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编译安装的实验报告

编译安装的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2023-07-19 21:21:17

A. java实验报告

实验1
Java开发工具及程序设计初步
实验目的

能够搭建Java的开发环境

熟悉常用的JDK操作命令的使用

熟悉Java程序的编写和编译过程

了解常用Java开发工具的使用
实验内容
实验练习1:搭建和使用JDK
1.JDK的下载和安装
JDK是SUN公司免费在网上发布的,我们可以进入SUN公司的网站(http://java.sun.com)下载并安装。JDK安装完成后,进行如下操作:
(1)查看并写出JDK的安装目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看主目录bin文件夹中常用的JDK命令文件,写出java、javac等JDK命令所在的文件目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Windows中打开一个命令行窗口,打开命令行窗口的方法有两种:
•选择“开始”→“所有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
•选择“开始”→“运行…”命令,在打开的“运行”窗口中输入“cmd”命令并“确定”。
(4)在打开的命令行窗口中,分别执行java和javac命令,如:C:\>java
查看执行结果,看是否输出如下的java命令的帮助信息(如图1-1所示)。
图1-1:java命令的帮助信息
C:\>javac
查看执行结果,看是否输出如下的javac命令的帮助信息(如图1-2所示)。
图1-2:javac命令的帮助信息
如果上面的信息均能输出,说明JDK的安装成功,基本上可正常使用。
2.操作系统环境变量的使用
操作系统的环境变量是在操作系统中定义的变量,可被该操作系统上运行的程序访问。JDK中主要有两个相关的操作系统环境变量,即path和classpath。
(1)查看操作系统环境变量
•在命令行窗口中执行set命令
如:C:\>set
查看set命令的输出结果,在set命令的输出结果中可看到许多等式,其中等号的左边是环境变量的名称,等号的右边是环境变量的取值。
命令:set
<环境变量名>,可查看指定的某个环境变量的设置情况。
执行命令:C:\>set
path,查看path变量的设置情况。
•在“环境变量”窗口中查看环境变量
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命令,在打开的“系统属性”对话框中选择“高级”→“环境变量”,打开“环境变量”窗口。
在“环境变量”窗口中,有用户变量和系统变量两种环境变量。其中,用户环境变量只对某个用户起作用;系统环境变量对该系统上的所有用户都有效。
当我们以某一用户身份登录Windows时,它所使用的变量是系统变量和用户变量的总和。
如果一个变量在系统变量窗口和用户变量窗口都进行了设置,那么这个变量的取值在一般情况下为系统变量的取值与用户变量的取值相加;但有时也会出现用户变量的取值覆盖系统变量取值的情况。不管是什么情况,最终都以在命令行窗口中通过set命令查看到的结果为准。
(2)设置系统的环境变量
•在命令窗口中执行set命令
格式:set
变量名=[变量值]
执行如下命令,查看执行结果。
C:\>set
Xx=aa
//新建一个环境变量并设置其取值
C:\>set
Xx
//查看该环境变量
C:\>set
Xx=
//取消环境变量的设置
C:\>set
//查看环境变量
注意:在命令行窗口中设置的环境变量,只在该命令行窗口中起作用。
•在“环境变量”窗口中进行设置
可使用“新建”或“编辑”按钮。
注意:①
在“环境变量”窗口中设置的环境变量对以后所有的应用程序和命令行窗口都起作用,但不会影响原来运行的应用程序和启动的命令行窗口。

