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县编译局机构改革

县编译局机构改革

发布时间:2024-02-07 15:36:40

Ⅰ 现代中国还有“史官”吗

没有“史官”这个职位,但有类似记录历史的机构在。

部分机构详情列举如下:

1、国家档案局

国家档案局研究制定、颁布了机关档案工作、科技档案工作条例和档案馆工作通则,制定了开放历史档案和利用档案的规章以及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原则、保管期限标准等项制度;

监督、指导全国各级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档案室,从中央到省、地(市)、县各级以至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各类档案馆,为维护国家历史真实面貌和为国家各项建设事业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还监督、指导各地兴办了档案专业的高等、中等教育和多种形式的在职干部教育,组织全国档案部门开展了档案理论、技术研究和宣传、出版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初具规模的档案事业体系。

2、中央文史研究馆

中央文史研究馆是党和政府为团结和安排老年知识分子而设立的、具有统战性和荣誉性的文史研究机构。它的宗旨是"敬老崇文"。馆长、副馆长、馆员由国务院总理聘任。受聘者都是耆年硕学之士、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

回顾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央文史研究馆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兴旺,中期的停顿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恢复发展,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在团结有"德、才、望"的文化名人;在编志、着书、文史研究和书画创作;在开展统战联谊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是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中央的工作部门,同时又是具有研究机构性质的工作部门。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主要任务是:编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着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编辑研究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

4、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是根据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由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编译局整合组建的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1)县编译局机构改革扩展阅读:

中国历代史官机构:

远古时代,巫史不分。许多史料与宗教巫师相关。

夏朝,设太史令。《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

商周时代,甲骨文中有“作册”、“史”、“尹”等字。《周礼·春官》记载周王室设有五史,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

春秋时期,“君举必书”,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

汉承秦制,至武帝时置太史令,以司马谈任其职。汉武帝置史官,除太史令外,似在宫中置女史之职,以记皇帝起居,故有 《禁中起居注》;东汉因之。

东汉时,以他官掌史官之事,如班固以兰台令史之职撰述国史。

三国魏明帝置史官,称着作郎,隶属中书。

晋时,改称大着作,专掌史任,并增设佐着作郎人,隶属秘书。

宋、齐以下,改佐着作郎为着作佐郎。齐、梁、陈又置修史学士(亦称撰史学士)之职。

十六国、北朝,大多设有史职,或有专称,或杂取他官。

隋炀帝时,以着作如外史,于内史省置起居舍人如内史。

唐代,因正式设立了史馆,史官制度乃趋于规范化。史馆以宰相为监修,称监修国史;修撰史事,以他官兼领,称兼修国史;专职修史者,称史馆修撰;亦有以卑品而有史才者参加撰史,称直史馆。

其中以宋、清两朝较为繁复。宋有国史院、实录院、起居院和日历所,各有史职。

辽有国史院,金有国史院和记注院,元有翰林兼国史院,明以翰林院掌史事。

清以翰林院掌国史、图籍管理与侍读等职,以国史馆、实录馆掌纂修事,以起居注衙门掌起居之事,其史职则多以他官兼任。

阅读全文

与县编译局机构改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己购买云主服务器推荐 浏览:414
个人所得税java 浏览:754
多余的服务器滑道还有什么用 浏览:184
pdf劈开合并 浏览:21
不能修改的pdf 浏览:745
同城公众源码 浏览:481
一个服务器2个端口怎么映射 浏览:287
java字符串ascii码 浏览:69
台湾云服务器怎么租服务器 浏览:468
旅游手机网站源码 浏览:324
android关联表 浏览:937
安卓导航无声音怎么维修 浏览:328
app怎么装视频 浏览:427
安卓系统下的软件怎么移到桌面 浏览:88
windows拷贝到linux 浏览:765
mdr软件解压和别人不一样 浏览:897
单片机串行通信有什么好处 浏览:333
游戏开发程序员书籍 浏览:855
pdf中图片修改 浏览:281
汇编编译后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