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FPGA排序算法

FPGA排序算法

发布时间:2023-07-08 05:44:47

㈠ 有关fpga的图像处理算法

不管什么算法其实就是一些加、减、乘、除法;FPGA是天生的并行结构,它有很多硬件乘法器,所以决定了它是做高速算法运算的最佳选择。不同的FPGA运算速度不同,内部的硬件资源也不同,内部的DSP块也不同。

“怎样在FPGA里用硬件实现图像的算法”推荐你去看一下《现代DSP技术》,它介绍了用FPGA做数字信号处理的系统方法。结合DSPBuilder和Matlab等工具可以轻松完成图像处理算法。用FPGA做图像处理有现成的IPcore可以使用,比如FFT,FIR2D,CIC,CSC,MedianFilter2D,DhromaResmapler等等。其它没有的算法都可以通过工具软件用硬件实现。因为是并行结构其速度一般比DSP等快一些,比如在CYCLONII上做一个1024点16位的定点FFT只需要601个时钟周期。而一个16位的FIR只需要一个时钟.

㈡ FPGA现在学起来怎么样难不需要了解哪些基础课程

FPGA学习重点

1. 看代码,建模型

只有在脑海中建立了一个个逻运祥模辑模型,理解FPGA内部逻辑结构实现的基础,才能明白为什么写Verilog和写C整体思路是不一样的,才能理解顺序执行语言和并行执行语言的设计方法上的差异。在看到一段简单程序的时候应该想到是什么样的功能电路。2. 用数学思维来简化设计逻辑

学习FPGA不仅逻辑思维很重要,好的数学思维也能让你的设计化繁为简,所以啊,那些看见高数就头疼的童鞋需要重视一下这门课哦。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两个32bit的数据X[31:0]与Y[31:0]相乘。当然,无论Altera还是Xilinx都有现成的乘法器IP核可以调用,这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两个32bit的乘法器将耗费大量的资源。那么有没有节省资源,又不太复杂的方式来实现呢?我们可以稍做修改:将X[31:0]拆成两部分X1[15:0]和X2[15:0],令X1[15:0]=X[31:16],X2[15:0]=X[15:0],则X1左移16位后与X2相加可以得到X;同样将Y[31:0]拆成两部分宴者Y1[15:0]和Y2[15:0],令 Y1[15:0]=Y[31:16],Y2[15:0]=Y[15:0],则Y1左移16位后与Y2相加可以得到Y,则X与Y的相乘可以转化为X1和X2 分别与Y1和Y2相乘,这样一个32bit*32bit的乘法运算转换成了四个16bit*16bit的乘法运算和三个32bit的加法运算。转换后的占用资源将会减少很多,有兴趣的童鞋,不妨综合一下看看,看看两者差多少。3. 时钟与触发器的关系

“时钟是时序电路的控制者”这句话太经典了,可以说是FPGA设计的圣言。FPGA的设计主要是以时序电路为主,因为组合逻辑电路再怎么复杂也变不出太多花样,理解起来也不没太多困难。但是时序电路就不同了,它的所有动作都是在时钟一拍一拍的节奏下转变触发,可以说时钟就是整个电路的控制者,控制不好,电路功能就会混乱。打个比方,时钟就相当于人体的心脏,它每一次的跳动就是触发一个 CLK,向身体的各个器官供血,维持着机体的正常运作,每一个器官体统正常工作少不了组织细胞的构成,那么触发器就可以比作基本单元组织细胞。

时序逻辑电路的时钟是控制时序逻辑电路旁缓状态转换的“发动机”,没有它时序逻辑电路就不能正常工作。因为时序逻辑电路主要是利用触发器存储电路的状态,而触发器状态变换需要时钟的上升或下降沿,由此可见时钟在时序电路中的核心作用。最后简单说一下体会吧,归结起来就是多实践、多思考、多问。实践出真知,看100遍别人的方案不如自己去实践一下。实践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兴趣,一方面来自压力。有需求会容易形成压力,也就是说最好能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锻炼,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什么你会觉得FPGA难学?

