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关联分析有哪些算法

关联分析有哪些算法

发布时间:2023-04-22 01:00:36

A. 数据挖掘- 关联分析算法

关联分析,顾名思义就是找出哪几项之间是有关联关系的,举个例子:

以上是五个购物记录,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购买了尿布的人其中有3个购买了啤酒,那么久我们可以推测,尿布和啤酒之间有较强的关联关系,尽管他们之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能得到规则:

因为购物分析能较好地描述关联分析,所以又被叫做 购物篮分析
为了较好的描述这个分析的各种名词,我们把上面的表格重新设计一下:

把每一个购物订单中,涉及到的商品都变成1,没涉及到的变成0,也就是将各个商品的购买记录 二元化
当然肯定也有多个分类的情况。

那么面包,牛奶这些就叫数据集的 ,而他们组合起来的子集就叫做 项集 。可以为空,空集是不包含任何项的项集,如果一个项集包含k个子项,就叫做k-项集。
订单12345叫做 事务 ,某个项集在所有事务中出现多少次,叫做项集的 支持度计数

在上面的表格中,项集{啤酒、尿布、牛奶}的支持度计数为2,因为有两个事务(3、4)包含这一项集。

支持度 置信度 来衡量,假定存在规则 ,其中X和Y是 不相交 的项集,则支持度为:
其中N是数据集中的事务个数,相当于表示该规则在数据集中出现了多少次。
置信度为:

置信度的意思就是,在出现X的情况下,有多少次同时出现了Y,代表这个关联规则的频繁程度。

注意置信度的分母是 ,因此这个评价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联分析的核心目标就是找出支持度大于等于某个阈值, 同时 置信度大于等于某个阈值的所有规则,这两个阈值记为 和 。

为了更有效率的完成这个过程,通常把关联规则算法分为两步:

可以看出来,樱备首先要求得频繁项集,这步骤的开销很大,但是只需要考虑支持度就可以了,第二步只考虑置信度就可以了。

下面就可以分两步来解析算法:

首先我们可以把项集联想成一个树形结构,每层代表着不同的k-项集,依层递增,非叶子节点来自于他的几个父节点的并集,如图:

我们肯定不能通过传统的方式,遍历这些节点,算出支持度,然后筛选掉不满足最小支持度的那些,这样开销太大,因此我们引入先验原理,来辅助剪枝。

这个原理不难想象,假如一个项集{a,b}是非频繁项集,那么{a,b,c}肯定也是,因为ab是,在{a,b,c}中与之关联的c必须在ab出现之后才存在,因此他的支持度肯定不会大于{a,b}。

频繁的就是支持度大于等于最小支持度的项集,非频繁就是小于的。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定理,把非频繁项集的超集一并从树中减去,这样就能大大的降低计算次数,如图:

虚线圈上的,就是在{a,b}确定是非频繁项集之后,剪掉的超集,这些是不用计算的。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说一下Apriori算法。

根据上面说的先验原理,Apriori算法先从项集宽度最低的1开始,遍历所有的项集支持度,找出频繁项集(因为第一层在找出支持度之前),之后根据先验原理,挑选任意两个频繁项集组成2-频繁项集(很简单,如果挑非频繁的,那组成的项集就不是频繁项集了),再用2-项集挑选3-项集,直到挑选不出更高层次的项集为止,把这些项集作为 候选项集 ,如图:

图中1-项集中,啤酒,面包,尿布,牛奶的支持度大于等于3(设 为3),则由他们组成2-项集,继续筛选满足支持度不小于3的项集,再由2-项集生成3-项集,这就是 Apriori 算法筛选频繁项集的基本步骤。总结如下:

上面提到了用k-1项集生成k-项脊稿毁集,那么如何才能最有效率的产生k-项集呢,这里用了 的方法,也就是找到一对(k-1)-项集,当他们的前(k-2)项都相同时,进行合并,合并之后的结果就是{ },因为前k-2项是相同的。
举个例子:

上面说了如何产生候选项集,接下来就是如何更敬尘有效率的确定支持度计数了,同样,如果遍历一个一个查的话效率是很低的,我们可以用枚举的方法遍历每个事务包含的项集,以查找3-项集为例,如图:

