个无缝的、统一的操作系统,并且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适应当下的5G和物联网时代。
3、安卓系统经过多年发展,软件生态非常完善,鸿蒙系统目前来说还谈不上生态。华为推出鸿蒙操作系统并不困难,相对于推出操作系统而言,更难的是如何聚拢开发者为这款操作系统持续开发各类优质应用,让这款操作系统得以具备真正价值,继而发展壮大,在系统开发商、硬件厂商、开发者与用户之间形成良性正循环。要让开发者为鸿蒙操作系统开发应用,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激励,利益引导,依靠情怀等是无法解决也是不可持续的,这就是华为推出鸿蒙系统之后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❻ 华为鸿蒙来袭,你手机里的APP还能用吗
要问你的手机操作系统是什么?相信大部分人还是略知一二的,市场上主流手机操作系统是苹果IOS和谷歌的Android,二者两分天下,许多用户也已经习惯了自己手机上的操作系统,然而 2019年8月9日,在东莞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华为正式发布操作系统鸿蒙OS,一时平地惊雷,震惊寰宇,一场革新和战争悄然而至。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华为鸿蒙OS自从诞生之日起,受到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支持国产,打破国外垄断,国人热情高涨,但是也有的用户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手机更新了华为鸿蒙系统后一些Android手机上的APP会不会不兼容,还能不能用?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华为鸿蒙系统。
什么是华为鸿蒙系统?
华为鸿蒙系统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消费者在全场景生活中接触的多种智能终端实现极速发现、极速连接、硬件互助、资源共享,用最合适的设备提供最佳的场景体验。因此, 华为鸿蒙系统不仅仅是一套崭新的手机操作系统,而是开启万物智能互联的全场景操作系统 ,这个新的 操作系统 将 打通手机 、 电脑 、 平板 、 电视 、 工业 自动化控制 、 无人驾驶 、 车机 设备 、智能 穿戴统一 成 一个 操作系统。华为的布局在未来,在5G智能时代!
手机上的华为鸿蒙系统是什么样的?
2020年9月10日,在华为2020开发者大会上,鸿蒙OS2.0 系统正式亮相,2020年12月发布手机 Beta 版本,一些参与内测的用户首先进行了升级体验。据一些参与内测用户的反馈表示,新操作系统表现还是可以的。
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手机更换了全新的开机画面和铃声,再次用来区分和安卓系统之间的差别,而在系统中还加入了一首全新铃声,推测也是鸿蒙系统独享。而像息屏显示,桌面插件、消息通知和个性化锁屏界面都得以保留。
在流畅度和动画方面,该参与测试的用户表示,鸿蒙系统的应用图标全部进行了重绘、加入和很多过渡动画、帧率够快有类似iOS的感觉,运行速度整体流畅快速、还有全新的通知面板和硕大的搜索框。
UI界面 :鸿蒙2.0看起来非常清爽。跟之前的华为的EMUI并没有太多不同。
性能测试: 有博主测试了王者荣耀以及和平精英,发现在开启HDR、抗锯齿画质下,整体性能比EMUI 11更流程更稳定,功耗更低。
华为鸿蒙系统能兼容大部分手机APP吗?
对于想要升级华为鸿蒙系统的用户来说,会想系统更新后,原来的手机APP还能用吗?其实完全不需要有这方面的担心。
鸿蒙系统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 ,并且华为系统采用了方舟编译器,应用开发商不需要修改源代码,只需要使用方舟编译器编译后,就可以适配鸿蒙系统,降低了应用开发成本。 华为已经提供众多SDK包、子系统源代码给开发者。开发者可以很方便地开发出基于鸿蒙系统的APP。 华为透露,截至目前,京东、银联、优酷、科大讯飞等120多家知名应用厂商已开始基于HarmonyOS的适配和改进,超过10万开发者已经参与到鸿蒙系统的开发中来。
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手机APP适配问题。
2021年6月2日,将召开 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正式公布可以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鸿蒙操作系统。
正式版发布,你会第一时间选择升级华为鸿蒙OS吗?
