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网络通信原理的困惑,求网络达人赐教,万分感谢!!!
首先说明一下,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思想、思路,是各厂商开发软件时遵循的通用标准。它诠释了数据通信的过程。它是个抽象的概念。
回答1:既不是操作系统的TCP/IP协议也不是是网络设备。因为这两个只是完成7层中的某个功能。tcp(a和b两台电脑的虚通道建立)工作在传输层,ip(路由转发)工作在网络层。而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也有这个功能,只是和路由器的侧重点不一样)只把数据解析到第三层,在第三层封装后的数据叫做包。而二层交换机只把数据解析到第二层,在第二层封装后的数据包叫做帧。
回答2:物理层也就是第一层,处理的数据是比特流。而“本地连接”是工作在应用层也就是第7层。一块以太网网卡包括OSI(开方系统互联)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回答3:其实数据链路层是把网络层的数据加上头和尾形成帧再交付给物理层。这就是封装。
之所以要加上头和尾是因为物理层只管电信号,必须要有一个特殊的电信号告诉物理层这是一个帧的开始和结尾。
一般头和尾的电信号是连续的10101010这样的形式,当物理层接收到信号后,知道这是一个帧来了,经过模数转换后交付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剥离头和尾把数据交付给上面的网络层,这就是解封装的过程。
其实网络的七层结构基本上都是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上层数据下来的时候就给他加特定的头,相当于装了个信封,就这样一层层的装下来。下层的数据送到上层就一层层的剥离头(信封),直到最后没有信封得到最终的数据为止。
数据封装的原理:
数据封装是指将协议数据单元(PDU)封装在一组协议头和尾中的过程。在OSI7层参考模型中,每层主要负责与其它机器上的对等层进行通信。该过程是在“协议数据单元”(PDU)中实现的,其中每层的PDU一般由本层的协议头、协议尾和数据封装构成。
每层可以添加协议头和尾到其对应的PDU中。协议头包括层到层之间的通信相关信息。协议头、协议尾和数据是三个相对的概念,这主要取决于进行信息单元分析的各个层。例如,传输头(TH)包含只有传输层可以看到的信息,而位于传输层以下的其它所有层将传输头作为各层的数据部分进行传送。在网络层,一个信息单元由层3协议头(NH)和数据构成;而数据链路层中,由网络层(层3协议头和数据)传送下去的所有信息均被视为数据。换句话说,特定OSI层中信息单元的数据部分可能包含由上层传送下来的协议头、协议尾和数据。
例如,如果计算机A要将应用程序中的某数据发送至计算机B应用层。计算机A的应用层联系任何计算机B的应用层所必需的控制信息,都是通过预先在数据上添加协议头。结果信息单元,其包含协议头、数据、可能包含协议尾,被发送至表示层,表示层再添加为计算机B的表示层所理解的控制信息的协议头。信息单元的大小随着每一层协议头和协议尾的添加而增加,这些协议头和协议尾包含了计算机B的对应层要使用的控制信息。在物理层,整个信息单元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计算机B中的物理层接收信息单元并将其传送至数据链路层;然后B中的数据链路层读取包含在计算机A的数据链路层预先添加在协议头中的控制信息;其次去除协议头和协议尾,剩余部分被传送至网络层。每一层执行相同的动作:从对应层读取协议头和协议尾,并去除,再将剩余信息发送至高一层。应用层执行完后,数据就被传送至计算机B中的应用程序接收端,最后收到的正是从计算机A应用程所发送的数据。
网络分层和数据封装过程看上去比较繁杂,但又是相当重要的体系结构,它使得网络通信实现模块化并易于管理。
解封装正好是封装的反向操作,把封装的数据包还原成数据.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困惑,建议你看一下网络工程师教程。
㈡ 一对一直播源码开发,即时通讯技术实现有哪几种选择
在一对一直播交友源码的开发过程中,即时通讯是最关键的功能之一。那一对一直播源码系统是如何实现即时通讯的呢?
