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豫剧现在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怎样
豫剧是河南的第一大剧种,同时也是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它以河南话为语言基础,具有浓重的河南地方特色。唱腔好听,好学,好唱,剧情通俗易懂,整体亦俗亦雅,曾在香港演出被当地媒体这样与国剧京剧比较“京剧是城市小姐,豫剧是农村姑娘”,非常的形象贴切。也正因此豫剧受到普便欢迎。不仅在本省,在全国甚至海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且一度是全国第一大剧种。无论剧团数量、剧团分布,还是从演出人员、演出场次上来讲都一直是全国之最。
而就是这样一门优秀的传统艺术,在这个经济迅速增长,意识形态飞速变化的时代又是处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处境呢?它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正是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于宏渤,张博,陈宇,谢文飞,王一航六人来到河南郑州、开封,进行为期两周的豫剧调查,通过采访了三个剧团,郑州开封的各个年龄段的群众,做了共617份问卷调查,对豫剧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分成五个方面说明如下:
一, 从豫剧团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上来说明
在我国剧团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隶属于政府,一种属于民营。隶属于政府的又根据财政上是否完全依靠政府分为全供和差供两种;民营的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团体,一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剧团。我们实践期间一共采访了三个豫剧团,一全供,一差供,一民间非营利组织。现一一说明:
先说河南省豫剧三团,它是省级剧团,以排演现代戏为主,以锐意改革着称,在全国享有盛誉。它属于前面所说的差供类型,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三团的经济效益并不好,而我们的采访也印证了这一点。经济效益不好,一方面,也是最为根本的一方面,是因为豫剧身为传统戏剧在现代市场中薄弱的竞争力,演出少,演出收入低。而连省剧团都面临这样的困境,可想其他的市级剧团、县级剧团境况恐怕更糟了。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作为一个行政部门,豫剧团在很多时候是政府的代言人,很多时候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政府宣传政策,反应时政,来排那种经济效益不好但社会效益好的戏,这便加重了剧团原本就沉重的经济负担。于是,在剧团发展中,如何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然当前尚没有公认的解决之道。
而最近,国家也加大改革力度,催促豫剧三团等省剧团拿出具体的改革举措。据称要将三个省剧团合并,推向市场。
再说郑州市豫剧院,它是市级剧团,属于全供,是在2000年由郑州市豫剧团与郑州市豫剧二团合并而成。这些同时也表明了,郑州市豫剧院的经济效益相对于河南省豫剧三团要差些,要靠政府财政才能“吃饱”,这同时也有赖于郑州市财政充裕。若是财政上不宽裕的地方,它的剧团情况恐怕就不妙了。而其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与省剧团基本一样,但比之于省剧团,演出机会、费用要低,情况自然要逊一些。
然后是河南省夕阳红戏迷豫剧团,它属于民间组织,是有一些豫剧戏迷自发组织起来的,每周周日会固定的在郑州市人民公园进行免费演出。这些豫剧戏迷有不少是从专业剧院里走出来的。刘团长就是这样,她原来在一个地方剧团做专职演员,剧团因为效益不好解散后便走出来到郑州做生意,但放不下唱了十多年的戏,便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了这个剧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地方剧团经济效益不好,地方财政补贴跟不上的话就难免合并或解散。据称,商丘市原有一百多公办剧团,现已只剩十几个了。于是,很多豫剧演员另谋出路,而把唱戏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像夕阳红戏迷豫剧团这样每周末进行免费演出,服务自己,服务大众,服务豫剧事业。而每次演出都会吸引很多人观看,显然,对这种形式,大家也是喜闻乐见。
最后要说一下赢利性质的民营剧团,不乏有成功的例子,如《小皇后》豫剧团,靠着自己在市场上的打拼,已自负盈亏,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民营剧团虽规模小,未成气候,然其成功经验,是值得公办剧团认真学习的。
