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飞正传》‖从现在开始,我们是一分钟的朋友
戈达尔曾经在自己的影片里的台词提到过印度神话的神鸟。王家卫的《阿飞正传》里出现了雀鸟,雀鸟没有脚,一飞便飞完一生,不能栖息。
戈达尔有沉默的一分钟,《阿飞正传》里有“从现在开始,我们是一分钟的朋友”。戈达尔的电影里有舞蹈,张国荣有对镜的跳舞画面。
爱惨了王家卫的镜头。一开始阿飞和苏丽珍的对话,镜头上是阿飞的脸部特写和苏丽珍的背影,画面没有苏的表情,却更让人沉浸到夏日暧昧的潮湿气息和感受到苏即将沦陷的怦然心动。
“后来每天最少见一个小时”,散发着满屏的荷尔蒙,阿飞眼神忧郁,苏丽珍的头一直是侧着,只剩下半张脸,眼神却看向阿飞——不平衡,爱的更多。而她处于虚化——似乎边缘可有可无。
两个女人,梁凤英和苏丽珍在被阿飞抛弃之后都有一个从围栏外向内拍的镜头。
画面不同,也表现两个女人不同的性格。苏丽珍安安静静,性格内敛,在被伤害过后,在画面的单侧面无表情,情绪藏在心里,像是给阿飞留了位置。而导演对梁凤英的特写把她歇斯底里的难过挣扎表达得淋漓尽致,也表现她火热艳丽的泼辣性格。而拍摄梁凤英围栏哭泣的这段,导演直接从围栏里面苏丽珍的画面拉到了外面的视角拍摄梁凤英,这里的设计太妙了,我看了三遍。
“阿飞”的意思是,街头混迹的不良少年,缺失某种爱的人。在这部影片里,“阿飞”还是没有脚的鸟,不可栖息,只能一直飞,直到死亡。阿飞缺失母爱,自己的养母对自己有病态的爱,他迫切地想用其他女人的爱情补偿自己,却发现于事无补,于是抛弃了一个又一个,用“逢场作戏”搪塞过去。他这只无脚鸟不会在任何一棵树上落下,最后死在燥热的菲律宾的火车上。
在这部电影里,每个人都是悲剧。刘德华饰演的巡警在电话亭旁等着苏丽珍的电话。张学友把车卖掉,把钱给梁凤英:“找不到他,你就回来找我。”统统都是爱而不得。
最惊艳地还是结尾梁朝伟无声的三分钟长镜头,他像是第二个阿飞,抽烟梳头发抠指甲都是玩世不恭花花公子的气息,如此循环往复,不知道要牵出多少爱恨情仇和人生的困境。“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关于王家卫,我总是看不太懂,但也总会被压抑的气氛感化,被独特的镜头惊艳。
⑵ 《阿飞正传》:“无脚鸟“的青春寓言
(一)
看了那么多王家卫的电影,漂泊和追寻似乎一直是他电影的母题之一。我想这个母题的开始或许就在云集了当时众多香港明星的《阿飞正传》———关于“无脚鸟”的青春寓言。
阿飞是一个跟着养母从上海到香港的小混混。他没有根,只追求纯粹的自由,对撩妹非常有一套,但是只要女人向他提出结婚,他马上就厌倦了。比如苏丽珍。
“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
然后苏丽珍成功被俘虏。可当她提出结婚,阿飞沉默了。后来她选择了离开。
可对他念念不忘,苏丽珍又回来找他。
你会不会和我结婚?
不会。
我以后不会再来了。
我还是想搬到这里和你一起住。
我不会和你结婚。
不结婚也没关系,我就是想和你在一起。
你能容忍一刻,难道你一辈子不结婚?
