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资的三种计算方法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按照A方法:其工资为:600/23*19+600/20.92/8*1.5*21=608.58
按照B方法:其工资为:600-600/20.92*4+600/20.92/8*1.5*21=598.21
按照C方法:其工资为:600/20.92*19+600/20.92/8*1.5*21=657.86
(1)国外月工资算法有规定吗扩展阅读:
1、休假天数: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1-1/21.75×事假天数)。
2、新员工及休假天数大于出勤天数的员工: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21.75×出勤天数。
固定月薪属于计时工作制,奖金的作用是奖励与生产或工作直接相关的超额劳动,劳动者创造超出正常劳动定额的社会所需劳动成果时给予的物质补偿,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支出进行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
工资表的常见格式:
1、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通过编制《工资结算表》支付职工工资并办理工资结算。
2、工资单一式三份。一份由劳动工资部门保管,一份按第一名员工剪成“工资条”,随工资发放给员工;
3、表由各车间、各部门编制,只能反映各车间、各部门的工资结算和支付情况。
‘贰’ 工资的计算方法
新华网1月10日清败凳消息 劳动保障部今天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通知对职工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以及工资折算办法进行了调整。以下是通知全文。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枯纳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答旅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八年一月三日
一般社会保险、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的基数就是你当月的工资。
计算方式及有关规定:住房公积金=工资×8%(个人)+工资×8%(单位)养老保险金=工资×8%(个人)+工资×20%(单位)医疗保险金=工资×2%(个人)+工资×8%(单位)(根据有关劳动法规规定,对于外地户口员工,企业可选择是否购买该项保险)失业保险金=工资×1%(个人)+工资×2%(单位)(根据有关劳动法规规定,只有广州市户口的员工方享受该项保险)生育保险金=工资×0.7%(单位)(根据有关劳动法规规定,只有广州市户口的员工方享受该项保险)工伤保险金=工资×0.5%(单位)(或者1%,根据行业性质有所不同)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广州市规定)-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500元的 5 %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 3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以上各项,个人出的部分(以广州市户口员工为例)分别为:养老保险金(工资×8%)、医疗保险金(工资×2%)、住房公积金(工资×8%)、个人所得税。其余的部分,连同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均由单位支付。 例如:员工A每月工资为2500元,假定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也为2500元,每月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为2500×(8%+1%+2%)=275元;应纳税所得额为2500-1260-275=965元
根据上表,适用税率为10%所以应纳个人所得税为965×10%-25=71.5元住房公积金=2500×8%=200元 所以如果单位应发工资为2500元的话,扣除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个人所得税后只有1954.5元了。
‘叁’ 工资计算方法
工资的计算通常是根据双方签署的劳动合同来进行的,链裂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个一般的工资计算方式: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指员工在规定时间内按小时、日、月或年计算的工资总额(不包括加班费、绩效奖金等附加项)。
加班费:如果员工超出规定的工作时间,雇主需要支付加班费。加班费计算方式通常是按照员工的基本工资再乘以1.5倍或者2倍。
绩效奖金:绩效奖金是由雇主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业绩贡献来确定的奖金。计算方式可以是按照固定比例给予,也可以敏禅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社保和税费:雇主需要为员工缴纳社保和税费,这些费用通常是根棚拿闭据员工的工资总额按照一定比例收取的。
‘肆’ 工资的计算方法
月薪制的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3种方法:1、(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1、75/8*1、5*平时加班时间固定月薪/21、75/8*2*周末加班时间2、(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1、75*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1、75/8*1、5*平时加班时间固定月薪/21、75/8*2*周末加班时间3、固定月薪/21、75*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1、7‘伍’ 工资的算法是什么
工资的算法如下: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休假天数: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1-1/21.75×事假天数)。
新员工及休假天数大于出勤天数的员工: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21.75×出勤天数。
举例
例:某员工月薪2175元,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 2175÷21.75×22×(21.75÷23)=2080.4元。
反算法: 2175—2175÷21.75×1×(21.75÷23)=2080.4元。
‘陆’ 工资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日工资:月升耐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氏闭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歼笑裂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柒’ 工资的标准计算方法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7)国外月工资算法有规定吗扩展阅读:
国家劳动法并没有规定一天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所以一天的工资标准应该是月工资/21.75。
‘捌’ 智利税前工资计算方法
智利税前工资计算方法如下:
1、税前工资Q(应发工资)=到手工资D(实发工资)+社保个人缴纳部分W+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G+个人所得税X。
2、税率为R,森袭该税率饥羡对应的速算数为N,并且R的计算需要参考(未扣税)应纳税所得额(=Q-W-G-i)所落入的税率区间,具体参可考一些个税计算网站,同时注此肢兄意各项社会保险费还包括了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
‘玖’ 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按照A方法:其工资为:600/23*19+600/20.92/8*1.5*21=608.58
按照B方法:其工资为:600-600/20.92*4+600/20.92/8*1.5*21=598.21
按照C方法:其工资为:600/20.92*19+600/20.92/8*1.5*21=657.86
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个案例如果采取不同的薪资计算方法其工资金额相关很大。
‘拾’ 工资的标准计算方法
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
1、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计算。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
2、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10)国外月工资算法有规定吗扩展阅读: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社会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福利费;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计划生育费用;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