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bubble算法

bubble算法

发布时间:2023-03-25 06:13:41

1. 什么是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算法: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A到Z)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升序或降序排列),就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1)bubble算法扩展阅读: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3,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2. 什么是冒泡法[详细的讲下]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Sort
基本概念
冒泡排序的基本概念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重复以上过程,仍从第一对数开始比较(因为可能由于第2个数和第3个数的交换,使得第1个数不再大于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一直比较到最小数前的一对相邻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第二趟结束,在倒数第二个数中得到一个新的最小数。如此下去,直至最终完成排序。
由于在排序过程中总是小数往前放,大数往后放,相当于气泡往上升,所以称作冒泡排序。
用二重循环实现,外循环变量设为i,内循环变量设为j。外循环重复9次,内循环依次重复9,8,...,1次。每次进行比较的两个元素都是与内循环j有关的,它们可以分别用a[j]和a[j+1]标识,i的值依次为1,2,...,9,对于每一个i, j的值依次为1,2,...10-i。
产生
在许多程序设计中,我们需要将一个数列进行排序,以方便统计,常见的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二叉树排序,选择排序等等。而冒泡排序一直由于其简洁的思想方法和比较高的效率而倍受青睐。
排序过程
设想被排序的数组R[1..N]垂直竖立,将每个数据元素看作有重量的气泡,根据轻气泡不能在重气泡之下的原则,从下往上扫描数组R,凡扫描到违反本原则的轻气泡,就使其向上"漂浮",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最后任何两个气泡都是轻者在上,重者在下为止。
算法示例
49 13 13 13 13 13 13 13
38 49 27 27 27 27 27 27
65 38 49 38 38 38 38 38
97 65 38 49 49 49 49 49
76 97 65 49 49 49 49 49
13 76 97 65 65 65 65 65
27 27 76 97 76 76 76 76
49 49 49 76 97 97 97 97
Procere BubbleSort(Var R : FileType) //从下往上扫描的起泡排序//
Begin
For I := 1 To N-1 Do //做N-1趟排序//
begin
NoSwap := True; //置未排序的标志//
For J := N - 1 DownTo 1 Do //从底部往上扫描//
begin
If R[J+1]< R[J] Then //交换元素//
begin
Temp := R[J+1]; R[J+1 := R[J]; R[J] := Temp;
NoSwap := False
end;
end;
If NoSwap Then Return//本趟排序中未发生交换,则终止算法//
end
End; //BubbleSort//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O(n2),算法为稳定的排序方
冒泡排序c++代码
#include <iostream.h>
void BubbleSort(int* pData,int Count)
{
int iTemp;
for(int i=1;i<Count;i++)
{
for(int j=Count-1;j>=i;j--)
{
if(pData[j]<pData[j-1])
{
iTemp = pData[j-1];
pData[j-1] = pData[j];
pData[j] = iTemp;
}
}
}
}
void main()
{
int data[] = {10,9,8,7,6,5,4};
BubbleSort(data,7);
for (int i=0;i<7;i++)
cout<<data[i]<<" ";
cout<<"\n";
}
冒泡排序Ruby代码
def bubble(arr)
(arr.length-1).downto(1) do |j|
a1 = arr.p
j.times do |i|
if arr > arr[i+1]
arr,arr[i+1] = arr[i+1],arr
end
end
break if a1 == arr
end
arr
end
冒泡排序Java代码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 []){
int temp=0;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 i++) {
for (int j = 0; j < a.length - i - 1; j++){
if (a[j]>a[j + 1]){ //把这里改成大于,就是升序了
temp=a[j];
a[j]=a[j + 1];
a[j + 1]=temp;
}
}
}
}
冒泡排序Visual Basic代码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a, c As Variant
Dim i As Integer, temp As Integer, w As Integer
a = Array(12, 45, 17, 80, 50)
For i = 0 To UBound(a) - 1
If (a(i) > a(i + 1)) Then '若是递减,改为a(i)<a(i+1)
temp = a(i)
a(i) = a(i + 1)
a(i + 1) = temp
End If
Next
For Each c In a
Print c;
Next
End Sub
冒泡排序Pascal代码
<i id="bks_9tjbxut2">program bubblesort;
const
N=20;
MAX=10;
var
a:array[1..N] of 1..MAX;
temp,i,j:integer;
begin
randomize;
for i:=1 to N do a:=1+random(MAX);
writeln('Array before sorted:');
for i:=1 to N do write(a,' ');
writeln;
for i:=N-1 downto 1 do
for j:=1 to i do
if a[j]<a[j+1] then
begin
temp:=a[j];
a[j]:=a[j+1];
a[j+1]:=temp
end;
writeln('Array sorted:');
for i:=1 to N do write(a,' ');
writeln;
writeln('End sorted.');
readln;
end.
冒泡排序C#代码
publ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 {
int length = array.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 2; i++) {
for (int j = length - 1; j >= 1; j--) {
if (array[j] < array[j - 1] ) {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 - 1];
array[j - 1] = temp;
}
}
}
}
冒泡排序Python代码
#algo
def bubble(list):
count = len(list) -1
while count > 0 :
i = 0
onceflag = True
while i < count :
if int(list) > int(list[i+1]) :
tmp = list
list = list [i+1]
list[i+1] =tmp
onceflag = False
i = i + 1
if onceflag : return list
count = count - 1
return list
#test
li = [1,9,8,5,4,3,6,7,0,2]
print bubble(li)
冒泡排序法的改进
比如用冒泡排序将4、5、7、1、2、3这6个数排序。在该列中,第二趟排序结束后,数组已排好序,但计算机此时并不知道已经反排好序,计算机还需要进行一趟比较,如果这一趟比较,未发生任何数据交换,则知道已排序好,可以不再进行比较了。因而第三趟比较还需要进行,但第四、五趟比较则是不必要的。为此,我们可以考虑程序的优化。
为了标志在比较中是否进行了,设一个布尔量flag。在进行每趟比较前将flag置成true。如果在比较中发生了数据交换,则将flag置为false,在一趟比较结束后,再判断flag,如果它仍为true(表明在该趟比较中未发生一次数据交换)则结束排序,否则进行下一趟比较。
性能分析
若记录序列的初始状态为"正序",则冒泡排序过程只需进行一趟排序,在排序过程中只需进行n-1次比较,且不移动记录;反之,若记录序列的初始状态为"逆序",则需进行n(n-1)/2次比较和记录移动。因此冒泡排序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n)。