总体来说,豫剧团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发展前景不明朗,偏于不好。且县级的必市级的差,市级的比省级的差。在这种境况下,它既需要政府的扶持资助,又需要政府放权,走向市场,将内在机制搞活,使之渐富竞争力。
二, 从政府豫剧事业发展的协助方面认识豫剧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
政府一直在豫剧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方针引导豫剧事业发展,从财政等方面扶持豫剧团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豫剧渐处弱势的过程中,通过合并重组剧团来维持剧团的正常运作,豫剧事业的正常健康发展。更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推广豫剧,其中不乏有显着成效的。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要数河南省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推出了。它于1994年创办,那几年全省的豫剧发展事业正处于低潮,大家都忙着改革开放,抓经济增长,听戏关注戏曲的人越来越少。而《梨园春》的强势出现改变了这样的状况,多少有些力挽狂澜的意味。特别是在1999年全面改版后,以特色的戏迷擂台赛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收视率最高可达35.7%,繁荣了豫剧市场。它提供了一个平民舞台,并以丰厚的奖品吸引着社会大众的参与,《梨园春》成立期间收到观众来信数百万封,报名参加擂台赛的有五万余人,其中不乏民间高手,豫剧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随后又推出少儿擂台赛,更是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华有天赋的少年。如此,就有了相当数量的有着戏曲细胞的人通过《梨园春》入了豫剧的道,不管今后他们是否入这一行,他们都可以成为是这一行的储备力量,有他们的存在,豫剧即使衰败了,也有着复兴的巨大潜力。这几年来,《梨园春》更是通过与各省卫视合办戏曲晚会将豫剧再次强势的推向了全国各省,更通过《梨园飞歌》大型戏曲交响音乐会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成功举办将豫剧首次推向海外。它的出现,是现代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完美合作,为河南的豫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国的戏曲事业的发展的作用也同样不容小视。
近年来,有些地方推出了一项政策,在一些学校试点,开设豫剧选修课,从小培养他们对豫剧的感情,同时让河南人了解河南特色文化,让喜欢豫剧的同学有机会学习。这一举措,根据我们调查问卷显示有79%的人表示“有必要,支持”。相信这项政策若在全省普遍实行,定会为豫剧的传承推广起到巨大的作用。
在今年,郑州市政府推出一个名为“绿色周末”的活动,就是在周末,各豫剧团来到大学校园进行巡回演出。旨在将豫剧带到高校,带给大学生,带给年轻一代,让他们了解豫剧,了解河南特色文化。据孙院长称,该活动在高校及社会上引起的而反响很不错。
另外,由于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河南省及郑州市都推出迎国庆六十场戏的活动,郑州市已进行了几十场了,反响不错,此举势必对豫剧的推广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 从豫剧人才培养角度认识豫剧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
豫剧的人才培养是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一个豫剧演员从培养到演出一般要花上3到5年,期间,训练还会很苦,到学成后就业情况又不好,于是艺校中学戏的人越来越少。等到现在的这批演员退休,人才接不上,出现断层,这样的推理已让越来越多关心豫剧的人心生忧虑了。
在前面已经说过,《梨园春》已成功吸引了一批有着戏曲天分的人学习了豫剧,成为了业余的豫剧演员。那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他们入这一行,成为专业的演员呢?这也就要求豫剧要先成长为一个具有诱惑力的职业。说白一点,就是待遇要好,至少跟其它豫剧演员能从事的工作比较,相差不很大。这样,面对诸多现实问题,他们才有理由去说服自己选择豫剧行业。但面对豫剧行业普遍的不景气,经济效益差,如何提高待遇呢?我们知道,待遇其实可以分为虚实两种。所谓虚主要指精神待遇,比如该职业的社会声誉;所谓实主要指物质待遇,比如工资、福利等。其中只有工资与经济效益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相机的改变各项待遇所占比例而得到一个综合的高待遇,应并不是一件不能办到的事。
