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python贪心算法找纸币

python贪心算法找纸币

发布时间:2023-08-19 22:25:34

‘壹’ 贪心思想

在学习数据结构的时候,我们已经见过了贪心思想在Prim和Kruskal中的完美应用,贪心思想因为其的简洁在算法中经常会被用到,有的时候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无意中使用到l贪心算法。比如在去shopping时,经常需要进行找零钱的过程,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先把大的找出来。

那么什么是贪心思想?

贪心算法总是作出在当前看来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贪心算法并不从整体最优考虑,它所作出的选择只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选择。

只有在满足最优子结构的情况下贪心算法得到的结果才是最优结果。

比如找钱的问题,我要给你一百,那么我尽可能每一次给你最多的。

或者比如磁盘的最优存储问题,所谓贪心选择性质是指所求问题的整体最优解可以通过一系列局部最优的选择,即贪心选择来达到。

Prim和kruskal算法都是每次选择最小的边纳入生成树。

所谓贪心选择性质是指所求问题的整体最优解可以通过一系列局部最优的选择,即贪心选择来达到。这也是贪心问题和动态规划问题的主要区别。

在n行m列的正整数矩阵中,要求从每一行中选一个数,使得选出的n个数的和最大。

可运用贪心策略,选n次,每一次选相应行中的最大值即可。

但是,在一个n*m的方格阵中,每一格子赋予一个数,规定每次移动时只能向上或向右,现试找出一条路径,使其从左下角至右上角所经过的权值之和最大。

同样考虑贪心策略,从左下角向右上角移动,每次移动选择权值较大的一个方向。

以2*3矩阵为例,采用贪心的策略得到的是1,3,4,6和为14但是实际的最优结果为1,2,100,6和为109.

所以说贪心算法并不是总是可行,证明当前问题存在贪心选择性质(全局最优解可以通过局部最优贪心选择达到)和最优子结构性质(问题的最优解包含了其子问题的最优解)。所以贪心问题如果当前的选择不会干扰之后的选择,则不会出现问题。

其他的情况就需要进行证明,证明的最好办法就是将最小子问题进行一步步的合并,直到最后还原为最后的原问题,若所得到的解是总体最优的则可以使用贪心思想,否则不可以。

比如上面的问题,我们的走一步的最优解为1,3,然后我们判断一次走两步的最优解是否任然为1,3这个路径,答案显然不是,变为 1,2,100这个路径,所以显然不能使用贪心思想。

假设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分别有c0, c1, c2, c3, c4, c5, c6张。现在要用这些钱来支付K元,至少要用多少张纸币?用贪心算法的思想,很显然,每一步尽可能用面值大的纸币即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然而然也是这么做的。

有n个需要在同一天使用同一个教室的活动a1,a2,…,an,教室同一时刻只能由一个活动使用。每个活动ai都有一个开始时间si和结束时间fi 。一旦被选择后,活动ai就占据半开时间区间[si,fi)。如果[si,fi]和[sj,fj]互不重叠,ai和aj两个活动就可以被安排在这一天。该问题就是要安排这些活动使得尽量多的活动能不冲突的举行。

部分背包问题, 有n个物体,第i个物体重量为wi,价值为vi,在总重量不超过C的情况下,让总价值尽可能的高。每个物体都可以只取一部分。

我们可以考虑重量和价值的比值作为单价。

‘贰’ python 算法种类

python虽然具备很多高级模块,也是自带电池的编程语言,但是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程序员,基本的算法还是需要掌握,本文主要介绍列表的一些排序算法
递归是算法中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有三个特点,1 调用自身 2 具有结束条件 3 代码规模逐渐减少

‘叁’ 算法怎么学

贪心算法的定义:

贪心算法是指在对问题求解时,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只做出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贪心算法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关键是贪心策略的选择,选择的贪心策略必须具备无后效性,即某个状态以前的过程不会影响以后的状态,只与当前状态有关。

解题的一般步骤是:

1.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问题;

2.把求解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子问题;

3.对每一子问题求解,得到子问题的局部最优解;

