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镜像交叉编译

镜像交叉编译

发布时间:2023-12-16 13:33:14

A. qemu怎样为选择arm linux内核镜像选择运行arm平台

下载Linux内核

下载内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git直接下载内核代码树,方便后面的内核开发。另一种是直接到内核社区下载对应版本的源码包。我采用第一种方法,但后面发现主线上3.18版本和后面版本的代码,使用这种搭建方法运行不起来。目前未查明问题的根因。如果读者想快速搭建成功,建议选用3.16版本的内核进行搭建。

安装arm的交叉编译工具链

想必做嵌入式开发的朋友,对交叉编译工具链不陌生。如果你订制一个交叉编译工具链,建议你使用crosstool-ng开源软件来构建。但在这里建议直接安装arm的交叉编译工具链:

sudoapt-getinstallgcc-arm-linux-gnueabi

编译Linux内核

生成vexpress开发板子的config文件:

make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ARCH=armvexpress_defconfig

编译:

make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ARCH=arm

生成的内核镱像位于arch/arm/boot/zImage,后续qemu启动时需要使用该镜像。

下载和安装qemu模拟器

其实Ubuntu12.04有qemu的安装包,但由于版本较低,对vexpress开发板支持不友好,建议下载高版本的qemu:

wget

配置qemu前,需要安装几个软件包:

sudoapt-getinstallzlib1g-dev

sudoapt-getinstalllibglib2.0-0

sudoapt-getinstalllibglib2.0-dev

配置qemu,支持模拟arm架构下的所有单板:

./configure--target-list=arm-softmmu--audio-drv-list=

编译和安装:

make

makeinstall

测试qemu和内核能否运行成功

qemu已经安装好了,内核也编译成功了,到这里最好是测试一下,编译出来的内核是否OK,或者qemu对vexpress单板支持是否够友好。

运行命令很简单:

qemu-system-arm-Mvexpress-a9-m512M-kernel/home/ivan/kernel_git/linux/arch/arm/boot/zImage-nographic-append"console=ttyAMA0"

如果看到内核启动过程中的打印,说明前的搭建是成功的。

这里简单介绍下qemu命令的参数:

-Mvexpress-a9模拟vexpress-a9单板,你可以使用-M?参数来获取该qemu版本支持的所有单板

-m512M单板运行物理内存512M

-kernel/home/ivan/kernel_git/linux/arch/arm/boot/zImage告诉qemu单板运行内核镜像路径

-nographic不使用图形化界面,只使用串口

-append"console=ttyAMA0"内核启动参数,这里告诉内核vexpress单板运行,串口设备是哪个tty。

注意:

我每次搭建,都忘了内核启动参数中的console=参数应该填上哪个tty,因为不同单板串口驱动类型不尽相同,创建的tty设备名当然也是不相同的。那vexpress单板的tty设备名是哪个呢?其实这个值可以从生成的.config文件CONFIG_CONSOLE宏找到。

如果搭建其它单板,需要注意内核启动参数的console=参数值,同样地,可从生成的.config文件中找到。

制作根文件系统

到这里是否大功告成了呢?其实在上面的测试中,你会发现内核报panic,因为内核找不到根文件系统,无法启init进程。

根文件系统要考虑两个方面:

1.根文件系统的内容

如果你看过《LinuxFromScratch》,相信你会对这一步产生恐惧感,但如果一直从事嵌入式开发,就可以放下心来。根文件系统就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几个命令集和态动态而已。为什么LinuxFromScratch会有那么复杂,是因为它要制作出一个Linux发生版。但在嵌入式领域,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mini版本,根文件系统也不例外。

本文制本的根文件系统=busybox(包含基础的Linux命令)+运行库+几个字符设备

2.根文件系统放在哪里

其实依赖于每个开发板支持的存储设备,可以放到NorFlash上,也可以放到SD卡,甚至外部磁盘上。最关键的一点是你要清楚知道开发板有什么存储设备。

本文直接使用SD卡做为存储空间,文件格式为ext3格式

下载、编译和安装busybox

wget

makedefconfig

make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

makeinstall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

安装完成后,会在busybox目录下生成_install目录,该目录下的程序就是单板运行所需要的命令。

形成根目录结构

先在Ubuntu主机环境下,形成目录结构,里面存放的文件和目录与单板上运行所需要的目录结构完全一样,然后再打包成镜像(在开发板看来就是SD卡),这个临时的目录结构称为根目录

1.创建rootfs目录(根目录),根文件系统内的文件全部放到这里

sudomkdirrootfs

2.拷贝busybox命令到根目录下

sudocpbusybox-1.20.2/_install/*-rrootfs/

3.从工具链中拷贝运行库到lib目录下

sudocp-P/usr/arm-linux-gnueabi/lib/*rootfs/lib/

4.创建4个tty端终设备

sudomknodrootfs/dev/tty1c41

sudomknodrootfs/dev/tty2c42

sudomknodrootfs/dev/tty3c43

sudomknodrootfs/dev/tty4c44

制作根文件系统镜像

1.生成32M大小的镜像

ddif=/dev/zeroof=a9rootfs.ext3bs=1Mcount=32

2.格式化成ext3文件系统

mkfs.ext3a9rootfs.ext3

3.将文件拷贝到镜像中

sudomkdirtmpfs

sudomount-text3a9rootfs.ext3tmpfs/-oloop

cp-rrootfs/*tmpfs/

sudoumounttmpfs

系统启动运行

完成上述所有步骤之后,就可以启动qemu来模拟vexpress开发板了,命令参数如下:

qemu-system-arm-Mvexpress-a9-m512M-kernel/home/ivan/qemu/linux/arch/arm/boot/zImage-nographic-append"root=/dev/mmcblk0console=ttyAMA0"-sda9rootfs.ext3

从内核启动打印,到命令行提示符出现,激动人心的时刻出现了……

写在后面的话

通过上面的步骤,搭建出来一个最小的qemu+arm开发环境,你可以上面的基础上修改内核,或者增加一些测试程序在单板上运行,甚至使用单板的flash设备。

在此,你可以做纯arm架构的内核开发,或者与架构无关的内核开发,也可以做单板相关的驱动开发。

B. 如何用gentoo交叉编译一个基本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编译环境
为某个平台开发软件,首先需要一个编译环境。一般来说,编译环境包括三部分:工具 链/运行环境/编译方法。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常见的编译环境有三种:

本地环境。如很流行的Ubuntu for ARM,利用官方制作好的目标机镜像(通常包含了 编译环境),直接在目标机上编译/安装软件,与PC机开发完全一样。这种方法简单省 事。缺点也显而易见,编译速度慢,耗时长,特别是较大的软件包(如xbmc)的时候, 程序员不是停下来喝杯咖啡就可以收摊,恐怕得打场通宵dota后才能看到结果 了…(或许distcc能有所改善)