最后他说:“为什么要迁就我呢?迁就得一时,迁就不了一辈子,你和我在一起是不会快乐的。”
被他遗弃的苏丽珍天天晚上都痴痴地在他楼下徘徊,被一名巡警发现并产生爱慕之情。巡警留下公用电话亭的号码给她,但没能等到就去跑船了。
王家卫电影的经典人物关系总是这样:甲爱上了乙,乙却爱着丙,丙又爱着丁,丁却爱上了甲。每个人都不断在寻找情感的寄托,然而这注定是一场无望的旅途。但是,只要每个人踏上了这条路,就是一只无脚鸟。
阿飞虽然是由养母抚养长大的,但他一直想去见自己的亲生母亲一面。所以他最终抛弃了自己新找的一个跳舞的女人,为寻找母亲流落南洋。可最后,真的到了南洋找到了母亲去见她时,她却不见自己。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是一定不会回头的。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有人说,阿飞与养母之间又爱又恨、又依赖又苟且的情感影射出香港人对英国殖民的感情。那当阿飞终于找到生母,却又不被生母所认,这两度遭遗弃的错综复杂的情感,是不是影射了20世纪60年代香港和大陆的关系呢?
在南洋,落魄的阿飞巧遇跑船的巡警,他告诉他:“这世间有一种鸟,它没有双脚,它的一生只有不停地在空中飞翔。它唯一的一次着落,也就是它死的时候。”
这只无脚鸟或许就是阿飞他自己。最后他落脚了———在从南洋回去的火车上被枪杀。
“以前我以为有一种鸟一开始就会飞,飞到死亡的那一天才落地。其实它什么地方也没去过,那鸟一开始就已经死了。我曾经说过不到最后一刻我也不会知道最喜欢的女人是谁,不知道她现在在干什么呢?天开始亮了,今天的天气看上去不错,不知道今天的日落会是怎么样的呢?”
最后,他也没有见到今天的日落。
(二)
在看这部影片时,我甚至觉得,无脚鸟也是哥哥自己。
张国荣真是风华绝代。
似乎从一开始就错过了他最风靡的年代,而等了几乎二十年后,才终于开始慢慢欣赏,他却已不在。
他的面容是那么引人的,常常无情,却又有孩子般的无辜,总是永远有着那股少年感,即使到四十岁。
他逝去了的四月,金光大道的纪念墙上,写满了思念的语句。那一夜,无论是明珠台还是翡翠,转到哪里都是他的面孔,他的歌声,他的影像。他的成功,他的沉寂,他的复出,他的陨落,以及他无暇的面容,都是一个传说,附带纪录了一代人的记忆,以及最初那些狂妄的,华美的,遥远的梦想。
似乎,世人的一切都在他面前黯然失色。可最后,他也像无脚鸟一样,不停地飞啊飞,唯一一次着落,就是它死的时候。
如果不死,阿飞下一个会爱上谁。
其实是谁有关系吗?他真的爱吗?不然,又何谈爱谁更多。
可是,他却是记得的。
“要记得的,我永远会记得。”
其实每个女孩,都有可能成为那最后一个,离开放弃往往只是一念之差。只是一不小心放了手,也就无从追回了。
没有谁真的离不开谁。就如苏丽珍冷冷对梁凤英说:你看,现在哭的是你,我早就好了。
因为再深的伤痕也有愈合的那一天。而从绝望中重生,才可以变得更强,变得什么都不怕。
(三)
看着这部电影时,不禁想起《东邪西毒》,想起张曼玉饰演的大嫂在临终前对黄药师说的,我一直以为是我赢了,到现在才发现,时间才是最大的赢家。
从《阿飞正传》中精确的“1960下午……”到《东邪西毒》里模糊了年代背景的“时间的灰烬”,或许能给标定具体时态的尺度,就是人物情感的变化。而死亡,是成为唯一的时空交汇点。
这部电影是王家确立卫风格之作,或者说他后面拍的似乎始终是同一部电影。难以长久的爱情,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求索以及都市人的各种困惑疏离。总让人想起他其他电影的很多片段。运用镜像表达人物内心,氤氲的光影迷离,文艺台词的孤独。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追寻,人的一生也是为了追寻价值所在。而生活就是一场永不会落幕的大戏,我们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在面对诱惑,这关键是你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适合你的。
不惮于寻找,但也要学会在寻找中即时地抽身,毕竟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往往也是容易受到彻头彻尾伤害的那个人。所以,在寻找中记得不要迷失自己,至少要让自己快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