4.把子问题的局部最优解合成原来问题的一个解。

如果大家比较了解动态规划,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最优解问题大部分都可以拆分成一个个的子问题,把解空间的遍历视作对子问题树的遍历,则以某种形式对树整个的遍历一遍就可以求出最优解,大部分情况下这是不可行的。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本质上是对子问题树的一种修剪,两种算法要求问题都具有的一个性质就是子问题最优性(组成最优解的每一个子问题的解,对于这个子问题本身肯定也是最优的)。动态规划方法代表了这一类问题的一般解法,我们自底向上构造子问题的解,对每一个子树的根,求出下面每一个叶子的值,并且以其中的最优值作为自身的值,其它的值舍弃。而贪心算法是动态规划方法的一个特例,可以证明每一个子树的根的值不取决于下面叶子的值,而只取决于当前问题的状况。换句话说,不需要知道一个节点所有子树的情况,就可以求出这个节点的值。由于贪心算法的这个特性,它对解空间树的遍历不需要自底向上,而只需要自根开始,选择最优的路,一直走到底就可以了。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慢慢理解它:

1.活动选择问题

这是《算法导论》上的例子,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有n个需要在同一天使用同一个教室的活动a1,a2,…,an,教室同一时刻只能由一个活动使用。每个活动ai都有一个开始时间si和结束时间fi 。一旦被选择后,活动ai就占据半开时间区间[si,fi)。如果[si,fi]和[sj,fj]互不重叠,ai和aj两个活动就可以被安排在这一天。该问题就是要安排这些活动使得尽量多的活动能不冲突的举行。例如下图所示的活动集合S,其中各项活动按照结束时间单调递增排序。

关于贪心算法的基础知识就简要介绍到这里,希望能作为大家继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肆’ python里面什么是贪婪

Python里面的贪婪算法(又称贪心算法)是指,在对问题求解时,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他所做出的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

贪心算法不是搏孙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关键是贪心策略的选择,选择的贪心策略必须具备无后效性,即某个状态以前的过程不会影响以后的状态,只与当前状态有关。

基本思路

思想

贪心算法的基本思路是从问题的某一个初始解出发一步一步地进行,根据某个优化测度,每一步都要确保能获得局部最优解。每一步只考虑一个数据,他的选取应该满足局部优化的条件。若下一个数据和部分最优解连在一起不再是可行解时,就不把该数据添加到部分解中,直到把所有数据枚举完,或者不能再添加算法停止 。贪心算法(又称贪婪算法)是指,在对问题求解时,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他所做出的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

贪心算法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关键是贪心策略的选择,选择的贪心策略必须具备无后效性,即某个状态以前的过程不会影响以后的状态,只与当前状态有关。

基本思路

思想

贪心算法的基本思路是从问题的某一个初始解出发一步一步地进行,根据某个优化测度,每一步都要确保能获得局部最优解。每一步只考虑一个数据,他的选取应该满足局部优化的条件。若下一个数据和部分最优解连在一起不再是可行解时,就不把该数据添加到部分解中,直到把所有数据枚举完,或者不能再添加算法停止 。贪心算法弯银镇(又称贪婪算法)是指,在对问题求解时,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他所做出的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

贪心算法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关键是贪心策略的选择,选择的贪心策略必须具备无后效性,即某个状态以前的过程不会影响以后的状态,只与当前状态有关。

基本思路

思想

贪心算法的基本思路埋粗是从问题的某一个初始解出发一步一步地进行,根据某个优化测度,每一步都要确保能获得局部最优解。每一步只考虑一个数据,他的选取应该满足局部优化的条件。若下一个数据和部分最优解连在一起不再是可行解时,就不把该数据添加到部分解中,直到把所有数据枚举完,或者不能再添加算法停止 。

‘伍’ 程序员算法基础——贪心算法

贪心是人类自带的能力,贪心算法是在贪心决策上进行统筹规划的统称。

比如一道常见的算法笔试题---- 跳一跳

我们自然而然能产生一种解法:尽可能的往右跳,看最后是否能到达。
本文即是对这种贪心决策的介绍。

狭义的贪心算法指的是解最优化问题的一种特殊方法,解决过程中总是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因为具有最优子结构的特点,局部最优解可以得到全局最优解;这种贪心算法是动态规划的一种特例。 能用贪心解决的问题,也可以用动态规划解决。