虚拟环境。在PC上建立目标机的虚拟环境,如QEMU-ARM,然后chroot到虚拟环境 中编译/安装软件。这种方法利用了PC的处理能力,速度比本地环境要快得多,但 QEMU并不能完美的模拟目标机环境,如不支持某些系统调用等,这可能导致它不能 正确的编译某些软件。

交叉编译。为目标机交叉编译软件,这是最常规的办法,也是上面两种方法实现的基 础。说交叉编译是“脏活”,是因为需要手工解决软件包的所有依赖问题,手工编译 每一个软件包,并且解决软件包对目标机兼容问题… 看网上铺天盖地关于求教/指导 某个软件包如何正确交叉编译就知道,有多少程序员在被它虐?

gentoo下的交叉编译
gentoo是一个metadistribution,从源代码构建整个系统,同时支持很多不同的体 系如alpha/arm/hppa/ppc/sh/sparc/s390等,也为交叉编译提供了便利的工具,这是 其它二进制发行版没有办法比拟的(scratchbox也显得弱爆了)。

gentoo下的交叉编译通过crossdev和portage来实现。portage带来的好处是自 动解决依赖和自动升级更新系统,跟本机环境一样。

制作工具链
crossdev用来制作交叉工具链,并且还提供了交叉编译环境下的emerge的辅助脚本。如 下编译arm平台的工具链:

$ sudo crossdev -t arm-supertux-linux-gnueabi
这样,crossdev最终制作了符合“gentoo规范”的arm交叉编译器。

运行环境
crossdev生成/usr/arm-supertux-linux-gnueabi/目录作为目标系统 $buildroot。编译后生成的目标会被emerge到$buildroot,编译时依赖的环境(如 链接库/头文件/pkgconfig等)也都在$buildroot。

交叉编译
有了工具链/运行环境,使用的crossdev封装过的emerge,就可以自由的emerge了。 如交叉编译bash:

$ sudo emerge-arm-supertux-linux-gnueabi -avu bash
porage会自动把bash的依赖如ncurses/readline一起emerge到$buildroot。 交叉编译就是变得如此简单…

碰到的问题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的更远,前提是我们先要爬上巨人的肩膀。portage是一个快 速更新迭代的系统,并不完美,维护者没有办法测试每个软件包的所有兼容性。所以, 当你想安装一个图形环境如$emerge -avu enlightenment时,很可能会出现错误。但 portage提供了细粒度的控制帮助解决这样的问题。下面是我碰到过一些情形和解决方 法:

由于软件包的环境变量引起的问题,如链接库指向了/usr/bin,而非 $buildroot。可以配置$buldroot/etc/portage/env/目录下相应的文 件,portage会自动source该文件,从而改变编译时的环境。

portage没有包含该软件或portage自身的bug引起,如默认使能了某个在目标机 平台不能使用的特性。建立一个针对目标机的overlay,自己编写相应软件包的 ebuild文件指导portage进行交叉编译。

当某个软件包分阶段编译时,如perl编译时先生成miniperl,通过miniperl最 后生成perl目标映像。由于miniperl被交叉编译器生成目标机的映像,正常情况 下不能主机环境中继续运行生成最终的目标映像。这就要借助qemu-arm+binfmt模 拟目标机环境,让miniperl在主机环境中也能无缝的运行。

从形式上看,处理上面几种情况,也是“脏活”。不仅需要了解该软件包的编译环境, 还需要了解portage的原理,还要知道ebuild的书写语法。但是,与传统的交叉编译 方式比起来,这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别人使用我的运行环境和overlay,即不需再做什 么就能生成最终的目标机系统。

C. 如何为嵌入式开发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下面我们将以建立针对arm的交叉编译开发环境为例来解说整个过程,其他的体系结构与这个相类似,只要作一些对应的改动。我的开发环境是,宿主机 i386-redhat-7.2,目标机 arm。
这个过程如下
1. 下载源文件、补丁和建立编译的目录
2. 建立内核头文件
3. 建立二进制工具(binutils)
4. 建立初始编译器(bootstrap gcc)
5. 建立c库(glibc)
6. 建立全套编译器(full gcc)
下载源文件、补丁和建立编译的目录
1. 选定软件版本号
选择软件版本号时,先看看glibc源代码中的INSTALL文件。那里列举了该版本的glibc编译时所需的binutils 和gcc的版本号。例如在 glibc-2.2.3/INSTALL 文件中推荐 gcc 用 2.95以上,binutils 用 2.10.1 以上版本。
我选的各个软件的版本是:
linux-2.4.21+rmk2
binutils-2.10.1
gcc-2.95.3
glibc-2.2.3
glibc-linuxthreads-2.2.3
如果你选的glibc的版本号低于2.2,你还要下载一个叫glibc-crypt的文件,例如glibc-crypt-2.1.tar.gz。 Linux 内核你可以从www.kernel.org 或它的镜像下载。
Binutils、gcc和glibc你可以从FSF的FTP站点ftp://ftp.gun.org/gnu/ 或它的镜像去下载。 在编译glibc时,要用到 Linux 内核中的 include 目录的内核头文件。如果你发现有变量没有定义而导致编译失败,你就改变你的内核版本号。例如我开始用linux-2.4.25+vrs2,编译glibc-2.2.3 时报 BUS_ISA 没定义,后来发现在 2.4.23 开始它的名字被改为 CTL_BUS_ISA。如果你没有完全的把握保证你改的内核改完全了,就不要动内核,而是把你的 Linux 内核的版本号降低或升高,来适应 glibc。
Gcc 的版本号,推荐用 gcc-2.95 以上的。太老的版本编译可能会出问题。Gcc-2.95.3 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版本,也是内核开发人员推荐用的一个 gcc 版本。
如果你发现无法编译过去,有可能是你选用的软件中有的加入了一些新的特性而其他所选软件不支持的原因,就相应降低该软件的版本号。例如我开始用 gcc-3.3.2,发现编译不过,报 as、ld 等版本太老,我就把 gcc 降为 2.95.3。 太新的版本大多没经过大量的测试,建议不要选用。
回页首
2. 建立工作目录
首先,我们建立几个用来工作的目录:
在你的用户目录,我用的是用户liang,因此用户目录为 /home/liang,先建立一个项目目录embedded。
$pwd
/home/liang
$mkdir embedded
再在这个项目目录 embedded 下建立三个目录 build-tools、kernel 和 tools。
build-tools-用来存放你下载的 binutils、gcc 和 glibc 的源代码和用来编译这些源代码的目录。
kernel-用来存放你的内核源代码和内核补丁。
tools-用来存放编译好的交叉编译工具和库文件。
$cd embedded
$mkdir build-tools kernel tools
执行完后目录结构如下:
$ls embedded
build-tools kernel tools
3. 输出和环境变量
我们输出如下的环境变量方便我们编译。
$export PRJROOT=/home/liang/embedded
$export TARGET=arm-linux
$export PREFIX=$PRJROOT/tools
$export TARGET_PREFIX=$PREFIX/$TARGET
$export PATH=$PREFIX/bin:$PATH
如果你不惯用环境变量的,你可以直接用绝对或相对路径。我如果不用环境变量,一般都用绝对路径,相对路径有时会失败。环境变量也可以定义在.bashrc文件中,这样当你logout或换了控制台时,就不用老是export这些变量了。
体系结构和你的TAEGET变量的对应如下表