四, 从观众的角度认知豫剧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
从对郑州,开封六百多人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我们可以综合得出以下信息
好的信息有:
1, 河南省现在拥有豫剧爱好者的家庭所占比例依然很大,为72%,河南的豫剧观众量依然相当可观,为总人数的68%。(第三六题)
2, “接触豫剧集会多”的人多选择认为“豫剧好听”,认为“豫剧好听”就会“偶尔看或经常看豫剧”,尤其是青少年。这就告诉我们,通过加大豫剧的传播、推广力度,就会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豫剧,喜欢豫剧,成为豫剧的观众。(第四五六题)
3, 豫剧现代戏中一些经典曲目的普及程度还是相当高的。(第九题)
4, 将时尚的流行元素引入豫剧中是大家所能接受的一种改革方式。并且
65%的人认为现在的这种改革保留了豫剧的内涵。(第十一十二题)
5, 过半数的人对豫剧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坏的信息有:
1, 青少年接触流行歌曲的机会更多,喜欢流行歌曲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绝大部分。远高于喜欢豫剧的。
2, 豫剧的观众绝大部分仍只是中老年,青少年观众少。
五, 豫剧的自身改革
根据与河南省豫剧三团的陈新理导演、孔民编剧、张俊杰导演和郑州市豫剧院的孙书杰副院长交谈我们了解到,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观众迅速改变的口味,古老的豫剧,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改革。从舞台布景到唱腔舞功,都在不断的引入新元素,不断的创新。比如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现手法,引入西方乐器,将抽象化的舞台表现形象化,将传统戏曲的个人讲故事模式转变为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等等。这些改变,每一项都凝结着豫剧工作者数载甚至是数十载的心血。成绩的背后是他们不断摸索,是他们顶着观众的指责、否定,汲取教训,不断创新的结果。然而,改革无止境,探索还在继续,比如孔民编剧提出要上豫剧也搭乘科技的列车发展,比如如何适应城市人群,青少年的口味,如何让豫剧在保留古老神韵的基础上拥有时尚的面孔,等等。
一些意见
最后是对以上五方面出现的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1,采访中在谈到公办豫剧团将来的发展时,省豫剧三团和郑州市豫剧院孙书杰孙院长都指出剧团应该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走向市场。即是,既要将豫剧团作为一个企业来发展,让其摆脱行政体制上的束缚,自由自主的到市场之中去历练,去搞活内在机制,去增强竞争力,又要在多方面给予豫剧团以扶持。毕竟豫剧团现在在市场竞争中尚处于弱势。直接交给市场任其发展,无疑时机尚不成熟。恰当的做法应是政府要再予以帮助,逐步放手。而具体怎样帮助,要根据自己情况,因地制宜,结合自己优势而定。
2,剧团未必只能靠演出获得资金,还可以与企业建立松散型的互惠关系,宣传企业品牌,为剧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3,剧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矛盾,只要有观众,不需要通过门票,而通过相应的特色经营,照样可以达到经济上收益的目的。
4,豫剧属于河南特色,可以与旅游产业合作互惠。
5,发展豫剧产业多方位经营,比如着力建设戏曲茶座娱乐场所。
6,支持鼓励像河南神夕阳红戏迷豫剧团这样的民间剧团,它们对豫剧的推广普及很有作用。
7,借鉴民营演出团体的成功经验,在公办剧团中引入竞争机制,调动演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演技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让公办剧团成为发展豫剧文化产业的扛大旗者。
二:如调查问卷中大众之见,希望政府能大力支持豫剧团的工作,给予豫剧团更多的自主权。
三:待遇其实可以分为虚实两种。所谓虚主要指精神待遇,比如该职业的社会声誉;所谓实主要指物质待遇,比如工资、福利等。相机的改变各项待遇所占比例,给豫剧演员一个高待遇,吸引人才入豫剧这个行。
四:加大豫剧的推广普及,让小学生选修豫剧,增大青少年对豫剧的接触机会,培养他们对豫剧的感情,对中原文化的感情。
五:1,希望豫剧的改革时刻以观众需求为基础,以新时代为依托,将古老的豫剧保留神韵却有面貌全新。
2,对于不适应时代的而古老豫剧艺术特色,也要尽全力保存,那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活化石。
最后,衷心希望各行各业为豫剧的传承复兴所做的努力不会白费,豫剧的明天会更好!