而广义的贪心指的是一种通用的贪心策略,基于当前局面而进行贪心决策。以 跳一跳 的题目为例:
我们发现的题目的核心在于 向右能到达的最远距离 ,我们用maxRight来表示;
此时有一种贪心的策略:从第1个盒子开始向右遍历,对于每个经过的盒子,不断更新maxRight的值。

贪心的思考过程类似动态规划,依旧是两步: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大事化小:
一个较大的问题,通过找到与子问题的重叠,把复杂的问题划分为多个小问题;
小事化了:
从小问题找到决策的核心,确定一种得到最优解的策略,比如跳一跳中的 向右能到达的最远距离

在证明局部的最优解是否可以推出全局最优解的时候,常会用到数学的证明方式。

如果是动态规划:
要凑出m元,必须先凑出m-1、m-2、m-5、m-10元,我们用dp[i]表示凑出i元的最少纸币数;
有 dp[i]=min(dp[i-1], dp[i-2], dp[i-5], dp[i-10]) + 1 ;
容易知道 dp[1]=dp[2]=dp[5]=dp[10]=1 ;
根据以上递推方程和初始化信息,可以容易推出dp[1~m]的所有值。

似乎有些不对? 平时我们找零钱有这么复杂吗?
从贪心算法角度出发,当m>10且我们有10元纸币,我们优先使用10元纸币,然后再是5元、2元、1元纸币。
从日常生活的经验知道,这么做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

假如我们把题目变成这样,原来的策略还能生效吗?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这种策略:
已知对于m元纸币,1,2,5元纸币使用了a,b,c张,我们有a+2b+5c=m;
假设存在一种情况,1、2、5元纸币使用数是x,y,z张,使用了更少的5元纸币(z<c),且纸币张数更少(x+y+z<a+b+c),即是用更少5元纸币得到最优解。
我们令k=5*(c-z),k元纸币需要floor(k/2)张2元纸币,k%2张1元纸币;(因为如果有2张1元纸币,可以使用1张2元纸币来替代,故而1元纸币只能是0张或者1张)
容易知道,减少(c-z)张5元纸币,需要增加floor(5*(c-z)/2)张2元纸币和(5*(c-z))%2张纸币,而这使得x+y+z必然大于a+b+c。
由此我们知道不可能存在使用更少5元纸币的更优解。
所以优先使用大额纸币是一种正确的贪心选择。

对于1、5、7元纸币,比如说要凑出10元,如果优先使用7元纸币,则张数是4;(1+1+1+7)
但如果只使用5元纸币,则张数是2;(5+5)
在这种情况下,优先使用大额纸币是不正确的贪心选择。(但用动态规划仍能得到最优解)

如果是动态规划:
前i秒的完成的任务数,可以由前面1~i-1秒的任务完成数推过来。
我们用 dp[i]表示前i秒能完成的任务数
在计算前i秒能完成的任务数时,对于第j个任务,我们有两种决策:
1、不执行这个任务,那么dp[i]没有变化;
2、执行这个任务,那么必须腾出来(Sj, Tj)这段时间,那么 dp[i] = max(dp[i], dp[ S[j] ] ) + 1 ;
比如说对于任务j如果是第5秒开始第10秒结束,如果i>=10,那么有 dp[i]=max(dp[i], dp[5] + 1); (相当于把第5秒到第i秒的时间分配给任务j)

再考虑贪心的策略,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安排这种多任务的事情?我换一种描述方式:

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个策略: 先把结束时间早的兼职给做了!
为什么?
因为先做完这个结束时间早的,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做其他兼职。
我们天生具备了这种优化决策的能力。

这是一道 LeetCode题目 。
这个题目不能直接用动态规划去解,比如用dp[i]表示前i个人需要的最少糖果数。
因为(前i个人的最少糖果数)这种状态表示会收到第i+1个人的影响,如果a[i]>a[i+1],那么第i个人应该比第i+1个人多。
即是 这种状态表示不具备无后效性。