你可以在通过glibc下的config.sub脚本来知道,你的TARGET变量是否被支持,例如:
$./config.sub arm-linux
arm-unknown-linux-gnu
在我的环境中,config.sub 在 glibc-2.2.3/scripts 目录下。
网上还有一些 HOWTO 可以参考,ARM 体系结构的《The GNU Toolchain for ARM Target HOWTO》,PowerPC 体系结构的《Linux for PowerPC Embedded Systems HOWTO》等。对TARGET的选取可能有帮助。
4. 建立编译目录
为了把源码和编译时生成的文件分开,一般的编译工作不在的源码目录中,要另建一个目录来专门用于编译。用以下的命令来建立编译你下载的binutils、gcc和glibc的源代码的目录。
$cd $PRJROOT/build-tools
$mkdir build-binutils build-boot-gcc build-gcc build-glibc gcc-patch
build-binutils-编译binutils的目录
build-boot-gcc-编译gcc 启动部分的目录
build-glibc-编译glibc的目录
build-gcc-编译gcc 全部的目录
gcc-patch-放gcc的补丁的目录
gcc-2.95.3 的补丁有 gcc-2.95.3-2.patch、gcc-2.95.3-no-fixinc.patch 和gcc-2.95.3-returntype-fix.patch,可以从 http://www.linuxfromscratch.org/ 下载到这些补丁。
再将你下载的 binutils-2.10.1、gcc-2.95.3、glibc-2.2.3 和 glibc-linuxthreads-2.2.3 的源代码放入 build-tools 目录中
看一下你的 build-tools 目录,有以下内容:
$ls
binutils-2.10.1.tar.bz2 build-gcc gcc-patch
build-binutls build-glibc glibc-2.2.3.tar.gz
build-boot-gcc gcc-2.95.3.tar.gz glibc-linuxthreads-2.2.3.tar.gz
回页首
建立内核头文件
把你从 www.kernel.org 下载的内核源代码放入 $PRJROOT /kernel 目录
进入你的 kernel 目录:
$cd $PRJROOT /kernel
解开内核源代码
$tar -xzvf linux-2.4.21.tar.gz

