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固定预算 弹性预算 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的划分标准,概念和优缺点.
一、固定预算方法与弹性预算方法
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固定预算方法和弹性预算方法两大类.
(一)固定预算方法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作为惟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固定预算方法存在适应性差和可比性差的缺点.
(二)弹性预算方法
弹性预算又称变动预算或滑动预算,是指为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的缺点而设计的,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以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能够适应多种情况预算的一种方法.
编制弹性预算所依据的业务量可以是产量、销售量、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材料消耗量或直接人工工资等.
与固定预算方法相比,弹性预算方法具有预算范围宽和可比性强的优点.
理论上,该方法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但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弹性成本费用预算和弹性利润预算,尤其是编制费用预算.
编制弹性成本(费用)预算的主要方法包括:公式法、列表法和图示法.
大类.
(一)增量预算方法
增量预算又称调整预算方法,是指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成本因素的未来变动情况,通过调整有关原有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增量预算方法的假设前提有:(1)现有的业务活动是企业必需的;(2)原有的各项开支都是合理的;(3)增加费用预算是值得的.
增量预算方法的缺点是:(1)受原有费用项目限制,可能导致保护落后;(2)滋长预算中的“平均主义”和“简单化”;(3)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
(二)零基预算方法
零基预算又称零底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将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零基预算的编制程序是:(1)动员与讨论;(2)划分不可避免项目和可避免项目;(3)划分不可延缓项目和可延缓项目.
零基预算的优点是:不受已有费用项目和开支水平的限制;能够调动各方面降低费用的积极性,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其缺点是工作量大,重点不突出,编制时间较长.
此法特别适用于产出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费用预算的编制.
B. 增量预算法和零基础预算法存在什么问题
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
增量预算法
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差扰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
缺点: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扒庆纤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不必要开支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
零基预算法
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切以零为出发点,根据实际需要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方春仿法
优点:(1)不受现有费用项目的限制;(2)不受现行预算的束缚;(3)能够调动各方面节约费用的积极性;(4)有利于促使各基层单位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资金
缺点:编制工作量大
C. 增量预算的增量预算优缺点
增量预算是指新的预算使用以前期间的预算或者实际业绩作为基础来编制,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应的内差念饥容。采用增量预算编制的优点包括:(高皮1)预算编制工作量较少;(2)可以避免各项生产经营业务和日常各级各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产生剧烈的波动。(3)预算是稳定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 (4)经理能够在一个稳定的基础上经营他们的部门。(5)系统相对容易操作和理解。(6)容易实现协调预虚返算。采用增量预算编制的缺点包括:(1)它假设经营活动以及工作方式都以相同的方式继续下去;(2)不能拥有启发新观点的动力;(3)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4)它鼓励将预算全部用光以便明年可以保持相同的预算;(5)它可能过期,并且不再和经营活动的层次或者执行工作的类型有关。
D. 能够克服增量预算缺点的是什么
可以克服则渗橡增量预算法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控制的缺点。零基预算法编制费用孙旁预算的优点是不受前期费用项目和费用水喊昌平的制约,能够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克服了增量预算法的缺点。
E. 增量预算法的增量预算法的特征及缺陷
首先,资金被分配给各部门或单位,然后这些部门或单位再将资金分配给适当的活动或任务。
其次,增量预算基本上都是从前一期的预算推演出来的,每一个预算期间开始时,都采用上一期的预算作为参考点,而且只有那些要求增加预算的申请才会得到审查。然而,这两个特征都可能产生一些问题。
1、增量预算往往缺乏针对性首衫。
当资金分配给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以后,在一个部门内部区分活动的优先次序变得困难起来。因为,企业各个部门通常具有多重目标和从事多项活动,但增量预算并不考虑这种活动的多样性,它们只管把资金分配给部门而不是分配给活动或任务。对于具有多重目标的部门或单位,一般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一些目标比其他目标更加重要和达到不同目标的难易程度往往存在差异。而增量预算对此不加区分。因此,作为一种计划工具,增量预算方法缺乏有效的针对性。