北京科技大学——豫剧调查团
B. 豫剧名家李树建能代表豫剧吗
首先,必须明确豫剧作为一门艺术,是不能被一个风格,一个门派,更甚至是一个人来代替的。任何一门艺术文化,都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形成的,是各朝各代的优秀开拓者不断开拓所获得的,所以,它是凝结了很多人心血的作品,并且也将在未来有无限发展空间,被后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的作品,所以它不能被单单的一个艺术家来涵括。
我们非常肯定李树建老师在豫剧方面所做出的杰出成就,但是我们也坚定的认为,豫剧不能被一个人来代表。
C. 豫剧《五女拜寿》剧情介绍
《五女拜寿》剧情介绍: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侍郎杨继康因不满朝内奸臣严嵩专权,借口年事已高,欲告老还乡。在他六十寿辰之际,众女儿及夫婿前来拜寿,并争相提出养老送终。三女杨三春携夫婿邹应龙前来拜寿,因礼薄遭娘家人冷遇。
二姐持宠欺凌妹妹和妹夫,并唆使杨夫人将三春和应龙逐出杨府。因受族弟诛连,杨继康全家被逐出京城。二姐见家父落魄,拒绝抚养,昔日同窗摄奸臣淫威,也不敢收留杨继康夫妇,致二老和婢女翠云流落街头。绝境中,三女杨三春念人伦,将二老接回家奉养。三女婿邹应龙设计斗倒严嵩,杨家冤案昭雪。
(3)豫剧海外编译扩展阅读
《五女拜寿》幕后制作:1982年由顾锡东新编。该剧因寓教于乐,行当齐全,生旦多对,唱腔流派设计纷呈,为广大越剧迷所喜爱!特别是“五朵金花”——茅威涛、董柯娣、何英、何赛飞、方雪雯的演出,使此片广受好评。
此剧不仅寓教于乐,且行当齐全,生旦多对,使唱腔设计流派纷呈,有利演员的实践与培养。由浙江嘉兴地区青年越剧团首演。艺术顾问邢竹琴,导演朱顺庆、朱敏,作曲朱国柱,舞美设计刘祖鹏。
1983年浙江越剧小百花演出团在浙江省首届戏剧节演出获得优秀剧本奖,并选为该团首次赴香港演出剧目,享誉海内外。
D. 豫剧是怎样发展繁荣的
20世纪初,豫剧繁荣发展,这是和一大批优秀演员纷纷涌现分不开的,而优秀演员的成长,则更离不开好老师的培养。
各地的豫剧科班为确保教学质量,争相聘请名师,如高崖科班的姬福升、白庙集科班的张柄祥、蔡子庆、傅兰春,刘荣泰科班的杨庆华等,但最为着名的老师,还是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的孙延德。
孙延德乳名叫“小灵”,人唤“灵妮”,1865年出生在封丘县邵寨村。孙延德小时候家里很穷,10来岁时随父亲逃到黄河东,进入窝班学艺,生、旦兼攻。
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不久便崭露头角,半年就可以登台演出,声音虽然还未脱童稚,却清亮嘹利,一鸣惊人。
3年科满后,孙延德又唱了一年效师戏,已经是名声大震,遂到祥符县衙的公兴班搭班,在附近各县巡演豫剧。
他扮相俊俏,嗓音甜润,白口脆巧,走场如弱柳扶风,婀娜多姿,唱腔清脆甜美,珠圆玉润,观众大为欢迎,送其外号“白酥瓜”、“白菜心”。在民间有俗谚流传说“宰了骡子卖了马,也要见见白酥瓜”,“要听就听梆子曲儿,要看就看白菜心儿”。
1883年的春节,孙延德应邀回到老家封丘县,在县衙戏班演唱豫剧,轰动了县城,蒙县令亲自折节下交,再三诚恳挽留,遂转入县衙戏班。1895年,孙延德又应邀到长垣县的毛家戏班搭班,写戏邀请演出的也纷纷接踵而至,毛家班的戏价随之大大提高。
孙延德天资聪明,博闻强记,青衣、花旦、刀马旦及文武小生行行通,门门精,还能兼演净行,是个难得一见的全才。30岁以后,孙延德专习刀马旦,更是精益求精。
孙延德博采众长,融会各家,潜心演练,并在舞台上长期实践,在继承中有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有自己鲜明风格的技艺,趟出了一整套刀马旦表演的新路子,为豫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孙延德唱腔清醇隽永,表演刚健洒脱,武功出神入化,刚柔并济,用以表现巾帼豪杰、脂粉英雄,可谓是形神兼备,恰到好处。
孙延德不但戏路广,而且会的戏非常多,能包本诵记全剧各角戏路台词的大戏就有360多部,经常演出的有《坐楼》、《美人图》、《劝夫》、《金盆记》、《花园赠珠》、《天门阵》、《对花枪》、《夺永州》、《白莲花临凡》、《玉虎坠》等数十出。无论在哪里搭班,不管到哪里演出,几乎没有遇到过孙延德不能扮的角,不能演的戏。
也许是太过劳累,1905年,孙延德40岁时,嗓子突然坏了,不得不离开他心爱的戏台。孙延德不能再登台演出的消息传出后,各地的戏班管主竞相聘请他任教,结果还是清河集的许长庆把他请到小天兴班担任教师。
孙延德在清河集窝班共教了6期,许老六去世后,他又在原武县城王举人科班教了3期,在滑县大屯、半坡店,以及原阳的黑师、封丘县的刘村各教一期科班,学生达400多名。
