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世界报编译版

世界报编译版

发布时间:2023-05-22 02:06:54

⑴ 纽约世界报的普利策与《纽约世界报》

普利策接手时的《世界报》每份8版,售价2美分,发行量为1500份。接手后,普利策很快改组了编辑部,并于5月11日出版了第一期《世界报》。头条是关于新泽西州发生造成百万美元损失的风暴的报道。另一些头版文章报道了对一名判了刑的杀人兇手的访问记、华尔街的一名跳楼自杀者、匹兹堡的一次绞刑、海地的暴动,以及一名被冤屈的女仆的悲惨状况。普利策下令发售2万份,而在煽情性新闻方面可与普利策相比的只有当时《纽约先驱报》的老板贝内特。第二天,《世界报》成了纽约市民街谈巷议的话题。
普利策积极提高报纸的质量。他利用第一版报头两侧的版位提高发行量,刊登独家新闻。他做的第一件深得人心之事,是鼓吹把那座被誉为世界奇迹的布鲁克林大桥向每天上班经过的人免费开放。除了煽情和促销,《世界报》也刊登一些好新闻,并采取了新的社论方针。社论版上出现了简明的十点纲领:征收奢侈品税;征收遗产税;征收巨额收入税;征收垄断企业税;向特权公司征税;制定关税税则;改革文官制度;惩办贪官污吏;惩办买卖选票者;惩办在选区中压制雇员的雇主。普利策在第一期《世界报》上写道:“这样一份不仅便宜而且生动的、不仅生动而且巨大的、不仅巨大而且又是真正民主的、献身于人民事业的报纸,在这个成长中的大城市,有着充分发展的空间。”
对有产阶级的阔绰感到不满并主张实行经济和社会改革的纽约人发现,《世界报》读起来兴趣盎然,而那些对生财有道之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则发现,《世界报》的社论中充满了异端邪说。普利策不遗和消余力地为穷苦无助的人说话。在他办《世界报》的头两年中,代表移民、穷人和工人阶级利益的改革运动如火如荼,特别是移民妇女在服装厂的血汗车间里受到的非人待遇、缺少就学机会、不公平的税收负担,都成了《世界报》的社论和新闻题材。1883年7月,纽约许多人口拥挤的贫民窟遭到热浪的袭击,死了不少人;《世界报》发现,在前一周报道的716名死亡者中,有392人是5岁以下的儿童。记者赶赴现场进行了采访。标题制作人制作了“孩子们是怎样被烤死的”和“小棺材成排”等标题,以引起当局的震惊与关注,使之采取行动。《世界报》的廉租公寓改革运动一直持续到1884年初,当时,它报道了菲利克斯·阿德勒(Felix Adler)教授为帮助穷人做出的努力。其他报道则与后来几十年中见诸《世界报》的大同小异,讲述的是移民社会的宗教聚会、针对移民的暴力、工厂里拥挤不堪的状况、工人星期日参观博物馆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的权利,以及政治机构中的偏见等。
在1884年的总统选举中,普利策支持纽约州州长、民主党候选人格罗弗·克利夫兰,而反对共和党保守派候选人詹姆斯·B·布莱恩当选总统。《世界报》因其自由派的政治和社会立场而大大增加了发行量。当时,曾是《邮讯报》编辑主任的约翰·A·柯克里尔(John A. Cockerill)来到《世界报》担任编辑主任。他一向善于渲染富有人情味的消息,也经常组织重大的本地、国内和国际新闻。在印刷方面,新的《世界报》采用了比以前更小更轻的铅字,而内容却独具特色:如“暴风过后死人无数”,“悄棚局尖叫饶命”,“小洛塔的情人”,“血的洗礼”等。标题用词尝用头韵;常见题材是性、冲突和犯罪。
到了1884年底,《世界报》的日销量超过6万份,增加了3倍。4个月后,《世界报》因成功地采用大量木刻和线条画,销售量突破10万大关。普利策的推销员赠给每个职员一顶大礼帽,并在市政厅公园鸣礼炮100响以示庆祝。到1884年,《世界报》在广告方面收入达到最高,报纸页数也增至每天12—14版,周日36—44版。尽管开支增加,广告费上涨,但面对它所吸引的大众读者,报纸的售价仍为2美分。1887年,《世界报》的销售量达到25万份,普利策铸造了一枚银质奖章,以祝贺美国最大的报纸发行量。 1880年代,纽约市的人口增加了50%。当时,在纽约市内,每5个人中就启让有4人不是本人外国出生的,就是父母是外国出生的。普利策身为移民,对这一事实非常敏感。而且他了解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知道他的读者既希望得到娱乐,又希望报纸起到有效的和进步的领导作用。因此,《世界报》以生动的方式报道重大新闻,以满足变化中的社会需求,并以煽情主义的新闻内容和版面来适应另一种趋势。普利策以占纽约多一半人口的新涌入劳工为读者对象,从三个方面塑造报纸的新形象:其一,经常发表支持穷人的言论,反对富有阶级和贪污腐败,以赢得读者的信任;其二,发起组织一系列具体细小的有利于一般大众的社会运动,制造社会热点,并对参与的读者实施奖励;其三,要求记者深入社会下层,写作接近读者心理的煽情报道,采用耸动的标题和较多的新闻图片。
面对批评家对煽情主义的抨击,普利策回答,人情味报道和煽情故事是争得高发行量所必需的。他认为,在发行量扩大之后,可以通过吸引读者关注社论栏和公共事务的新闻报道,来营造健康的公众舆论。
除了实用的社会改革与促销手段之外,噱头也是《世界报》的特长。另外,《世界报》篇幅的扩大使编辑们既能够有噱头和特稿来活跃版面,又能够继续保留严肃而重要的新闻报道。

