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得利用算法实施影响网络舆论,各部门对此作出了哪些举措
网络安全与社会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它与社会多个方面的利益相互影响。秉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多个部门发布了两个重要文件,为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保驾护航。
通过这一系列规定为国家互联网安全提供了保障。各部门相互努力,对不得利用算法对国家互联网安全进行影响作出了规定。这为国家其他行业的发展和事业的繁荣提供了信息安全基础。是非常的有利的。这些规定为国家互联网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为国家互联网科技发展保驾护航。相信国家的这一次出手扼杀了许多不法手段来获取公民消息的途径,也保障了国民的信息网络安全。
B. 为什么说不能让算法决定推荐内容
如今的智能新闻客户端,凭借强大的算法、先进的数据抓取技术,能够精准分析并解读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从而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新闻产品,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顺应了阅读分众化的时代潮流。
任何时候,内容推送不能少了“总编辑”,再好的传播渠道也要有“看门人”,即使在技术为王的时代,也不能完全让算法决定内容。这一方面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更理性健康的舆论空间,为互联网算法时代的信息传播保驾护航,但更少不了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智能平台,肩负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扬长避短,让技术和算法真正造福这个时代。
C. 算法推荐服务被戴“紧箍”,流量造假、控制热搜等有治了
算法推荐是把“双刃剑”
腾讯安全战略研究中心联合赛博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内容治理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显示,算法精准推荐已经占据信息流分发主导地位,算法能够实现数字内容聚合和精准推荐,快速匹配信息与人。基于算法的个性化内容推送在为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家安全风险因素增高、不良信息泛滥风险增加以及传统权利保护难度加大等问题,已然成为一把“双刃剑”。
上海 财经 大学研究员崔丽丽表示,互联网平台作为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先进技术代表,有责任维持技术手段的客观性,反映流量的自然状态,呈现真实的公众意见。不应该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在流量上作假。过去曾发生过一些涉及到商业利益的新闻、信息被操控的情况,这样获取的商业利益是一种市场不公平的表现,甚至是不合法的。
提出算法“向善”新要求
根据征求意见稿,管理规定将适用于在境内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公司。这也意味着,以内容推荐算法为核心竞争力的短视频平台、UGC(用户生产内容)平台、推荐内容或是广告的电商和社交平台等主流互联网公司和平台的算法推荐技术都包含在此。
崔丽丽表示,不论是UGC还是PGC(专业生产内容)平台,内容的审核以及对于受众的推荐实际都有相应的规则,互联网信息平台已经在形态上取代了过去的传统媒体,因此,可能具备了一定的公共设施属性,所以信息的产生、审核和分发应该符合公允、客观以及符合事实等要求。
征求意见稿指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等,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或者高额消费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算法模型。
王娟表示,征求意见稿对算法的主体价值导向、个人数据用途、行业自律等提出了算法“向善”的要求,提出了算法提供者备案责任,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作为落实算法安全的主体责任 ,还对算法推荐服务日志等信息提出了留存要求,留存期限不少于六个月,并在相关执法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对回溯求证环节进行了加强。
征求意见稿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算法机制机理审核、安全评估监测、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数据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等管理制度,制定并公开算法推荐相关服务规则,配备与算法推荐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撑。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算法对数据的交互模式也提出了很多要求。征求意见稿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着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运行机制等。同时,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选择、修改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用户标签的功能,以及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而对于大数据“杀熟”等顽疾,征求意见稿强调,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网络热搜将被严管
近年来,网络热搜已经成为实时的舆情风向标和舆论的集散地,征求意见稿也特别对热搜作出了规范管理,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算法推荐服务版面页面生态管理,建立完善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机制,在首页首屏、热搜、精选、榜单类、弹窗等重点环节积极呈现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的信息内容。
王娟表示,征求意见稿对热搜、虚假流量可谓“重拳出击”,核心仍是围绕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建立清朗网络空间、树立良好 社会 价值观,微博热搜榜等各类“带节奏”式资本叠加流量的运作模式将受到重大挑战。
面对外界的质疑,微博也在近日发布了热搜管理规则,并对“花钱买热搜”“花钱压热搜”等质疑回应称,热搜根据微博用户的真实行为进行计算,并根据搜索量、发博量、互动量等数据指标,形成实时榜单。榜单算法中包含了严格的排水军和反垃圾机制,以确保公正客观。同时上半年热搜还将“减少 娱乐 占比”作为主要调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