孙延德根据自己的舞台经验,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桃李花开遍梨园,许多名演员如李剑云、时倩云、王絮亭、王清云、徐金发、刘进学、筱火鞭、许树云、李德魁、常金生、张子林、阎彩云等,都是他的弟子。
孙延德的弟子遍及开封周围各县的戏班,开封城内的三个最着名的戏班天兴班、义成班、公议班,名角大都出在他的名下。以至于开封的豫剧舞台,缺少了孙延德的学生,甚至连一台戏都凑不成。
随着豫剧的发展繁荣,孙延德的弟子、再传弟子遍布河南、安徽、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湖北等地,大多都成为主演、骨干。可以说,孙延德为豫剧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同乐、永乐和国民4个戏院,各地豫剧演员荟萃开封,广受欢迎。
1927年,开封成立了河南游艺训练班,审编剧目,数百名演员进行“高台教化”、“服务社会”的教育,被名家称为“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
但是这时,豫剧的两大腔系“豫东调”与“豫西调”还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横梁,“豫东调”与“豫西调”清除了门户之见,开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之后,孙延德又收了陈素真、孙兰芳等女弟子,使他的技艺得以绵延传播、发展提高,其中陈素真拜师学艺的时候只有8岁。
豫剧历来没有坤角,女孩子是不允许上台的,然而陈素真抱定了学戏的决心,冲破了家庭和世俗的偏见,终于如愿以偿。
8岁的陈素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陈素真学戏十分刻苦,她不懒、不馋、不贪玩、老实听话,认认真真地向老师学戏。她学戏的速度快得惊人,最难学的也超不过三遍,一般的词一遍就会。
1928年陈素真在开封相国寺同乐舞台首次登台,上演《日月图》,当时她仅有10岁。尽管坤角首登豫剧舞台这一创举轰动了开封城,但她们的演出却没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从此,她很久没再上过正角。
1930年春末,陈素真跟随继父在杞县名演员刘金亭的戏班出演,这也为她提供了练腔的机会。就这样早晨喊、日夜唱,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她的那条像蚊子哼哼的小细腔,竟然变得金钟玉磬般的洪亮悦耳,且越唱越好。
在这一年中,陈素真一边练嗓子,还一边练习表演。在表演上,镜子、月亮、太阳成了她练习表演的助手,从小她就非常喜欢照镜子,对着镜子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她还喜欢看自己的影子,无论太阳多晒,只要有影子,她就会看着影子,比比划划,走来走去,扎扎架子,亮亮相。
到杞县后,陈素真依旧保留了这一习惯,而且更注重了一个“美”字,她常常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表情动作,反复观察脸上做起戏来是否好看,是否符合人物的心情,经过刻苦努力,她在表演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陈素真对艺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但又从不墨守成规,尤其在化妆上,她根据自己脸圆、眼小和眉毛浅的特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原先豫剧化妆很简单,旦角只贴两块大鬓。
陈素真来到杞县后,继承了贴4块鬓的办法,并用心琢磨如何改鬓,她一天演三场戏,要化三次妆,上午这样贴,下午那样贴,夜戏再变个方法贴。
她有时在眉头上贴3个或更多的小圆圈,有时在脑门上放个小刘海,两边贴小圆圈,就这样贴来贴去,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前人未有过的贴鬓的新式样,使她的圆脸变成了鸭蛋脸。
紧接着,陈素真又开始琢磨如何使眉毛变黑,过去豫剧唱旦角的不画眉,陈素真第一次大胆地用黑烟把眉毛描黑,后来又改用干烟末,使画出的眉毛不仅黑,而且显得十分灵活,不死扳。
至于怎样使眼睛变大,陈素真却久久未能想出好办法。一次,她在抹眉时,一小块干烟灰不小心落在了眼皮上,无奈之际,她顺势把黑烟灰抹在了眼皮和睫毛上,抹完睁眼一看,眼睛变大了,人显得精神了,陈素真欣喜异常.