⑵ 世界报的法国世界报

《世界报》(法语:Le Monde),法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是法国在海外销售量最大的日报,在法语国家地区颇有影响,其发行范围不局限于法国,欧洲、北美以及大多数非洲国家都有它的订户,国际知名度颇高。主要读者是法国和法语国家地区的政、经、知识界及专业人士。外界普遍认为该报的政治立场为中偏左。

法国《世界报》(Le Monde)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创办于1944年,主要读者多为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社会精英人物,可以说是法国最有威望的报纸。 众所周知,二战期间,法国贝当政府与纳粹政权合作。所以,二战之后法国新政府希望开办一份在国内外受到尊重的法国报纸,重塑法国的形象。 该报创刊于1944年10月,前身为《时报》(Le Temps)。后者在二战前曾是最着名的上层社会报纸之一。
法国着名抵抗运动记者于贝尔·伯夫-梅里(Hubert Beuve-Mery)在戴高乐的协助下接收了《时报》,联合30多名年轻记者创办了《世界报》(Le Monde)。伯夫-梅里为这份新报纸确定了四大原则:国际视野、保持质量、维护独立、信守承诺。“维护独立”成为该报原则的核心,伯夫-梅里宣称要做一份“独立于政治党派、金钱力量和宗教势力”的报纸。1944年12月18日创刊号上第一篇社论宣布了他们的新闻理想宴吵:“本报的第一个宏愿就是保证读者得到明确、真实和尽可能迅速、完整的新闻。”《世界报》是法国唯一独立自主编辑发行的主要报纸,产权为报纸人员合作所有。 该报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报道严肃,深层报道和评论、政要专访比较多,措辞讲究。其国际时评言简意赅,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颇受各方关注。
法国总统、总理、外长常在该报发表独家谈话,外国元首和政经界人物也常接受该报记者采访。
该报政治倾向“中左”,在国际问题上反映法政府立场。该报拥有近200编辑记者,在全球十余个大城市派驻有记者。
1944年创办时,戴激祥仔高乐要求该报“无论在法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具有参考价值”,伯夫-梅里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报纸在60年如一日,办得极为严肃,版面紧凑,明汪没有照片,由少量图表和漫画,广告较少。该报对实施的评论水平很高,文字考究,在国际上颇有声望。该报每天83个版,读者对象为高层知识界和专业人员,但其发行范围并不局限于法国,欧洲,北美以及大多数非洲国家都有它的订户。发行量大体保持在30~40万分的水平上。2003年《世界报》进行改版,从严肃转向活泼,开始采用照片,而且数量较多,从单色转为彩色,字体加大13%,文章数量减少,图片增多,使报纸更贴近读者。在2002年,发行量曾接近60万份:但在2005年,《世界报》的发行遭遇了“滑铁卢”,只有32.4万份。 目前《世界报》采用柏林版式,主刊一般在24版左右,包括头版、事件、国际、地球、法国、政治、社会、经济、争论、文化&潮流、布告版和天气与游戏版。一周出版六天,周六和周日合刊,周六刊出。
除此之外,《世界报》每日还出版内容精良的报纸增刊。周二出版环保&企业、周三出版理财&财富、周五出版书籍、周六的周末增刊内容丰富,一般有运动&健身、文化&思想、科学&技术等内容,而周六周日的合刊会出版多达30多个版面的电视指南和地缘政治增刊。 1999年世界报网站由世界报股份有限公司注资3000万成立的子公司——交互世界报(Le Monde interactif)和法国拉加代尔集团共同建立。2002年4月15日世界报网站开始设立付费版,即所谓的“付费墙”,部分文章只有通过付费才能够进入阅读。付费内容包括了专题性的新闻信服务、能够阅读从1987年起的《世界报》的资料库(这个资料库囊括了自《世界报》创刊之始所记录的所有历史资料)、及时获取的新闻快递,还有更多的分析文章和资料等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内容。2003年开始,世界报网站逐渐成为了法语世界第一大新闻网站:根据Google搜索引擎统计显示,在全球文字媒体的网络版中,《世界报》网络版的点击率居第九位,在英语之外的文字媒体中,它的点击率居第一位:在法国文字媒体的网站中,更是独占鳌头。网络版的读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青年。他们过去并不读《世界报》,许多人看过网络版后对这份报纸产生兴趣,进而购买或订阅,网络版就成为通向文字版《世界报》的桥梁。为提高其发行量作出了贡献。
