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标跟踪检测算法(一)——传统方法
姓名:刘帆;学号:20021210609;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https://blog.csdn.net/qq_34919792/article/details/89893214
【嵌牛导读】目标跟踪算法研究难点与挑战在于实际复杂的应用环境 、背景相似干扰、光照条件的变化、遮挡等外界因素以及目标姿态变化,外观变形,尺度变化、平面外旋转、平面内旋转、出视野、快速运动和运动模糊等。而且当目标跟踪算法投入实际应用时,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实时性问题也是非常的重要。正是有了这些问题,才使得算法研究充满着难点和挑战。
【嵌牛鼻子】目标跟踪算法,传统算法
【嵌牛提问】利用目标跟踪检测算法要达到何目的?第一阶段的单目标追踪算法包括什么?具体步骤有哪些?它们有何特点?
【嵌牛正文】
第一阶段
目标跟踪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对指定目标寻找可以跟踪的特征,常用的有颜色,轮廓,特征点,轨迹等,另一个是对目标特征进行跟踪。
1、静态背景
1)背景差: 对背景的光照变化、噪声干扰以及周期性运动等进行建模。通过当前帧减去背景图来捕获运动物体的过程。
2)帧差: 由于场景中的目标在运动,目标的影像在不同图像帧中的位置不同。该类算法对时间上连续的两帧或三帧图像进行差分运算,不同帧对应的像素点相减,判断灰度差的绝对值,当绝对值超过一定阈值时,即可判断为运动目标,从而实现目标的检测功能。
与二帧差分法不同的是,三帧差分法(交并运算)去除了重影现象,可以检测出较为完整的物体。帧间差分法的原理简单,计算量小,能够快速检测出场景中的运动目标。但帧间差分法检测的目标不完整,内部含有“空洞”,这是因为运动目标在相邻帧之间的位置变化缓慢,目标内部在不同帧图像中相重叠的部分很难检测出来。帧间差分法通常不单独用在目标检测中,往往与其它的检测算法结合使用。
3)Codebook
算法为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建立一个码本,每个码本可以包括多个码元(对应阈值范围),在学习阶段,对当前像素点进行匹配,如果该像素值在某个码元的学习阈值内,也就是说与之前出现过的某种历史情况偏离不大,则认为该像素点符合背景特征,需要更新对应点的学习阈值和检测阈值。
如果新来的像素值与每个码元都不匹配,则可能是由于动态背景导致,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为其建立一个新的码元。每个像素点通过对应多个码元,来适应复杂的动态背景。
在应用时,每隔一段时间选择K帧通过更新算法建立CodeBook背景模型,并且删除超过一段时间未使用的码元。
4)GMM
混合高斯模型(Gaussian of Micture Models,GMM)是较常用的背景去除方法之一(其他的还有均值法、中值法、滑动平均滤波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单核高斯滤波的算法步骤:
混合高斯建模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作为单核高斯背景建模的扩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GMM将背景模型描述为多个分布,每个像素的R、G、B三个通道像素值的变化分别由一个混合高斯模型分布来刻画,符合其中一个分布模型的像素即为背景像素。作为最常用的一种背景建模方法,GMM有很多改进版本,比如利用纹理复杂度来更新差分阈值,通过像素变化的剧烈程度来动态调整学习率等。
5)ViBe(2011)
ViBe算法主要特点是随机背景更新策略,这和GMM有很大不同。其步骤和GMM类似。具体的思想就是为每个像素点存储了一个样本集,样本集中采样值就是该像素点过去的像素值和其邻居点的像素值,然后将每一个新的像素值和样本集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属于背景点。
其中pt(x)为新帧的像素值,R为设定值,p1、p2、p3….为样本集中的像素值,以pt(x)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被认为成一个集,当样本集与此集的交集大于设定的阈值#min时,可认为此为背景像素点(交集越大,表示新像素点与样本集越相关)。我们可以通过改变#min的值与R的值来改变模型的灵敏度。