$tar -xjvf linux-2.4.21.tar.bz2
小于 2.4.19 的内核版本解开会生成一个 linux 目录,没带版本号,就将其改名。
$mv linux linux-2.4.x
给 Linux 内核打上你的补丁
$cd linux-2.4.21
$patch -p1 < ../patch-2.4.21-rmk2
编译内核生成头文件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menuconfig
你也可以用 config 和 xconfig 来代替 menuconfig,但这样用可能会没有设置某些配置文件选项和没有生成下面编译所需的头文件。推荐大家用 make menuconfig,这也是内核开发人员用的最多的配置方法。配置完退出并保存,检查一下的内核目录中的 include/linux/version.h 和 include/linux/autoconf.h 文件是不是生成了,这是编译 glibc 是要用到的,version.h 和 autoconf.h 文件的存在,也说明了你生成了正确的头文件。
还要建立几个正确的链接
$cd include
$ln -s asm-arm asm
$cd asm
$ln -s arch-epxa arch
$ln -s proc-armv proc
接下来为你的交叉编译环境建立你的内核头文件的链接
$mkdir -p $TARGET_PREFIX/include
$ln -s $PRJROOT/kernel/linux-2.4.21/include/linux $TARGET_PREFIX/include/linux
$in -s $PRJROOT/kernel/linux-2.4.21/include/asm-arm $TARGET_PREFIX/include/asm
也可以把 Linux 内核头文件拷贝过来用
$mkdir -p $TARGET_PREFIX/include
$cp -r $PRJROOT/kernel/linux-2.4.21/include/linux $TARGET_PREFIX/include
$cp -r $PRJROOT/kernel/linux-2.4.21/include/asm-arm $TARGET_PREFIX/include
回页首
建立二进制工具(binutils)
binutils是一些二进制工具的集合,其中包含了我们常用到的as和ld。
首先,我们解压我们下载的binutils源文件。
$cd $PRJROOT/build-tools
$tar -xvjf binutils-2.10.1.tar.bz2
然后进入build-binutils目录配置和编译binutils。
$cd build-binutils
$../binutils-2.10.1/configure --target=$TARGET --prefix=$PREFIX
--target 选项是指出我们生成的是 arm-linux 的工具,--prefix 是指出我们可执行文件安装的位置。
会出现很多 check,最后产生 Makefile 文件。
有了 Makefile 后,我们来编译并安装 binutils,命令很简单。
$make
$make install
看一下我们 $PREFIX/bin 下的生成的文件
$ls $PREFIX/bin
arm-linux-addr2line arm-linux-gasp arm-linux-objmp arm-linux-strings
arm-linux-ar arm-linux-ld arm-linux-ranlib arm-linux-strip
arm-linux-as arm-linux-nm arm-linux-readelf
arm-linux-c++filt arm-linux-obj arm-linux-size
我们来解释一下上面生成的可执行文件都是用来干什么的
add2line - 将你要找的地址转成文件和行号,它要使用 debug 信息。
Ar-产生、修改和解开一个存档文件
As-gnu 的汇编器
C++filt-C++ 和 java 中有一种重载函数,所用的重载函数最后会被编译转化成汇编的标号,c++filt 就是实现这种反向的转化,根据标号得到函数名。
Gasp-gnu 汇编器预编译器。
Ld-gnu 的连接器
Nm-列出目标文件的符号和对应的地址
Obj-将某种格式的目标文件转化成另外格式的目标文件
Objmp-显示目标文件的信息
Ranlib-为一个存档文件产生一个索引,并将这个索引存入存档文件中
Readelf-显示 elf 格式的目标文件的信息
Size-显示目标文件各个节的大小和目标文件的大小
Strings-打印出目标文件中可以打印的字符串,有个默认的长度,为4
Strip-剥掉目标文件的所有的符号信息
回页首
建立初始编译器(bootstrap gcc)
首先进入 build-tools 目录,将下载 gcc 源代码解压
$cd $PRJROOT/build-tools
$tar -xvzf gcc-2.95.3.tar.gz
然后进入 gcc-2.95.3 目录给 gcc 打上补丁
$cd gcc-2.95.3
$patch -p1< ../gcc-patch/gcc-2.95.3.-2.patch
$patch -p1< ../gcc-patch/gcc-2.95.3.-no-fixinc.patch
$patch -p1< ../gcc-patch/gcc-2.95.3-returntype-fix.patch
echo timestamp > gcc/cstamp-h.in
在我们编译并安装 gcc 前,我们先要改一个文件 $PRJROOT/gcc/config/arm/t-linux,把
TARGET_LIBGCC2-CFLAGS = -fomit-frame-pointer -fPIC
这一行改为
TARGET_LIBGCC2-CFLAGS = -fomit-frame-pointer -fPIC -Dinhibit_libc -D__gthr_posix_h
你如果没定义 -Dinhibit,编译时将会报如下的错误
../../gcc-2.95.3/gcc/libgcc2.c:41: stdlib.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gcc-2.95.3/gcc/libgcc2.c:42: unistd.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make[3]: *** [libgcc2.a] Error 1
make[2]: *** [stmp-multilib-sub] Error 2
make[1]: *** [stmp-multilib] Error 1
make: *** [all-gcc] Error 2
如果没有定义 -D__gthr_posix_h,编译时会报如下的错误
In file included from gthr-default.h:1,
from ../../gcc-2.95.3/gcc/gthr.h:98,
from ../../gcc-2.95.3/gcc/libgcc2.c:3034:
../../gcc-2.95.3/gcc/gthr-posix.h:37: pthread.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make[3]: *** [libgcc2.a] Error 1
make[2]: *** [stmp-multilib-sub] Error 2
make[1]: *** [stmp-multilib] Error 1
make: *** [all-gcc] Error 2
还有一种与-Dinhibit同等效果的方法,那就是在你配置configure时多加一个参数-with-newlib,这个选项不会迫使我们必须使用newlib。我们编译了bootstrap-gcc后,仍然可以选择任何c库。
接着就是配置boostrap gcc, 后面要用bootstrap gcc 来编译 glibc 库。
$cd ..; cd build-boot-gcc
$../gcc-2.95.3/configure --target=$TARGET --prefix=$PREFIX \
>--without-headers --enable-languages=c --disable-threads
这条命令中的 -target、--prefix 和配置 binutils 的含义是相同的,--without-headers 就是指不需要头文件,因为是交叉编译工具,不需要本机上的头文件。-enable-languages=c是指我们的 boot-gcc 只支持 c 语言。--disable-threads 是去掉 thread 功能,这个功能需要 glibc 的支持。
接着我们编译并安装 boot-gcc
$make all-gcc
$make install-gcc
我们来看看 $PREFIX/bin 里面多了哪些东西
$ls $PREFIX/bin
你会发现多了 arm-linux-gcc 、arm-linux-unprotoize、cpp 和 gcov 几个文件。
Gcc-gnu 的 C 语言编译器
Unprotoize-将 ANSI C 的源码转化为 K&R C 的形式,去掉函数原型中的参数类型。
Cpp-gnu的 C 的预编译器
Gcov-gcc 的辅助测试工具,可以用它来分析和优程序。
使用 gcc3.2 以及 gcc3.2 以上版本时,配置 boot-gcc 不能使用 --without-headers 选项,而需要使用 glibc 的头文件。
回页首
建立 c 库(glibc)
首先解压 glibc-2.2.3.tar.gz 和 glibc-linuxthreads-2.2.3.tar.gz 源代码
$cd $PRJROOT/build-tools
$tar -xvzf glibc-2.2.3.tar.gz
$tar -xzvf glibc-linuxthreads-2.2.3.tar.gz --directory=glibc-2.2.3
然后进入 build-glibc 目录配置 glibc
$cd build-glibc
$CC=arm-linux-gcc ../glibc-2.2.3/configure --host=$TARGET --prefix="/usr"
--enable-add-ons --with-headers=$TARGET_PREFIX/include
CC=arm-linux-gcc 是把 CC 变量设成你刚编译完的boostrap gcc,用它来编译你的glibc。--enable-add-ons是告诉glibc用 linuxthreads 包,在上面我们已经将它放入了 glibc 源码目录中,这个选项等价于 -enable-add-ons=linuxthreads。--with-headers 告诉 glibc 我们的linux 内核头文件的目录位置。
配置完后就可以编译和安装 glibc
$make
$make install_root=$TARGET_PREFIX prefix="" install
然后你还要修改 libc.so 文件

GROUP ( /lib/libc.so.6 /lib/libc_nonshared.a)
改为
GROUP ( libc.so.6 libc_nonshared.a)
这样连接程序 ld 就会在 libc.so 所在的目录查找它需要的库,因为你的机子的/lib目录可能已经装了一个相同名字的库,一个为编译可以在你的宿主机上运行的程序的库,而不是用于交叉编译的。
回页首
建立全套编译器(full gcc)
在建立boot-gcc 的时候,我们只支持了C。到这里,我们就要建立全套编译器,来支持C和C++。
$cd $PRJROOT/build-tools/build-gcc
$../gcc-2.95.3/configure --target=$TARGET --prefix=$PREFIX --enable-languages=c,c++
--enable-languages=c,c++ 告诉 full gcc 支持 c 和 c++ 语言。
然后编译和安装你的 full gcc
$make all
$make install
我们再来看看 $PREFIX/bin 里面多了哪些东西
$ls $PREFIX/bin
你会发现多了 arm-linux-g++ 、arm-linux-protoize 和 arm-linux-c++ 几个文件。
G++-gnu的 c++ 编译器。
Protoize-与Unprotoize相反,将K&R C的源码转化为ANSI C的形式,函数原型中加入参数类型。
C++-gnu 的 c++ 编译器。
到这里你的交叉编译工具就算做完了,简单验证一下你的交叉编译工具。
用它来编译一个很简单的程序 helloworld.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arm-linux-gcc helloworld.c -o helloworld
$file helloworld
helloworld: ELF 32-bit LSB executable, ARM, version 1,
dynamically linked (uses shared libs), not stripped
上面的输出说明你编译了一个能在 arm 体系结构下运行的 helloworld,证明你的编译工具做成功了。
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

D. Golang项目部署3,容器部署

容器部署即使用 docker 化部署 golang 应用程序,这是在云服务时代最流行的部署方式,也是最推荐的部署方式。

跨平台交叉编译是 golang 的特点之一,可以非常方便地编译出我们需要的目标服务器平台的版本,而且是静态编译,非常容易地解决了运行依赖问题。

使用以下指令可以静态编译 Linux 平台 amd64 架构的可执行文件:

生成的 main 便是我们静态编译的,可部署于 Linux amd64 上的可执行文件。

我们需要将该可执行文件 main 编译生成 docker 镜像,以便于分发及部署。 Golang 的运行环境推荐使用 alpine 基础系统镜像,编译出的容器镜像约为 20MB 左右。