如果是我们分配糖果,我们应该怎么分配?
答案是: 从分数最低的开始。
按照分数排序,从最低开始分,每次判断是否比左右的分数高。
假设每个人分c[i]个糖果,那么对于第i个人有 c[i]=max(c[i-1],c[c+1])+1 ; (c[i]默认为0,如果在计算i的时候,c[i-1]为0,表示i-1的分数比i高)
但是,这样解决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 ,主要瓶颈是在排序。
如果提交,会得到 Time Limit Exceeded 的提示。

我们需要对贪心的策略进行优化:
我们把左右两种情况分开看。
如果只考虑比左边的人分数高时,容易得到策略:
从左到右遍历,如果a[i]>a[i-1],则有c[i]=c[i-1]+1;否则c[i]=1。

再考虑比右边的人分数高时,此时我们要从数组的最右边,向左开始遍历:
如果a[i]>a[i+1], 则有c[i]=c[i+1]+1;否则c[i]不变;

这样讲过两次遍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分配方案,并且时间复杂度是 O(N)

题目给出关键信息:1、两个人过河,耗时为较长的时间;
还有隐藏的信息:2、两个人过河后,需要有一个人把船开回去;
要保证总时间尽可能小,这里有两个关键原则: 应该使得两个人时间差尽可能小(减少浪费),同时船回去的时间也尽可能小(减少等待)。

先不考虑空船回来的情况,如果有无限多的船,那么应该怎么分配?
答案: 每次从剩下的人选择耗时最长的人,再选择与他耗时最接近的人。

再考虑只有一条船的情况,假设有A/B/C三个人,并且耗时A<B<C。
那么最快的方案是:A+B去, A回;A+C去;总耗时是A+B+C。(因为A是最快的,让其他人来回时间只会更长, 减少等待的原则

如果有A/B/C/D四个人,且耗时A<B<C<D,这时有两种方案:
1、最快的来回送人方式,A+B去;A回;A+C去,A回;A+D去; 总耗时是B+C+D+2A (减少等待原则)
2、最快和次快一起送人方式,A+B先去,A回;C+D去,B回;A+B去;总耗时是 3B+D+A (减少浪费原则)
对比方案1、2的选择,我们发现差别仅在A+C和2B;
为何方案1、2差别里没有D?
因为D最终一定要过河,且耗时一定为D。

如果有A/B/C/D/E 5个人,且耗时A<B<C<D<E,这时如何抉择?
仍是从最慢的E看。(参考我们无限多船的情况)
方案1,减少等待;先送E过去,然后接着考虑四个人的情况;
方案2,减少浪费;先送E/D过去,然后接着考虑A/B/C三个人的情况;(4人的时候的方案2)

到5个人的时候,我们已经明显发了一个特点:问题是重复,且可以由子问题去解决。
根据5个人的情况,我们可以推出状态转移方程 dp[i] = min(dp[i - 1] + a[i] + a[1], dp[i - 2] + a[2] + a[1] + a[i] + a[2]);
再根据我们考虑的1、2、3、4个人的情况,我们分别可以算出dp[i]的初始化值:
dp[1] = a[1];
dp[2] = a[2];
dp[3] = a[2]+a[1]+a[3];
dp[4] = min(dp[3] + a[4] + a[1], dp[2]+a[2]+a[1]+a[4]+a[2]);

由上述的状态转移方程和初始化值,我们可以推出dp[n]的值。

贪心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思考进行优化。
是把握已有信息,进行最优化决策。
这里还有一些收集的 贪心练习题 ,可以实践练习。
这里 还有在线分享,欢迎报名。

‘陆’ 贪心算法及其应用

求解一个问题时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选择当下最优的那个解,而不用考虑整体的最优解。通常,当我们面对的问题拥有以下特点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使用贪心算法。

比如,我们举个例子,仓库里面总共有五种豆子,其对应的重量和总价值如下,现在我们有一个可以装100KG重量的袋子,怎么装才能使得袋子中的豆子价值最大?