因为我们要查3-项集,因此树状结构就分到3-项集为止。
因为3-项集的开头第一个项肯定在1,2,3之间,我们就设定这三个数为三个分支,无论到哪个节点,都严格按照这个来分(1在左,2在中,3在右),在下面的层次中如何碰到比123更大的,则再向右分,就可以得到图中的关于事务t的所有3-项集。

有了所有项集的列表,我们可以用候选项集去匹配这些项集,从而看t中是否包含候选项集,如果包含,则支持度+1。

可以使用Hash树来进行匹配,从而实现支持度计数。
如下图,就是一个Hash树的例子,每个内部节点都使用Hash函数 来确定应当沿着当前节点的哪个分支向下,所以1,4,7就到了同一分支。

我们对于单个事务,可以遍历Hash树,设事务为t,则保证所有包含属于事务t的候选3-项集的叶节点至少访问一次。

由于我们之前已经通过树的方式枚举出了t中所有的3-项集,那么我们跟这个Hash一走分支,找到对应3-项集的就+1支持度,即可算出每个候选项集的支持度。

提取规则相应的比较简单,设有 频繁项集Y ,我们忽略前件为空和后件为空的规则,每个频繁项集能产生 个关联规则,提取方法就是将Y划分为两个 非空 的子集X和Y-X,使得 满足 置信度阈值 也就是最小置信度。

同样的,提取规则也有一个原理:

参考频繁项集的寻找过程,我们可以利用树形结构对规则进行剪枝。
树的每层对应规则后件中的项数,如图:

假设规则{ } { }不满足置信度阈值的要求,那么可以丢弃后件包含{a}的所有规则,如上图所示。

至此我们经历了寻找频繁项集和提取规则的过程,基本Apriori算法就算完成了,不过还有一些需要考虑的细节。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频繁项集产生的数量可能很大,所以很难表示,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方法,找到一些有代表性的频繁项集,以保证其描述性。

通常有如下两种方法:

如图:

这种表示很明显降低了需要表示项集的个数,我们需要别的候选项集,直接取极大频繁项集的子集就行,任意一个肯定都是。

但是这么做,表示不出他们子集的支持度,所以就需要再遍历数据集,确定非极大频繁项集的支持度,不是很方便。

所以我们还可以用闭频繁项集来表示。

先来看闭项集的概念:

那么闭频繁项集的概念就很好理解了:

如图,我们假设 是40%。

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支持度和描述性。

之前举的例子都是二元分类的,要么1要么0,下面看多分类的,我们很容易想到可以用独热编码解决这个问题,把所有分类二元化,但是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有的属性值可能会不够频繁,没办法成为频繁项集。
所以最好是把多分类的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化,不要针对每个属性都设置独热编码。

或者将不太频繁的属性值合并为一个称作其他的类别。

所以面对多分类属性,我们要做的就是:
独热编码二元化-针对这些值进行一定的合并,或者分类或者并为其他 - 删除冗余的项 - 避免包含多个来自同一属性的项的候选集(例如{ },被写到了一个候选集中,但是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由于独热编码进行的二元化而产生了这种情况,需要避免。)

我们也会遇到一些连续属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处理:

这种做法有一个问题就是分类的效果取决于区间的个数和跨度,如果取不好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

如果要验证统计出的值是否具有统计意义,可以参考假设检验中针对不同比较的不同公式,这里不再举例。

把mini-Apriori算法中的支持度代入到Apriori算法的支持度中即可。

举个例子:

想要衡量模型的好与坏,肯定要有一个评估指标,我们可以根据业务实际去评价,这是主管评价,叫做 主观兴趣度度量 ,这个显然要结合业务,所以我们要看看一些客观指标。

指标的评价往往依赖于相依表,这个相依表有点类似于混淆矩阵:

其中A,B代表在事务中出现,!A,!B代表没有在事务中出现,空列空行例如 代表A的支持度计数, 表示包含B但是不包含A的事务的个数。

最基本的就是置信度和支持度了,但是这两种指标都很难做到客观评价模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以用 兴趣因子 来衡量模型:
首先我们引入 提升度 的概念,它用于计算规则置信度和 规则后件 中项集的支持度之间的比率,