1. 不熟悉FPGA的内部结构

FPGA为什么是可以编程的?恐怕很多初学者不知道,他们也不想知道。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无关紧要的。他们潜意识的认为可编程嘛,肯定就是像写软件一样啦。软件编程的思想根深蒂固,看到Verilog或者VHDL就像看到C语言或者其它软件编程语言一样。一条条的读,一条条的分析。

拒绝去了解为什么FPGA是可以编程的,不去了解FPGA的内部结构,要想学会FPGA 恐怕是天方夜谭。那么FPGA为什么是可以“编程”的呢?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程”。其实 “程”只不过是一堆具有一定含义的01编码而已。编程,其实就是编写这些01编码。只不过我们现在有了很多开发工具运算或者是其它操作。所以软件是一条一条的,通常都不是直接编写这些01编码,而是以高级语言的形式来编写,最后由开发工具转换为这种01编码而已。对于软件编程而言,处理器会有一个专门的译码电路逐条把这些01编码翻译为各种控制信号,然后控制其内部的电路完成一个个的读,因为软件的操作是一步一步完成的。

而FPGA的可编程,本质也是依靠这些01编码实现其功能的改变,但不同的是FPGA之所以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不是依靠像软件那样将01编码翻译出来再去控制一个运算电路,FPGA里面没有这些东西。FPGA内部主要三块:可编程的逻辑单元、可编程的连线和可编程的IO模块。

可编程的逻辑单元

其基本结构某种存储器(SRAM、 FLASH等)制成的4输入或6输入1输出的“真值表”加上一个D触发器构成。任何一个4输入1输出组合逻辑电路,都有一张对应的“真值表”,同样的如果用这么一个存储器制成的4输入1输出的“真值表”,只需要修改其“真值表”内部值就可以等效出任意4输入1输出的组合逻辑,这些“真值表”内部值就是那些01编码。

如果要实现时序逻辑电路怎么办?任何的时序逻辑都可以转换为组合逻辑+D触发器来完成。但这毕竟只实现了4输入1输出的逻辑电路而已,通常逻辑电路的规模那是相当的大。可编程连线

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可编程连线了。在这些连线上有很多用存储器控制的链接点,通过改写对应存储器的值就可以确定哪些线是连上的而哪些线是断开的。这就可以把很多可编程逻辑单元组合起来形成大型的逻辑电路。

可编程的IO

任何芯片都必然有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有可编程的IO可以任意的定义某个非专用引脚(FPGA中有专门的非用户可使用的测试、下载用引脚)为输入还是输出,还可以对IO的电平标准进行设置。

总归一句话,FPGA之所以可编程是因为可以通过特殊的01代码制作成一张张 “真值表”,并将这些“真值表”组合起来以实现大规模的逻辑功能。不了解FPGA内部结构,就不能明白最终代码如何变到FPGA里面去的,也就无法深入的了解如何能够充分运用FPGA。现在的FPGA,不单单是有前面讲的那三块,还有很多专用的硬件功能单元,如何利用好这些单元实现复杂的逻辑电路设计,是从菜鸟迈向高手的路上必须要克服的障碍。而这一切,还是必须先从了解FPGA内部逻辑及其工作原理做起。

2. 错误理解HDL语言,怎么看都看不出硬件结构

HDL语言的英语全称是:Hardware Deion Language,注意这个单词Deion,而不是Design。老外为什么要用Deion这个词而不是Design呢?因为HDL确实不是用用来设计硬件的,而仅仅是用来描述硬件的。

描述这个词精确地反映了HDL语言的本质,HDL语言不过是已知硬件电路的文本表现形式而已,只是将以后的电路用文本的形式描述出来而已。而在编写语言之前,硬件电路应该已经被设计出来了。语言只不过是将这种设计转化为文字表达形式而已。

硬件设计也是有不同的抽象层次,每一个层次都需要设计。最高的抽象层次为算法级、然后依次是体系结构级、寄存器传输级、门级、物理版图级。

使用HDL的好处在于我们已经设计好了一个寄存器传输级的电路,那么用HDL描述以后转化为文本的形式,剩下的向更低层次的转换就可以让EDA工具去做了,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工作量。这就是可综合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对这一抽象层次上硬件单元进行描述可以被EDA工具理解并转化为底层的门级电路或其他结构的电路。在FPGA设计中,就是在将这以抽象层级的意见描述成HDL语言,就可以通过FPGA开发软件转化为上一点中所述的FPGA内部逻辑功能实现形式。HDL也可以描述更高的抽象层级如算法级或者是体系结构级,但目前受限于EDA软件的发展,EDA软件还无法理解这么高的抽象层次,所以HDL描述这样抽象层级是无法被转化为较低的抽象层级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不可综合。