她用自己的双手,在无从借鉴,无以模仿的情况下,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和磨炼,使得自己的舞台形象光彩照人,开创了豫剧旦行化妆的新局面。
在豫剧唱腔的革新上,陈素真也同样费尽了心血。当时陈素真在杞县渐渐唱红,大轴戏已全由她担当,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戏中,为了把《三上轿》这出很温的戏唱活,她冥思苦想,白天唱,梦里哼,终于创出了一套满意的新腔。演出时,唱一句,一个彩,硬是把一出死戏给唱活了。
《三上轿》的成功增强了陈素真的信心,于是她便把她常演的十几出戏,挨个地琢磨,在传统的唱腔上加工提高,创新腔,使豫剧唱腔得以丰富和发展。
陈素真在杞县的4年,从失败中奋起,以顽强的毅力,百倍的艰辛,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加上在唱腔、表演、化妆上的大胆革新,使其名声大振。
1934年,陈素真带着杞县观众的深情厚谊重返开封。回到开封的第一出戏,她毅然选择了曾经在开封唱砸了的《反长安》,她用心在唱腔上加工创新,大胆地使用了在开封从没人敢唱的慢板五音,赢得了满堂的喝彩。
接着,陈素真又上演了《樊梨花征西》、《穆桂英征东》、《姚刚征南》、《燕王征北》和《双燕公主》、《对松关》、《大祭桩》。《三上轿》等戏,轰动了开封,年仅16岁的陈素真被观众誉为“河南梅兰芳”。
陈素真成名后,仍不停止对艺术的追求,她谦虚好学,傅采众长,唱红开封后,又有幸遇到了一位豫剧改革家樊粹庭。
樊粹庭根据陈素真的条件,为陈素真编写了《凌云志》、《义烈风》、《三拂袖》、《柳绿云》、《霄壤恨》、《涤耻血》和《女贞花》7出新戏,使她在艺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再度享有了“豫剧皇后”和“豫剧大王”的美誉。
在此期间,陈素真还经常观看京剧演出,从中汲取营养,琢磨加工,创造了豫剧的水袖功、扇子功、辫子功等,使豫剧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E. 豫剧王宝童告状剧情简介
平煤豫剧团是一家有实力的豫剧团体,在平顶山一带很有名气,该团有着名豫剧红脸王索文化,着名表演艺术家谷秀荣的亲传弟子段红玉,豫剧大师马金凤的亲传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游琳,国家一级演员李纯正,张会丽,韩晓伟,着名青年演员桑艳红,杨淑霞,李丽娟,杜建水,刘晓燕, 楚淑珍、贾利群等一大批演员,还与豫剧红脸王洪先礼,谢庆军,着名青年演员张水英等合作,'梅花奖'获得者颜永江也曾在该团工作。平煤豫剧团始建于1984年,建团以来剧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呵护下,不断发展壮大,常年活跃在矿区和省内外演出,每年演出300余场,是一支技术过硬,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演艺精湛,享誉海内外的企业文艺团体。
该团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出骄人的成绩,1996年《寔圣堂》荣获第四届中国'映山红'戏曲大赛17项大奖;1998年进京演出荣获成功奖;2005年《大唐遗事》又荣获第八届中国'映山红'金奖;河南省首届'海隆杯'金奖;2006年《平安花》荣获河南省安全汇演金奖;2009年《人心风景》、《离婚调查》荣获河南省安全汇演金奖等,绝大部分演员都曾获得过国家省市级很多奖项。现有剧目30多部都被黄河音像出版社录制成光盘畅销全国各地。网上有该团的大量影视资料,广泛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大。
剧团常演剧目30余部:《刘墉铡太师》,《刘墉铡西宫》,《刘墉下南京》,《黄鹤楼》,《少国公》,《大明贤后》,《寔圣堂》、《穆桂英挂帅》、《血溅乌纱》、《巡按斩子》、《窦娥冤》、《桃花庵》、《泪洒姑苏》、《对花枪》、《大唐遗事》、《义烈女》、《樊梨花征西》、《潘杨颂》、《红龙仙子》、《王宝钏》(1-5部)现代戏《黑娃还妻》、《朝阳沟》、《杨三姐告状》、《香魂女》、《花喜鹊》、《焦裕禄》等
F. 《赵氏孤儿》是京剧吗
首先声明,楼主的问题问得不妥。呵呵……
《赵氏孤儿》为元朝时期纪君祥同学根据历史史实编写的一部元杂剧,曾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后来代代流传于是演变为《赵氏孤儿》这个通用的名字。可以说这部元杂剧对后世影响深远,并被世界许多国家编译为经典故事。
《赵氏孤儿》最初为秦腔保留剧目,当时并不叫《赵氏孤儿》,而叫做《八义图》。随着京剧艺术的逐步发展,传统曲目也随之逐渐增加,于是便有了同类故事内容的京剧《搜孤救孤》(起初也叫《八义图》),这出戏后来逐渐成为余派的代表剧目。不过,我也听过杨宝森杨先生的《搜孤救孤》,虽然宗余,但且另有一番韵味。个人认为,当时当地,杨先生比余先生更恰如其分地演活了“程婴”。
