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波士顿无人驾驶算法

波士顿无人驾驶算法

发布时间:2023-08-08 13:56:38

A. 无人驾驶(二)行人检测算法

姓名:王梦妮

学号:20021210873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嵌牛导读】本文主要介绍了无人驾驶中所需的行人检测算法

【嵌牛鼻子】无人驾驶 环境感知 计算机视觉 SVM Adaboost算法 R.CNN

【嵌牛提问】无人驾驶中所用到的行人检测算法有哪些

【嵌牛正文】

在同样的交通路况下,无人车通过对自身运动状态及行驶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出最佳行驶策略和行驶方案代替驾驶员完成一系列驾驶行为,从而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而在无人驾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便是环境感知,而在城市道路上有大量的行人出行,只有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行人与对其进行跟踪,才能避免车撞人。

计算机视觉是研究赋予机器“人眼”功能的科学,通过多个传感器来获取一定范围内的色彩数据,用算法分析得到的数据从而理解周围环境,这个过程模拟了人眼以及大脑的处理过程,从而赋予机器视觉感知能力。现有的行人检测技术大多都是检测照片中的行人目标,这种照片的拍摄大多是拍摄的静止目标,图像的分辨率和像素点包含的语义信息都及其丰富,对应的算法在这样的图片上往往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用于无人车的“眼睛”,算法的鲁棒性就表现的非常差。这是因为在实际的道路环境中,摄像头需要搭载的车身上,在行进过程中跟随车以一定的速度移动,并且在实际道路中,行人目标往往是在运动的,由此提取出拍摄视频中的一帧就会出现背景虚化,造成像素点包含的语义信息大量减少,增加了行人检测的难度。

行人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实际生活中,行人大多处于人口密集、背景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并且行人的姿态各不相同,如何将行人从色彩丰富、形状相似的环境中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来,是行人检测算法的难点。

行人检测算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传统图像处理,另一类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计算速度的大幅提升,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有着越来越高的检测速度与检测精度,在行人检测领域应用越加广泛。

(一)基于传统图像处理的行人检测算法

使用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来做行人检测一般都是由两个步骤组成,第一就是需要手工设计一个合理的特征,第二就是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分类器。手工设计特征就是找到一种方法对图像内容进行数学描述,用于后续计算机能够区分该图像区域是什么物体,分类器即是通过提取的特征判断该图像区域属于行人目标还是属于背景。在传统的图像处理领域,手工特征有许多种,比如颜色特征、边缘特征(canny算子和sobel算子)以及基于特征点的描述子(方向梯度直方图)等。 学者们一致认为方向梯度直方图是最适合行人检测的人工特征,其主要原理是对图像的梯度方向直方图进行统计来表征图像。该特征是由Dalal于2005提出的,并与SVM分类器相结合,在行人检测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传统的行人检测方法首先需要通过提取手工设计特征,再使用提取好的特征来训练分类器,得到一个鲁棒性良好的模型。在行人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分类器就是SVM和Adaboost。SVM分类器就是要找到一个超平面用来分割正负样本,这个超平面的满足条件就是超平面两侧的样本到超平面的距离要最大,即最大化正负样本边界。下图即为线性SVM的示意图。

Adaboost分类算法的主要原理不难理解,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训练得到一系列的弱分类器,通过级联所有的弱分类器来组成一个具有更高分类精度的强分类器,属于一种迭代算法。原理简单易于理解且有着良好的分类效果,唯一不足就是练多个弱分类器非常耗时。下图为面对一个二分类问题,Adaboost算法实现的细节。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检测算法