所以在阅读或编写HDL语言,尤其是可综合的HDL,不应该看到的是语言本身,而是要看到语言背后所对应的硬件电路结构。3. FPGA本身不算什么,一切皆在FPGA之外

FPGA是给谁用的?很多学校是为给学微电子专业或者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的学生用的,其实这不过是很多学校受资金限制,买不起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工具而用FPGA工具替代而已。其实FPGA是给设计电子系统的工程师使用的。这些工程师通常是使用已有的芯片搭配在一起完成一个电子设备,如基站、机顶盒、视频监控设备等。当现有芯片无法满足系统的需求时,就需要用FPGA来快速的定义一个能用的芯片。前面说了,FPGA里面无法就是一些“真值表”、触发器、各种连线以及一些硬件资源,电子系统工程师使用FPGA进行设计时无非就是考虑如何将这些以后资源组合起来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而已,而不必像IC设计工程师那样一直要关注到最后芯片是不是能够被制造出来。

本质上和利用现有芯片组合成不同的电子系统没有区别,只是需要关注更底层的资源而已。要想把FPGA用起来还是简单的,因为无非就是那些资源,在理解了前面两点再搞个实验板,跑跑实验,做点简单的东西是可以的。而真正要把FPGA用好,那光懂点FPGA知识就远远不够了。因为最终要让FPGA里面的资源如何组合,实现何种功能才能满足系统的需要,那就需要懂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4. 数字逻辑知识是根本

无论是FPGA的哪个方向,都离不开数字逻辑知识的支撑。FPGA说白了是一种实现数字逻辑的方式而已。如果连最基本的数字逻辑的知识都有问题,学习FPGA的愿望只是空中楼阁而已。数字逻辑是任何电子电气类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也是必须要学好的一门课。

如果不能将数字逻辑知识烂熟于心,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学FPGA到最后仍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始终是一场空的。以上四条只是我目前总结菜鸟们在学习FPGA时所最容易跑偏的地方,FPGA的学习其实就像学习围棋一样,学会如何在棋盘上落子很容易,成为一位高手却是难上加难。要真成为李昌镐那样的神一般的选手,除了靠刻苦专研,恐怕还确实得要一点天赋。荐读

1. 入门首先要掌握HDL(HDL=verilog+VHDL)

第一句话是:还没学数电的先学数电。然后你可以选择verilog或者VHDL,有C语言基础的,建议选择VHDL。因为verilog太像C了,很容易混淆,最后你会发现,你花了大量时间去区分这两种语言,而不是在学习如何使用它。当然,你思维能转得过来,也可以选verilog,毕竟在国内verilog用得比较多。接下来,首先找本实例抄代码。抄代码的意义在于熟悉语法规则和编译器(这里的编译器是硅编译器又叫综合器,常用的编译器有:Quartus、ISE、Vivado、Design Compiler 、Synopsys的VCS、iverilog、Lattice的Diamond、Microsemi/Actel的Libero、Synplify pro),然后再模仿着写,最后不看书也能写出来。编译完代码,就打开RTL图,看一下综合出来是什么样的电路。HDL是硬件描述语言,突出硬件这一特点,所以要用数电的思维去思考HDL,而不是用C语言或者其它高级语言,如果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可以看《什么是硬件以及什么是软件》。在这一阶段,推荐的教材是《Verilog传奇》、《Verilog HDL高级数字设计》或者是《用于逻辑综合的VHDL》。不看书也能写出个三段式状态机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了。此外,你手上必须准备Verilog或者VHDL的官方文档,《verilog_IEEE官方标准手册-2005_IEEE_P1364》、《IEEE Standard VHDL Language_2008》,以便遇到一些语法问题的时候能查一下。2. 独立完成中小规模的数字电路设计