Step1:初始化单帧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背景模型。假设每一个像素和其邻域像素的像素值在空域上有相似的分布。基于这种假设,每一个像素模型都可以用其邻域中的像素来表示。为了保证背景模型符合统计学规律,邻域的范围要足够大。当输入第一帧图像时,即t=0时,像素的背景模型。其中,NG(x,y)表示空域上相邻的像素值,f(xi,yi)表示当前点的像素值。在N次的初始化的过程中,NG(x,y)中的像素点(xi,yi)被选中的可能次数为L=1,2,3,…,N。
Step2:对后续的图像序列进行前景目标分割操作。当t=k时,像素点(x,y)的背景模型为BKm(x,y),像素值为fk(x,y)。按照下面判断该像素值是否为前景。这里上标r是随机选的;T是预先设置好的阈值。当fk(x,y)满足符合背景#N次时,我们认为像素点fk(x,y)为背景,否则为前景。
Step3:ViBe算法的更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随机性。每一个背景点有1/ φ的概率去更新自己的模型样本值,同时也有1/ φ的概率去更新它的邻居点的模型样本值。更新邻居的样本值利用了像素值的空间传播特性,背景模型逐渐向外扩散,这也有利于Ghost区域的更快的识别。同时当前景点计数达到临界值时将其变为背景,并有1/ φ的概率去更新自己的模型样本值(为了减少缓慢移动物体的影响和摄像机的抖动)。
可以有如下总结,ViBe中的每一个像素点在更新的时候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上随机影响的范围,这个范围很小,大概3x3的样子,这个是考虑到摄像头抖动时会有坐标的轻微来回变化,这样虽然由于ViBe的判别方式仍认为是背景点,但是也会对后面的判别产生影响,为了保证空间的连续性,随机更新减少了这个影响。而在样本值保留在样本集中的概率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变小,这就保证了像素模型在时间上面的延续特性。
6)光流
光流是由物体或相机的运动引起的图像对象在两个连续帧之间的视在运动模式。它是2D矢量场,其中每个矢量是一个位移矢量,显示点从第一帧到第二帧的移动。
光流实际上是一种特征点跟踪方法,其计算的为向量,基于三点假设:
1、场景中目标的像素在帧间运动时亮度(像素值或其衍生值)不发生变化;2、帧间位移不能太大;3、同一表面上的邻近点都在做相同的运动;
光流跟踪过程:1)对一个连续视频帧序列进行处理;2)对每一帧进行前景目标检测;3)对某一帧出现的前景目标,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点(Harris角点);4)对于前后帧做像素值比较,寻找上一帧在当前帧中的最佳位置,从而得到前景目标在当前帧中的位置信息;5)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目标跟踪
2、运动场(分为相机固定,但是视角变化和相机是运动的)
1)运动建模(如视觉里程计运动模型、速度运动模型等)
运动学是对进行刚性位移的相机进行构型,一般通过6个变量来描述,3个直角坐标,3个欧拉角(横滚、俯仰、偏航)。
Ⅰ、对相机的运动建模
由于这个不是我们本次所要讨论的重点,但是在《概率机器人》一书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方法,相机的运动需要对图像内的像素做位移矩阵和旋转矩阵的坐标换算。除了对相机建立传统的速度运动模型外,也可以用视觉里程计等通关过置信度的更新来得到概率最大位置。
Ⅱ、对于跟踪目标的运动建模
该方法需要提前通过先验知识知道所跟踪的目标对象是什么,比如车辆、行人、人脸等。通过对要跟踪的目标进行建模,然后再利用该模型来进行实际的跟踪。该方法必须提前知道要跟踪的目标对象是什么,然后再去跟踪指定的目标,这是它的局限性,因而其推广性相对比较差。(比如已知跟踪的物体是羽毛球,那很容易通过前几帧的取点,来建立整个羽毛球运动的抛物线模型)
2)核心搜索算法(常见的预测算法有Kalman(卡尔曼)滤波、扩展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
Ⅰ、Kalman 滤波
Kalman滤波器是通过前一状态预测当前状态,并使用当前观测状态进行校正,从而保证输出状态平稳变化,可有效抵抗观测误差。因此在运动目标跟踪中也被广泛使用。
在视频处理的运动目标跟踪里,每个目标的状态可表示为(x,y,w,h),x和y表示目标位置,w和h表示目标宽高。一般地认为目标的宽高是不变的,而其运动速度是匀速,那么目标的状态向量就应该扩展为(x,y,w,h,dx,dy),其中dx和dy是目标当前时刻的速度。通过kalman滤波器来估计每个时刻目标状态的大致过程为:
对视频进行运动目标检测,通过简单匹配方法来给出目标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状态,从第三个状态开始,就先使用kalman滤波器预测出当前状态,再用当前帧图像的检测结果作为观测值输入给kalman滤波器,得到的校正结果就被认为是目标在当前帧的真实状态。(其中,Zt为测量值,为预测值,ut为控制量,Kt为增益。)