在“用户环境变量”窗口中进行的设置需要在注销重新登录后才起作用。
(3)path环境变量的作用和设置
环境变量path的值指定了JDK命令搜索路径,即当我们要执行某个命令时,操作系统首先会在当前目录下查找这个命令,如果当前目录下没有这个命令程序,操作系统会沿着path环境变量中所指定的目录依次去查找这个命令文件,并以最先找到的为准。
观察path变量的取值情况,path变量可以有多个取值,每个值代表一条搜索路径,它们之间用“;”分隔。
在命令行窗口中执行如下命令:
C:\>set
path
//查看path环境变量
C:\>set
path=
或set
path=C:\
//取消path变量的设置或重新设置path的值
C:\>set
path
C:\>java
或javac
//执行java或javac命令
会出现如下错误信息(如图1-3所示):
图1-3:错误信息
分析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练习2:Java程序的编写与编译过程
1.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的编写与编译
第一步:先在磁盘上创建保存程序文件的目录(文件夹),如:D:\javawork\lesson1。
第二步:在“记事本”中创建并编辑Java源程序文件Test1.java,程序代码如下:
class
Test1
{
}
保存文件,扩展名为.java。
第三步:在命令行窗口中,对源文件Test1.java进行编译。
可参考如下命令:
如果当前盘当前目录为C:\,先将当前目录设置为D:\javawork\lesson1。
C:\>d:
D:\>cd
ja*w*
D:\javawork>cd
le*
D:\javawork\lesson1>javac
Test1.java
如果编译成功,则不出现任何提示,回到命令提示符状态下。打开保存源文件的文件夹,查看编译生成的字节码文件Test1.class。
第四步:运行字节码文件Test1.class。
D:\javawork\lesson1>java
Test1
执行结果出现异常,如图1-4所示。
图1-4:执行出现异常
出现异常的原因是:缺少执行应用程序的入口main方法。main方法的声明必须是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修改源程序代码并重新编译,源程序代码如下: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编译完成后,执行字节码文件。
在main方法中,添加输出的语句并重新编译执行,程序代码如下: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输出结果如图1-5所示。
图1-5:程序执行结果
2.classpath环境变量的作用与设置
环境变量calsspath用于指定Java类的路径,即设置classpath的作用是告诉Java运行系统的类加载器到哪里去寻找要执行的类。
在前面打开的命令行窗口中继续执行以下命令:
D:\>java
Test1
执行结果如图1-6所示:
图1-6:改变当前目录后重新执行的结果
会发现程序执行出现异常:无法找到Test1类。说明在classpath变量中没有将Test1.class文件所在的目录设置为搜索路径,在命令行窗口中执行命令:
D:\>set
classpath=%classpath%;d:\javawork\lesson1
重新执行程序,则运行结果正常。
调试练习
本节中的程序Test2.java不能正确地编译,修改所有的语法错误,使程序能够成功编译。程序编译之后,执行程序,比较输出结果与示例输出,然后排除所有可能的逻辑错误,示例输出演示了代码更正后程序的正确输出结果。
1.示例输出
2.错误的代码
//Test2.java
import
javax.swing.JOptionPane;
public
class
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Hello")
}
}

B. 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实验报告书

实验目的 (1)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检查所用的计算机系统是否已安装了C编译系统并确定它所在的子目录。如果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Turbo C编译器,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单击Windows桌面上的“开始”按钮,在菜单中单击“查找(F)”,在其右面的下拉菜单中单击“文件或文件夹(F)”。屏幕上出现“查找”窗口。 ②在“名称”框中输入文件名“tc.exe”,单击“开始查找”按钮,系统即自动在指定的范围内寻找所需要文件,如果找到,就会显示出文件路径(例如:C:\lib\tc或c:\tc)。 ③注意:在“搜索”框中应说明搜索范围,如使“搜索”栏中的内容为“C:\”,表示从根目录开始寻找,即搜索整个C盘。 2.建立用户自己的子目录 ①利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在磁盘(如D盘)上建立自已的文件夹。 ②利用DOS命令md在磁盘上建立自己的子目录。 3.进入TC工作环境 第一种方法; ①单击桌面上的“开始”按钮,从菜单中选择“程序”,单击它然后在其下拉菜单中选择“MS-DOS”,屏幕上出现MS-DOS窗口。 ②用DOS命令cd,使当前目录改变为tc.exe所在的子目录(例如:C:\lib\tc)。 ③在tc的子目录下输入tc,按回车键进入tc的工作环境。 第二种方法: 用鼠标双击“我的电脑”图标,进入C盘根目录,在C盘根目录下找到tc.exe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如C盘下的lib文件夹下的tc文件夹),在文件夹中找到tc.exe文件,双击鼠标进入TC的工作环境。 4.熟悉Turbo C集成环境 ①了解和熟悉编辑(Edit)窗口和信息(Message)窗口的作用。试一下能否向信息窗口输入程序。按功能键F5,观察它有什么作用,再按一次F5,再观察它有什么作用。按F6,观察它有什么作用;再按一次F6,再观察它有什么作用。(参见第一部分的1.1节) ②按功能键F10,并按回车键,观察“File”菜单,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方法。用键盘上的“→”键,分别选中Edit、Run、Compile、Project、Options、Debug、Break/watch,观察它们的菜单,大致上了解它们的作用,以后用到时再深入了解。 ③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并按回车键,在编辑窗口中随意输入几行字符,观察窗口顶部左端line和col后面数字的变化。 5.编辑并运行一个简单的程序 ①再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并按回车键,使编辑窗口变成空白。 ②输入下面的程序 main( ) { printf("* * * * *\n"); printf(" Hello.\n"); printf("* * * * *\n"); } ③按功能键F9进行编译和连接,观察屏幕上显示的编译信息。如果出现“出错信息”,则应找出原因并改正之,再进行编译。 ④如果编译无错误,按Ctrl和F9键使程序运行,按Alt和F5键,切换到用户屏,观察运行结果。 ⑤按任一键回到TC窗口,将程序命令为ex1.c保存在自已的子目录下。(参见第一部分1.2节的内容) 6.编辑并运行另一个C程序 ①再选择File→New,使编辑窗口变成空白。 ②输入以下程序 main( ) { int a,b,sum; a=150;b=200; sum=a+b; printf("sum is %d\n",sum); } ③按F9进行编译,仔细分析编译信息窗口和Message窗口,可能显示有多个错误,逐个修改,直到不出现错误。 ④运行程序,分析运行结果。 ⑤将程序命名为ex2.c,保存到自己所建的子目录下。 7.编辑并运行一个需要在运行时输入数据的程序 ①清空编辑窗口,输入下面的程序。 main( ) { int a,b, max; scanf("%d%d",&a,&b); if(a>b) max=a; else max=b; printf("%d",max); } ②编辑并运行,注意按Ctrl和F9运行后,先从键盘输入整数2和5,然后按回车键,再按Alt和F5键,观察运行结果。 ③将程序中的第3行改为: int a;b;max; 再进行编译,观察其结果。 ④将程序第5、6两行合并为一行,即 if(a>b) max=a ; else max=b ; 进行编译和运行,分析结果。 将程序命名为ex3.c保存在用户自己的子目录下。