现在,你可以设计一些数字电路了,像交通灯、电子琴、DDS等等,推荐的教材是夏老《Verilog 数字系统设计教程》(第三版)。在这一阶段,你要做到的是:给你一个指标要求或者时序图,你能用HDL设计电路去实现它。这里你需要一块开发板,可以选Altera的cyclone IV系列,或者Xilinx的Spantan 6。

还没掌握HDL之前千万不要买开发板,因为你买回来也没用。这里你没必要每次编译通过就下载代码,咱们用modelsim仿真(此外还有QuestaSim、NC verilog、Diamond的Active-HDL、VCS、Debussy/Verdi等仿真工具),如果仿真都不能通过那就不用下载了,肯定不行的。在这里先掌握简单的testbench就可以了。推荐的教材是《WRITING TESTBENCHES Functional Verification of HDL Models》。3. 掌握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

你可能发现你综合出来的电路尽管没错,但有很多警告。这个时候,你得学会同步设计原则、优化电路,是速度优先还是面积优先,时钟树应该怎样设计,怎样同步两个异频时钟等等。

推荐的教材是《FPGA权威指南》、《IP核芯志-数字逻辑设计思想》、《Altera FPGA/CPLD设计》第二版的基础篇和高级篇两本。学会加快编译速度(增量式编译、LogicLock),静态时序分析(timequest),嵌入式逻辑分析仪(signaltap)就算是通关了。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暂时跳过,因为这部分还需要足量的实践,才能有较深刻的理解。4. 学会提高开发效率

因为Quartus和ISE的编辑器功能太弱,影响了开发效率。所以建议使用Sublime text编辑器中代码片段的功能,以减少重复性劳动。Modelsim也是常用的仿真工具,学会TCL/TK以编写适合自己的DO文件,使得仿真变得自动化,推荐的教材是《TCL/TK入门经典》。

你可能会手动备份代码,但是专业人士都是用版本控制器的,所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掌握GIT。文件比较器Beyond Compare也是个比较常用的工具。此外,你也可以使用System Verilog来替代testbench,这样效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是做IC验证的,就必须掌握System Verilog和验证方法学(UVM)。推荐的教材是《Writing Testbenches using SystemVerilog》、《The UVM Primer》、《System Verilog1800-2012语法手册》。掌握了TCL/TK之后,可以学习虚拟Jtag(ISE也有类似的工具)制作属于自己的调试工具,此外,有时间的话,最好再学个python。脚本,意味着一劳永逸。5. 增强理论基础

这个时候,你已经会使用FPGA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做不了(比如,FIR滤波器、PID算法、OFDM等),因为理论没学好。我大概地分几个方向供大家参考,后面跟的是要掌握的理论课。信号处理 ——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盲信号处理、自适应滤波器原理、雷达信号处理

接口应用 —— 如:UART、SPI、IIC、USB、CAN、PCIE、Rapid IO、DDR、TCP/IP、SPI4.2(10G以太网接口)、SATA、光纤、DisplayPort

无线通信 ——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基础、随机过程、信息论与编码

CPU设计 —— 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

仪器仪表 —— 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测量技术、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

控制系统 —— 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工程、模糊控制器理论与应用

压缩、编码、加密 —— 数论、抽象代数、现代编码技术、信息论与编码、数据压缩导论、应用密码学、音频信息处理技术、数字视频编码技术原理现在你发现,原来FPGA会涉及到那么多知识,你可以选一个感兴趣的方向,但是工作中很有可能用到其中几个方向的知识,所以理论还是学得越多越好。如果你要更上一层,数学和英语是不可避免的。6. 学会使用MATLAB仿真

设计FPGA算法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用到MATLAB,比如CRC的系数矩阵、数字滤波器系数、各种表格和文本处理等。此外,MATLAB还能用于调试HDL(用MATLAB的计算结果跟用HDL算出来的一步步对照,可以知道哪里出问题)。推荐的教材是《MATLAB宝典》和杜勇的《数字滤波器的MATLAB与FPGA实现》。7. 图像处理

Photoshop

花一、两周的时间学习PS,对图像处理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各种图片格式、直方图、色相、通道、滤镜、拼接等基本概念,并能使用它。这部分是0基础,目的让大家对图像处理有个感性的认识,而不是一上来就各种各样的公式推导。推荐《Photoshop CS6完全自学教程》。基于MATLAB或OpenCV的图像处理