Ⅱ、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KF)
由于卡尔曼滤波的假设为线性问题,无法直接用在非线性问题上,EKF和UKF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线性问题体现在用测量量来计算预测量的过程中)。EKF是通过构建线性函数g(x),与非线性函数相切,并对每一时刻所求得的g(x)做KF,如下图所示。
UKF与EKF去求解雅可比矩阵拟合线性方程的方法不同,通过对那个先验分布中的采集点,来线性化随机变量的非线性函数。与EKF所用的方法不同,UKF产生的高斯分布和实际高斯分布更加接近,其引起的近似误差也更小。
Ⅲ、粒子滤波
1、初始状态:基于粒子滤波的目标追踪方法是一种生成式跟踪方法,所以要有一个初始化的阶段。对于第一帧图像,人工标定出待检测的目标,对该目标区域提出特征;
2、搜索阶段:现在已经知道了目标的特征,然后就在目标的周围撒点(particle), 如:a)均匀的撒点;b)按高斯分布撒点,就是近的地方撒得多,远的地方撒的少。论文里使用的是后一种方法。每一个粒子都计算所在区域内的颜色直方图,如初始化提取特征一样,然后对所有的相似度进行归一化。文中相似性使用的是巴氏距离;
3、重采样:根据粒子权重对粒子进行筛选,筛选过程中,既要大量保留权重大的粒子,又要有一小部分权重小的粒子;
4、状态转移:将重采样后的粒子带入状态转移方程得到新的预测粒子;
5、测量及更新:对目标点特征化,并计算各个粒子和目标间的巴氏距离,更新粒子的权重;
6、决策阶段:每个粒子都获得一个和目标的相似度,相似度越高,目标在该范围出现的可能性越高,将保留的所有粒子通过相似度加权后的结果作为目标可能的位置。
3)Meanshift算法
MeanShift算法属于核密度估计法,它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而完全依靠特征空间中样本点的计算其密度函数值。对于一组采样数据,直方图法通常把数据的值域分成若干相等的区间,数据按区间分成若干组,每组数据的个数与总参数个数的比率就是每个单元的概率值;核密度估计法的原理相似于直方图法,只是多了一个用于平滑数据的核函数。采用核函数估计法,在采样充分的情况下,能够渐进地收敛于任意的密度函数,即可以对服从任何分布的数据进行密度估计。
Meanshift算法步骤
1、通过对初始点(或者上一帧的目标点)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R的圆心,寻找特征和该点相似的点所构成的向量;
2、所有向量相加,可以获得一个向量叠加,这个向量指向特征点多的方向;
3、取步骤二的向量终点为初始点重复步骤一、二,直到得到的向量小于一定的阈值,也就是说明当前位置是特征点密度最密集的地方,停止迭代,认为该点为当前帧的目标点;
4)Camshift算法
Camshift算法是MeanShift算法的改进,称为连续自适应的MeanShift算法。Camshift 是由Meanshift 推导而来 Meanshift主要是用在单张影像上,但是独立一张影像分析对追踪而言并无意义,Camshift 就是利用MeanShift的方法,对影像串行进行分析。
1、首先在影像串行中选择目标区域。
2、计算此区域的颜色直方图(特征提取)。
3、用MeanShift算法来收敛欲追踪的区域。
4、通过目标点的位置和向量信息计算新的窗口大小,并标示之。
5、以此为参数重复步骤三、四。
Camshift 关键就在于当目标的大小发生改变的时候,此算法可以自适应调整目标区域继续跟踪。
3、小结
第一阶段的单目标追踪算法基本上都是传统方法,计算量小,在嵌入式等设备中落地较多,opencv中也预留了大量的接口。通过上面的两节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目标检测算法的步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指定目标寻找可以跟踪的特征,常用的有颜色,轮廓,特征点,轨迹等,另一部分是对目标特征进行跟踪,如上文所提及的方法。所以目标检测方法的发展,也可总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去获得更加具有区分性的可跟踪的稳定特征,另一个是如何建立帧与帧之间的数据关联,保证跟踪目标是正确的。
随着以概率为基础的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或是以Meanshift为代表向量叠加方法在目标检测的运用,使得目标检测不再需要假设自身的一个状态为静止的,而是可以是运动的,更加符合复杂场景中的目标跟踪。
‘贰’ 计算机视觉——典型的目标检测算法(Fast R-CNN算法)(五)
