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首创北京新闻编译社创办京报

首创北京新闻编译社创办京报

发布时间:2022-01-20 08:52:38

A. 1918 年创办《京报》的是谁

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 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

B. 邵飘萍的人物简介

邵飘萍,1886年10月11日出生于浙江东阳。13岁考中秀才,16岁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抨击袁的罪恶阴谋,以后又在两年里写了250多篇、20多万字的文章,揭露批判军阀政府。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开始独立办报生涯。后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举办讲习会,第一期学习的就有毛泽东、罗章龙等。1920年后,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并赞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1922年在《北京厂甸春节会调查与研究》序言中,提出:“欲改造现实之社会,宜先明现实社会中事物之真象”等进步主张。1925年,在李大钊和罗章龙介绍下,他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运动作了大量的报道。 1926年4月26日,以“宣传赤化”的罪名在北京天桥被奉系军阀政府杀害。1949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文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邵飘萍被人称为“新闻全才”。北京大官本讨厌见记者,邵飘萍却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如他夜探总理府,虚访美使馆,独家新闻总是被他抢到。邵飘萍风流倜傥,慷慨豪爽,善于言辞,广泛交游,上至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靠得拢,谈得来。他重交情,讲排场,经常在酒楼饭馆宴请宾客,以期从客人的谈话中捕捉信息。

C. 5月9号 历史上的今天

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第35届系列会议就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共同提出的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提案进行讨论,经审议宣布:将《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日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宗旨是在全世界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1926年4月26日,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者邵飘萍被奉系反动军阀杀害,年仅40岁。邵飘萍1918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和《京报》,任社长。同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毛泽东等为会员,邵飘萍应聘为导师,定期讲学。1919年5月,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后流亡日本,写成《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两书,为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贡献。1920年回国,继任《京报》社长,1925年经李大钊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24日被奉系军阀以“宣传赤化”罪名逮捕。着有《新闻学总论》《实际应用新闻学》。

1964年4月26日,中国与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建交。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东临印度洋,首都达累斯萨拉姆。

1982年4月26日,“七君子”之一的沙千里逝世,享年81岁。他生前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36年11月23日,南京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的罪名在上海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逮捕入狱。中共中央为此发表宣言,要求国民党政府放弃错误政策,释放政治犯。各地也纷纷展开营救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府被迫释放了沙千里等7人。史称“七君子”事件。

1997年4月26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彭真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彭真是山西曲沃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山西省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历任天津市委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晋察冀分局书记,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副校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城工部长,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政委,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市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中央政法小组组长,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共第七、八、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D. 民国三大记者是谁