1958年,秦腔剧作家马健翎根据传统剧目《八义图》改编的剧目《赵氏孤儿》诞生。1960年,剧作家王雁同时在京剧《按孤救孤》基础上,参考已定名的秦腔《赵氏孤儿》改编出了京剧版的《赵氏孤儿》。首演当时由马连良饰程婴,谭富英饰赵盾,张君秋饰庄姬公主,裘盛戎饰魏绛,于是一出经典的京剧《赵氏孤儿》便由此产生。马先生的“程婴”自不需多评,亦是一个“活”字全括了。
一部好剧的诞生,势必会影响深远。于是,话剧、豫剧、越剧等各兄弟剧种也纷纷改编出了各自的《赵氏孤儿》,经典终究是经典,绝不会因剧种变换而缺失观众。再此,顺便提及豫剧的“程婴”-李树建先生,他以河南豫剧特有的声腔艺术和自身的功力又演活了一个“程婴”。
回答完毕,虽然琐碎些,只希望同大家一起交流。
G. 京剧,豫剧,越剧,梆子,昆剧,黄梅戏的各个特点和演化过程
一、京剧
特点: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
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
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演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干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演变:
第一阶段,约从清干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
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
"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
从清康熙、干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
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他如服装、化装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表演艺术上,通过排演新戏和拍摄影片,吸收了话剧和电影的表演形式,在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解放后的几十年黄梅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演员,除了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如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出他们精湛的演技,博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H. 关灵凤的主要作品
1946年 豫剧:《汉江女》,狮吼豫剧团创办人樊粹庭专为关灵凤编写的剧目。
首演于古都西安,引起轰动,人们开始注意到关灵凤这位青年新秀。
1947年 豫剧:《羽巾误》,樊粹庭为培养关灵凤又编写的剧目。
此剧演出效果极好,已成为剧团与关灵凤的保留剧目。
1948年 豫剧:《喜荣归》,樊粹庭为打破关灵凤只演青衣的局面,专为她编写的花旦戏。
关灵凤已成为剧团主要演员,《喜荣归》上演,观众耳目一新,狮吼剧团和关灵凤的知名度均得到提高。
1956年 豫剧:《秦雪梅吊孝》,此戏为“祥符调”经典唱功戏。
关灵凤以此剧参赛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获取一等奖。
1982年 豫剧:《三上轿》,此剧为“祥符调”传统剧目,陈派代表剧目,也是陈素真大师传授关灵凤的启蒙戏。打倒“四人帮”恢复古装戏,关灵凤重新上演。
当时在有一千七百多座位的开封大众剧院连演四十七场。观众情绪热烈。第二年关灵凤赴北京演出此剧,更是好评如潮。
1983年 豫剧:中国唱片公司连续录制《关灵凤唱腔集锦》。
唱片及磁带投入市场,立即被抢购而脱销,并数次再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关灵凤大型专题片《她,没有离开舞台》。此片系参加联合国“残疾人”年的我国宣传资料片,已在海内外上映。
1985年 豫剧:《佘太君点将》系关灵凤夫妇创作的新编历史剧。
已由音像部门录制成磁带和光盘,兄弟剧团多次移植上演。
1987年 豫剧:《樊梨花与薛金莲》(又名《樊梨花征西》),系关灵凤夫妇创作的新编历史剧,也是关灵凤最后一出保留剧目。已被多家院团移植演出,并录像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