【嵌牛导读】目标检测在现实中的应用很广泛,我们需要检测数字图像中的物体位置以及类别,它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模型,模型的输入一张图片,模型的输出需要圈出图片中所有物体的位置以及物体所属的类别。在深度学习浪潮到来之前,目标检测精度的进步十分缓慢,靠传统依靠手工特征的方法来提高精度已是相当困难的事。而ImageNet分类大赛出现的卷积神经网络(CNN)——AlexNet所展现的强大性能,吸引着学者们将CNN迁移到了其他的任务,这也包括着目标检测任务,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目标检测算法。
【嵌牛鼻子】计算机视觉
【嵌牛提问】如何理解目标检测算法——Fast R-CNN
【嵌牛正文】
为克服SPP-Net 存在的问题,2015 年Girshick 等提出基于边界框和多任务损失分类的Fast R-CNN[31]算法。该算法将SPP 层简化,设计出单尺度的ROI Pooling 池化层结构;将整张图像的候选区域采样成固定大小,生成特征图后作SVD分解,通过RoI Pooling层得到Softmax的分类得分和BoundingBox 外接矩形框的窗口回归两个向量;用Softmax 代替SVM 提出多任务损失函数思想,将深度网络和SVM分类两个阶段整合,即将分类问题和边框回归问题进行合并。
算法详解:
Fast R-CNN的流程图如下,网络有两个输入: 图像和对应的region proposal 。其中region proposal由selective search方法得到,没有表示在流程图中。对每个类别都训练一个回归器,且只有非背景的region proposal才需要进行回归。
ROI pooling:ROI Pooling的作用是对不同大小的region proposal,从最后卷积层输出的feature map提取大小固定的feature map。简单讲可以看做是SPPNet的简化版本,因为全连接层的输入需要尺寸大小一样,所以不能直接将不同大小的region proposal映射到feature map作为输出,需要做尺寸变换。在文章中,VGG16网络使用H=W=7的参数,即将一个h*w的region proposal分割成H*W大小的网格,然后将这个region proposal映射到最后一个卷积层输出的feature map,最后计算每个网格里的最大值作为该网格的输出,所以不管ROI pooling之前的feature map大小是多少,ROI pooling后得到的feature map大小都是H*W。
因此可以看出Fast RCNN主要有3个改进:1、卷积不再是对每个region proposal进行,而是直接对整张图像,这样减少了很多重复计算。原来RCNN是对每个region proposal分别做卷积,因为一张图像中有2000左右的region proposal,肯定相互之间的重叠率很高,因此产生重复计算。2、用ROI pooling进行特征的尺寸变换,因为全连接层的输入要求尺寸大小一样,因此不能直接把region proposal作为输入。3、将regressor放进网络一起训练,每个类别对应一个regressor,同时用softmax代替原来的SVM分类器。
在实际训练中,每个mini-batch包含2张图像和128个region proposal(或者叫ROI),也就是每张图像有64个ROI。然后从这些ROI中挑选约25%的ROI,这些ROI和ground truth的IOU值都大于0.5。另外只采用随机水平翻转的方式增加数据集。
测试的时候则每张图像大约2000个ROI。
损失函数的定义是将分类的loss和回归的loss整合在一起,其中分类采用log loss,即对真实分类(下图中的pu)的概率取负log,而回归的loss和R-CNN基本一样。分类层输出K+1维,表示K个类和1个背景类。
这是回归的loss,其中t^u表示预测的结果,u表示类别。v表示真实的结果,即bounding box regression target。
采用SVD分解改进全连接层。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分类网络,那么全连接层的计算应该远不及卷积层的计算,但是针对object detection,Fast RCNN在ROI pooling后每个region proposal都要经过几个全连接层,这使得全连接层的计算占网络的计算将近一半,如下图,所以作者采用SVD来简化全连接层的计算。另一篇博客链接讲的R-FCN网络则是对这个全连接层计算优化的新的算法。
稍微总结下训练和测试的结构,如下面两个图,对算法的理解会更清晰。
test结构图在ROI Pooling层是怎么输出的画得比较容易理解。
‘叁’ R-CNN, Fast R-CNN, Faster R-CNN, YOLO:目标检测算法总结
参考链接
以下是文中涉及的算法的最原始的文章:
一个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从图中取不同的感兴趣区域,然后对这些区域用CNN进行分类,检测这些区域中是否有物体的存在。
但是待检测物体可能存在于图片的不同位置而且有不同的长宽比例。所以以上方法需要选取量非常大的区域并需要非常大的计算量。