对于二元变量,提升度等价于另一种称作兴趣因子的客观度量,定义为:
其中N是事务个数。
如果

但是兴趣因子有一定局限性,看上图,{p,q}和{r,s}的兴趣因子分别为1.02和4.08,虽然p和q同时出现在88%的文档中,但是他们的兴趣因子接近于1,表明他们相互独立,另一方面,{r,s}的兴趣因子闭{p,q}的高,但是r和s很少出现在一个文档中,这种情况下,置信度要比兴趣因子更可信,置信度表明p和q之间的联系94.6%远高于r和s之间。

另外还可以引入 相关系数 ,逻辑类似于向量的相关系数:

相关度的值从-1到1,如果变量相互独立,则Φ=0。

他的局限性在于在食物中把同时出现和同时不出现视为同等重要,这往往不符合实际规律,同时对于倾斜的变量很难度量。

IS度量 可以用于处理非对称二元变量,定义如下:
IS数学上等价于二元变量的余弦度量。
但是IS取决于A和B的支持度,所以存在与置信度度量类似的问题——即使是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模式,度量值也可能相当大。

支持度,全置信度,可以应用于较大的项集,兴趣因子,IS、PS、Jaccard系数等使用多维相依表中的频率,可以扩展到多个变量。

针对大多数项具有较低或中等的频率,但是少数项具有很高频率的数据集。

交叉支持模式是一个项集 ,他的支持度比率是:
小于用户指定的阈值 。

需要保证全置信度小于上面的支持度比率,而全置信度是:
其中 .

全置信度能够确保项集中的项之间是强关联的,例如,假定一个项集X的全置信度是80%,如果X中的一个项出现在某个事物中,则X中其他的项至少也有80%的几率属于同一个事务,这种强关联模式又称 超团模式

B. 第九章 数据关联规则分析算法——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项分析

9.1 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分析

Aprior算法是关联规则分析中较为经典的频繁项集算法。关联规则反映的是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之间的依存性和关联性。如果两个或者多个事物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则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关联规则使得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搭配。

9.1.1 基本概要

Apriori算法利用频繁项集的先验知识,不断地按照层次进行迭代,计算数据集中的所有可能的频繁项集,它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核心部分。

1、根据支持度找出频繁项集;

2、根据置信度产生关联规则。

9.1.2 Apriori算法原理

基本流程:

1、扫描历史数据,并对每项数据进行频率次数统计。

2、构建候选集 ,并计算其支持度,即数据出现频率次数与总数的比。

3、对候选项集进行筛选,筛选的数据项支持度应当不小于最小支持度,从而形成频繁项集 .

4、对频繁项集 进行连接生成候选集 ,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形成频繁K项集或者最大频繁项集。

Apriori算法存在两大定理:

1、如果一个集合是频繁项集,那么它的所有子集都是频繁集合。

2、如果一个集合它不是频繁集合,那么它的所有超集都不是频繁项集。

9.1.3 Apriori算法优缺点

优:运算过程非常简单,理论方法也比较容易理解,对数据特征的要求也相对较低。

缺:

1、产生候选集是产生较多的组合,没有考虑将一些无关的元素排除后再进行组合。

2、每次计算项集的过程中都会扫描元素的数据表。

针对不足推出不断改进的Apriori算法:

1、将数据表(事务表)进行压缩

2、利用哈希表的快速查找特性对项集进行计数统计。

3、合理选样。

C. 常见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包括

典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包括Apriori算法和FP-growth算法。

apriori算法多次扫描交易数据库,每次利用候选频繁集产生频繁集;而FP-growth则利用树形结构,无需产生候选频繁集而是直接得到频繁集,大大减少扫描交易数据库的次数,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效率。但是apriori的算法扩展性较好,可以用于并行计算等领域。

2、

Logistic回归,LR有很多方法来对模型正则化。比起NB的条件独立性假设,LR不需要考虑样本是否是相关的。

与决策树与支持向量机不同,NB有很好的概率解释,且很容易利用新的训练数据来更新模型。如果你想要一些概率信息或者希望将来有更多数据时能方便的更新改进模型,LR是值得使用的。

3、决策树,DT容易理解与解释。DT是非参数的,所以你不需要担心野点(或离群点)和数据是否线性可分的问题,DT的主要缺点是容易过拟合,这也正是随机森林等集成学习算法被提出来的原因。

4、支持向量机,很高的分类正确率,对过拟合有很好的理论保证,选取合适的核函数,面对特征线性不可分的问题也可以表现得很好。SVM在维数通常很高的文本分类中非常的流行。

D. 关联算法

关联, 指的是关联分析, 这里引用网络的定义.