麻烦采纳,谢谢!

C.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m=0,n=0,n1=0,n2=0,n3=0,zg,fzg,flag;
int bz[7]=;/*状态改变控制,1 表示可以改变状态zt值,0 表示不可以*/
int zt[7]=;/*状态值,2表示未定状态,1表示 是,0表示 否*/

char temp[100]="\0";/*用于求first集*/
char z[7];/*非总结符*/
char z1[7];/*总结符*/
char z2[7]="\0";/*gs[]文法中出现的标记个数的辅助字符 01234*/
char gs[100]="\0";/*文法,按顺序排成字符串*/

printf("请依次输入非终结符(不超过7个):");
gets(z);
while(z[m]!='\0')

fzg=m;//zg是非终结符个数

while(n<m)
//生成01234辅助字符
printf("您输入了:");
puts(z);
fflush(stdin);

printf("请依次输入终结符(不超过7个):");
gets(z1);
while(z1[n1]!='\0')

zg=n1;
printf("您输入了:");
puts(z1);
fflush(stdin);

printf("按照正确格式输入所有文法(总长度不超过100格式如下):");
printf("如果文法为(字符'k'表示空):\n");
printf("S-->AB S-->bC A-->k A-->b\n");
printf("输入:0SAB0SbC1Ak1Ab\n");
printf(" (注:数字01234表示第一二三四个非终结符)\n");

gets(gs);
fflush(stdin);
printf("您输入了:");
puts(gs);
m=0;
//对于输入文法字符串的转换,将每个文法式左部去除
while(gs[m]!='\0')
{
n=m;
if(gs[m]>='0'&&gs[m]<='9')
{
m++;
while(gs[m]!='\0')
{
gs[m]=gs[m+1];
m++;
}
//gs[m-1]='\0';
}
m=++n;
}

m=0;

//puts(gs);

/*情况一,直接判定是 形如: (A-->k) */
while(gs[m]!='\0')
{
if(gs[m]=='k')
{
zt[gs[m-1]-48]=1;
bz[gs[m-1]-48]=0;
}
m++;
}

/*情况二,直接判定--否 形如: (D-->aS ,D-->c) */
for(n=0;n<fzg;n++)
{
if(bz[n]==1)
{
m=0;
n2=0;
while(gs[m]!='\0')
{
if(z2[n]==gs[m])
{
if(gs[m+1]>=z1[0]&&gs[m+1]<=z1[n1-1])
zt[n]=0;
else //gs[m+1] 是非终结符n2做标记
}
//跳出循环,无法解决该情况,推到下面情况三
m++;
}
if(n2!=99) //完成所有扫描,未出现非终结符,得出结论zt[n]=0.bz[n]=0不允许再改变zt[n]
}
}