一个参考的 Dockerfile 文件如下:

其中,我们的基础镜像使用了 loads/alpine:3.8 ,中国国内的用户推荐使用该基础镜像,基础镜像的 Dockerfile 地址: https://github.com/johngcn/dockerfiles ,仓库地址: https://hub.docker.com/u/loads

随后使用 " docker build -t main . " 指令编译生成名为 main 的 docker 镜像。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项目的架构设计中, 静态文件 配置文件 可能不会随着镜像进行编译发布,而是分开进行管理和发布。

例如,使用 MVVM 模式的项目中(例如使用 vue 框架),往往是前后端非常独立的,因此在镜像中往往并不会包含 public 目录。而使用了 配置管理中心 (例如使用 consul / etcd / zookeeper )的项目中,也往往并不需要 config 目录。

因此对于以上示例的 Dockerfile 的使用,仅作参考,根据实际情况请进行必要的调整。

使用以下指令可直接运行刚才编译成的镜像:

容器的分发可以使用 docker 官方的平台: https://hub.docker.com/ ,国内也可以考虑使用阿里云: https://www.aliyun.com/proct/acr 。

在企业级生产环境中, docker 容器往往需要结合 kubernetes 或者 docker swarm 容器编排工具一起使用。
容器编排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E. linux编译配置好的内核,编译镜像时候出现arm-linux-:命令未找到

解决方法:
1.先打开一个超级用户权限的shell:
命令:sudo –s
2.在当前shell下,设置环境变量:
命令:gedit /etc/profile
在文件末端加上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4.4.3/bin,并保存。
3. 执行source /etc/profile 这是避免重新启动ubuntu而又使刚刚修改的环境变量生效的方法。
4、再进入到/opt/FriendlyARM/mini2440/linux-2.6.32.2 目录,执行make zImage(有可能加sudo),arm-linux-gcc了,可以编译了。

F. 在ARM上运行交叉编译后的opencv文件,没有输出

一、交叉编译opencv
构造:

下载:各个库的下载可以直接搜名字到官网下载
几个关键解释:
“--prefix=” 后边跟make install时的位置,本例中,libz在make install时将安装到/usr/arm-linux-gnueabihf中
“--host=” 后边跟arm-linux表明使用的是ARM环境
有configure的才能进行configure配置
4)所有的makefile修改类似
Libz的交叉编译
第一步:# ./configure --prefix=/usr/arm-linux-gnueabihf --shared
第二步:修改makefile,主要有下边几个,修改的时候通篇参照即可
CC=arm-linux-gnueabihf-gcc
AR=arm-linux-gnueabihf-ar rc
RANLIB=arm-linux-gnueabihf-ranlib
STRIP = arm-linux-gnueabihf-strip
如果有ARCH的话,ARCH=ARM
第三步:#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Libjpeg的交叉编译
第一步:#./configure --host=arm-linux --prefix=/usr/arm-linux-gnueabihf --enable-shared --enable-static CC=arm-linux-gnueabihf-gcc
第二步:参考1)中方法修改makefile
第三步:#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Libpng的交叉编译
第一步:#./configure --host=arm-linux --prefix=/usr/arm-linux-gnueabihf --enable-shared --enable-static CC=arm-linux-gnueabihf-gcc
第二步:参考1)中方法修改makefile
第三步:#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Yasm的交叉编译
第一步:#./configure --host=arm-linux --prefix=/usr/arm-linux-gnueabihf --enable-shared --enable-static
第二步:修改makefile
第三步:#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Libx264的交叉编译
第一步:#CC=arm-linux-gnueabihf-gcc ./configure --enable-shared --host=arm-linux --disable-asm --prefix=/usr/arm-linux-gnueabihf
第二步:修改config.mak里的参数,因为makefile要调用config.mak,所以修改方法同makefile
第三步:#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Libxvid的交叉编译
第一步:首先切换目录 #cd build/generic
第二步:#./configure --prefix=/usr/arm-linux-gnueabihf --host=arm-linux --disable-assembly
第三步:#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ffmpeg的交叉编译
第一步:
./configure --enable-cross-compile --target-os=linux --cc=arm-linux-gnueabihf-gcc --arch=arm --enable-shared --disable-static --enable-gpl --enable-nonfree --enable-ffmpeg --disable-ffplay --enable-ffserver --enable-swscale --enable-pthreads --disable-yasm --disable-stripping --enable-libx264 --enable-libxvid --extra-cflags=-I/usr/arm-linux-gnueabihf/include --extra-ldflags=-L/usr/arm-linux-gnueabihf/lib --prefix=/usr/arm-linux-gnueabihf
第二步:修改makefile文件
第三步:#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第四步:将ffmpeg加入pkg-config
执行#sudo gedit /etc/bash.bashrc,在末尾加入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arm-linux-gnueabihf/lib/
export PKG_CONFIG_PATH=$PKG_CONFIG_PATH:/usr/arm-linux-gnueabihf /lib/pkgconfig
export PKG_CONFIG_LIBDIR=$PKG_CONFIG_LIBDIR:/usr/arm-linux-gnueabihf /lib/
完毕后使用命令:#source /etc/bash.bashrc
或者单独使用三个export,不过寿命只在一个终端中,终端关闭时就失效。
几个关键解释:--extra-flags指向xvid的安装路径,--extra-ldflags指向x264的路径
安装cmake-gui
执行:#sudo apt-get install cmake-qt-gui
Opencv的交叉编译
第一步:修改opencv/platflrms/linux/目录下的arm-gnueabi.toolchain.cmake,将其所有删掉,写入:
set( CMAKE_SYSTEM_NAME Linux )
set( CMAKE_SYSTEM_PROCESSOR arm )
set( CMAKE_C_COMPILER arm-linux-gnueabihf-gcc )
set( CMAKE_CXX_COMPILER arm-linux-gnueabihf-g++ )
第二步:在opencv目录下新建build目录,进入build目录,执行命令:
#cmake -DCMAKE_TOOLCHAIN_FILE=../platforms/linux/arm-gnueabi.toolchain.cmake ../
这时,要保证出现:

第三步:使用cmake-gui打开CMakeCache.txt,去掉所有的无关项,修改CMAKE_INSTALL_PREFIX,来确定make install的目录
第四步:#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可能出现的错误:
opencv编译不通过,出现skip之类的,说明ffmpeg没编译好,或者其编译好了,但是pkg-config没有设置好,一定要设置好其环境
前边几步不通过的话,看看命令有没有少,或者有没有修改好makefile
在arm上使用时,一种方法时直接将编译好的opencv目录下的lib文件拷贝到开发板对应的/lib目录下,其他或者拷贝到自己指定的目录,并设置好环境变量即可使用

