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方舟编译器有什么用,怎么用
了解方舟编译器前,我们简单了解下编译器。编译器能够将高级语言转换成机器能懂的机器码,并按照指令运行。可以说是人类和机器沟通的桥梁。方舟编译器是由华为百人专家团队打造推出的高级语言直接编译成机器码的移动端编译器。
1、用户是否只需要在应用市场下载已编译的软件即可?
方舟编译器编译的应用在开发阶段就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只要是经过编译器编译的应用,在应用市场上上架了以后,用户下载的就是编译过的了。
2、方舟编译器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它解决了安卓系统久用必卡顿的魔咒,打破了人机之间的藩篱,让用户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是:A、提升了应用的流畅度;
B、降低手机 CPU 的开销;
C、进一步降低功耗提升了手机续航能力;
D、为用户带来更加持久流畅的体验。
② 鸿蒙系统当时在编译的时候用的是什么编程语言
根据华为公布的方舟编译器资料 可以推测鸿蒙系统是用C、C++语言编写
如何看待华为鸿蒙系统的开发?
可以预见的鸿蒙系统。
1、除华为外其他国产手机公司不会安装或重视。由于google禁售的是华为,对于小米等其他国产手机公司不禁售,因此小米等其他国产公司不会安装鸿蒙系统,即便出于公共形象的压力而安装,也不会真正重视,最多就是做个样子。
反正,内斗内行吧——除非华为让渡鸿蒙系统的控制权!
2、鸿蒙系统即便能够兼容安卓应用,在过了新鲜期之后,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度是关键。如果像阿里OS一样可以远程删除用户的app,就直接死翘翘吧。
保持软件开发商的利益和用户体验度的平衡,是鸿蒙系统能否生存的关键。开发商没有得到利益,不会开发鸿蒙系统的app;用户体验度差,用户就不会用鸿蒙系统。
③ 仓颉语言用的什么编译器
方舟编译器。
这款编辑器功能非常强大,支持多种编程语言也从侧面说明概况编辑器平台功能非常强大,方舟编译器开源项目名为OpenArkCompiler,除了编辑器还有前端、后端、中端等内容,其中Maple2.0中有C编辑器,aarch64代码生成器包括一系列优化工具等。
④ 方舟社区是骗子吗
在华为声称“方舟编译器,可通过架构级优化让系统操作流畅度提升24%,安卓应用流畅度可提升60%”以来,编译器这个概念就被带火了,方舟编译器也被媒体热炒。
日前,华为方舟编译器在鲲鹏社区上架,根据网站上公布的资料,方舟编译器的介绍为:
方舟编译器是基于GCC开发的交叉编译器套件,它包括了C、C++、Fortran的前端,也包括了这些语言的库(如libstdc++、libgcc等)。HCC运行在X86 linux架构服务器上,生成的二进制运行在Aarch64 架构服务器上。
一位朋友告知:
有人比较了一下,华为的方舟和GCC没有区别,只有非常少的部分不一样,方舟编译器压缩包还是叫gcc-ark。
之后,基于不为人知的原因,鲲鹏社区的方舟编译器火速下架,原网址链接也被和谐了。
关于华为鲲鹏社区上公布的方舟编译器资料,铁流咨询了业内人士,回复是:
交叉编译器,就是在x86上编译出arm的二进制代码。gcc本身就做得很好了......动态二进制翻译器,可以把x86应用程序动态翻译为ARM指令集,执行在ARM服务器上。估计效率可以达到70%左右......方舟中最核心的应该是支持动态二进制翻译。
可以说,华为鲲鹏社区上公布的方舟编译器是服务于华为ARM服务器的,由于ARM在服务器上的生态相对于X86差距过大,很多软件不支持ARM。而ARM服务器要推广,需要支持大量没有源代码的x86程序。这项应用能跑二进制代码,而当前二进制翻译效率都不是很高。所以华为打算用动态二进制翻译来弥补ARM在服务器生态上的不足。
用二进制翻译来弥补生态问题,这种思路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当年的全美达就用二进制翻译兼容X86生态,最后被英特尔用专利诉讼拖死。ARM在智能手机领域火了之后,英特尔也用二进制翻译的做法来兼容ARM的生态,最终也是折戟沉沙。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二进制翻译会造成性能损耗,以及二进制翻译未必能够完美解决兼容问题。就性能损耗来说,在翻译之后使英特尔的CPU性能只有原来的70%,凭空损失掉30%的性能后,使英特尔的CPU在移动端上性价比和性能功耗比这两项属性上都不如ARM,同时,移动端恰恰是对功耗指标非常敏感的,这使英特尔在市场竞争中非常不利。
还有就是兼容问题,以实际体验来说,铁流好友使用过联想搭载英特尔CPU的手机,日常使用问题不大,就是个别应用会时不时闪退。猜测可能是生态兼容方面依然存在一定问题。
而英特尔曾经面对的问题,将来华为可能都要面对。从实践上看,自己建生态才是正途,比如X86在PC和服务器的统治地位,以及ARM在智能手机上的统治地位,兼容别人的生态是投机取巧,走捷径的影响是根基不牢,结局是欲速则不达。如果没有政府输血和国企订单,在纯粹商业模式下,十有八九要悲剧。
由于鲲鹏社区上公布的方舟编译器是用在ARM服务器上的,因而铁流很疑惑为何会宣传“方舟编译器,可通过架构级优化让系统操作流畅度提升24%,安卓应用流畅度可提升60%”。
业内人士告知:
那他们应该把所有的几个系统统称为方舟编译器了......手机上重点是java虚拟机,执行的是安卓的应用,主要是java代码,也有部分ar二进制代码或者库。