2、当管理层希望用预算来控制成本或提高效率时,增量预算的缺陷显得更加严重。
事实上,增量预算最容易掩盖低效率和浪费。其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在典型的增量预算中,原有的开支项一般很难砍掉,即使其中的一些项目已没有设立的必要了。这是因为在编制新年度的预算时,会首先参看上一期的资金是怎样分配的,然后部门管理者再加上对新活动的预算要求和通货膨胀率,而最高管理层往往只审查那些增加的部分,对于原有的各项拨款是否都应该继续很少考虑,结果是某些活动分配到的资金远远超过其实际的需要。
3、增量预算往往缺乏结构性 4、增量预算往往缺乏灵活性仿迟 5、不利于控制成本或提高效率 6、增量预算往往缺乏系统备芹李性
F. 与零基预算法相比,增量预算法的主要缺点有()。
【答案】:A、B、C
与零基预算法相比,增量预算法的缺陷是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不塌伏游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费用项目,可能使原来不合厅族理的费用继续开支而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使不必要的开支合理化,造成团销预算上的浪费。
G. 增量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的优缺点
1、增量预算优点:
(1)预算是稳定的,并且变化是循序渐进的;
(2)经理能够在一个稳定的基础上经营他们的部门;
(3)系统相对容易操作和理解;
(4)遇到类似威胁的部门能够避免冲突;
(5)容易实现协调预算。
缺点:
(1)它假设经营活动以及工作方式都以相同的方式继续下去;
(2)不能拥有启发新观点的动力;
(3)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
(4)它鼓励将预算全部用光以便明年可以保持相同的预算;
(5)它可能过期,并且不再和经营活动的层次或者执行工作的类型有关。
2、零基预算优点:
(1)能够识别和去除不充分或者过时的行动;
(2)能够促进更为有效的资源分配;
(3)需要广泛的参与;
(4)能够应对环境的变化;
(5)鼓励管理层寻找替代方法。
缺点:
(1)它是一个复杂的、耗费时间的过程;
(2)它可能强调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目标;
(3)管理团队可能缺乏必要的技能。
3、滚动预算优点
(1)能保持预算的完整性、继续性,从动态预算中把握企业的未来。
(2)能使各级管理人员始终保持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周详的考虑和全盘规划,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由于预算能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加以调整和修订,能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预算编制工作比较繁重。为了适当简化预算的编制工作,也可采用按季度滚动编制预算。
(4)有利于管理人员对预算资料作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并根据当前的执行情况及时加以修订,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稳定而有秩序地进行。
缺点:编制工作量大。
(7)增量预算法的缺点扩展阅读
将原定的预算结果不断的进行修改,但是这种不断的更新和修改正是滚动预算要做的事情,也是它优于普通年度预算之处。这是因为,预算有两个大的作用,考核和计划。
做为考核,沿用正式的预算是正常的,但作为计划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预算是前一年制订的,到实际执行时,情况可能已经变化,原来的假设可能已不适用,所以要有最新的预测来指导经营决策,滚动预算起的就是这个作用。
但滚动预算一般不太会作为更新的考核指标,以确保在目标设置上预算的权威性。所以滚动预算做的事不是不断的修改目标,而是不断的修改预测的结果,以指导最新的决策。
H. 与零基预算相比,增量预算的缺点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工作量大
答案解析:
增量预算方法的缺点包括:(1)受原有费用项目限制,可能导致保护落后;(2)滋长预算中的“平均主义”和“简单化”;(3)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工作量大是零基预算的缺点(具体内容参见大纲)。
I. 预算编制的方法有哪些
一、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
按其出发点的特征不同,编制预算的方法可分为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两大类。
(一)增量预算法
增量预算法又称调整预算法,是指以基期水平为基础,分析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基期项目及数额,编制相关预算的方法。
增量预算法的前提条件是:(1)现有的业务活动是企业所必需的;(2)原有的各项业务都是合理的。
增量预算法的缺点是如果预算期的情况发生变化,预算数额会受到基期不合理因素的干扰,可能导致预算的不准确,不利于调动各部门达成预算目标的积极性。
(二)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是“以零为基础编制预算”的方法,采用零基预算法在编制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期间的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主要根据预算期的需要和可能分析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的合理性,综合平衡编制费用预算。
运用零基预算法编制费用预算的具体步骤是:
(1)根据企业预算期利润目标、销售目标和生产指标等,分析预算期各项费用项目,并预测费用水平;
(2)拟订预算期各项费用的预算方案,权衡轻重缓急,划分费用支出的等级并排列先后顺序;
(3)根据企业预算期预算费用控制总额目标,按照费用支出等级及顺序,分解落实相应的费用控制目标,编制相应的费用预算。
应用零基预算法编制费用预算的优点是不受前期费用项目和费用水平的制约,能够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其缺点是编制工作量大。