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

E. 求百度文库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文档下载!(评分4.5)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古代新闻事业
1、木铎:木舌金铃。夏商周时期,曾经有这样一种被人们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常用作新闻事业的象征或者报纸的商标。
2、露布: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传播媒介。是一种以流动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主要用帛,也有用板的,故又称“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传播胜利消息,也用来发布政治檄文。
3、开元杂报:唐人孙樵《读开元杂报》一文中提出,是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记载。很可能是唐代开元年间流布于外的官报,多为政事信息的杂乱报道。没有名称、固定的刊期和报头,是一种近似于“进奏院状”、“邸吏报状”之类的报纸。它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4、敦煌进奏院状:现在仅存的两份唐代的官报是199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页,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沙洲属敦煌地区,两份“进奏院状”均属敦煌文物,所以被新闻史学者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
5、进奏院状:唐代中期,在封建机构内部发行的官报。是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
6、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始于宋真宗咸平二年,沿用至宋末。
7、邸报:是宋代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发布的官方报纸。发布机构是都进奏院。有一定的发报制度,传播朝廷政事信息,定期发行,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8、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主要刊载新闻和政治材料,不定期发行,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书肆之家”等。小报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成为“邸报”的一个重要补充。小报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广受读者欢迎。
9、民间报房:明代中叶以后在首都北京出现,很可能是从官方的提塘报房分离出来的,官方消息仍得自“六科”或间接得自提塘报房,因此两类报房所抄发的官方消息内容大体相同,它所发行的“邸报”最初都是手抄,故有“抄报人”、“抄报行”、“邸报抄传”等说法。
10、《急选报》:是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原件。出版于万历八年,距今422年,没有注明出版单位和编辑发行人的姓名,但估计很可能是民间报房的产物,它的被发现,说明中国至晚在万历八年就已经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报纸。
11、《万历邸钞》:是将明代万历一朝的“邸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摘录而成的。抄本确实保存了大量当年“邸报”的原文,但并不全都是原文,只是部分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12、《天变邸钞》:是一份专门报道明代发生在北京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很可能出自民间报房。
13、揭帖:形制近似于近代的小字报或传单,有手写也有印刷的。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宣传工具。
14、旗报:源于古代的露布。它由专人扛着,骑在马上,在敌前敌后奔驰传送,供沿途的军民等人阅览。上面除了一般的鼓励口号外,还有起义军的捷报、文告。
15、牌报:是一种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工具。内容庞杂,既为读者提供新闻信息,又在他们当中进行宣传鼓励,目的在于通报情况,壮大声势。
16、报房京报:清代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内容基本上是宫门钞、皇帝谕旨和臣僚奏章三部分组成。全部稿件来自内阁和科抄,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评论。是臣民们获知朝政和国家大事的主要信息来源。
17、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信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主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传入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中文月刊,由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办。米怜任主编,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主要撰稿人,中国刻工梁发是米怜的只要助手。作为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宣传策略上,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1812年12月,报纸因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
2、《蜜蜂华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葡萄牙文,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出版。该报是当时的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创办的政府机关报,一年后因为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
3、《广州纪录报》: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1827年11月8日在广州创刊。该报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为第一任编辑,撰稿人有马礼逊、施赖德。是一张商业性报纸,但也广泛刊登时事新闻和平论,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关心中国新闻,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持强硬政策。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8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是一份宗教性质报刊,但刊载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居次。该报大量介绍西方、东南亚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在宣传策略上,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吻合。