/*情况三,最终判定*/
do
{
flag=0;
for(n=0;n<fzg;n++)
{
if(bz[n]==1) //未得到判定
{ m=0;
while(gs[m]!='\0')
{
if(gs[m]==z2[n]) //判定gs[m]是辅助字符0123
{
m++;
while(gs[m]>='A'&&gs[m]<='Z')
{

n1=0;
for(n2=0;n2<fzg;n2++) //循环查找是gs[m]哪个非终结符
{
if(gs[m]==z[n2])
{
if(zt[n2]==1) //这个非终结符能推出空
zt[n]=1;
else if(bz[n2]==1) //这个非终结符 现在 不能推出空,但它的状态可改即它最终结果还未判定

else
//设 m1 做标记供下一if参考
break; //找到gs[m]是哪个非终结符,for循环完成任务,可以结束
}

}
if(n1==99) break;
m++;
}
}
m++;
}
if(zt[n]==1) bz[n]=0;
if(bz[n]==0) flag=1;//对应for下的第一个if(zt[n]==2)
}

}
}while(flag);

printf("结果是:\n");

for(m=0;m<5;m++)
{
switch(zt[m])
{
case 0:printf("%c---否\n",z[m]);break;
case 1:printf("%c---是\n",z[m]);break;
case 2:printf("%c---未定\n",z[m]);break;
}

}
/*
puts(gs);
puts(zt);
puts(z);
puts(z1);
puts(z2);
printf("%d,,,%d",fzg,zg);
*/

//下面求first集
//下面求first集

for(n=0;n<fzg;n++)

m=0;n=0;n1=0;n2=0;
while(gs[n]>='0'&&gs[n]<='9')
{
for(;m<fzg;m++)
{
if(n2!=m)
n1=0; //m=n2用于第二次以后的for循环中还原上次m的值

if(gs[n]==z2[m])
{
while(gs[n+1]>'9')
{
if(n1==0)
//如果是第一个直接保存

//不是第一个,先与字符数组中其它字符比较,没相同的才保存
else if(gs[n]>='a'&&gs[n]<='z'&&gs[n+1]>='A'&&gs[n+1]<='Z') //gs[n]是终结符 且 gs[n+1]是非终结符
;//什么也不做,程序继续n++,扫描下一个gs[n]

else
{
for(n3=0;n3<=n1;n3++)
{
if(temp[m*13+n3]==gs[n+1])
break;
}

if(n3>n1) //for循环结束是因为n3而不是break

}
n++;
}
break; //break位于if(gs[n]==z2[m]),对于gs[n]已找到z2[m]完成任务跳出for循环
}
}
n2=m; //存放该for循环中m的值
n++;
}
//进一步处理集除去非终结符
m=0;n=0;n1=0;n2=0;
for(m=0;m<fzg;m++)
{
if(flag!=m)
n1=0; //m=flag用于第二次以后的for循环中还原上次m的值

while(temp[m*13+n1]!='\0')
{
while(temp[m*13+n1]>='A'&&temp[m*13+n1]<='Z') //搜索非终结符
{
for(n=0;n<fzg;n++) //确定是哪个非终结符
{if(temp[m*13+n1]==z[n])
break;
}
while(temp[m*13+n1]!='\0') //从temp[n*13+n1]开始每个字符依次往前移动一

n1--;
while(temp[n*13+n2]!='\0') //把z[n]对应的first加入temp[m*13+n1]这个first中,每个字符依次加在最后
{
for(n3=0;n3<n1;n3++) //循环判定是否有相同的字符
{
if(temp[m*13+n3]==temp[n*13+n2])
break;
}
if(temp[n*13+n2]=='k'&&zt[m]==0) //那些不能推出 空,但是因为要加入 其他非终结符的first集 而可能含有 空
n2++;
else if(n3>=n1) //for循环结束是因为n3而不是break ,即无相同字符

else n2++;
}

n1=0;
n2=0;
}

n1++;
}
flag=m; //存放该for循环中m的值
}

//非终结符的first集输出
m=0;n1=0;
for(m=0;m<fzg;m++)
{
n1=0;
printf("非终结符 %c 的first集是: ",z[m]);
while(temp[m*13+n1]!='\0')
{
printf("%c",temp[m*13+n1]);
n1++;
}
printf("\n");
}