即时通讯就是实时语音文字视频等交流,实现即时通讯目前有四种方式:短轮询、长轮询、SSE、websocket,接下来我们来按顺序简单了解一下。
(1)短轮询
即每隔一小段时间就发送一个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返回最新数据然后客户端根据获得的数据来更新界面,这样就间接地实现了即时通信。这一方式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是对服务器的压力较大,浪费带宽的流量,但通常情况下数据都是没有发生改变的。
(2)长轮询
即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到服务器,然后服务器查看客户端请求的数据(就是服务器中的数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就会立即响应返回,否则保持这个链接并定期检查最新数据,直到发生了数据更新或者连接超时。因此,客户端连接一旦断开,就会再次发出请求,这样一来,在相同的时间内大大减少了客户端请求服务器的次数。这一方式有一个弊端:服务器长时间的连接会消耗资源,返回数据的顺序无法保证,管理和维护困难。
(3)SSE
即服务器推送事件,为了解决浏览器只能够单向传输数据到服务端,HTML5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叫做服务器推送事件SSE。SSE技术提供的是从服务器单向推送数据给浏览器的功能,但是配合浏览器主动请求,实际上就是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双向通信。
(4)Websocket
在HTML5中,为了加强web的功能,提供了websocket技术,它不仅是一种web通信方式,也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它提供了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原生的全双工跨域通信。通过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所建立的websocket连接,在同一时刻能够实现客户端到服务器和服务器到客户端的数据发送。
㈢ 通信原理中,怎样根据绝对码写出相对码请举例说明
比方说绝对码是11001011000
那么相对码分两种,如果以0为基准,那么用0去和绝对码第一个去比较,发现不一样,那么就得到相对码下一个一个是“1”;这时用新得到的数“1”去和绝对码第二个比较,一样就得“0”;再用这个去和绝对码第三个比较,又一样,再的“0”;依次类推。
最后结果为10001101111,以1为基准的话,道理一样,就不慢慢写了,结果为01110010000。
传输媒质为导线、电缆、光缆、波导、纳米材料等形式的通信,其特点是媒质能看得见,摸得着(明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通信、光纤光缆通信)。
(3)通信技术源码转化相对码扩展阅读
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在现今因电波的快捷性使得从远古人类物质交换过程中就结合文化交流与实体经济不断积累进步的实物性通信(邮政通信)被人类理解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碍。
在古代,人类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在现代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
㈣ 通信原理中设绝对码全1111 1111,0000 0000,1001 1010求相对码
相对码的码反变换规则为 “比较相对码本码元与前一码元 电位相同 绝对码为0,否则为1”
假设参考的初始电位都是0
第一题 1111 1111
所以绝对码为 1000 0000
第二题 0000 0000
所以绝对码为 0000 0000
第三题 1001 1010
所以绝对码为 1101 0111
嘿嘿 概念的东西有点记不咋个清楚了 有问题追问哈~
㈤ 通信原理中,怎样根据绝对码写出相对码请举例说明
比方说
绝对码是11001011000(随手写的啊)
那么相对码分两种
如果以0为基准,那么用0去和绝对码第一个去比较,发现不一样,那么就得到相对码下一个一个是“1”;这时用新得到的数“1”去和绝对码第二个比较,一样就得“0”;再用这个去和绝对码第三个比较,又一样,再的“0”;依次类推。
最后结果为10001101111
以1为基准的话,道理一样,就不慢慢写了,结果为01110010000
㈥ 通信原理中绝对码和相对码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引进这两个概念
用来解决相位模糊。
解调的话,可以先按相对码来解,再变换成绝对码。
还有一种差分相干解调方式。
通原书上都有,好好看看书就明白了。
㈦ VB RS485代码
不是很繁琐,有差异,这个是原先的一个老答案,应该对你有帮助
根据协议来的,485总线设备是带有地址码的,打个比方吧,232串口通信就是两个人通过电话进行通信,肯定只能点对点,而485则是教室里面一个老师和很多个学生交谈,当老师(主控设备)点名(即轮询到某个485地址码)要求某个学生(从设备)回答问题,这个学生如果没有翘课(从设备故障或者通信故障)的话,就应答站起来回答问题。在老师点名,学生答问的过程中,都是只有一个人发言,因为485总线有这样的仲裁机制,所以才可以实现点到多点的通信,而232的则没有这个机制,所以不行。不知道这样是否清楚。
㈧ DPSK数字通信系统的输入数据为110100010110,求相对码(相对码的第一个比特设为1)
1 0 1 1 0 0 0 0 1 1 0 1 1 绝对码的第一位和相对码第一位(1)异或得到相对码第二位,绝对码的第二位和相对码第二位异或得到相对码第三位,以此往后推即可
㈨ 《Visual+C++_Turbo+C串口通信编程实践》与《Visual C++串口通信技术详解》哪本内容好,望高手指点一下
我用的是《Visual+C++_Turbo+C串口通信编程实践》,感觉还好,串口编程时遇到的问题基本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