二、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
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
(一)固定预算法
固定预算法又称静态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可实现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
(如生产量、销售量等)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
固定预算法存在适应性差和可比性差的缺点。一般适用于经营业务稳定、生产产品产销量稳定、能准确预测产品需求及产品成本的企业,也可用于编制固定费用预算。
(二)弹性预算法
弹性预算法又称动态预算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联动关系,按照预算期内可能的一系列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工时等)水平编制系列预算的方法。
理论上,弹性预算法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但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
编制弹性预算,要选用一个最能代表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业务量计量单位。例如,以手工操作为主的车间,就应选用人工工时;制造单一产品或零件的部门,可以选用实物数量;修理部门可以选用直接修理工时等。
弹性预算法所采用的业务量范围,视企业或部门的业务量变化情况而定,务必使实际业务量不至于超
出相关的业务量范围。一般来说,可定在正常生产能力的70%~110%之间,或以历史上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为其上下限。弹性预算法编制预算的准确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性态分析的可靠性。
与按特定业务量水平编制的固定预算相比,弹性预算有两个显着特点:(1)弹性预算是按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2)弹性预算是按成本性态分类列示的,在预算执行中可以计算一定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以便于预算执行的评价和考核。
运用弹性预算法编制预算的基本步骤是:
(1)选择业务量的计量单位;
(2)确定适用的业务量范围;
(3)逐项研究并确定各项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4)计算各项预算成本,并用一定的方式来表达。
弹性预算法又分为公式法和列表法两种具体方法:
1.公式法
公式法是运用总成本性态模型,测算预算期的成本费用数额,并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方法。根据成本性态,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y=a+bx
其中,y表示某项预算成本总额,a表示该项成本中的预算固定成本额,b表示该项成本中的预算单位变动成本额,x表示预计业务量。
2.列表法
列表法是在预计的业务量范围内将业务量分为若干个水平,然后按不同的业务量水平编制预算。
应用列表法编制预算,首先要在确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划分出若干个不同水平,然后分别计算各项预算值,汇总列入一个预算表格。
三、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预算期的时间特征不同,可分为定期预算方法和滚动预算方法两大类。
(一)定期预算法
定期预算法是以固定不变的会计期间(如年度、季度、月份)作为预算期间编制预算的方法。采用定
期预算法编制预算,保证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在时期上配比,便于依据会计报告的数据与预算比较,考核和评价预算的执行结果。但不利于前后各个期间的预算衔
接,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业务活动过程预算管理。
(二)滚动预算法
滚动预算法又称连续预算法或永续预算法,是在上期预算完成情况基础上,调整和编制下期预算,并将预算期间逐期连续向后滚动推移,使预算期间保持一定的时期跨度。
采用滚动预算法编制预算,按照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可分为逐月滚动、逐季滚动和混合滚动。
1.逐月滚动方式
逐月滚动方式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月份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月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
如在2011年1月至12月的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在1月末根据当月预算的执行情况修订2月至12月的预算,同时补充下一年1月份的预算;到2月末可根据当月预算的执行情况,修订3月至2012年1月的预算,同时补充2012年2月份的预算;以此类推。
按照逐月滚动方式编制的预算比较精确,但工作量较大。
2.逐季滚动
逐季滚动方式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季度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逐季滚动编制的预算比逐月滚动的工作量小,但精确度较差。
3.混合滚动
混合滚动方式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同时以月份和季度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的方法。这种预算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人们对未来的了解程度具有对近期把握较大、对远期的预计把握较小的特征。
运用滚动预算法编制预算,使预算期间依时间顺序向后滚动,能够保持预算的持续性,有利于考虑未来业务活动,结合企业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预算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加以调整和修订,能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