❼ 华为鸿蒙os的app包后缀是什么,用什么语言编写,和安卓app有区别吗
1、构建理念不同:谷歌的安卓系统主要出于移动终端以及智能电视、智能穿戴设备所考虑。华为的鸿蒙系统主要出于未来万物互联的角度,囊括了所有能够接入物联网的设备。并不仅仅局限于基于ARM架构的设备,甚至是基于X86或者其他更新架构的设备。
2、理念不同:导致系统复杂度、难易度不同,华为鸿蒙系统综合性要高于安卓系统。
3、资源获取的能力不同:华为的生态系统建设而困扰,物联网将会为华为带来大量的内容资源。短期内华为系统的生态建设将会被安卓系统所压制,毕竟两者不在同一个数量级。
(7)鸿蒙编译出来的app产物扩展阅读:
至于华为为什么要基于Linux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其实很容易理解。首先,它可以很好地与Android应用程序兼容。毕竟,Android也是基于Linux开发的,这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生态问题。
此外,红梦是集计算机、手机、汽车等设备于一体的统一系统,Linux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生态也很好,基于Linux来开发,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生态,也解决了很大一部分。
❽ 鸿蒙抄袭安卓看这一篇就够了
01
什么是 AOSP ?
很多人都说鸿蒙是 AOSP 套壳,那么我们首先得明白什么是 AOSP?
AOSP 是"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的缩写,中文意为"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 AOSP 是基于 Linux 开的。
AOSP 是由谷歌主导的一个开源项目,通过 AOSP 可以编译出一个比较纯净的,可以用于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
而 Android,尤其是首字母 A 大写的时候,是属于谷歌的一个商标,不属于 AOSP 所有,未经允许不能随意在商业产品中使用。
Android 系统是开源的 AOSP 和额外的闭源部分(其中包括 GMS )的组合而成,所以可以认为 Android=AOSP+GMS 。
网友有一个通俗的比喻: AOSP 是个毛坯房,Android 是个精装房 。
由于 AOSP 是开源的,一些第三方机构就可以以 AOSP 为基础,做出自己的改进,并对不同机型适配,然后自己取一个名字。
比如小米的 MIUI、华为的 EMUI、或者魅族的 Flyme。
02
什么是鸿蒙?
鸿蒙是一个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蒙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目前华为已经将鸿蒙捐献给了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
有人说鸿蒙是基于 2012 年华为的 LiteOS 开发而来,LiteOS 是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目前也以及完全开源。
从客观上来讲,鸿蒙肯定借鉴了 LiteOS 开发中所积累的经验,所以 华为鸿蒙OS 算是 LiteOS 的一个发展产物 ,但它们是两款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
这里还需要和大家明确,区分一个概念,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给大家写这篇文章,查了很多资料,不然我也混淆的。
Openharmony 和 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HarmonyOS 是华为研发的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全新的、独立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
华为把 HarmonyOS 中基础功能提取出来,打包成功一个项目叫做:Openharmony ,把 Openharmony 捐献给原子开源基金会。
华为这次发布的 HarmonyOS 2 是华为基于开源项目 OpenHarmony 2.0 开发的面向多种全场景智能设备的商用版本。
OpenHarmony 是华为主要贡献的,不属于华为,属于开源组织;而 HarmonyOS 是华为的商业系统,属于华为拥有。
03
国产厂商为什么不跟进?
大家如果明白上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之后,就应该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国内厂商没有跟进鸿蒙?
上面说的有点绕,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大家应该就明白了:
HarmonyOS 2 = Openharmony 2 + 华为的 EMUI + 兼容安卓部分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回答好几个问题:
1、Openharmony 是不兼容安卓的,也没有什么 AOSP 的事情,是一个纯正、独立的开源操作系统。
2、 HarmonyOS 2 是不开源的,是华为基于 Openharmony 2 开发的一个商业版本。
为了兼容安卓应用,必定使用了一些 AOSP 的内容,同时华为是不可能将 EMUI 开放给同行的,所以同行厂商没办法直接使用 HarmonyOS 2 。
3、如果让国内同行都兼容鸿蒙的话,他们需要做的工作是:基于 Openharmony 2 开发自己的 UI。
比如 MIUI + 兼容以前应用,工作量巨大,可能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搞定,同时他们还需要考虑谷歌在国外对他们制裁的风险。
可以套用上面的比如: Openharmony 2 是个毛坯房,而 HarmonyOS 2 是个精装房。
而小米OV等厂商要使用鸿蒙,至少需要他们自己来装修吧,全部用 HarmonyOS 2 ,大家体验完全一致没有差异化,也没有什么意思。
并且,小米OV他们肯定也不会放弃自己的 MUUI、Flyme,因为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和收入来源呀。
说实话,现在硬要小米、VIVO、OPPO等支持鸿蒙,也有一点强人所难,可能需要有一个过程慢慢来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