5、《香港公报》:即《香港钞报》,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1841年5月1日创刊。
6、《德臣报》:香港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德报纸,1845-1974,历史129年。创办人兼主笔是英国出版商肖德锐,英商德臣也参与创办事宜,后独家拥有该报产权。该报持亲政府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德合同,成为官方出版机构。
7、《孖剌报》:香港最早德英文日报,1857年创刊,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1941年因日本侵占香港后停刊。
8、《遐尔贯珍》: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1853年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政治上代表英国殖民主义立场。
9、《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1857年在香港创刊,由孖剌报馆创办,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该报早期的主要编辑是广东人黄胜。
10、《字林西报》: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864年由北华捷报馆(字林洋行)的《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而立。内容上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登方面文字,但开始重视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重视言论,但其态度基本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事业。
11、《六合丛谈》:上海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宗教性质,1857年创刊,由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王韬曾参加过编辑工作,为这位中国早期杰出报人从事报刊活动之开始。该报是一份综合的新闻性期刊,仅出版一年多即告停刊。
12、《万国公报》:上海最有影响的中文宗教性报刊,1868年创刊,美国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兼担任主笔。内容以时政为主,对中国时政的评论尤为加强,极力宣传英美等国的通商、传教活动之有益于中国。
13、《上海新报》:上海最早的商业性报纸,1861年创刊,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主笔都是英美传教士,以商业信息为主要内容,刊登过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报道。
14、《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创办人是英商安纳斯托•美查。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真实性、时效性都很强。《申报》的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已经成熟。
15、《新闻报》:1893年在上海创办,初为合资,解体后股权归英商丹福士所有,着名报人蔡尔康任主笔。
16、《京津泰晤士报》:1894年在天津创刊,英文,由英商天津印刷公司创办,英国人贝林汉姆任主编。该报是一份反映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观点的报纸,重视天津和北方新闻,经常评论时政,发表政见。
17、《中西见闻录》: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化报纸,1872年创刊,由英美传教士发起而立,是“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的机关刊物。该报在北京的出版,突破了外人从事在华办报的最后一个禁区。
第三章:民族新闻事业的产生
1、《汇报》:即《汇报》、《益报》。是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1874年创刊,创办人容闳。该报为维护民族利益曾多次同外商办的《申报》、《字林西报》进行笔战。
2、《述报》:国人在广州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884年创刊,内容综合,曾详尽报道了中法战争,发表了颇有见解的评论,主张对法作战,反对“输金议和”,表现该报鲜明的爱国立场,十分重视图像新闻报道。
3、《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在香港创刊,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王韬是该报创办人和首任主笔。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在业务上,该报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4、王韬:中国近代着名的报人和报刊活动家,早期的维新思想家。1869参与《六合丛谈》的编撰。1867旅英三年,两度访法,加深对西学与西方时政的了解,1874创办循环日报,并主持笔政十年,撰写大量评论,评论中外时事政治,鼓吹强中攘外变法自强,成为中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政论文体不拘一格有所创新,后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文坛和以后维新报人影响极大,1883王韬将其部分政论汇编成《韬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王韬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5、《万国公报》: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1895年在北京创刊。康有为、陈炽等负责筹募经费,梁启超、麦孟华等担任编辑。该报内容讲论洋务为主,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内容上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该报是康、梁宣传维新变法大的主要阵地。
6、《中外纪闻》:同上。
7、《强学报》:上海强学会机关报,1896年初创,由康有为的弟子徐勤、何树龄任主编。该报旗帜鲜明地倡导维新。“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是该报办报宗旨。
8、 梁启超:清末最杰出的报刊政论家,宣传鼓动家。1895主编《外国公报》、《中外纪闻》,在舆论界初露锋芒。1896年3月至1897年10月主持《时务报》笔政一年3个月,1897赴长沙参与《湘报》筹办和撰稿工作。1902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从报》、《新小说》;1907在日本东京创办《政论》;1910在日本东京创办《国风报》;1910在檀香山创办《新中国报》;1912在天津创办《庸言》;1915在上海创办《大中华》;1919在北京创办《解放与改造》。梁启超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他为《时务报》撰写的评论不拘一格、浅显流畅、新颖生动、感情充沛,被称为“时务文体”,对后来我国的政论文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是发表在《时务报》上的《变法通仪》,全面阐述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是一篇代表当时维新派政治主张的纲领性文献。