G. 交叉编译器 arm-linux-gnueabi 和 arm-linux-gnueabihf 的区别

自己之前一直没搞清楚这两个交叉编译器到底有什么问题,特意google一番,总结如下,希望能帮到道上和我有同样困惑的兄弟…..
一. 什么是ABI和EABI
1) ABI: 二进制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 (ABI) for the ARM Architecture)
在计算机中,应用二进制接口描述了应用程序(或者其他类型)和操作系统之间或其他应用程序的低级接口.
ABI涵盖了各种细节,如:
数据类型的大小、布局和对齐;
调用约定(控制着函数的参数如何传送以及如何接受返回值),例如,是所有的参数都通过栈传递,还是部分参数通过寄存器传递;哪个寄存器用于哪个函数参数;通过栈传递的第一个函数参数是最先push到栈上还是最后;
系统调用的编码和一个应用如何向操作系统进行系统调用;
以及在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ABI中,目标文件的二进制格式、程序库等等。
一个完整的ABI,像Intel二进制兼容标准 (iBCS) ,允许支持它的操作系统上的程序不经修改在其他支持此ABI的操作体统上运行。
ABI不同于应用程序接口(API),API定义了源代码和库之间的接口,因此同样的代码可以在支持这个API的任何系统中编译,ABI允许编译好的目标代码在使用兼容ABI的系统中无需改动就能运行。
2) EABI: 嵌入式ABI
嵌入式应用二进制接口指定了文件格式、数据类型、寄存器使用、堆积组织优化和在一个嵌入式软件中的参数的标准约定。
开发者使用自己的汇编语言也可以使用EABI作为与兼容的编译器生成的汇编语言的接口。
支持EABI的编译器创建的目标文件可以和使用类似编译器产生的代码兼容,这样允许开发者链接一个由不同编译器产生的库。
EABI与关于通用计算机的ABI的主要区别是应用程序代码中允许使用特权指令,不需要动态链接(有时是禁止的),和更紧凑的堆栈帧组织用来节省内存。广泛使用EABI的有Power PC和ARM.
二. gnueabi相关的两个交叉编译器: gnueabi和gnueabihf
在debian源里这两个交叉编译器的定义如下:
gcc-arm-linux-gnueabi – The GNU C compiler for armel architecture
gcc-arm-linux-gnueabihf – The GNU C compiler for armhf architecture
可见这两个交叉编译器适用于armel和armhf两个不同的架构, armel和armhf这两种架构在对待浮点运算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fpu的arm才能支持这两种浮点运算策略)
其实这两个交叉编译器只不过是gcc的选项-mfloat-abi的默认值不同. gcc的选项-mfloat-abi有三种值soft,softfp,hard(其中后两者都要求arm里有fpu浮点运算单元,soft与后两者是兼容的,但softfp和hard两种模式互不兼容):
soft : 不用fpu进行浮点计算,即使有fpu浮点运算单元也不用,而是使用软件模式。
softfp : armel架构(对应的编译器为gcc-arm-linux-gnueabi)采用的默认值,用fpu计算,但是传参数用普通寄存器传,这样中断的时候,只需要保存普通寄存器,中断负荷小,但是参数需要转换成浮点的再计算。
hard : armhf架构(对应的编译器gcc-arm-linux-gnueabihf)采用的默认值,用fpu计算,传参数也用fpu中的浮点寄存器传,省去了转换, 性能最好,但是中断负荷高。
把以下测试使用的c文件内容保存成mfloat.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double a,b,c;
a = 23.543;
b = 323.234;
c = b/a;
printf(“the 13/2 = %f\n”, c);
printf(“hello world !\n”);
return 0;
}
1)使用arm-linux-gnueabihf-gcc编译,使用“-v”选项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 arm-linux-gnueabihf-gcc -v mfloat.c
COLLECT_GCC_OPTIONS=’-v’ ‘-march=armv7-a’ ‘-mfloat-abi=hard’ ‘-mfpu=vfpv3-d16′ ‘-mthumb’
-mfloat-abi=hard,可看出使用hard硬件浮点模式。
2)使用arm-linux-gnueabi-gcc编译:
# arm-linux-gnueabi-gcc -v mfloat.c
COLLECT_GCC_OPTIONS=’-v’ ‘-march=armv7-a’ ‘-mfloat-abi=softfp’ ‘-mfpu=vfpv3-d16′ ‘-mthumb’
-mfloat-abi=softfp,可看出使用softfp模式。
三. 拓展阅读
下文阐述了ARM代码编译时的软浮点(soft-float)和硬浮点(hard-float)的编译以及链接实现时的不同。从VFP浮点单元的引入到软浮点(soft-float)和硬浮点(hard-float)的概念
VFP (vector floating-point)
从ARMv5开始,就有可选的 Vector Floating Point (VFP) 模块,当然最新的如 Cortex-A8, Cortex-A9 和 Cortex-A5 可以配置成不带VFP的模式供芯片厂商选择。
VFP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有VFPv2 (一些 ARM9 / ARM11)、 VFPv3-D16(只使用16个浮点寄存器,默认为32个)和VFPv3+NEON (如大多数的Cortex-A8芯片) 。对于包含NEON的ARM芯片,NEON一般和VFP公用寄存器。
硬浮点Hard-float
编译器将代码直接编译成发射给硬件浮点协处理器(浮点运算单元FPU)去执行。FPU通常有一套额外的寄存器来完成浮点参数传递和运算。
使用实际的硬件浮点运算单元FPU当然会带来性能的提升。因为往往一个浮点的函数调用需要几个或者几十个时钟周期。
软浮点 Soft-float
编译器把浮点运算转换成浮点运算的函数调用和库函数调用,没有FPU的指令调用,也没有浮点寄存器的参数传递。浮点参数的传递也是通过ARM寄存器或者堆栈完成。
现在的Linux系统默认编译选择使用hard-float,即使系统没有任何浮点处理器单元,这就会产生非法指令和异常。因而一般的系统镜像都采用软浮点以兼容没有VFP的处理器。
armel ABI和armhf ABI
在armel中,关于浮点数计算的约定有三种。以gcc为例,对应的-mfloat-abi参数值有三个:soft,softfp,hard。
soft是指所有浮点运算全部在软件层实现,效率当然不高,会存在不必要的浮点到整数、整数到浮点的转换,只适合于早期没有浮点计算单元的ARM处理器;
softfp是目前armel的默认设置,它将浮点计算交给FPU处理,但函数参数的传递使用通用的整型寄存器而不是FPU寄存器;
hard则使用FPU浮点寄存器将函数参数传递给FPU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兼容性上,soft与后两者是兼容的,但softfp和hard两种模式不兼容。
默认情况下,armel使用softfp,因此将hard模式的armel单独作为一个abi,称之为armhf。
而使用hard模式,在每次浮点相关函数调用时,平均能节省20个CPU周期。对ARM这样每个周期都很重要的体系结构来说,这样的提升无疑是巨大的。
在完全不改变源码和配置的情况下,在一些应用程序上,使用armhf能得到20%——25%的性能提升。对一些严重依赖于浮点运算的程序,更是可以达到300%的性能提升。
Soft-float和hard-float的编译选项
在CodeSourcery gcc的编译参数上,使用-mfloat-abi=name来指定浮点运算处理方式。-mfpu=name来指定浮点协处理的类型。
可选类型如fpa,fpe2,fpe3,maverick,vfp,vfpv3,vfpv3-fp16,vfpv3-d16,vfpv3-d16-fp16,vfpv3xd,vfpv3xd-fp16,neon,neon-fp16,vfpv4,vfpv4-d16,fpv4-sp-d16,neon-vfpv4等。
使用-mfloat-abi=hard (等价于-mhard-float) -mfpu=vfp来选择编译成硬浮点。使用-mfloat-abi=softfp就能兼容带VFP的硬件以及soft-float的软件实现,运行时的连接器ld.so会在执行浮点运算时对于运算单元的选择,
是直接的硬件调用还是库函数调用,是执行/lib还是/lib/vfp下的libm。-mfloat-abi=soft (等价于-msoft-float)直接调用软浮点实现库。
在ARM RVCT工具链下,定义fpu模式:
–fpu softvfp
–fpu softvfp+vfpv2
–fpu softvfp+vfpv3
–fpu softvfp+vfpv_fp16
–fpu softvfp+vfpv_d16
–fpu softvfp+vfpv_d16_fp16.
定义浮点运算类型
–fpmode ieee_full : 所有单精度float和双精度double的精度都要和IEEE标准一致,具体的模式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指定;
–fpmode ieee_fixed : 舍入到最接近的实现的IEEE标准,不带不精确的异常;
–fpmode ieee_no_fenv :舍入到最接近的实现的IEEE标准,不带异常;
–fpmode std :非规格数flush到0、舍入到最接近的实现的IEEE标准,不带异常;
–fpmode fast : 更积极的优化,可能会有一点精度损失。