因此,R-CNN, Fast R-CNN, Faster R-CNN, YOLO被开发去又快又准地找物体。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有大量区域被选择的问题, Ross Girshick et al 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了选择性搜索从图片提取了2000个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region proposals“。
用这种办法,我们不需要去分类巨大数量的区域了,我们只需要去处理2000个区域。这2000个区域是用如下的选择性搜索算法(selective search algorithm)来找到的:
这篇文章 介绍了更多关于选择性搜索算法(selective search algorithm)的内容。
RCNN步骤:
R-CNN存在的问题:
Fast R-CNN的几个改进:
The same author of the previous paper(R-CNN) solved some of the drawbacks of R-CNN to build a faster object detection algorithm and it was called Fast R-CNN. The approach is similar to the R-CNN algorithm.
Fast R-CNN更快的原因是:
Fast R-CNN更快:
From the above graphs, you can infer that Fast R-CNN is significantly faster in training and testing sessions over R-CNN. When you look at the performance of Fast R-CNN ring testing time, including region proposals slows down the algorithm significantly when compared to not using region proposals. Therefore, region proposals become bottlenecks in Fast R-CNN algorithm affecting its performance.
上面两个算法的缺点:
selective search耗时
Both of the above algorithms(R-CNN & Fast R-CNN) uses selective search to find out the region proposals . Selective search is a slow and time-consuming proces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Faster R-CNN的改进:
不用selective search去找region proposals;
用network去找region proposals;
Therefore, Shaoqing Ren et al . came up with an object detection algorithm that eliminates the selective search algorithm and lets the network learn the region proposals .
Faster R-CNN的步骤:
时间上的对比:
Faster R-CNN最快并且能用作实时目标检测
之前几种算法的缺点:
产生region的时候没有纵览整幅图。其实图的某些部分有更高的可能性包含物体。
All of the previous object detection algorithms use regions to localize the object within the image. The network does not look at the complete image. Instead, parts of the image which have high probabilities of containing the object .
YOLO的思想:
用一个单独的网络去预测bounding boxes和bounding boxes中存在物体的概率
YOLO or You Only Look Once is an object detection algorithm much different from the region based algorithms seen above.
In YOLO, a single convolutional network predicts (1) the bounding boxes and (2)the class probabilities for these boxes.
