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
工程测量学与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学海洋测绘和测绘仪器学一样,是现代测绘学的分支学科。它即遵循测绘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又为了解决工程和工程建设中的测绘技术问题,工程测量学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各种专用和通用的测量仪器。
2.2 观测量和测量定位原理
2.2.1 工程测量中的观测量
工程测量的实质是:
1> 通过各种观测量确定客观物体上的特征点在某一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平面位置与高程即X,Y,H)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2> 根据设计坐标(X,Y,Z)通过各种观测量将设计实体放样到实地。
观测量:
1> 角度(方向)观测量
角度观测量又分水平角和垂直角(高度角)或天顶距(观测方向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所用仪器:经纬仪、全站仪
2> 距离观测量
两点间的平距、斜距,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所用仪器:钢尺、皮尺、铟瓦线尺(叫丈量法或机械法)
经纬仪、视距仪(叫视距法或视差法)
测距仪、全站仪(叫物理测距法)
GPS全球定位系统(伪距法)
3> 高差观测量
两点正常高程之差
所用仪器:钢尺、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用于工程变形测量)
4> 方位角观测量
地面上某一方向线与真北方向的夹角(真方位角)
所用仪器:陀螺仪(用于矿山、铁路与公路隧道及城市地铁隧道中)
2.2.2 工程测量中测量定位原理
工程测量的任务:测量、测设或放样
工程测量中所采用的坐标系统:
1> 平面—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或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 高程—正常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