H. 如何交叉编译mkfs.jffs2等工具链mtd-utils

首先说明一下:
在YAFFS2源文件的utils目录下,执行make就可以生成 mkyaffs2image工具,执行
.(要制作yaffs2的目录) (目标镜像)/mkyaffs2image

acl_2.2.47.orig.tar.gz
lzo-2.03.tar.gz
mtd-utils_20080508.orig.tar.gz
zlib-1.2.3.tar.gz
mkfs.jffs2.for.arm-linux-gcc.3.4.1平台.tar.bz2
mkfs.jffs2.for.arm-linux-gcc.4.3.2平台.tar.bz2
mkfs.jffs2.for.pc平台.tar.bz2

如果只需要mkfs.jffs2工具,那么ubuntu 8.10下直接安装jffnms软件包即可,
luther@gliethttp:~$ sudo apt-get install jffnms
如果需要将jffs2移植到arm开发板上,那么就需要下载源码进行交叉编译了,这就是本文的内容.
1.下载工具软件源码包
luther@gliethttp:~$ wget http://ftp.de.debian.org/debian/pool/main/m/mtd-utils/mtd-utils_20080508.orig.tar.gz
luther@gliethttp:~$ wget http://www.zlib.net/zlib-1.2.3.tar.gz
luther@gliethttp:~$ wget http://www.oberhumer.com/opensource/lzo/download/lzo-2.03.tar.gz
luther@gliethttp:~$ mkdir libs 用来存放下面生成的lib库.
2.编译zlib库
luther@gliethttp:~/zlib-1.2.3$ ./configure --prefix=~/libs --shared
对于交叉编译输入如下指令
luther@gliethttp:~/zlib-1.2.3$ CC=arm-linux-gcc ./configure --prefix=~/libs --shared
luther@gliethttp:~/zlib-1.2.3$ make -j4
luther@gliethttp:~/zlib-1.2.3$ make install
luther@gliethttp:~$ tree ~/libs
/home/ubuntu/libs
|-- include
| |-- zconf.h
| `-- zlib.h
|-- lib
| |-- libz.so -> libz.so.1.2.3
| |-- libz.so.1 -> libz.so.1.2.3
| `-- libz.so.1.2.3
`-- share
`-- man
`-- man3
`-- zlib.3
5 directories, 6 files
这就表示完成了.
3.编译lzo库
luther@gliethttp:~/lzo-2.03$ ./configure --prefix=/home/ubuntu/libs --enable-shared
对于交叉编译输入如下指令
luther@gliethttp:~/lzo-2.03$ CC=arm-linux-gcc ./configure --host=arm-linux --prefix=/home/ubuntu/libs --enable-shared --disable-static
这个还必须要绝对路径才行.
luther@gliethttp:~/lzo-2.03$ make
luther@gliethttp:~/lzo-2.03$ make install
luther@gliethttp:~$ tree ~/libs
.
|-- include
| |-- lzo
| | |-- lzo1.h
| | |-- lzo1a.h
| | |-- lzo1b.h
| | |-- lzo1c.h
| | |-- lzo1f.h
| | |-- lzo1x.h
| | |-- lzo1y.h
| | |-- lzo1z.h
| | |-- lzo2a.h
| | |-- lzo_asm.h
| | |-- lzoconf.h
| | |-- lzodefs.h
| | `-- lzoutil.h
| |-- zconf.h
| `-- zlib.h
|-- lib
| |-- liblzo2.a
| |-- liblzo2.la
| |-- liblzo2.so -> liblzo2.so.2.0.0
| |-- liblzo2.so.2 -> liblzo2.so.2.0.0
| |-- liblzo2.so.2.0.0
| `-- libz.a
`-- share
`-- man
`-- man3
`-- zlib.3
6 directories, 22 files
手工将静态库删掉就行了,
如果是arm平台还需要strip优化.
4.编译mtd-utils-20080508前的准备工作.
编译之前的代码工作
luther@gliethttp:~$ wget http://ftp.de.debian.org/debian/pool/main/a/acl/acl_2.2.47.orig.tar.gz
luther@gliethttp:~$ mkdir libs/include/sys -p
luther@gliethttp:~$ cp acl-2.2.47/include/acl.h libs/include/sys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export LD_LIBRARY_PATH=~/libs/lib:$LD_LIBRARY_PATH
如果还找不到-llzo2,那么把他拷到/usr/lib下,对于交叉编译器,就是拷贝到
比如
luther@gliethttp:~/libs/lib$ sudo cp -a * /vobs/tools/arm-tools/arm-linux-gcc-3.4.1/arm-linux/lib/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vim Makefile
修改安装路径
DESTDIR=.
SBINDIR=gliethttp/sbin
MANDIR=gliethttp/share/man
INCLUDEDIR=gliethttp/include
修改CFLAGS变量
CFLAGS := -I./include -I/home/ubuntu/libs/include $(OPTFLAGS)
如果是arm-linux-gcc定义为
CFLAGS := -I./include -I/home/ubuntu/libs/include -DAI_ADDRCONFIG=0x0020 $(OPTFLAGS)
来自/usr/include/netdb.h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vim ubi-utils/Makefile
DESTDIR := ~/mtd-utils-20080508
SBINDIR=gliethttp/sbin
MANDIR=gliethttp/share/man
INCLUDEDIR=gliethttp/include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vim recv_image.c
拷贝/usr/include/netinet/in.h文件中
arm-linux-gcc中不需要拷贝它.
struct ip_mreq
{

