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央编绎出版社是正规出版社吗
没错了,当然是正规出版社。网址:http://www.cctpbook.com/
中央编译出版社成立于1993年9月,是隶属于中央编译局的中央级社会科学专业出版社,主要翻译介绍世界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方面的最新作品。
中央编译出版社以“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重要使命,以“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为座右铭,与国内外的出版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以出“精品图书”为导向,力争所出图书的内容、编辑、印装、设计都达到一流水平;以尊重知识为基石,以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智力后盾,出版高品位、高质量的图书。
中央编译出版社拥有高素质的管理、编辑、出版和发行人员,能胜任英文、德文、俄文、法文、日文、西班牙文等多种外文图书的编译和出版工作。目前已出版译自英、法、德、俄、日、韩国等语种的多种图书。
中央编译出版社虽然成立时间尚短,但在中国的出版界、学术界以及读书界已享有较高声誉。目前,我社与国外一些着名出版机构如英国的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剑桥大学出版社、布莱克维尔出版公司、法国的伽利玛出版社、发现出版社、美国的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俄国的俄罗斯文学委员会、日本的研文社、韩国的三省出版社等都开展了出版业务上的合作,并与国内外的一些着名学者建立了长期的联系。
⑵ 需要比较权威的爱因斯坦的传记
少年时代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此如庆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他拉小提琴。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在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总是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时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属平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更是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电器工厂里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爱因斯坦的父亲则负责商业的往来。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自己就非常喜爱数学,当小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用很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介绍给他。在叔父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的受到了科学和哲学的启蒙。
父亲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但却是一个乐观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每星期都有一个晚上要邀请来慕尼黑念书的穷学生吃饭,这样等于是救济他们。其中有一对来自立陶宛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他们都是学医科的,喜欢阅读书籍、兴趣广泛。他们被邀请来爱因斯坦家里吃饭,并和羞答答、长着黑头发和棕色眼睛的小爱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麦克斯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给他看。麦克斯在爱因斯坦十二岁时,给了他一本施皮尔克的平面几何教科书。爱因斯坦晚橡搜年森握回忆这本神圣的小书时说:“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留下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爱因斯坦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科普读物不但增进了爱因斯坦的知识,而且拨动了年轻人好奇的心弦,引起他对问题的深思。
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失败。他接受了联邦工业大学校长以及该校着名的物理学家韦伯教授的建议,在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念完中学课程,以取得中学学历。
1896年10月,爱因斯坦跨进了苏黎世工业大学的校门,在师范系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他对学校的注入式教育十分反感,认为它使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思考其他问题。幸运的是,窒息真正科学动力的强制教育,在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要比其他大学少得多。爱因斯坦充分的利用学校中的自由空气,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热爱的学科上。在学校中,他广泛的阅读了赫尔姆霍兹、赫兹等物理学大师的着作,他最着迷的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他有自学本领、分析问题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早期工作
1900年,爱因斯坦从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由于他对某些功课不热心,以及对老师态度冷漠,被拒绝留校。他找不到工作,靠做家庭教师和代课教师过活。在失业一年半以后,关心并了解他才能的同学马塞尔·格罗斯曼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格罗斯曼设法说服自己的父亲把爱因斯坦介绍到瑞士专利局去作一个技术员。
爱因斯坦终身感谢格罗斯曼对他的帮助。在悼念格罗斯曼的信中,他谈到这件事时说,当他大学毕业时,“突然被一切人抛弃,一筹莫展的面对人生。他帮助了我,通过他和他的父亲,我后来才到了哈勒(时任瑞士专利局局长)那里,进了专利局。这有点象救命之恩,没有他我大概不致于饿死,但精神会颓唐起来。”
1902年2月21日,爱因斯坦取得了瑞士国籍,并迁居伯尔尼,等待专利局的招聘。1902年6月23日,爱因斯坦正式受聘于专利局,任三级技术员,工作职责是审核申请专利权的各种技术发明创造。1903年,他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玛丽克结婚。
1900~1904年,爱因斯坦每年都写出一篇论文,发表于德国《物理学杂志》。头两篇是关于液体表面和电解的热力学,企图给化学以力学的基础,以后发现此路不通,转而研究热力学的力学基础。1901年提出统计力学的一些基本理论,1902~1904年间的三篇论文都属于这一领域。
1904年的论文认真探讨了统计力学所预测的涨落现象,发现能量涨落取决于玻尔兹曼常数。它不仅把这一结果用于力学体系和热现象,而且大胆地用于辐射现象,得出辐射能涨落的公式,从而导出维恩位移定律。涨落现象的研究,使他于1905年在辐射理论和分子运动论两方面同时做出重大突破。
1905年的奇迹
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奇迹。这一年他写了六篇论文,在三月到九月这半年中,利用在专利局每天八小时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在三个领域做出了四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他发表了关于光量子说、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这四篇重要论文。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将自己认为正确无误的论文送给了德国《物理年报》编辑部。他腼腆的对编辑说:“如果您能在你们的年报中找到篇幅为我刊出这篇论文,我将感到很愉快。”这篇“被不好意思”送出的论文名叫《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
这篇论文把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情况,提出光量子假说。认为:对于时间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而对于瞬时值,光则表现为粒子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