    近年来,随着硬件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飞速发展,在目标检测领域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卷积神经网络不再需要去手动设计特征,只需要将图片输入进网络中,通过多个卷积层的卷积操作,提取出图像的深层语义特征。要想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得到一个性能良好的模型,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如果样本过少,就很难学习到泛化能力好的特征,同时在训练时,由于涉及到大量的卷积操作,需要进行大量计算,要求硬件设备具有极高的算力,同时训练起来也很耗时。随着深度学习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和方法不断被提出,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领域会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Ross Girshick团队提出了R.CNN系列行人检测算法,其中Faster R—CNN 算法通过一个区域提议网络来生成行人候选框,在最后的特征图上滑动来确定候选框。Faster RCNN是首个实现端到端训练的网络,通过一个网络实现了特征提取、候选框生成、边界框回归和分类,这样的框架大大提高了整个网络的检测速度。 He Kaiming等人在2017年提出Mask R—CNN算法,该算法改进了Faster·R—CNN, 在原有的网络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分支进行语义分割,并用ROI Align替代了ROI Pooling,取得了COCO数据集比赛的冠军。

B. 基于行人轨迹预测的无人驾驶汽车主动避撞的算法是什么

1、针对传统轨迹预测算法无法深度挖掘行人步行意图信息,无法提前预测行人轨迹,导致无人驾驶汽车主动避碰算法、道路行人图像信息和位置信息存在缺陷的问题通过车载传感器获取道路行人的行为特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识别道路行人的行为特征,分析其步行意图。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到状态估计的预测值,结合行人主观意图进行修正,输出符合行人主观意图的预测轨迹。通过行人车辆交叉口的特征,建立不同行人轨迹类别的估计安全距离模型,并基于道路对行人轨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行人行为特征发生变化时,基于行为特征的行人轨迹预测算法分析可以提前预测行人轨迹变化,有效保证道路行人的安全。

4、该算法基于对行人轨迹位置点的连续预测,结合行人步行意图,预测动态系统的最优状态,得到符合行人主观意图的最优轨迹,提供实时有效的行人行人主动避碰算法的轨迹信息。 分析人车混合环境下的交通事故风险,根据人车交叉点建立估计的安全距离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行人主动避碰算法能够有效保证道路行人的安全,能够保证制动减速过程的平稳性和交通流的平稳性。

C. 无人驾驶(三)行人跟踪算法

姓名:王梦妮

学号:20021210873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嵌牛导读】本文主要介绍了无人驾驶中所需的拿肢行人跟踪算法

【嵌牛鼻子】无人驾驶 环境感知 计算机视觉 卡尔曼滤波 粒子滤波 均值漂移

【嵌牛提问】无人驾驶中所用到的行人跟踪算法有哪些

【嵌牛正文】

行人跟踪一直是视觉领域的一个难点,实际应用环境复杂、遮挡以及行人姿态变化等外界因素都影响着行人跟踪算法的研究。行人跟踪算法模型主要分为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

(一)生成式模型

生成式模型是一种通过在线学习行人目标特征,建立行人跟踪模型,然后使用模型来搜索误差最小的目标区域,从而完成对行人的跟踪。这种算法在构建模型只考虑了行人本身的特征,忽略了背景信息,没有做到有效利用图像中的全部信息。其中比较经典的算法主要有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mean-shift等。

(1)卡尔曼滤波算法

卡尔曼滤波算法是一种通过对行人构建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为基础,计算最小均方误差来实现跟踪的最优线性递归滤波算法,通过递归行人的运动状态来预测行人轨迹的变化。

首先设定初始参数,读取视频序列。然后进行背景估计,产生初始化背景图像。然后依次读取视频序列,利用Kahnan滤波算法,根据上一帧估计的背景和当前帧数据得到当前帧的前景目标。然后对前景目标进行连通计算,检测出运动目标的轨迹。经典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只能对线性运动的行人实现跟踪,之后学者改进了卡尔曼滤波算法,能够实现对非线性运动的行人进行跟踪,计算量小,能实现实时跟踪,但是跟踪效果不理想。

(2)粒子滤波

    粒子滤波的核心就是贝叶斯推理和重要性采样。粒子滤波可用于非线性非高斯模型,这是由于贝叶斯推理采用蒙特卡洛法,以某个时间点事件出现的频率表示其概率。通过一组粒子消宴世对整个模型的后验概率分布进行近似的表示,通过这个表示来估计整个非线性非高斯系统的状态。重要性采用就是通过粒子的置信度来赋予不同的权重,置信度高的粒子,赋予较大的权重,通过权重的分布形式表示相似程度。