通过关联分析, 可以挖掘出"由于某些事件的发生而引起另外一些事件的发生"之类的规则, 比如说"面包=>牛奶", 其中面包被称为规则的前项, 而牛奶则被称为规则的后项.

常用于关联分析的算法有Apriori算法, FP-growth算法, Eclat算法, 灰色关联法等, 下面将着重介绍Apriori算法.

在介绍Apriori算法之前, 我们先来了解几个概念:
1.事务: 一条交易记录称为一个事务
2.项: 交易中的每一个物品称为一个项
3.项集: 包含0个或多个项的集合
4.支持度计数: 项集在所有事务中出现的次数.
5.支持度: 支持度计数除于总的事务数.
6.频繁项集: 支持度大于等于某个阀值的项集.

关联规则的挖掘通常分为两步: 第一步, 找出所有的频繁项集; 第二步, 由频繁项集产没判答生强关联规则. 而Apriori算法则是挖掘频繁项集的基本算法.

可以看到以上每个过程均需要扫描一次数据, 为了提高频繁项集逐层迭代产生的效率, 需要利用一条重要性质, 其称为先验性质:

当然, 非频繁项集的所有超集也一定是非频繁的.

将先验性质应用到Apriori算法中就是将之枯慧前的过程分为两大部分, 连接步和剪枝步.
连接步: 连接步的目的是产生候选项集.
剪枝步: 应用先验性质对候选项集进行筛选, 将不满足先验性质的候选项集剔除, 再进而根据最小支持度找出频繁项集, 这样可以有效缩短计算量.

关联分析的目标是找出强关联规则, 因此这里的关联规则是指强关联规则, 我们把满足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的规则称为强关联规则.
对于规则A=>冲敏B, 置信度的计算公式就是项集{A, B}的支持度计数除于项集{A}的支持度计数.

优点: 简单, 易理解, 对数据要求低
缺点: 容易产生过多的候选项集, I/O负载大.

E. 关联分析的关联分析的方法


Apriori算法是挖掘产生布尔关联规则所需频繁项集的基本算法,也是最着名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之一。Apriori算法就是根据有关频繁项集特性的先验知识而命名的。它使用一种称作逐层搜索的迭代方法,k—项集用于探索(k+1)—项集。首先,找出频繁1—项集的集合.记做L1,L1用于找出频繁2—项集的集合L2,再用于找出L3,如此下去,直到不能找到频繁k—项集。找每个Lk需要扫描一次数据库。
为提高按层次搜索并产生相应频繁项集的处理效率,Apriori算法利用了一个重要性质,并应用Apriori性质来帮助有效缩小频繁项集的搜索空间。
Apriori性质:一个频繁项集的任一子集也应该是频繁项集。证明根据定义,若一个项集I不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min_sup,则I不是频繁的,即P(I)<min_sup。若增加一个项A到项集I中,则结果新项集(I∪A)也不是频繁的,在整个事务数据库中所出现的次数也不可能多于原项集I出现的次数,因此P(I∪A)<min_sup,即(I∪A)也不是频繁的。这样就可以根据逆反公理很容易地确定Apriori性质成立。
针对Apriori算法的不足,对其进行优化:
1)基于划分的方法。该算法先把数据库从逻辑上分成几个互不相交的块,每次单独考虑一个分块并对它生成所有的频繁项集,然后把产生的频繁项集合并,用来生成所有可能的频繁项集,最后计算这些项集的支持度。这里分块的大小选择要使得每个分块可以被放入主存,每个阶段只需被扫描一次。而算法的正确性是由每一个可能的频繁项集至少在某一个分块中是频繁项集保证的。
上面所讨论的算法是可以高度并行的。可以把每一分块分别分配给某一个处理器生成频繁项集。产生频繁项集的每一个循环结束后.处理器之间进行通信来产生全局的候选是一项集。通常这里的通信过程是算法执行时间的主要瓶颈。而另一方面,每个独立的处理器生成频繁项集的时间也是一个瓶颈。其他的方法还有在多处理器之间共享一个杂凑树来产生频繁项集,更多关于生成频繁项集的并行化方法可以在其中找到。
2)基于Hash的方法。Park等人提出了一个高效地产生频繁项集的基于杂凑(Hash)的算法。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寻找频繁项集的主要计算是在生成频繁2—项集Lk上,Park等就是利用这个性质引入杂凑技术来改进产生频繁2—项集的方法。
3)基于采样的方法。基于前一遍扫描得到的信息,对它详细地做组合分析,可以得到一个改进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先使用从数据库中抽取出来的采样得到一些在整个数据库中可能成立的规则,然后对数据库的剩余部分验证这个结果。这个算法相当简单并显着地减少了FO代价,但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产生的结果不精确,即存在所谓的数据扭曲(Dataskew)。分布在同一页面上的数据时常是高度相关的,不能表示整个数据库中模式的分布,由此而导致的是采样5%的交易数据所花费的代价同扫描一遍数据库相近。
4)减少交易个数。减少用于未来扫描事务集的大小,基本原理就是当一个事务不包含长度为志的大项集时,则必然不包含长度为走k+1的大项集。从而可以将这些事务删除,在下一遍扫描中就可以减少要进行扫描的事务集的个数。这就是AprioriTid的基本思想。 由于Apriori方法的固有缺陷.即使进行了优化,其效率也仍然不能令人满意。2000年,Han Jiawei等人提出了基于频繁模式树(Frequent Pattern Tree,简称为FP-tree)的发现频繁模式的算法FP-growth。在FP-growth算法中,通过两次扫描事务数据库,把每个事务所包含的频繁项目按其支持度降序压缩存储到FP—tree中。在以后发现频繁模式的过程中,不需要再扫描事务数据库,而仅在FP-Tree中进行查找即可,并通过递归调用FP-growth的方法来直接产生频繁模式,因此在整个发现过程中也不需产生候选模式。该算法克服了Apriori算法中存在的问颢.在执行效率上也明显好于Apriori算法。