对此,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发文回应称,华为云鲲鹏社区“这个网站不是华为消费者BG维护的网站,此编译器好像是服务器部门用的,和我们之前和P30 一起发布的方舟编译器没有任何关系。”
综合一下看,华为云鲲鹏社区的方舟编译器和华为消费终端的方舟编译器应该不是一个东西。不过,华为消费终端的方舟编译器也是过度炒作被神话的。
华为方舟编译器是如何做到第三方应用性能提升的?目前还没有官方的回应,而流传的消息则有两种。一种是说华为针对安卓原来的编译器进行了深度的魔改实现了性能的巨大提升,一种是说华为通过将Java代码绕过虚拟机直接翻译成机器码来实现的。当然还有一种混合的说法,即华为通过将Java代码绕过虚拟机直接翻译成机器码来对原来的编译器进行了深度的魔改。针对直接将Java代码翻译成底层机器码的方法,一般认为这当然有利于提升性能,但不利于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以及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本次华为云鲲鹏社区的方舟编译器的下架事件,只不过是给被神话的方舟编译器降温挤水分而已。
另外,现在国内有一股拿开源改改就标榜自主的风气,比如此前的红芯浏览器。这种现象和以前的“汉芯”事件一样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必须说明的是,“汉”、“红”都是有一定特殊含义的,这种做法造成的伤害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产业。
铁流认为,基于开源软件做修改,就说明是某开源软件的修改版即可,比如鲲鹏社区的方舟服务器,就对就外宣传是GCC 7.3的修改版即可,不要标榜方舟编译器以免误导吃瓜群众。
类似的,华为GaussDB 数据库就标明是PostgreSQL9.2修改版,不要玩自主研发GaussDB 数据库的文字游戏。媒体在报道中出现了“外界也认为 GaussDB 内核具有超越现有开源数据库如 MySQL 与 PostgreSQL 的极致性能”,宣传上的文字游戏已经误导了不少人。
还有国内这些Linux操作系统,早期的Happy Linux、红旗Linux的叫法就挺好,把技术来龙去脉说的很清楚,现在各种麒麟OS,不了解内情的老百姓还真会被误导。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源是在技术和国外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又喜欢过度标榜自己,逐渐演变成了浮夸风。
华为鲲鹏社区方舟编译器上架后火速下架,根源是国内大环境充斥着浮夸风后翻车的结果,如果还是喜欢过分标榜自己,类似的事件不会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⑤ 华为方舟编译器是什么
很多人问华为方舟编译器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说说华为方舟编译器。
方舟编译器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将高级语言,比如Java,直接编译成变成机器码的技术。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绕过了安卓系统的VM(虚拟机),从而使得应用可以像苹果引以为傲的iOS系统一样,转化出的机器码可以直接由CPU运算,从而使得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以上就是华为方舟编译器是什么的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我们哟。
⑥ 方舟编译器有什么用
方舟编译器解决了安卓系统久用必卡顿的问题,方舟编译器提升了应用的流畅度,降低手机CPU的开销,进一步降低功耗提升了手机续航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加持久流畅的体验。
华为方舟编译器采取了静态编译的方式,是首个取肆举代了安卓虚拟机模式的静态编译器。方舟编译器采用全程执行机器码高效运行程序,架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可供开发者在开发环境一次性的将高级语言编译为机器码,手机安装应用程序后可全速运行程序,带来效差缺率上的极大提升。根据华为实验室的测试数据,EMUI9、1在仅仅对系统组件应裂庆碧用了华为方舟编译器后,就带来了系统操作流畅度提升24%,系统响应性能提升44%。
⑦ 方舟编译器3.0好用不
好用。
方舟编译器是采用了静态编译,是首个取代安卓虚拟机的静态编译器。可供开发者在开发者环境中一次性的将高级语言编译成机器码,手机安卓应用程序后可全速运行,大大提高了流畅度和响应速度,从底层解决了安卓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
《方舟:生存进化》故事主要讲述,一群男女从在岸边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充满恐龙的神秘岛屿“ARK”。游戏中除了狩猎、资源搜刮、物品打造、种植、科研、调查技术和建造房子来抵抗炎热的白天,冰冷的夜晚,易变的天气系统,危险的野外和潜在的敌人等之外,玩家还必须面对其他玩家所扮演的幸存者,合作或者是相互厮杀。
⑧ 荣耀9x有方舟编译器了吗
用处不是特别大,我mate20升级后,说有了方舟编译器,但速度变化不大,没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