9、《知新报》: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在澳门创刊。康有为亲自策划创办的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该报与上海《时务报》的编辑方针基本相同,但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历史意义:自政变发生后,全国维新派报刊纷纷停刊,《知新报》还能继续出版,成为同封建顽固派作斗争的唯一报刊。
10、《湘学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初名《湘学新报》,1897年创刊于长沙,是一份以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唐才常、陈为镒先后担任主编。
11、《湘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8年在长沙创刊,以开风气、拓见闻为宗旨。由唐才常任主编,内容有论说、奏疏等,发行对象主要是南学会各州县分会和新式学童。该报发表大量政论,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明确提出变法维新的一系列主张。
12、《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严复。该报设有电传、上谕、路透电讯、各种新闻、广告等栏。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办报目的,帮助读者学习民主和西学,以求中国的富强。
13、 唐才常:维新派富有斗争精神的政论家。先后于1897、1898年任《湘学报》、《湘报》主笔。他在两报上发表大量文章,如《民主表》、《辩惑》等鼓吹变法、宣传民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14、严复:清代着名思想家、翻译家、报刊政论家。1895在天津外人办的《直报》上发表了《论世变之亟》等文章,猛烈评击科举制度和封建君主制度,要求“开民智”、“厚民力”、“明民德”,评击了封建专制政体,反对顽固守旧主张向西方学习、变法自强。1897与友人创办《国闻报》主张变法革新、但言行谨慎。他在《国闻汇编》上署名发表了《天演论》等译作,呼吁国人思想救亡在思想界引起震动,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系统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译书以“信、达、雅”为标准,亦为人所称道,辛亥革命后政论态度过于保守,提倡尊孔读经,晚年反对民主厌倦科学诋毁五四运动。
15、《官书局报》:
16、时务文体:
17、《韬圆文录外编》: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收录了王韬的部分政论文章,主要是选自《循环日报》、《近事汇编》等报上发表的文章,评述时政宣传变法自强。写作上提出了“记事述情、自舒胸臆”的原则,影响广泛,部分文章由当时的《万国公报》首予转载。王韬的政论反帝爱国、提倡变法,真实思想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对后来时务文体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第四章 清末民初时期
1、《清议报》: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等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机关。1898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为该报第一撰稿人。该报形式略同于《时务报》,但编辑水平明显提高,栏目丰富,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其中,《国闻短评》栏是中文报刊最早时事短评专栏。该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一方面要求“尊皇攘后”,归政光绪,另一方面继续宣传维新,倡导民权,更明确提出君主立宪主张。后因失火停刊。总体上,该报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但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作用。
2、《新民丛报》:康梁保皇会最主要的言论阵地。1902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为实际主编,撰稿人。该报宗旨在于“开民智”,“造新民”,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虽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但最终回到改良老路,攻击民主革命,为当时青年所厌弃。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新民文体”也风靡报界和文坛。
3、《大公报》:中国近代和现代着名日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英敛之主持,是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着名报纸。第二阶段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第四阶段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4、《东方杂志》:清末时一份大型文摘月刊,后发展为综合性杂志。1904年由商务印务馆创办于上海。该刊以“启导”国民为宗旨,主张“和平改革”,分门别类摘选国内外报刊的新闻、言论和资料。
5、《时报》:康梁保皇会在戊戌政变后直接出资于国内创办的日报,成为其在国内的重要喉舌。1904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参与筹办和撰稿,狄楚青主持。该报主张君主立宪。为和《申报》竞争,该报在新闻业务上锐意革新,注重新闻时效和时事评论,受到知识阶层的欢迎,成为当时上海着名报纸。
6、《京话时报》:北京历史上第一种销数逾万的报纸。1904年由彭翼仲创办于北京,政治倾向保皇立宪。该报以中下层市民为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目的是“开民智”。该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官府积弊,勇于为下层民众鸣不平。为扩大影响,该报在京城菜馆设讲报处,街巷设阅报牌。后被清廷以莫须有罪名查封。
7、《中国日报》:孙中山领导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兴中会机关报,也是中国第一份资产阶级革命报纸。1900年创刊于香港,陈少白主持。该报早期宣传爱国救亡,后期大力宣传三民主义。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
8、《开智录》:我国第一份留日学生刊物。1900年在日本横滨由开智社创办,郑贯公任主编。该刊和《清议报》关系密切,内容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它带有民主革命色彩。
9、郑贯公(96论):我国近代着名报人。早年赴日留学,受知于梁启超。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组织开智社,在日本创办《开智录》。因谈及革命,被《清议报》解职,后任《中国日报》记者。在香港先后创办《广东日报》、《有所谓》等革命报刊,其中,《有所谓》是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量最高报纸。其文思想新颖,以报纸为“笔枪”,鞑伐列强和清廷,受到爱国人士的普遍尊敬。
10、《苏报》案(03新名):我国近代着名报案。1903年5月,邹容《革命军》出版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报》连续发表文章,介绍《革命军》内容,盛赞该书。6月底,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氏之关系》一文。《苏报》这样毫无忌惮地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震动。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廷的指控,慨然陈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3年和2年,《苏报》永久停刊。《苏报》案经广泛报道,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革命发展