F. 大数据挖掘的算法有哪些

大数据挖掘的算法:
1.朴素贝叶斯,超级简单,就像做一些数数的工作。如果条件独立假设成立的话,NB将比鉴别模型收敛的更快,所以你只需要少量的训练数据。即使条件独立假设不成立,NB在实际中仍然表现出惊人的好。
2. Logistic回归,LR有很多方法来对模型正则化。比起NB的条件独立性假设,LR不需要考虑样本是否是相关的。与决策树与支持向量机不同,NB有很好的概率解释,且很容易利用新的训练数据来更新模型。如果你想要一些概率信息或者希望将来有更多数据时能方便的更新改进模型,LR是值得使用的。
3.决策树,DT容易理解与解释。DT是非参数的,所以你不需要担心野点(或离群点)和数据是否线性可分的问题,DT的主要缺点是容易过拟合,这也正是随机森林等集成学习算法被提出来的原因。
4.支持向量机,很高的分类正确率,对过拟合有很好的理论保证,选取合适的核函数,面对特征线性不可分的问题也可以表现得很好。SVM在维数通常很高的文本分类中非常的流行。

如果想要或许更多更详细的讯息,建议您去参加CDA数据分析课程。大数据分析师现在有专业的国际认证证书了,CDA,即“CDA 数据分析师”,是在数字经济大背景和人工智能时代趋势下,面向全行业的专业权威国际资格认证, 旨在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数字化发展。 “CDA 数据分析师”具体指在互联网、金融、零售、咨询、电信、医疗、旅游等行业专门从事数据的采集、清洗、处理、分析并能制作业务报告、 提供决策的新型数据分析人才。点击预约免费试听课。

阅读全文

与关联分析有哪些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rf3148编程器 浏览:505
浙江标准网络服务器机柜云主机 浏览:587
设置网络的服务器地址 浏览:600
java图形界面设计 浏览:751
纯前端项目怎么部署到服务器 浏览:538
瓜子脸程序员 浏览:505
如何保证服务器优质 浏览:94
小微信aPP怎么一下找不到了 浏览:299
算法纂要学术价值 浏览:975
程序员你好是什么意思 浏览:801
倩女幽魂老服务器如何玩 浏览:561
电子钟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浏览:999
看加密频道 浏览:381
程序员算不算流水线工人 浏览:632
三星电视我的app怎么卸载 浏览:44
简述vi编译器的基本操作 浏览:507
让程序员选小号 浏览:91
加强数字货币国际信息编译能力 浏览:584
购买的app会员怎么退安卓手机 浏览:891
程序员的种类及名称 浏览: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