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圆周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π=C/D=C/2R
其中:C为圆的周长,D为圆的直径,R为圆的半径。
或直接定义为单位圆的周长的一半。由相似图形的性质可知,对于任何圆形,C/D的值都是一样,这样就定义出常数π。
(1)圆周率现在的算法扩展阅读:
历史上最马拉松式的人手π值计算:
其一是德国的鲁道夫·范·科伊伦(Ludolph van Ceulen),他几乎耗尽了一生的时间,于1609年得到了圆周率的35位精度值,以至于圆周率在德国被称为Ludolphine number;
其二是英国的威廉·山克斯(William Shanks),他耗费了15年的光阴,在1874年算出了圆周率的小数点后707位,并将其刻在了墓碑上作为一生的荣誉。可惜,后人发现,他从第528位开始就算错了。
每年3月14日为圆周率日。“终极圆周率日”则是1592年3月14日6时54分(因为其英式记法为“3/14/15926.54”,恰好是圆周率的十位近似值)和3141年5月9日2时6分5秒(从前往后,3.14159265)。
② 圆周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每年的3月14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平凡的一天,而在数学界可是非凡的一天,加拿大的一位音乐家更是更是将π谱成了乐曲,让人们欣赏π的声音,那你肯定也好奇圆周率π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阿基米德的夹逼法
早在古时候人们就发现了一个神奇的规律,随便画几个圆,无论圆的大小如何变化,而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总是不变的,想要求出这个比值,就必须精确地算出圆的周长。
在电子计算机出现,更是让圆周率计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2019年3月14日,工程师爱玛在谷歌云平台的协助下,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31.4万亿位。
π其实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通常情况下有10位小数就能满足几乎所有的计算需要, 完全不必为了它的计算和背诵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