}

D.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怎么写啊

通过本试验初步培养计算机逻辑解题能力。熟练掌握赋值语句和if语句的应用;掌握switch多路分支语句和if嵌套语句的使用

E. c语言实验报告总结怎么写

c语言实验报告总结这样写: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人们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c语言作为一种计算机的语言,我们学习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计算机,与计算机进行交流,因此,c语言的学习对我们尤其重要。

在这个星期里,我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c语言程序实践学习。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对c语言这门课程学习了一个学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了解的范围,对里面的好多东西还是很陌生,的在运用起来的时候还是感到很棘手,毕竟,万事开头难嘛。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这次实践课程老师并没有给我们详细的介绍,只是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实际操作。包括了程序模块处理.简单界面程序.高级界面程序.程序的添加修改.用程序做一元线性回归处理以及用c语言程序来画粒度分布图等这几样比较重要的时间操作。

上机实验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特别是c语言灵活、简洁,更需要通过编程的实践来真正掌握它。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目的,可以概括为学习语法规定、掌握程序设计方法、提高程序开发能力,这些都必须通过充分的实际上机操作才能完成。

学习c程序设计语言除了课堂讲授以外,必须保证有不少于课堂讲授学时的上机时间。因为学时所限,课程不能安排过多的统一上机实验,所以希望学生有效地利用课程上机实验的机会,尽快掌握用c语言开发程序的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为此,我们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和进度,安排了12次上机实验。课程上机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检查自己所编的程序是否正确,课程安排的上机实验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课堂上要讲授许多关于c语言的语法规则,听起来十分枯燥无味,也不容易记住,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然而要使用c语言这个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又必须掌握它。

通过多次上机练习,对于语法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加深对它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定。对于一些内容自己认为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上机实践中会发现原来理解的偏差,这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初次接触程序设计,缺乏程序设计的实践所致。

学习c语言不能停留在学习它的语法规则,而是利用学到的知识编写c语言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即把c语言作为工具,描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由计算机帮助我们解题。只有通过上机才能检验自己是否掌握c语言、自己编写的程序是否能够正确地解题。

通过上机实验来验证自己编制的程序是否正确,恐怕是大多数同学在完成老师作业时的心态。但是在程序设计领域里这是一定要克服的传统的、错误的想法。因为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可能你会想办法去"掩盖"程序中的错误,而不是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自己编好程序上机调试运行时,可能有很多你想不到的情况发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逐步提高自己对c语言的理解和程序开发能力。

2、熟悉程序开发环境、学习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

一个c语言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运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环境下才能进行。所谓"环境"就是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条件,只有学会使用这些环境,才能进行程序开发工作。

通过上机实验,熟练地掌握c语言开发环境,为以后真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在今后遇到其它开发环境时就会触类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

3、学习上机调试程序

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不断出现麻烦。如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错误。有时程序本身不存在语法错误,也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显然是错误的。

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这种程序逻辑错误,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分析判断错误所在。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尽快掌握程序调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一个消耗你几个小时时间的小小错误,调试高手一眼就看出错误所在。

通过这次为数不多的几天计算机实践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c语言的知识,理解巩固了我们c语言的理论知识,着对我们将来到社会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同时它让我知道,只要你努力,任何东西都不会太难!

阅读全文

与编译安装的实验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vd光盘存储汉子算法 浏览:757
苹果邮件无法连接服务器地址 浏览:962
phpffmpeg转码 浏览:671
长沙好玩的解压项目 浏览:142
专属学情分析报告是什么app 浏览:564
php工程部署 浏览:833
android全屏透明 浏览:732
阿里云服务器已开通怎么办 浏览:803
光遇为什么登录时服务器已满 浏览:301
PDF分析 浏览:484
h3c光纤全工半全工设置命令 浏览:141
公司法pdf下载 浏览:381
linuxmarkdown 浏览:350
华为手机怎么多选文件夹 浏览: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块指令 浏览:349
风翼app为什么进不去了 浏览:778
im4java压缩图片 浏览:362
数据查询网站源码 浏览:150
伊克塞尔文档怎么进行加密 浏览:890
app转账是什么 浏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