YOLO的具体步骤:
How YOLO works is that:
YOLO的优缺点:
‘肆’ 大数据科学家需要掌握的几种异常值检测方法
引言
异常值检测与告警一直是工业界非常关注的问题,自动准确地检测出系统的异常值,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能尽早发现系统的异常情况,挽回不必要的损失。个推也非常重视大数据中的异常值检测,例如在运维部门的流量管理业务中,个推很早便展开了对异常值检测的实践,也因此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异常值检测。
1、异常值检测研究背景
2、异常值检测方法原理
3、异常值检测应用实践
异常值检测研究背景
异常值,故名思议就是不同于正常值的值。 在数学上,可以用离群点来表述,这样便可以将异常值检测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求解。
异常值检测在很多场景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
1、流量监测
互联网上某些服务器的访问量,可能具有周期性或趋势性:一般情况下都是相对平稳的,但是当受到某些黑客攻击后,其访问量可能发生显着的变化,及早发现这些异常变化对企业而言有着很好的预防告警作用。
2、金融风控
正常账户中,用户的转账行为一般属于低频事件,但在某些金融诈骗案中,一些嫌犯的账户就可能会出现高频的转账行为,异常检测系统如果能发现这些异常行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则会规避不少损失。
3、机器故障检测
一个运行中的流水线,可能会装有不同的传感器用来监测运行中的机器,这些传感器数据就反应了机器运行的状态,这些实时的监测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维度广的特点,用人工盯着看的话成本会非常高,高效的自动异常检测算法将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异常值检测方法原理
本文主要将异常值检测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统计的异常值检测,另一类是基于模型的异常值检测。
基于统计的方法
基于模型的方法
1、基于统计的异常值检测方法
常见的基于统计的异常值检测方法有以下2种,一种是基于3σ法则,一种是基于箱体图。
3σ法则
箱体图
3σ法则是指在样本服从正态分布时,一般可认为小于μ-3σ或者大于μ+3σ的样本值为异常样本,其中μ为样本均值,σ为样本标准差。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虽然不知道样本的真实分布,但只要真实分布与正太分布相差不是太大,该经验法则在大部分情况下便是适用的。
箱体图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异常值检测方法,一般取所有样本的25%分位点Q1和75%分位点Q3,两者之间的距离为箱体的长度IQR,可认为小于Q1-1.5IQR或者大于Q3+1.5IQR的样本值为异常样本。
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往往具有计算简单、有坚实的统计学基础等特点,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例如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难以对高维样本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等。
2、基于模型的异常值检测
通常可将异常值检测看作是一个二分类问题,即将所有样本分为正常样本和异常样本,但这和常规的二分类问题又有所区别,常规的二分类一般要求正负样本是均衡的,如果正负样本不均匀的话,训练结果往往会不太好。但在异常值检测问题中,往往面临着正(正常值)负(异常值)样本不均匀的问题,异常值通常比正常值要少得多,因此需要对常规的二分类模型做一些改进。
基于模型的异常值检测一般可分为有监督模型异常值检测和无监督模型异常值检测,比较典型的有监督模型如oneclassSVM、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编码器等。 oneclassSVM就是在经典的SVM基础上改进而来,它用一个超球面替代了超平面,超球面以内的值为正常值,超球面以外的值为异常值。
经典的SVM
1
基于模型的方法
2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编码器结构如下图所示。
自编码器(AE)
将正常样本用于模型训练,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损失函数可采用常见的均方误差,因此检测过程中,当正常样本输入时,均方误差会较小,当异常样本输入时,均方误差会较大,设置合适的阈值便可将异常样本检测出来。但该方法也有缺点,就是对于训练样本比较相近的正常样本判别较好,但若正常样本与训练样本相差较大,则可能会导致模型误判。