有C/C++基础的可以学习OpenCV,否则的话,建议学MATLAB。这个阶段下,只要学会简单的调用函数即可,暂时不用深究实现的细节。推荐《数字图像处理matlab版》、《学习OpenCV》。图像处理的基础理论

这部分的理论是需要高数、复变、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基础,基础不好的话,建议先补补基础再来。看不懂的理论也可以暂时先放下,或许学到后面就自然而然地开窍了。推荐《数字图像处理》。基于FPGA的图像处理

把前面学到的理论运用到FPGA上面,如果这时你有前面第七个阶段的水平,你将轻松地独立完成图像算法设计(图像处理是离不开接口的,上面第五个阶段有讲)。推荐《基于FPGA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设计》、《基于FPGA的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及应用》。进一步钻研数学。要在算法上更上一层,必然需要更多的数学,所以这里建议学习实分析、泛涵分析、小波分析等。

㈢ 在FPGA上快速实现MD5算法的新方法论文

在FPGA上快速实现MD5算法的新方法论文

摘 要 文章介绍了一种在FPGA上快速实现MD5算法的新方法,给出了优化设计的原理、实现的具体方法及其重要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案。

关键词 MD5;FPGA;Verilog语言;集成电路;关键路径

1 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通信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着,信息加密、数字签名、数据的完整性认证、身份验证等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内容。MD5算法本身是为数字签名应用而设计的,随后也应用在信息验证技术当中。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安全散列算法,MD5算法的高效实现就成为研究的需要,MD5算法本身可以采用软件实现,但其性能受到处理器件性能的制约不能满足网络通信带宽日益增长的要求,因而通过硬件实现高速MD5 运算就成为需要。

2 MD5算法介绍

MD5 算法可以对任何长度不超过 264二进制位的消息产生128 位的单向散列消息摘要输出, RFC1321 标准中的MD5 算法主要步骤如下:

在一些初始化处理后,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文本,每一分组又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它们级联形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1)附加填充比特:填充消息使其长度恰好为一个比512位的倍数仅小64位的数。即对报文进行填充使报文的长度(比特数)与448模512同余。填充方法是附一个1在消息后面接所要求的多个比特0。

(2)附加长度值:在其后附上64位的消息长度(填充前)。如果消息长度大于 264,仅使用该长度的低64比特。这样,该域包含的长度值为初始长度模264 的值。

这两步的作用是使消息长度恰好是512位的整数倍(算法的其余部分要求如此),同时确保不同的消息在填充后不相同。

(3)初始化寄存器:四个32位初始化变量为:

它们也被称为链接变量(chaining variable)

(4)进行算法的主循环:这一步是算法的核心,它是一个包含四个大循环的64步函数,四个大循环结构相同,但每次使用的逻辑函数不同,每一个大循环由对512比特的16步操作组成,即每16步为一轮大循环。

每次操作如下(设 Ai+1、Bi+1 、Ci+1 、Di+1 为第 +1个时钟周期时打入寄存器的值):

以一下是每轮中用到的四个非线性函数(每轮一个)。

常数ti可以如下选择:在第i步中,ti是4294967296*abs(sin(i))的整数部分,i的单位是弧度。Wi是512位消息分组中的一个,Si是每次循环移位的次数。对每次而言也是固定的常数。

(5)结果输出:所有64步完成之后,将第64步的输出加到四个初始化变量上作为新的初始化变量,进行下一个512比特分组的运算,直到所有分组处理完毕,单次操作图如下:

图1. MD5算法单步操作图

3 算法优化

由上图可以看到,硬件实现时,MD5算法每一步操作中的关键路径在于B的求取(其他三个变量都是直接传递),这个关键路径包括了四个模 232加法运算、三输入变量的逻辑运算、"两个查找表运算及一个循环左移运算,而在FPGA设计中,加法运算最为耗时,四个加法运算至少需要三个加法器级联完成,加法运算严重制约了整个操作的速度,可见要加快算法运行速度就必须在简化这一关键路径上下工夫,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在