3. 冒泡排序算法有几种写法

冒泡排序算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大到小排,另一种是从小到大排。

冒泡排序也是一种稳定排序算法。因为冒泡排序就是把小的元素往前调或者把大的元素往后调。比较是相邻的两个元素比较,交换也发生在这两个元素之间。所以,如果两个元素相等,是不会再交换的;如果两个相等的元素没有相邻,那么即使通过前面的两两交换把两个相邻起来,这时候也不会交换,所以相同元素的前后顺序并没有改变。

4. 什么是冒泡排序法

冒泡排序(BubbleSort)的基本概念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至此第一趟结束,将最大的数放到了最后。在第二趟:仍从第一对数开始比较(因为可能由于第2个数和第3个数的交换,使得第1个数不再小于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一直比较到倒数第二个数(倒数第一的位置上已经是最大的),第二趟结束,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得到一个新的最大数(其实在整个数列中是第二大的数)。如此下去,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最终完成排序。

阅读全文

与bubble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操作系统代码编译 浏览:481
程序员东北大学 浏览:426
编译忽略空字符 浏览:117
多店铺阿里云服务器教程 浏览:378
单片机求初值 浏览:420
安卓机如何在电脑备份图片 浏览:925
ca证书加密机价格 浏览:798
天干地支年份算法 浏览:796
程序员打造的视频 浏览:7
java和php通信 浏览:680
为什么黑程序员 浏览:163
程序员男生 浏览:456
戴尔文件夹内文件怎么置顶 浏览:582
云服务器6m网速 浏览:722
vivo手机中国联通服务器地址 浏览:862
工程总控编译失败 浏览:707
燕赵红枫app如何下载 浏览:867
php查杀软件 浏览:878
教育管理学pdf 浏览:547
服务器均衡怎么使用 浏览: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