无监督模型的异常值检测是异常值检测中的主流方法,因为异常值的标注成本往往较高,另外异常值的产生往往无法预料,因此有些异常值可能在过去的样本中根本没有出现过, 这将导致某些异常样本无法标注,这也是有监督模型的局限性所在。 较为常见的无监督异常值检测模型有密度聚类(DBSCAN)、IsolationForest(IF)、RadomCutForest(RCF)等,其中DBSCAN是一种典型的无监督聚类方法,对某些类型的异常值检测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该算法原理网上资料较多,本文不作详细介绍。
IF算法最早由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的团队提出,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异常值检测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对样本数据做任何先验的假设,只需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异常值只是少数,并且它们具有与正常值非常不同的属性值。与随机森林由大量决策树组成一样,IsolationForest也由大量的树组成。IsolationForest中的树叫isolation tree,简称iTree。iTree树和决策树不太一样,其构建过程也比决策树简单,因为其中就是一个完全随机的过程。
假设数据集有N条数据,构建一颗iTree时,从N条数据中均匀抽样(一般是无放回抽样)出n个样本出来,作为这颗树的训练样本。
在样本中,随机选一个特征,并在这个特征的所有值范围内(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随机选一个值,对样本进行二叉划分,将样本中小于该值的划分到节点的左边,大于等于该值的划分到节点的右边。
这样得到了一个分裂条件和左、右两边的数据集,然后分别在左右两边的数据集上重复上面的过程,直至达到终止条件。 终止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数据本身不可再分(只包括一个样本,或者全部样本相同),另外一个是树的高度达到log2(n)。 不同于决策树,iTree在算法里面已经限制了树的高度。不限制虽然也可行,但出于效率考虑,算法一般要求高度达到log2(n)深度即可。
把所有的iTree树构建好了,就可以对测试数据进行预测了。预测的过程就是把测试数据在iTree树上沿对应的条件分支往下走,直到达到叶子节点,并记录这过程中经过的路径长度h(x),即从根节点,穿过中间的节点,最后到达叶子节点,所走过的边的数量(path length)。最后,将h(x)带入公式,其中E(.)表示计算期望,c(n)表示当样本数量为n时,路径长度的平均值,从而便可计算出每条待测数据的异常分数s(Anomaly Score)。异常分数s具有如下性质:
1)如果分数s越接近1,则该样本是异常值的可能性越高;
2)如果分数s越接近0,则该样本是正常值的可能性越高;
RCF算法与IF算法思想上是比较类似的,前者可以看成是在IF算法上做了一些改进。针对IF算法中没有考虑到的时间序列因素,RCF算法考虑了该因素,并且在数据样本采样策略上作出了一些改进,使得异常值检测相对IF算法变得更加准确和高效,并能更好地应用于流式数据检测。
IF算法
RCF算法
上图展示了IF算法和RCF算法对于异常值检测的异同。我们可以看出原始数据中有两个突变异常数据值,对于后一个较大的突变异常值,IF算法和RCF算法都检测了出来,但对于前一个较小的突变异常值,IF算法没有检测出来,而RCF算法依然检测了出来,这意味着RCF有更好的异常值检测性能。
异常值检测应用实践
理论还需结合实践,下面我们将以某应用从2016.08.16至2019.09.21的日活变化情况为例,对异常值检测的实际应用场景予以介绍: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该应用的日活存在着一些显着的异常值(比如红色圆圈部分),这些异常值可能由于活动促销或者更新迭代出现bug导致日活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波动。下面分别用基于统计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对该日活序列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
基于3σ法则(基于统计)
RCF算法(基于模型)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较大的突变异常值,3σ法则和RCF算法都能较好地检测出来, 但对于较小的突变异常值,RCF算法则要表现得更好。
总结
上文为大家讲解了异常值检测的方法原理以及应用实践。综合来看,异常值检测算法多种多样 ,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很难直接判断哪一种异常检测算法是最佳的, 具体在实战中,我们需要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比如对计算量的要求、对异常值的容忍度等,选择合适的异常值检测算法。
接下来,个推也会结合自身实践,在大数据异常检测方面不断深耕,继续优化算法模型在不同业务场景中的性能,持续为开发者们分享前沿的理念与最新的实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