(3)均值漂移(mean-shift)

    Mean-shift算法属于核密度估计法。不必知道先验概率,密度函数值由采样点的特征空间计算。通过计算当前帧目标区域的像素特征值概率来描述目标模型,并对候选区域进行统一描述,使用相似的函数表示目标模型与候选模板之间的相似度,然后选择在具有相似函数值最大的候选模型中,您将获得关于目标模型的均值漂移向量,该向量表示目标从当前位置移动到下一个位置的向量。通过连续迭代地计算均值偏移矢量,行人跟踪算法将最终收敛到行人的实际位置,从而实现行人跟踪。

(二) 判别式模型

判别模型与生成模型不同,行人跟踪被视为二分类问题。提取图像中的行人和背景信息,并用于训练分类器。通过分类将行人从图像背景中分离出来,以获取行人的当前位置。以行人区域为正样本,背景区域为负样本,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正样本和负样本进行训练,训练后的分类器用于在下一帧中找到相似度最高的区域,以完成行人轨迹更新。判别式模型不像生成式模型仅仅利用了行人的信息,还利用了背景信息,因此判别式模型的跟踪效果普遍优于生成式模型。

(1)基于相关滤波的跟踪算法

      核相关滤波(KCF)算法是基于相关滤波的经典跟踪算法,具有优良的跟踪效果和跟踪速度。这是由于其采用了循环移位的方式来进行样本生产,用生成的样本来训练分类器,通过高斯核函数来计算当前帧行人与下一帧中所有候选目标之间的相似概率图,找到相似概率图最大的那个候选目标,就得到了行人的新位置。KCF算法为了提高跟踪精度,使用HOG特征对行人进行描述,同时结合了离散傅里叶变换来降低计算量。

(2)基于深度学习的跟踪算法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和语音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因此有许多科研人员将深度学习与行人跟踪相结合,取得了比传统跟踪算法更好的性能。DLT就是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跟踪算法,利用深度模型自动编码器通过离线训练的方式,在大规模行人数据集上得到一个行人模型,然后在线对行人进行跟踪来微调模型。首先通过粒子滤波获取候选行人目标,然后利用自动编码器进行预测,最终得到行人的预测位置即最大输出值的候选行人目标位置。2015年提出的MDNet算法采用了分域训练的方式祥森。对于每个类别,一个单独的全连接层用于分类,并且全连接层前面的所有层都是共享,用于特征提取。2017年提出的HCFT算法使用深度学习对大量标定数据进行训练,得到强有力的特征表达模型,结合基于相关滤波的跟踪算法,用于解决在线进行跟踪过程中行人样本少、网络训练不充分的问题。此外,通过深度学习提取特征,利用数据关联的方法来实现跟踪的算法,其中最为着名的就JPDAF与MHT这两种方法。

阅读全文

与波士顿无人驾驶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苹果如何创建服务器错误 浏览:494
软考初级程序员大题分值 浏览:473
js压缩视频文件 浏览:578
linux如何通过命令创建文件 浏览:989
应用加密app还能访问应用嘛 浏览:433
安卓怎么用支付宝交违章罚款 浏览:665
php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浏览:504
数据挖掘算法书籍推荐 浏览:894
投诉联通用什么app 浏览:150
web服务器变更ip地址 浏览:954
java正则表达式验证邮箱 浏览:360
成熟商务男装下载什么软件app 浏览:609
加密2h代表长度是多少厘米 浏览:23
拍卖程序员 浏览:101
电脑的图片放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276
unsignedintjava 浏览:217
编译器下载地址 浏览:43
什么是面对对象编程 浏览:708
b站服务器什么时候恢复 浏览:721
6p相当于安卓机什么水准 浏览: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