中 对每个周期都是已知的常数,是输入的512比特的一个32位分组,这样,在512比特输入初始化完成后,也可看作固定常数,

Ai是第i时钟周期里寄存器D 的值,而 Di的值又是第i-1周期里的Ci-1 ,即Ai 的`值是第i-1周期里Ci-1的值。

若在第i周期设中间寄存器变量 ,并令

那么在第i+1周期,

就可以表示为

操作就可以用下面几个式子代替:

其中, Ai+1没有参与任何运算,因此上式可以接着化简为

这样一来,原来一个周期内需要完成三级加法和相应的组合逻辑,现在只需要完成两级加法和部分组合逻辑就行了,大大提高了算法速度,只要在运算开始时加-个周期的初始化即可,简化后的系统框图如下:

图2. 改进后的单步操作图

4 结果比较

由上文中的算法分析部分不难看出,传统的实现方式关键路径是3级32比特加法器延迟和组合逻辑的延迟,而改进的实现方式减少了一级加法器的延迟,并把组合逻辑的延迟分散到不同路径上,因此,采用改进的实现方式大约可以将速度提高到原来的1.5倍左右。同时,为了实现数据的初始化,需要提前一个周期计算出寄存器A的值,因此整个算法的实现需要65个周期。我们采用 VerilogHDL 描述,选择Altera Stratix II EP2S15F672C5 FBGA芯片,在QuartusII6.0上验证通过。由于在FPGA中,连线延时也很关键,而这部分延时不能像加法延时那样通过预先计算并存储在寄存器中来消除一部分,所以实际的MD5改进算法与传统型相比较,速度的提高约为1.3,资源方面由于只是增加了一个时钟节拍,寄存器数量和组合逻辑并没有增加,所以改进型在资源方面和传统型相当。下表为算法改进前后在资源、频率、流量上的比较。

表1. 改进前后资源比较

5 结束语

由表1可见,改进型MD5算法实现,使用的资源并没有明显增加,但速度的改善十分明显,基本实现了用较少的资源得到较高速率的目标,证明了结构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实验结果也说明,这种利用寄存器来减少加法器级联从而减少关键路径的实现方法也可用于一般的FPGA硬件设计中。

参考文献

[1] R.Rivest. The 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RFC1321 1992。

[2] Jarvinen K, Tommiska M,Skytta J.Hardware implementation analysis of the MD5 hash algorithm.System Sciences,2005.HICSS’05.Proceedings of the 38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03-06 Jan.2005:298

[3] Bruce Schneier. 应用密码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88~194

[4] William Stallings. 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16~222。

[5] 夏宇闻.Verilog 数字系统设计教程.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

㈣ 为什么在FPGA实现需要算法定点化

用FPGA实现算法,简单理解就像用C语言实现算法一样。不过FPGA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
等。可以根据算法先用C实现,然后再用verilog实现。C和verilog有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综合之后有需要可以进行布局,约束和优化等。因为FPGA可以并行执行,所以实现算法要比CPU类型的器件(如DSP、MCU等)有优势。

㈤ FPGA如何实现算法

我个人认为 FPGA的算法实现与C的算法有一定关联 但有区别 有些黄金算法在硬件语言描述时很费力,不一定好用 也只有理论联系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㈥ FPGA实现排序有什么常用的算法吗

排序之前,必须先对待排序的数据特性有所了解,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算法。由于排序算法都不是特别难,FPGA实现不会是问题所在,但数据量很大又要求排序速度很快的情况下,主要是简化算法。

阅读全文

与FPGA排序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vd光盘存储汉子算法 浏览:757
苹果邮件无法连接服务器地址 浏览:962
phpffmpeg转码 浏览:671
长沙好玩的解压项目 浏览:144
专属学情分析报告是什么app 浏览:564
php工程部署 浏览:833
android全屏透明 浏览:736
阿里云服务器已开通怎么办 浏览:803
光遇为什么登录时服务器已满 浏览:302
PDF分析 浏览:484
h3c光纤全工半全工设置命令 浏览:143
公司法pdf下载 浏览:381
linuxmarkdown 浏览:350
华为手机怎么多选文件夹 浏览: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块指令 浏览:349
风翼app为什么进不去了 浏览:778
im4java压缩图片 浏览:362
数据查询网站源码 浏览:150
伊克塞尔文档怎么进行加密 浏览:892
app转账是什么 浏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