11、章太炎(96论):中国近代着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1900年在《中国日报》等报纸发表文章排满,反对保皇立宪。1902年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在《苏报》在案中被捕入狱,成为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1906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继续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成为《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论今,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
12、《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的综合性月刊。孙中山指导了创办和前期编撰。“三民主义”是该报主要的宣传内容,并对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作了很多报道。为了扫除革命发展的思想障碍,该报主动向《新民丛报》发起论战。虽然该报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带有狭隘民族主义色彩等缺点,但她总体把握了人民要求革命的时代脉搏,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13、《中兴日报》(98名):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机关报。1907年创刊,由陈楚楠、张永福等主办。尽管困难重重,该报与当地保皇派报刊仍进行了论战,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发展。
14、《中国女报》:1907年由秋瑾在上海创办的通俗月刊。该报把提倡女权和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仅出两期,因秋瑾被捕就义而停刊。
15、《神州日报》(95名):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现代化大型日报。
1907年由于右任等人创办于上海。该报较为注意宣传策略,对清廷的抨击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借口“有闻必录”,该报大量报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它成为当时上海有影响的报纸,直到上海光复前,始终被认为革命派的言论机关。
16、“竖三民”: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17、于右任(96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1909年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1910年在上海创办《民立报》;他为报刊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
18、《大江报》案(02新名)(《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清末着名报案,发生在武汉。1911年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引起清廷注意。7月26日,该报又发表黄侃撰写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引起湖北当局震恐,遂将主编詹大悲等人逮捕,查封报纸。此事件引起国内舆论哗然,当局慑于民情,对詹等人只好从轻发落。
19、《大清报律》(02论):1908年清廷为了限制报刊出版、发行,正式颁布《大清报律》。其中规定:报纸在创刊前除了向警察机关注册外,还必须交纳保证金;每期报纸发行前必须将样品送行政或警察机关审查;禁止报刊刊登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违者永远停刊;禁止发行未经官报、阁抄发布的谕旨和奏章;在国外出版的报刊违反以上规定者,由海关没收销毁。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
20、《民国暂行报律》(02论):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简略的《暂行报律》,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与报界约法三章。具体内容有: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流言煽惑,关于共和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但在当时民主、自由气氛空前高涨的报界,此报律受到了报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明令撤销。
21、《报纸条例》(02论):为了使摧残舆论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先后颁布多条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1914年4 月颁布《报纸条例》,共35条,其中规定:禁止军人、官吏、学生和25岁以下者办报;报纸出版须到警察机关登记并交纳保证金;禁止报纸刊登“淆乱政体”、“妨害治安”和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每天的报纸在发行前呈送报样给警察机关备案。
22、《出版法》(02论):为了使摧残舆论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先后颁布多条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1914年12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出版法》。该法对包括报纸在内的一切文字、图画印刷物都作了类似《报纸条例》中的规定。尽管法律已十分苛刻,而各地官府在执行过程中又层层加码。
23、癸丑报灾(99新名):袁世凯用残暴的手段对报界实行专制统治。他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的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一。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这段历史在被称为“癸丑报灾”。
24、黄远生(01新传名):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因采写新闻通讯而负盛名的记者。
先后编辑过《少年中国》、《庸言》等刊物,曾任《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并为《东方杂志》等刊撰稿。他认为新闻记者应有“四能”,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他常能采写到重大新闻及内幕新闻,材料丰富可靠,文笔鞭辟入里,成为民国初年新闻记者的巨擘。他被革命党人误杀后,友人将他部分作品整理成《远生遗着》,是我国第一部报刊通讯文集。
25、邵飘萍(01新传名):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着《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着之一。