在这文章的结尾,他用光量子概念轻而易举的解释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推导出光电子的最大能量同入射光的频率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10年后才由密立根给予实验证实。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才仅仅是开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光、热、电物理学的三个领域中齐头并进,一发不可收拾。1905年4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5月完成了《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这是两篇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的论文。爱因斯坦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观测由分子运动的涨落现象所产生的悬浮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来测定分子的实际大小,以解决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
三年后,法国物理学家佩兰以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从而无可非议的证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客观存在,这使最坚决反对原子论的德国化学家、唯能论的创始人奥斯特瓦尔德于1908年主动宣布:“原子假说已经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
1905年6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开创物理学新纪元的长论文《论运体的电动力学》,完整的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这是爱因斯坦10年酝酿和探索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古典物理学的危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是近代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狭义相对论不但可以解释经典物理学所能解释的全部现象,还可以解释一些经典物理学所不能解释的物理现象,并且预言了不少新的效应。狭义相对论最重要的结论是质量守恒原理失去了独立性,他和能量守恒定律融合在一起,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他还有比较常讲到的钟慢尺缩、光速不变、光子的静止质量是零等等。而古典力学就成为了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时的一种极限情况。这样,力学和电磁学也就在运动学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写了一篇短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质能相当性是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也为20世纪40年代实现的核能的释放和利用开辟了道路。
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突破性成就,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前无古人”。即使他就此放弃物理学研究,即使他只完成了上述三方面成就的任何一方面,爱因斯坦都会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笔。爱因斯坦拨散了笼罩在“物理学晴空上的乌云”,迎来了物理学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纪元。
⑶ 中央编译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北京市。根据查询网络斗棚地图可知,中央编译出版社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四环西路,在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新闻和出版业为主的企业,成立于1993年9月,是隶属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中央级社会科学类专业出版社,主要翻译带孙介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经典着作和前空行则沿作品。
⑷ 《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与记者对话》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与记者对话》(尹承东申宝楼编译)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M4Uw_L2TFeEHPGn_hArJQw
书名: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与记者对话
豆瓣评分:6.5
作者:尹承东/申宝楼 编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副标题:与记者对话
出版年:2015-4
内容简介
本书为1968年—2006年各国记者采访马尔克斯的文章合集。马尔克斯的访谈录以前散见于各国的报纸和文学杂志,此次首次以合辑的形式呈现给中国读者。编译者在每篇访谈之前都做了背景介绍,更精心编制了马尔克斯的创作年表,附在书后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尹承东先生和申宝楼先生均为中共中央编译局西班牙文资深翻译家,曾共同留学哥伦比亚高简棚安第斯大学研究拉丁美洲文学、共同会见加西亚•马尔克斯并合作翻译了他的《迷宫中的将军》(南海出版公司,1990年;台湾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还共同以访问学者身份留学西班牙研究该国文学。
尹承东先生的译着还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以及多部西班牙文学作品。申宝楼先生的译着还有19世纪着名西班牙作家维•布•伊巴涅斯的《橙园春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堂胡安•曼努埃尔的《卢卡诺伯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以及多部拉美文学作品。
两位翻译家是戚则我国颇有影响的西班牙语文学的传播者。他们的本业是从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等中国国家领导人着作和中央文献的翻译工作,还曾合作翻译了《陈毅诗选》(外文咐册出版社,2012年)。虽年逾古稀,但他们依旧活跃在翻译战线上笔耕不辍,是我国西班牙文翻译界的常青树。
⑸ 《CIA超强阅人术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教你快速读懂他人的秘诀》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CIA超强阅人术》电子书网盘巧悔桐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XMLcW1Dj3bmL1ABEToWaSQ
书名:CIA超强阅人术
豆瓣评分:5.5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5
页数:246
内容简介:
《CIA超强阅人孝坦术: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教你快速读懂他人的秘诀》以大量生动的案件为实例,并结合CIA特工多年的实践经验,为读者讲解CIA特工的超强阅人技巧,使读者能够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学习先进的阅人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分析他人的内心世界,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前链作当中,更好地把握他人的心理,从而在社交中游刀有余,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⑹ 谁动了我的奶酪 最早是哪一年出版的
国内白金版、钻石版、青少年版等,全球共有以下16个版本,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
