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教,如何用单片机作AB 相 高速计数
可以,将定时器设为为计数器模式,接受P3.4/P3.5(T0/T1)正亏的卖并输入就举配神可以了。
TMOD=0x55(66)。
② E6B2-CWZ6C编码器怎么判断AB相哪个在前,另外计数怎么实现,是用单片机中断计数器吗
中断的话除非你的单片机非常快,或你的编码器很慢,一般不大建议用中断,不过中断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判断哪个在前,一般可以是设定了其中一相作为检测输入,比如A相,当A相为低(0)时,判断B是高还是低。如果高,比如你让数据+1,低就让数据-1.
③ PLC 高速计数 AB相计数是怎么计数的呢
PLC 高速计乱灶数AB相计段陪喊数是指编码器输出两路计数信号(A.B),它们在相位上相差90°,PLC可以根据两者的相位,握野判断编码器的转向进行所要执行的控制。
④ ab相计数器原理
A/B 相正交计数器原理:
S7-200 plc高速计数器模式9﹑10﹑11支持A/B相正交计数器,其原理是森孙判断A/B相正交脉冲输入信号A相超前或落后此迟链B相90度相位角,对应A/B相正交计数器增或减计数旦蠢。
⑤ 单片机中 A=4EH,B=5DH,MUL AB 怎么计算的结果是AB=1C56H怎么来的
列算式就可以知道怎么得到的了:
01001110 ;A=4EH,
01011101 ;B=5DH,
------------------------;x;MUL AB
01001110
00000000
01001110
01001110
01001110
00000000
01001110
00000000
---------------------------------------------
0001110001010110
四位一组 0001 1100 0101 0110B,即1C56H。
其实乘法就是移位再累加。
⑥ 高数计数器ab相模式是什么意思
AB相的编码器输出端3跟线,分别为:A,B,Z
A:脉冲输出端(方波)与B端相差90度;
B:与A相反;
Z:编码器转一桐仿整圈输出一个脉冲;
通过AB相方式坦轮此可通过AB谁超前或者滞后来实现脉冲的加让迅减(也就是正反转)
同时AB方式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⑦ 单片机中 定时器/计数器 的计数初值是怎么计算得出的(计数和定时计算方式是否不同)--初学单片机
计数初值的计算:
定时或计数方式下计数初值如何确定:定时器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不同的操作模式其计数值均不相同。若设最大计数值为M,各操作模式下的M值为:
模式0:M=2^13=8192
模式1:M=2^16=65536
模式2:M=2^8=256
模式3:M=256,定时器T0分成2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所以THO、TLO的M均为256。
因为MCS-51的两个定时器均为加1计数器,当初值到最大值(00H或0000H)时产生溢出,将TF位置1,可发出溢出中断,因此计数器初值X的计算式为:X=M-计数值。
式中的M由操作模式确定,不同的操作模式计数器的长不相同,故M值也不相同。而式中的计数值与定时器的工作方式有关。
1、计数工作方式时
计数工作方式时,计数脉冲由外部引入,是对外部冲进行计数,因此计数值根据要求确定。其计数初值:X=M-计数值。
2、定时工作方式时
定时工作方式时,计数脉冲由内部供给,对机器周期进行计数,计数脉冲频率fcont=fosc*1/12、计数周期T=1/fcont=12/fosc定时工作方式的计数初值X等于:
X=M-计数值=M-t/T=M-(fosc*t)/12
式中:fosc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t为要求定_的时间。
(7)ab相计数单片机算法扩展阅读:
定时器工作方式的设定:
定时器有两种工作方式:定时和计数。由TMOD的D6位和D2位决定,其中D6位决定T1的工作方式,D2位决定T0的工作方式。值为0时工作在定时方式,值为1时工作在计数方式。并且有四种操作模式:
1、模式0:13位计数器,TLi只用低5位。
2、模式1:16位计数器。
3、模式2:8位自动重装计数器,THi的值在计数中不变, TLi 溢出时,THi中的值自动装入TLi中。
4、模式3:T0分成2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1停止计数。
⑧ 请教大师我想用编码器的AB相加减计数。如何编程。大师可否给我编程举个例。感谢大师
#include <cstdio>巧孙绝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b;
scanf("%d%d"孝姿,&a,&b);
printf("%d",a+b);
}
改下凯雹符号就是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