F. 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

邵飘萍(1886-1926) 浙江东阳人。原名振清。清末秀才。1908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笔。曾因反对袁世凯和贪官污吏被捕三次。1914年逃亡日本,参加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任《时事新报》主笔。1918年创办北京新闻编译社。同年又创办《京报》,并任社长。1920年9月后,在《京报》上宣传马克思主义,赞颂十月革命。1924年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积极支持群众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同年4月26日被奉系军阀杀害。着有《实际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总论》、《各国社会思潮》、《新俄国之研究》等。

林白水(1874-1926),原名獬,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报界先驱。曾任养正书塾讲席。1901年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同年冬赴沪,与蔡元培等成立中国教育会,组织爱国学社。后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法科兼习新闻,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历任福建军政府法制局局长、北京大总统府秘书、众议院议员等职。1916年起从事新闻事业,创办北京《公言报》、《新社会日报》(后改《社会日报》)、上海《平和日报》等,1926年8月因在社论中屡次抨击军阀张宗昌,被张逮捕杀害。着有《剑绮缘》、《生春红室金石述记》、《各国宪法源泉》、《林白水先生遗集》。
引自http://..com/question/6618799.html?si=1

G. 新文化运动期间,一位金华籍历史名人在北京先后创办了新闻编译社和《京报》,他以通讯社和报纸为武器,宣

D

H. 列举民国时期的十名名记者

“报界之奇才”黄远生

黄远生(1885-1915)原名黄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九江人。民国初年着名记者。 这个人的死是一个谜。他的生,则是一段被湮没的传奇。 他20岁进京赶考,在清王朝最后一次会试中高中进士。他不按朝廷惯例接受官职,却赴日留学,后来投身报界。他在美国旧金山被暗杀,枪手却一直不知是反动的袁世凯所派,还是革命的国民党人。 历史的记叙往往忽略他末代进士的身份,而凸显出一位开山记者———“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专职记者,因为此前的中国报人多为政论家,自他始方以新闻采访和写作着名于世,其“远生通讯”被视为民初中国新闻界的一大招牌。 他年少风光,时人赞为“同是记者最翩翩,脱手新闻万口传”,更誉之为“报界之奇才”。
“救亡图存”邵飘萍
邵飘萍(1886~1926),又名镜清、振青、新成,学名锡康,笔名阿平、素昧平生等。紫溪人,后随父母迁居金华。14岁进秀才,21岁就读浙江省立高等学堂,接受维新共和思想。民国元年(1912),与杭辛斋在杭州合办《汉民日报》,任主编,被推为省报界公会干事长。民国2年8月,以“二次革命”嫌疑罪被捕,《汉民日报》遭封。翌年营救出狱,东渡日本,入法政学校组织东京通讯社。民国5年春回国,主持《时事新报》笔政。继应聘为《申报》驻北京特派员,并在京创办新闻编译社。
民国7年10月,独资创办《京报》,受聘为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导师。民国8年,到北大“五三晚会”发表演说,疾呼“救亡图存,奋起抗争”!因遭通缉,《京报》被查封。再次流亡日本,被聘为《朝日新闻》社特约记者。在日期间,着书向国人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并系统考察和研究日本新闻事业。民国9年回国复办《京报》,任社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北方新闻界中最早和党组织发生联系,为“亢慕义斋”校订马列译着。民国11年,免费发行《纪念马克思特刊》、《列宁特刊》,利用特殊职业条件,常将情报提供给党组织。在办报之余,致力于教育事业,曾应聘为北京平民大学和政法大学教授及务本女子大学校长。
民国14年春,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中,多次发表署名评论,又联合同仁拒登英日广告,发起募捐,救恤难胞。“三·一八”惨案后,直书奉军暴行,《京报》成了讨伐段祺瑞的舆论阵地。民国15年4月20日,遭张翰举出卖而被捕。26日,被张作霖杀害于北京天桥。1949年4月毛泽东主席亲自批文追认其为革命烈士。着有《新闻学总论》、《实际应用新闻学》等。
“博爱”林白水
林白水(1874-1926年),原名林万里,字少泉,号宣樊、退室学者、白话道人,闽县(今闽侯)青圃村人。幼承家学,又拜名士高啸桐为师。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应林启之邀,赴杭参与创办求是书院、养正书塾、东城讲舍、蚕学馆4所新式学堂,任求是书院总教习。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六月,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宣扬新政,提倡社会变革,宣传禁烟,倡导破除迷信及妇女缠足等恶习。受其影响,杭州成立全国第一个“女子放足会”。
光绪二十年(1902年)一月,返福州,与表兄弟黄翼云、黄展云等创办全省第一所新学——福州蒙学堂,在校秘密组织“励志社”。后到上海与蔡元培、章炳麟等创立“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社”和“爱国学社”,出版《学生世界》杂志。翌年,赴日本留学,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拒俄排满活动,加入“军国民教育会”。同年夏返沪,与蔡元培等创办《俄事警闻》。十二月,自办《中国白话报》,公开鼓吹以暴力推翻帝制。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任《警钟日报》主编,宣扬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
孙中山曾书“博爱”二字相赠。后加入光复会。辛亥(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万里回闽,任福建都督府政务院法制局局长和共和党福建支部长。民国2年(1913年),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被聘为总统府秘书兼直隶省督军署秘书长。次年,袁世凯解散国会,万里回到福建。民国4年,再度入京,附和袁世凯称帝,被袁委为参政院参政。帝制取消后,万里重操新闻旧业,创办《公言报》,任主笔。
民国8年初,在上海创办《平和日刊》。民国10年春,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自任社长,以白水为笔名,发表政论文章,揭露军阀政客的黑幕丑闻。翌年,被查封,万里入狱3个月。出狱后,《新社会报》改为《社会日报》出刊。民国12年10月,因刊登揭露曹锟贿选总统的文章,报馆遭封闭,他再次入狱。出狱后,于民国15年8月5日在该报登载《官僚之运气》一文,揭露潘复与张宗昌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丑闻。当晚遭军阀张宗昌逮捕,翌晨被杀害于天桥。北伐成功后,由林森等资助扶柩回乡安葬。有《林白水先生遗集》传世。
1986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其女旅美华人、美国国防大学教授林慰君捐资在故乡建立纪念堂、纪念碑。

