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vi编辑器与gcc编辑器,Makefile器有什么区别
vi 是编辑器, 编辑源代码用的
gcc 是编译器, 用来将源代码编译成目标文件用的, 注意, gcc不是编辑器
Makefile 是make工具使用的配置文件, make工具通过读取Makefile中的设置执行复杂的操作, 节约你输入大量命令的时间(有些命令很复杂), 而且make还可以根据源码的修改时间和目标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判断哪些需要重新编译.
要使用clean, 请输入: make clean
一般是用来执行一些清理动作.
rm -f *.o 删除 *.o文件
*~ 文件是vi产生的临时文件, 一般也同时清理掉.
⑵ 求大神,程序猿 程序媛 能够把vi编译器的全部命令发给我
vim是vi的升级版,使用基本相同,如下:
vim的使用
vim的配置需要修改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位于/etc/vim/vimrc,要修改配置文件需要使用root权限打开
打开vim vim
打开的同时创建新文件 vim filename
vim有三种工作模式:普通模式,插入模式,命令模式
只有在插入模式中才可以进行输入,进入插入模式的命令:
i:在光标之前插入
a:在光标之后插入
o:在下一行进行插入
如何退出:
:q!强制退出,步保存退出
:wq 保存退出
复制粘贴:
复制:yy
粘贴:p 粘贴到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
多行复制:num+yy 11yy 复制11行
剪切粘贴:
剪切:dd 剪切之后如果步粘贴就相当于删除
多行剪切:num+dd 11dd 剪切了11行
撤销操作:u
快速定位:
快速定位到文件首:gg
快速定位到文件尾:G
快速定位到某一行:
文件没有打开的情况下:
vim filenam +1200
打开后直接定位在第1200行
文件打开的情况下:
+1200
以当前光标为起点,向后移动1200行 注:-1200时,步能表示向前移动1200行,这是需要按gg回到文件首,然后按照前面的向后移动
查找内容:
向后查找:/查找内容
向前查找:?查找内容
查找下一个:n
分栏操作:
水平分栏:
在打开的文件情况下,输入 :split filename 或者 sp filename
可以在同一个vim窗口中水平分割显示两个文件
使用Ctrl+ww 切换光标在上下两个文件
要一次性退出两个文件 :wqa
要一次性保存两个文件 :wq
垂直分栏: vs 或 vsp 或 vsplit filename 垂直分割显示两个文件或多个文件
⑶ 在linux下用vi编写程序后怎么执行编写的程序
vi 只是编辑器,保存退出后,可以命令行看到当前保存的文件。比如ls hello.c
接下来要用编译器来编译程序, 比如gcc hello.c -o hello
执行程序只要在命令行执行就可以了, 比如则羡./hello
建议先去了解一下基本的shell命令。
⑷ Linux 中 vi /etc/sysctl.conf 如何编辑
1、vi编辑器可以通过i、o、a等命令直接进入编辑模式,然后就可以修改文件了,vi/vim的工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file-max:这个参数表示进程可以同时打开的最大句柄数,这个参数直接限制最大并发连接数。
tcp_tw_reuse:这个参数设置为1,表示允许将TIME-WAIT状态的socket重新用于新的TCP链接。这个对服务器来说很有意义,因为服务器上总会有大量TIME-WAIT状态的连接。
tcp_keepalive_time:这个参数表示当keepalive启用时,TCP发送keepalive消息的频度。默认是7200seconds,意思是如果某个TCP连接在idle2小时后,内核才发起probe。若将其设置得小一点,可以更快地清理无效的连接。
tcp_fin_timeout:这个参数表示当服务器主动关闭连接时,socket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最大时间。
tcp_max_tw_buckets:这个参数表示操作系统允许TIME_WAIT套接字数量的最大值,如果超过这个数字,TIME_WAIT套接字将立刻被清除并打印警告信息。默认是i180000,过多TIME_WAIT套接字会使Web服务器变慢。
tcp_max_syn_backlog:这个参数表示TCP三次握手建立阶段接受WYN请求队列的最大长度,默认1024,将其设置大一些可以使出现Nginx繁忙来不及accept新连接的情况时,Linux不至于丢失客户端发起的连接请求。
ip_local_port_range:这个参数定义了在UDP和TCP连接中本地端口的取值范围。
net.ipv4.tcp_rmem:这个参数定义了TCP接受缓存(用于TCP接收滑动窗口)的最小值,默认值,最大值。
net.ipv4.tcp_wmem:这个参数定义了TCP发送缓存(用于TCP发送滑动窗口)的最小值,默认值,最大值。
netdev_max_backlog:当网卡接收数据包的速度大于内核处理的速度时,会有一个队列保存这些数据包。这个参数表示该队列的最大值。
rmem_default:这个参数表示内核套接字接收缓存区默认的大小。
wmem_default:这个参数表示内核套接字发送缓存区默认的大小。
rmem_max:这个参数表示内核套接字接收缓存区默认的最大大小。
wmem_max:这个参数表示内核套接字发送缓存区默认的最大大小。
⑸ linux 下的vi 主要作用是什么
Vi是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ill Joy所创立。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命令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插入模式、底行模式下。
2、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插入模式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模式。
3、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
不过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就是将底行模式也算入命令模式。
(5)哪一种不是vi编译器的模式扩展阅读
在文本编辑器出现前,人们用打孔机把计算机文字打到穿孔卡片上。文字存放于一个装着这样的薄卡片的盒子里,可以用读卡器来阅读。
第一个文本编辑器是一种行编辑器,它运行在打字机型的终端上,这种编辑器并不具备在窗口和屏幕中显示的功能。它包含了一些非常短的命令(为了减少打字量)。其中一个命令能够把文件的指定部分通过打字机打印出来。
编辑光标是想象中的一个插入点,通过特殊命令,可以把它移动到特定内容字符串所在的行。随后,内容字符串又被扩展成正则表达式。
如果想看到文件的变化,你需要把它打印出来。相对于穿孔机来说,人们认为这种基于行的文本编辑器具有革命性的进步。如果没有它,用户就需要把那些处理文本的命令打成专用的卡片,并在编辑文件时使用这些卡片。
当带有显示屏的计算机终端出现后,基于显示屏的文本编辑器开始流行起来。最早的全屏编辑器中,有一种叫做O26,它是于1967年为CDC 6000系列机器的操作控制台而作的。
另外一个早期的全屏编辑器是vi。vi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它仍然内置于Unix和Linux系统中,不过vi也有一个改善的版本Vim也十分为人所知。全屏编辑器对视频终端的销售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⑹ GCC,Gdb,Make,Vi分别起什么作用,学习嵌入式linux需要用到哪些,具体起什么作用询问了解的人,感谢!
你好,楼主:
刚开始学习嵌入式会接触这些工具的,多练习下,尤其是vi与make,功能介绍如下:
1、GCC,是编译器,可以将c、c++源文件编译为可执行文件,生成可执行文件就像windows下面的.exe;
2、GDB,是调试工具,可以逐步调试你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如果不想使用printf打印,就用这个最合适了,不过在使用上,要注意用gcc编译加上-g这个参数;
3、Make,是项目管理工具,通常通过编写Makefile来管理编译大型项目,推荐学习Makefile如何编写;
4、Vi,是编辑工具,应该说是超级经典了,我一直在使用Vi,还有与之抗衡编辑工具就是Emacs,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吧。
最后祝你学习快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