随着无线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报》也不断进行新媒体的新闻改革,适时推出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根据法国相关监管部门的统计,通过《世界报》手机应用进行访问的用户数量在2012年11月达到了2000多万次,荣居新闻类网站的第一位,这不能不说明《世界报》在新媒体浪潮中所获得的巨大成功。 《世界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关注国际新闻,纵览世界风云变化,透析环球世态冷热。
《世界报》以全新的市场化的都市报风格,关注世界热点,引述境内外媒体和专家学者对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的看法和观点。紧盯热点,紧随潮流;独家视角,深度解读。重磅报道大国博弈,全方位扫描世间万象,内容独特,版式新颖,好看耐读。
新组建的《世界报》依托“中国十大晚报”新安晚报的品牌人才资源以及新安传媒有限公司的资金实力,积极与相关驻外机构、知名专家展开合作,注重原创、独家报道、深度报道,增加报纸的厚度和深度,使之更具影响力、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更加贴近读者、贴近市场。 《世界报》(Die Welt)(德国)是一份在德国全国发行的报纸。
1946年6月由英国占领军当局在汉堡创办,1952年招标出售,被阿克塞尔.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买下了大部分股份,现在是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的核心报纸,全部股份归施氏出版社所有,总编辑部1993年迁至柏林。该报综合要闻版20~30版,时事社评水平较高,还有同等数量版面的各种副刊,在国内有11各分社,如“精神世界”、“文化世界”、“旅游世界”、“汽车世界”等等。世界主要国家驻有记者。主要读者是政界、经济界领导人,发行量不大,2003年约为21万份,但在世界上影响较大,因而该报被视为德国的代表性报纸。 1946年由 6月由英国占领军当局在汉堡创办,1952年招标出售,被阿克塞尔·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买下大部分股份,现在是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的核心报纸,全部股份归施氏出版社所有,总编辑部1976年迁至伯恩,1993年迁至柏林。

⑶ Le monde 世界报 pdf下载

http://www.lemonde.fr/web/monde_pdf/0,33-0,1-0,0.html
Le Monde官网的下载,每天都有 (上面这行网址全部源漏复制粘贴到地址栏)
---------------------------------
可是别的地方没有啊,这个可以下,只是要交钱,15欧一个月。Le Monde又不是公益报纸, 人也得赚肢裂指钱哪会给你免费下载呀。历配。

阅读全文

与世界报编译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液压油可压缩吗 浏览:944
源泉cad加密文件 浏览:125
银河v10驱动重编译 浏览:889
电脑上文件夹右击就会崩溃 浏览:689
右美维持算法 浏览:938
php基础编程教程pdf 浏览:219
穿越之命令与征服将军 浏览:351
android广播重复 浏览:832
像阿里云一样的服务器 浏览:318
水冷空调有压缩机吗 浏览:478
访问日本服务器可以做什么 浏览:434
bytejava详解 浏览:450
androidjava7 浏览:386
服务器在山洞里为什么还有油 浏览:887
天天基金app在哪里下载 浏览:976
服务器软路由怎么做 浏览:293
冰箱压缩机出口 浏览:229
OPT最佳页面置换算法 浏览:646
网盘忘记解压码怎么办 浏览:853
文件加密看不到里面的内容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