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汇编语言有什么特点
1、机器相关性
这是一种面向机器的低级语言,通常是为特定的计算机或系列计算机专门设计的。因为是机器指令的符号化表示,故不同的机器就有不同的汇编语言。使用汇编语言能面向机器并较好地发挥机器的特性,得到质量较高的程序。
2、高速度和高效率
汇编语言保持了机器语言的优点,具有直接和简捷的特点,可有效地访问、控制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如磁盘、存储器、CPU、I/O端口等,且占用内存少,执行速度快,是高效的程序设计语言。
3、编写和调试的复杂性
由于是直接控制硬件,且简单的任务也需要很多汇编语言语句,因此在进行程序设计时必须面面俱到,需要考虑到一切可能的问题,合理调配和使用各种软、硬件资源。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加重了程序员的负担。与此相同,在程序调试时,一旦程序的运行出了问题,就很难发现。
(1)td汇编编译器扩展阅读
汇编语言的发展历程:
说到汇编语言的产生,首先要讲一下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机器指令的集合。机器指令展开来讲就是一台机器可以正确执行的命令。电子计算机的机器指令是一列二进制数字。计算机将之转变为一列高低电平,以使计算机的电子器件受到驱动,进行运算。
上面所说的计算机指的是可以执行机器指令,进行运算的机器。这是早期计算机的概念。在我们常用的PC机中,有一个芯片来完成上面所说的计算机的功能。这个芯片就是我们常说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
每一种微处理器,由于硬件设计和内部结构的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电平脉冲来控制,使它工作。所以每一种微处理器都有自己的机器指令集,也就是机器语言。
早期的程序设计均使用机器语言。程序员们将用0, 1数字编成的程序代码打在纸带或卡片上,1打孔,0不打孔,再将程序通过纸带机或卡片机输入计算机,进行运算。这样的机器语言由纯粹的0和1构成,十分复杂,不方便阅读和修改,也容易产生错误。
程序员们很快就发现了使用机器语言带来的麻烦,它们难于辨别和记忆,给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于是汇编语言产生了。
2. 用什么样的汇编语言编译器好
学习时,建议不要使用别人做好的集成环境,而是使用单独的汇编、连接和调试工具。
因为,汇编语言一般不是个人所学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使用单独的汇编工具,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语言程序的处理生成过程,更灵活地使用命令选项。这对达到学习汇编语言的学习目的---->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系统,有很大的帮助。
我推荐使用TASM 5.0
它全兼容MASM 6,且有所增强,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面向对象技术。
它最大的优势是所配的调试程序:Turbo Debugger,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易学易用,非常非常的棒。
如果你是在32位的操作系统如XP、WIN7等里面用它,需要将TD的工作方式设成WIN 95兼容模式运行。
如果是在64位的系统中使用,则必须要安装一个DOSBox ,在它提供的纯DOS环境中运行。
至于汇编源程序的编辑器,可以使用的工具有很多选择,比如UltraEdit就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