struct in_addr imr_multiaddr;

struct in_addr imr_interface;
};
结构体数据到头部,否则在u盘版的ubuntu 8.10上老是提示没有ip_mreq定义,虽然上面明明写了#define _USE_MISC
arm-linux-gcc中还需要创建如3下个目录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mkdir arm-linux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cp -r ubi-utils arm-linux/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cp -r include arm-linux/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vim ubi-utils/src/libpfiflash.c
将所有EBUF(PFIFLASH_ERRSTR[-rc]);全部替换为EBUF("%s", PFIFLASH_ERRSTR[-rc]);
vim下替换脚本为
:%s/EBUF(PFIFLASH_ERRSTR\[-rc\]);/EBUF("\%s", PFIFLASH_ERRSTR\[-rc\]);/g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vim ubi-utils/src/ubimirror.c
将第206行的
fprintf(stderr, err_buf);
改为
fprintf(stderr, "%s", err_buf); // 想法是好的,因为err_buf中含有%d等format信息,这样接口更加统一,但是编译器似乎还并不支持这样的操作.[luther.gliethttp]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vim ubi-utils/src/unubi.c
将第898行
char fname[PATH_MAX];
改为
char fname[PATH_MAX+1];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cd ubi-utils/new-utils
因为-O2优化的原因,会导致如下log信息
error: ignoring return value of ‘scanf’, declared with attribute warn_unused_result
所有手工先编译.o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ubi-utils/new-utils$ gcc -Iinclude -Isrc -I../../include -Wall -Werror -Wall src/ubiformat.c -c -o ubiformat.o
对于交叉编译执行如下1条语句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ubi-utils/new-utils$ arm-linux-gcc -Iinclude -Isrc -I../../include -Wall -Werror -Wall src/ubiformat.c -c -o ubiformat.o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ubi-utils/new-utils$ cd -
好了,上面的所有修改完成之后,就可以执行make成功编译了[luther.gliethttp].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make
如果是交叉编译,执行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make CROSS=arm-linux-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make install
对于交叉编译,执行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make CROSS=arm-linux- install
luther@gliethttp:~/mtd-utils-20080508$ tree gliethttp/
gliethttp/
|-- sbin
| |-- bin2nand
| |-- doc_loadbios
| |-- docfdisk
| |-- flash_erase
| |-- flash_eraseall
| |-- flash_info
| |-- flash_lock
| |-- flash_otp_mp
| |-- flash_otp_info
| |-- flash_unlock
| |-- flashcp
| |-- ftl_check
| |-- ftl_format
| |-- jffs2mp
| |-- mkbootenv
| |-- mkfs.jffs2
| |-- mkpfi
| |-- mtd_debug
| |-- nand2bin
| |-- nandmp
| |-- nandtest
| |-- nandwrite
| |-- nftl_format
| |-- nftlmp
| |-- pddcustomize
| |-- pfi2bin
| |-- pfiflash
| |-- recv_image
| |-- rfdmp
| |-- rfdformat
| |-- serve_image
| |-- sumtool
| |-- ubiattach
| |-- ubicrc32
| |-- ubicrc32.pl
| |-- ubidetach
| |-- ubigen
| |-- ubimirror
| |-- ubimkvol
| |-- ubinfo
| |-- ubinize
| |-- ubirmvol
| |-- ubiupdatevol
| `-- unubi
`-- share
`-- man
`-- man1
`-- mkfs.jffs2.1.gz
4 directories, 45 files
ep9312开发板上没有任何文件系统flash数据读取
# ./mtd_debug read /dev/mtd0 0 100 gliethttp.bin
Copied 100 bytes from address 0x00000000 in flash to gliethttp.bin
# hexmp gliethttp.bin
0000000 03ff ea00 350c e59f 001c e583 410e e3a0
0000010 4004 e583 4a03 e3a0 4001 e254 fffd 1aff
0000020 4106 e3a0 4004 e583 420f e202 5000 e594
0000030 4001 e084 5000 e594 4001 e084 5000 e594
0000040 4001 e084 5000 e594 4010 e3a0 4008 e583
0000050 4050 e3a0 4001 e254 fffd 1aff 4e1e e3a0
0000060 4008 e583
0000064
#
# ./mtd_debug read /dev/mtd2 0 100 gliethttp.bin;hexmp gliethttp.bin -Cv
Copied 100 bytes from address 0x00000000 in flash to gliethttp.bin
00000000 1f 8b 08 00 ca 14 7d 4a 02 03 e4 5a 0f 70 93 e7 |......}J...Z.p..|
00000010 79 7f 3f 49 36 b2 31 41 80 a0 0e 38 cd 57 70 16 |y.?I6.1A...8.Wp.|
00000020 93 18 f3 19 3b 60 12 9a d9 60 08 09 4e 22 c0 a4 |....;`...`..N"..|
00000030 b4 81 ca 42 92 6d 0d 59 d2 49 72 02 2b 4d dd 60 |...B.m.Y.Ir.+M.`|
00000040 72 84 e1 86 03 a7 21 01 8a d2 b2 4b 2e f3 56 76 |r.....!....K..Vv|
00000050 63 b7 34 0b 1d cd b1 1d 6b b3 95 36 dc 95 db d1 |c.4.....k..6....|
00000060 8b 90 d1 ea |....|
00000064

阅读全文

与镜像交叉编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海康摄像萤石云服务器 浏览:814
安卓手机怎么改安卓版名 浏览:147
雅思听力807词汇pdf 浏览:897
黄豆私人加密 浏览:192
java分钟转换小时 浏览:245
易语言服务器如何提高 浏览:591
网站主机服务器地址查看 浏览:859
算法学不会能当程序员吗 浏览:119
程序员技术交流研究 浏览:814
javaresponse文件 浏览:734
linuxrar压缩文件夹 浏览:218
魅蓝手机连接不上服务器怎么回事 浏览:379
工行app怎么改已绑定银行卡 浏览:533
oppo芯片程序员 浏览:602
oppok3应用怎么加密 浏览:327
电脑软盘怎么加密码 浏览:815
服务器光交换机有什么用 浏览:708
app上怎么拍蛙小侠 浏览:217
志高聊天app怎么下载 浏览:635
邮政app怎么不能扫付款码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