I. 《京报》是什么时候创办的与现在的《新京报》有什么联系吗

历史上的京报由着名进步报人、毛泽东的老师邵飘萍创办于1918年10月5日,停刊于1937年“七七事变”。

一、新京报是全国首家得到中宣部同意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具有合法地位和受法律保护的、真正意义上的媒体集团跨地区合作经营管理的报纸。
新京报是中国新闻出版和文化体制改革迈出的艰难一步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新京报一小步,中国报业一大步。我国长期以来媒体行业划区经营和地方利益保护主义盛行的落后局面,有可能因此开始改善。
我国一段时间以来新闻出版和文化体制改革,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小,只听过门浅唱低吟,不见正曲引亢高歌。从这个意义上讲,新京报是一个时代大合唱的开腔。新京报是新京报人的光荣与梦想,也将会是中国报人的光荣与梦想。
每一个新京报人,无论在社内从事何种工作,从现在起就要牢牢记住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新京报成功与否,不仅影响个人的声誉和前途,更影响我国新闻出版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声誉和前途。历史的责任,落在我们肩上。我们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历史负责。我们只能成功。除了成功,我们别无选择。
二、新京报从一开始就承载了无与伦比的关注与重视,一开始就成为时代演进的风向标,成为外界判断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项不容忽视的指标。
新京报在刊号申请和报名拟定阶段就得到了传媒业界和有关领导前所未有的关心和支持。在多次听取光明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关于新京报管理模式和经营体制方面改革创新的设想之后,中宣部领导指出,两大党报集团合作办报符合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党报集团发挥优势、互补互利、做大做强,是一件大好事;并在有关汇报请示材料上作出明确批示,表示赞成和支持。国家新闻出版署领导也批示同意把新京报作为跨地区合作办报的试点,要求有关部门注意跟踪调研,及时总结经验。新京报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正式消息发布之后,全国传媒业界人士无不奔走相告,欢欣鼓舞。他们似乎看到传媒产业的春天来了。
北京市几位官员也多次亲自过问及动用行政力量干预新京报报名及审批事宜。这真是破天荒的事情。这件事情很不一般。新京报一定是审批过程中受到最多相干和不相干领导过问的报纸。一张小报更名改版这样的小事,都演变成翻云覆雨、明争暗斗的行政事件,这充分说明改革有多难,推动改革的人有多难。所有的新京报人都要打醒精神,新京报一定要好好办,一定要办好。要给推动改革的人争光添彩,不能给推动改革的人添乱添麻烦,更不能给有的人找到攻击改革的借口。
作为现代开放社会的政府官员都认识这样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处理和媒体的关系是考量政府自信心、承受能力、透明程度和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勇气的一项重要指标;政府对媒体的宽容度与政府的自信心成正比,而政府的自信心与政府的成绩大小和工作好坏成正比;要警惕极少数官员拿政治正确的挡箭牌为自己遮羞,为官不做亏心事,不怕狗仔队敲门;干得好的、有成绩的官员通常都会把媒体当作舆论阵地和喉舌耳目,而干得不好的、甚至有问题的官员则通常把媒体视为洪水猛兽;在干得好的官员眼里,媒体可能是喜鹊,在干得不好的官员眼里,媒体则可能是乌鸦。
三、从胎死腹中的北京时报,到一落地就遭到扼杀的京报,再到浴火重生的新京报,我们一出生就历尽沧桑,我们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多年以后,当我们蓦然回首,我们将无限感慨,我们的内心将无比丰饶。报名千差万别,理想殊途同归。从根本上讲,叫什么报名其实是不重要的!时间马上就要证明,所有针对我们的不友好主动都是多此一举。正像电影《终结者3》片头第一句台词所说的那样:“我还没出生,就有人要杀死我。”所有针对我们的不友好主动,其实都是枉费心机。如果有人非要逼我们做他们的终结者,那我们就要像终结者那样对他们说:“我一定会回来的!”终结者终结被终结者,命该如此,事实如此,逃无可逃。
由于历史上旧中国曾经有过一代名报京报,我们这张浴火重生的新中国新时代新北京的新京报,就义不容辞地承载了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我们,新京报人,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中国报业领跑者的角色,要为饱经风霜的中国报业跑出一片新天地。
历史上的京报由着名进步报人、毛泽东的老师邵飘萍创办于1918年10月5日,停刊于1937年“七七事变”。邵飘萍的京报以“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为宗旨,以监督政府、教育民众、唤醒民众为方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那时侯的中国,政治黑暗,政府腐败,战乱连绵,民不聊生。京报几经停复,风雨飘摇,邵飘萍几度流亡,并于1926年4月26日被军阀张作霖杀害。但京报依然名动天下,风云际会,沈从文、鲁迅、孙伏园、石评梅等一大批知识分子成为京报主笔或主编。京报就像不断扩大光明范围的探照灯,成为照亮一个时代的良心,成为与申报双峰并峙的旧中国两大名报之一。
