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车音响加装dsp音频处理器效果好吗
汽车音响加装dsp音频处理器效果好。之所以说 DSP有用,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喇叭的安装以及我们会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所决定的。
毕竟我们在升级安装喇叭的时候,喇叭与车门之间会安装一个垫圈来解决两者之间的间隙问题,以防止共振的情况发生,但是比较厚的垫圈会在喇叭尾部形成一个管状的通道,从而导致低音的表现比较浑浊,甚至会导致中低音喇叭的声音表现有所欠缺。
主要优势:
拥有了 DSP就可以解决这种因安装而产生的公差问题,因为DSP上是拥有众多可以自定义调节的参数来进行个性化的定制的,一般在DSP上都会有延时功能这个选项。
它的作用就是解决因为安装条件、喇叭朝向、反射吸收甚至是音源问题引起的频响不平坦的问题。所以,它的作用不言而喻。
B. 对DSP而言,CCS用C语言编程和汇编编程,二者的效率相差多少
我用的是28XX系列的,不知道经验对你有没有用,因为不同系列的芯片多少有些差别。
TI提供的库已经相当可以了,兼顾易用与效率。我当时做过这样的测试
1. 用IQMATH实现
2. 直接C语言实现
3. C语言优化实现
4. 原生汇编实现
IQMATH的运行周期在1000左右,比方案3快几十个周期,比方案4慢几个周期,方案2是10000多个周期。
另外,因为只是单独测的算法,汇编之所以快是快在寄存器的使用上,操作数可以直接入寄存器,但是考虑到程序其他部分是用C语言编写的话,把操作栈的时间也加上,并不比方案1快。毕竟我对TI的汇编吃的也不透。
在编写上,无疑是方案1提供了最接近C语言风格的实现,几乎不用考虑ISA方面的问题。
另外对于执行效率,我觉得主要考虑三点:
1.分支的使用
CCS对C语言的优化我没做过太多比对。其实单从反汇编的结果看,我接触过的嵌入式开发环境的编译器都能做出很好的优化。但是几乎每个编译器都会在逻辑的优化上有欠缺——它只能对一些显而易见的判断条件进行优化,而在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出于易读性的考虑,或者稳定性的考虑,或者其他的考虑加入几乎不会发生的分支,这样的分支判断会消耗一定比率的代码段执行效率,视乎代码段内有用功能的长度而定,越长这个比率越小,越短这个比率越高。
2.一般操作,就是各种赋值操作
在一般的操作上,编译器的优化已经很令人满意了,基本上可以作为编写汇编的范本。我觉得所谓效率能达到90%就是针对这个部分说的。
3.特殊操作,比如对整块内存的操作,或者是浮点运算上。
在一些特殊的操作上,就要看是否有现成的库,或者看硬件是否支持。比如对整块内存操作就别用循环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搬了。
以上三点都能考虑到的话,相信执行效率方面已经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了。
另外如果你的代码发生在初始化部分,也就是只在系统运行开始的时候运行一次,那么优化不优化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除非你对系统初始化的时间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如果你的代码是作为任务要被反复运行的,那就有优化的必要了。
在CCS里有代码消耗时钟周期的统计,如果你觉得某段代码效率低下的话,可以先分段进行消耗时钟周期的计算,这样优化比较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