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c语言编译器如何运行
编译共分为四个阶段:预处理阶段、编译阶段、汇编阶段、链接阶段。
1、预处理阶段:
主要工作是将头文件插入到所写的代码中,生成扩展名为“.i”的文件替换原来的扩展名为“.c”的文件,但是原来的文件仍然保留,只是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文件发生了改变。(这里所说的替换并不是指原来的文件被删除)
2、汇编阶段:
插入汇编语言程序,将代码翻译成汇编语言。编译器首先要检查代码的规范性、是否有语法错误等,以确定代码的实际要做的工作,在检查无误后,编译器把代码翻译成汇编语言,同时将扩展名为“.i”的文件翻译成扩展名为“.s”的文件。
3、编译阶段:
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指令,并将指令打包封存成可重定位目标程序的格式,将扩展名为“.s”的文件翻译成扩展名为“.o”的二进制文件。
4、链接阶段:
在示例代码中,改代码文件调用了标准库中printf函数。而printf函数的实际存储位置是一个单独编译的目标文件(编译的结果也是扩展名为“.o”的文件),所以此时主函数调用的时候,需要将该文件(即printf函数所在的编译文件)与hello world文件整合到一起,此时链接器就可以大显神通了,将两个文件合并后生成一个可执行目标文件。
㈡ window内自带的C语言编译器怎么用
1、首先,输入【#include】。
注意事项:
尽管C语言提供了许多低级处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跨平台的特性,以一个标准规格写出的C语言程序可在包括类似嵌入式处理器以及超级计算机等作业平台的许多计算机平台上进行编译。
㈢ GCC编译过程详解
在使用GCC编译器编译名为 hello.c 的C程序时,GCC编译过程会经历多个步骤,包括预处理、编译、汇编和链接。下面详细解释GCC编译的过程:
假设有一个名为 hello.c 的C源代码文件。使用GCC编译器编译此文件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预处理(Preprocessing)步骤中,GCC会扫描源代码文件。它处理以 # 符号开头的预处理指令,如 #include、#define 等。所有包含的头文件,例如标准库头文件 stdio.h,将被插入源代码中。宏定义也被展开。此过程生成一个中间文件,通常以 .i 或 .ii 为扩展名。
在单独执行预处理命令时,使用cpp命令。命令为:cpp hello.c -o hello.i。这会将预处理后的代码保存为 hello.i 文件。
编译(Compiling)阶段,GCC接受预处理后的代码,并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以及类型检查。C源代码被翻译成汇编语言,生成一个汇编代码文件,具有 .s 扩展名。
使用gcc命令单独执行编译步骤。命令为:gcc -S hello.i -o hello.s。这会将编译后的汇编代码保存为 hello.s 文件。
汇编(Assembling)阶段,汇编器将汇编代码文件转化为机器码指令,生成目标文件,通常具有 .o、.obj 或 .elf 扩展名。
使用as命令单独执行汇编步骤。命令为:as hello.s -o hello.o。这将汇编代码转换为二进制目标文件,并保存为 hello.o。
链接(Linking)阶段,链接器将目标文件与其他目标文件和库文件链接在一起,创建最终的可执行文件。链接器解析程序中使用的函数和符号,确保它们正确连接。最终生成的可执行文件通常没有扩展名(或在Windows上为 .exe)。
单独执行链接命令时,使用gcc。命令为:gcc hello.o -o hello。这将目标文件与所需库文件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hello。
整个编译过程演示了如何单独执行GCC编译过程的各个阶段,并通过使用不同命令控制每个阶段的输出。通过单独执行这些步骤,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每个阶段的处理过程和生成的文件。然而,在实际开发中,通常使用一个简单的命令来完成整个编译过程。命令为:gcc hello.c -o hello。这会自动执行所有步骤,生成最终可执行文件 hello。
GCC编译器将源代码转换为可执行文件的过程涉及多个详细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任务。这个过程确保代码正确性并使其可执行。每个阶段通过查看中间文件和目标文件深入了解编译器处理过程,进行调试或优化。步骤自动执行,只需运行合适的编译器命令就能完成整个过程。
㈣ 华为平板上的c编译器怎么用
华为平板上的c编译器按照以下步骤使用:
1、下载安装华为平板上的c编译器并运行软件,之后编写代码,写完之后点击运行,可以进行代码的编译组建以及运行。
2、第一次运行,所以需要安装编译模块,直接点击选择安装即可。
3、点击运行之后,能够得到程序的输出,对于格式一类的,可以点击右上角有个缩进可以进行调整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