外界一般把新京报的创办解读为一次伟大的复刊行动。这实在是一个善意的、富有创造性的误解。我们尽管不敢掠人之美,但也不能数典忘祖。作为有理想的当代中国报人,我们在向纽约时报这样的国外报业巅峰仰望的同时,也要向本国史上难能可贵的报业传统致敬。知识分子的良心,从来就是奠定报业大厦的基石;知识分子的风骨,从来就是支撑报业大厦的脊梁。纽约时报如此,历史上的京报如此,新京报也理应如此。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看护,对理性的呼唤,对行政的制衡,对本真的逼近,对美好的追求,对公义的捍卫,对丑恶的暴露——这是超越国别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媒体的普世价值和终极价值,这也是我国执政党一贯倡导的价值,那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有责任感的大人物和政治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报业乃是社会生态链条中的一环,不能薄弱不可或缺的一环,社会生态链条中如果缺了报业这一环,就好像林子中没有了鸟唱,田野上没有了蛙鸣,屋子里没有了猫叫,耳根倒是清净了,可那是死一般的寂静;一个地区报业兴旺发达与否,乃是判定这个地区社会生活正常与否、健康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务必警惕贪官污吏和准贪官污吏假“政治正确”之名打压媒体,为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腐败和丑行裹上一层又一层遮羞布;资本主义有天灾人祸,社会主义也有天灾人祸,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矛盾危机和突发灾害,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会发生,也绝对不会因为媒体的沉默而消弭或稍减,相反只会因为媒体的沉默而越演越烈。
四、解读目前以整顿报刊为先导的新闻出版改革的重大意义,有三种思路:
第一,制止报刊乱摊派,减轻农村和基层负担。这是目前宣传最多的一个说法,也是最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和最不被争议的说法。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文件和报道中广泛使用这一说法。关于这个说法,有两个未经证实的小故事很有意思。一个故事说,一位领导人去南方某市邮政发行部门视察,发现成捆成捆过期的报刊堆在仓库里,就问为什么。邮政发行部门的头头说,这些都是强制征订和摊派发行的报刊,被强制和被摊派的单位和部门都不愿意认领属于他们的报刊,说发给大家也没人要、没人看,就建议邮政发行部门就别白费那个工夫了,直接拉到废品收购站岂不是两全其美。另外一个故事说,一位领导人最近去西北某省视察,表示新闻舆论也要支持西部大开发。陪同的省领导就见机提出要求说,那就给我们省多保几家报刊,不要砍那么多。这位领导人说,砍得还不够多!多砍几家强制发行和行政摊派的报刊,就是对西部大开发最大的支持!
第二,让行政权力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还报业经营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其实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在行政操作的时候掌握的一条原则,其实也是新闻出版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条清晰的思路,是此次报刊整顿的理论依据。充满深思熟虑和远见卓识。
第三,新闻出版改革实际上通常是政治文明进步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声,意义特别重大。但鉴于政治体制改革十分敏感,非常复杂,困难很多,阻力较大,所以作为政治文明进步和政治体制改革先声的新闻出版改革也是只做不说,甚至有意矮化它的意义。最多只说到第二点意义,即权力逐步退出报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甚至只说第一点意义,即制止报刊乱摊派,减轻农村和基层负担。
新京报的确是应运而生,它表明新闻出版改革有了实质性成果。新京报必将成为标志性的政治事件,必将成为下一阶段新闻出版改革的试验田,也必将对中国的政治文明进步和政治体制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J. 京报首创(北京)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京报首创(北京)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2018-09-14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嘉创二路4号8幢1层全部。

京报首创(北京)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12MA01EM4D6G,企业法人吴怀量,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京报首创(北京)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投资管理;资产管理;出租办公用房、商业用房(不得作为有形市场经营用房);物业管理;专业承包。(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区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京报首创(北京)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与首创北京新闻编译社创办京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ug编程实例教程 浏览:982
cad输入命令时鼠标卡顿 浏览:795
php过滤文件 浏览:757
linux配置ip命令 浏览:903
命令的英文怎么读 浏览:353
哪个app是自己弹音乐的 浏览:655
安卓变是什么意思 浏览:612
qq五子棋在哪里找app 浏览:837
图片活码二维码生成器网站源码 浏览:186
国美手机联系人加密 浏览:883
成交量彩色源码 浏览:118
算法最根本的评价标准 浏览:366
个人资源app哪个好用 浏览:580
这也能切为什么没有安卓 浏览:675
可可64山寨源码 浏览:641
怎么自己解压和释放 浏览:991
思路与算法的区别 浏览:156
日志带源码 浏览:137
php怎么打包 浏览:758
大照丢了如何解压 浏览:654
© Arrange www.craffts.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