1. Who Moved My Cheese?
作者: Spencer Johnson
出版社: Putnam Alt
出版年: 1998-09-08
2. Who Moved My Cheese?
如悔作者: Spencer Johnson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 1999年3月4日
3. Who Moved My Cheese
作者: Spencer Johnson
出版社: Simon & Schuster Audio
出版年: 2000-04-01
4. チーズはどこへ消えた?
译者: 门田美铃
作者: Spencer Johnson,M.D.
出版社: 扶桑社
出版如答年: 2000年11月30日
5. 谁动了我的奶酪?
译者: 吴立俊
作者: [美] 斯宾塞·约翰逊
出渣橡慧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01-9
6. Who Moved My Cheese? Large-Print Edition
作者: Spencer Johnson
出版社: Putnam Alt
出版年: 2001-11-09
7. Who Moved My Cheese?
作者: Spencer Johnson
出版社: Vermilion
出版年: 2002-02-07
8. Who Moved My Cheese? for Teens
作者: Spencer Johnson
出版社: Putnam Publishing Group
出版年: 2002-10
9.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 约翰逊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年: 2003-05-01
10. Who Moved My Cheese? For Kids
作者: Spencer Johnson
出版社: Putnam Juvenile
出版年: 2003-05-12
11. 谁动了我的奶酪?(青少年版)
译者: 罗琳
作者: 约翰逊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04-7-1
12. 谁搬走了我的奶酪 Who moved my cheese?
作者: 史宾赛•强森,译/游羽蓁
出版社: 奥林
出版年: 2005-01-10
13. Who Moved My Cheese?
作者: Spencer Johnson
出版社: 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
出版年: 2005-07-01
14. Who Moved My Cheese?
作者: Spencer Johnson
出版社: 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
出版年: 2006-07-01
15. 谁动了我的奶酪?(钻石版)
作者: (美)斯宾塞·约翰逊 译者: 魏平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07-8-1
16. Who Moved My Cheese
作者: Spencer Johnson
出版社: Simon & Schuster Audio
出版年: 2009-01-06
⑺ 中央编译出版社怎么样
纸质版本需要对比的维度太多,只论正版电子版的四大名着,中央编译出版社的当属第一,比较着名的就是他们那套注释详细令人震惊的四大名着了。
中央编译出版社成立于 1993 年 9 月,主要出版多语种重要文献,译介出版国内外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方面经典着作和前沿作品。中央编译出版社以“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立社使命,以“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为座右铭,以出“精品图书”为导向,以尊重思想知识为基石,以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智力后盾,精心打造高品质图书。
⑻ 《道德情操论》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道德情操论》([英国] 亚当·斯密)电子书网盘胡磨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vilaH69RfpTgB396wRxvTg
书名:道德情操论
作者:[英国] 亚当·斯密
译者:谢宗林
豆档模瓣评分:8.5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8
页数:437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裤蠢斗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剑桥大学出版社权威版本翻译的全译本,台湾着名学者、《国富论》译者谢宗林的权威译本。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8世纪英国着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被选入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秋,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63年,任英国财政大臣养子的伴游导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
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着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着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⑼ 中央编译出版社的介绍
中央编译出版社成立于1993年9月,是隶属于中共中央编译局的中央级社会科学类专业出版社,主要翻译介绍世界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经典着作和前沿作品。中央编译出版社夙以“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立社使命,以“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为座右铭,以出“精品图书”为导向,以尊重思想知识为基石,以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智力后盾,致力于出版高品位、高质量的图书。2009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一级出版社,授予“全国百佳出版单位”称号。中央编译出版社下设社科学术分社、图文出版分社、教育出版分社、综合出版分社,中央编译局文库编辑中心、文化艺术编辑中心等出版部门,总编室、印务部、办公室、财务部等职能部门,以及营销中心。下辖独立子公司中央编译局翻译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