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鸡兔同笼数学建模及算法设计是什么
把大一些的数字化成小一些的数字,作为第一道例题出现在教材中,即鸡兔同笼,有9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教材出示了《孙子算经》中的问题,这样由简入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鸡兔同笼”的解题方法很多,其中也渗透着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教材中提供的列表的方法就渗透着列举和猜想的思想方法;画图的方法渗透着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由列举和画图的解题过程可以归纳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同时渗透了数学的模型思想;还可以运用方程来解决这类问题,则渗透着代数的思想方法。
在课堂中,我重点和学生讨论了列表的方法。在教学中把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联系起来看,结合起来用,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建模的过程。
一、出示问题,明确题意。
课堂上,我先出示《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意思。而后,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讨论交流中,明确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的一般路径:可以先从简单问题入手,寻找规律,再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接着,我出示了本节课的第一道例题“鸡兔同笼,有9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在数量上明显比原先小了很多,解决起来自然也就容易一些。
从而让我学生感觉到:在解决数字比较大的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把数字变小,化繁为简,解决起来就会容易很多。与此同时,转化的思想便开始萌芽。
二、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面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思考。猜测一下,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租车问题的经验想到列表法,或根据学过的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运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了方法,我便给学生几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
让他们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再小组交流。我觉得,小组交流建立在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
三、全班交流,建立模型。
小组成员交流完毕后,我让学生静下来,再交流的基础上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并练习讲一讲。这样可以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才能在全班交流中产生高效的结果。
接着学生来汇报自己的想法,在汇报中,学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共同归纳,给这些方法分别起了名字:列表法,代数法,假设法,画图法,抬脚法。
方法很多,但每一种方法中都蕴含着一个规律——当鸡的只数每减少1只,兔的只数每增加1只,脚的只数就会增加2只。由此规律,学生不难总结出一个数学模型,就是鸡的只数=(头的总数×4-脚的总只数)÷(4-2)。整个建模的过程,学生都在参与着,在参与中渐渐学会这种数学思想。
㈡ 阿里开源新一代 AI 算法模型,由达摩院90后科学家研发
近日,阿里 AI 开源了新一代人机对话模型 ESIM。该算法模型提出两年多,已被包括谷歌、facebook 在内的国际学术界在200多篇论文中引用,更曾在国际顶级对话系统评测大赛(DSTC7)上获得双料冠军,将人机对话准确率的世界纪录提升至94.1%。
ESIM 模型最初由达摩院语音实验室内的90后科学家陈谦研发,现在已经成为业界的热门模型和通用标准。这支平均年龄30岁的研发团队宣布,即日起向全世界企业与个人开源ESIM模型,与全球开发者共享这一成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在去年 DSTC 7大赛上,ESIM 横扫 NOESIS 赛道,从麻省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IBM 研究院等近2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拿下该赛道两项比赛的冠军。
DSTC 是学术界权威对话系统评测大赛,由微软研究院、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科学家在2013年发起,今年举办到了第八届。NOESIS 赛道考察AI的人机对话能力,要求 AI根据给定的多轮人机对话 历史 ,从成百到上万个句子中选出正确的回复。
人机对话系统及其背后的认知智能,是人机交互中最复杂也最重要的技术,曾被比尔盖茨形容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为让机器快速准确理解人类的表达,ESIM给 AI 装上一套“雷达”系统,赋予它实时检索对话 历史 、自动去除干扰信息的能力,使它能够给出人类期待的回复。
这项突破将给智能客服、导航软件、智能音箱等应用场景带去显着变化,阿里基于 ESIM 模型研发的智能语音点餐机、地铁语音售票机等应用已在杭州、上海等地落地。
这不是阿里第一次开源前沿技术。2018年达摩院开源了新一代语音识别模型DFSMN,吸引众多研究者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展工作,甚至再度刷新语音识别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