我们首先看看这个问题是否符合贪心算法的使用场景?限制值是袋子100KG,期望值是袋子里面的价值最高。所以是符合的。那么我们尝试着应用下贪心算法的方法,每一个步骤都寻找当下的最优解,怎么做呢?

把仓库里面的每种豆子价值除以重量,得出每种豆子的单价,那么当下的最优解,肯定是尽可能最多地装单价最贵的,也就是先把20KG的黄豆都装上,然后再把30KG的绿豆都装上,再装50KG的红豆,那么此时正好装满袋子,总价值将是270元,这就是通过贪心算法求解的答案。

贪心算法的应用在这个问题上的求解是否是最优解需要一个很复杂的数学论证,我们不用那样,只要心里举几个例子,验证下是否比它更好即可,如果举不出例子,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就是最优解了。

虽然贪心算法虽然在大部分实践场景中都能得到最优解,但是并不能保证一定是最优解。比如在如下的有向带权图中寻找从S到T的最短路径,那么答案肯定就是S->A->E->T,总代价为1+4+4=9;

然而,实际上的最短路径是S->B->D->T,总代价为6。

所以,不能所有这类问题都迷信贪心算法的求解,但其作为一种算法指导思想,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除了以上袋子装豆子的问题之外,还有很多应用场景。这种问题能否使用贪心算法来解决的关键是你能否将问题转换为贪心算法适用的问题,即找到问题的限制值和期望值。

我们有m个糖果要分给n个孩子,n大于m,注定有的孩子不能分到糖果。其中,每个糖果的大小都不同,分别为S1,S2,S3...,Sm,每个孩子对糖果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为N1,N2,N3...,Nn,那么我们如何分糖果,才能尽可能满足最多数量孩子的需求?

这个问题中,限制值是糖果的数量m,期望值满足最多的孩子需求。对于每个孩子,能用小的糖果满足其需求,就不要用大的,避免浪费。所以我们可以给所有孩子的需求排个序,从需求最小的孩子开始,用刚好能满足他的糖果来分给他,以此来分完所有的糖果。

我们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纸币各C1、C5、C10、C20、C50、C100张,现在要购买一个价值K元的东西,请问怎么才能适用最少的纸币?

这个问题应该不难,限制值是各个纸币的张数,期望值是适用最少的纸币。那么我们就先用面值最大的100元去付钱,当再加一张100元就超过K时,就更换小面额的,直至正好为K元。

对于n个区间[L1,R1],[L2,R2]...[Ln,Rn],我们怎么从中选出尽可能多的区间,使它们不相交?

我们需要把这个问题转换为符合贪心算法特点的问题,假设这么多区间的最左端点是Lmin,最右端点是Rmax,那么问题就是在[Lmin,Rmax]中,选择尽可能多的区间往里面塞,并且保证它们不相交。这里,限制值就是区间[Lmin,Rmax],期望值就是尽可能多的区间。

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每次从区间中选择那种左端点>=已经覆盖区间右边端点的,且该区间右端点尽可能高小的。如此,我们可以让未覆盖区间尽可能地大,才能保证可以塞进去尽可能多的区间。

贪心算法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如何将要解决的问题抽象成适合贪心算法特点的模型,找到限制条件和期望值,只要做好这一步,接下来的就比较简单了。在平时我们不用刻意去记,多多练习类似的问题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阅读全文

与python贪心算法找纸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服务器上如何查看服务器的端口 浏览:676
单片机服务器编译 浏览:768
单口usb打印机服务器是什么 浏览:859
战地五开服务器要什么条件 浏览:954
在word中压缩图片大小 浏览:253
javatomcat图片 浏览:417
程序员生产智能创意 浏览:65
汇和银行app怎么登录 浏览:381
腾讯服务器如何上传源码 浏览:745
单片机的原理概述 浏览:510
火控pdf 浏览:267
如何复制云服务器centos环境 浏览:984
债权pdf 浏览:303
红色番字的app怎么下载 浏览:876
云服务器流程教课 浏览:702
中国农业银行app怎么没有网 浏览:997
几率表算法 浏览:902
程序员理工科 浏览:708
企业邮箱登录收件服务器地址 浏览:560
计算机思维与算法设计的重要性 浏览: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