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海水盐度增加密度增大

海水盐度增加密度增大

发布时间:2022-06-21 19:31:55

⑴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1、海水的密度随盐度、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2、当温度降低、盐度增加或压力加大时,海水的密度就大.
3、海水的密度比淡水密度大;海水的密度随时间、空间变化幅度较小;海水的密度大,浮力也大,在海水中游泳比在淡水中不易下沉.
4、南极寒冷,盐度高,海水的密度大.

⑵ 为什么海水密度与温度和盐度有关

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而导致压力分布不均,在压强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时所引起的海水运动称为密度流,又称梯度流。海水密度与温度和盐度有关,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差异使得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引起海水流动。根据海洋中温度和盐度分布特点,一般而言,温度和盐度效应在中纬度海区几乎相互抵消,而在低纬和高纬海区则相互加强。此外,根据洋流水温的高低还可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高,寒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低。暖流和寒流大都是偏南北方向流动的洋流。

⑶ 海水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

海水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温度、密度、透明度、海冰等。现简述于下:

1.海水温度

海水温度是度量海水热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海洋热能不仅驱动大部分的大洋环流,而且还制约着海洋生物系统运转的速率。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有研究表明,到达海面的太阳总辐射的年总量达12.6*1020~13.6*1020kJ。其中8%的热量被反射回大气,其他的全部被海水所吸收。海洋表面年平均温度在-2℃~30℃,全球海洋年平均水温为17.4℃,相比全球年平均气温,要高出3.1℃。

在一年四季中,海洋表层的温度并不稳定。一般来说,低纬度海区的水温,要高于高纬度海区的水温。同一海区的水温,在夏季高些,冬季低些。赤道海区的水温是最高的。太平洋西部赤道两侧为最高,形成着名的西太平洋暖流。海洋温度除有水平差异外,还会向深层逐渐降低,但上层降温快,下层降温慢,甚至趋向均匀。温度随深度而迅速降低的大洋水层称为温跃层,它是生物以及海水环流的一个重要分界面,它通常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处。

2.海水密度

所谓海水密度,就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海水的密度要大于淡水的密度,约为1.022~1.028g/cm3,之所以比淡水的密度大,原因就是海水中含有许多溶解盐类。此外,海水会随着温度、盐度和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盐度增加时密度增大,气压加大时密度增大。这就是三者对海水密度的影响。

此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假设有一艘轮船从长江口进入大海,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很明显,不管是在长江还是在大海,同一艘轮船所需要的浮力都是相同的,都等于它的重量,不同的是需要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由于海水的密度比淡水大,所以,只要排开较少体积的海水,就能获得同样的浮力,也就是说,轮船从长江进入大海时船体会自然而然地向上浮。

3.海水的透明度

自然世界中,并非所有的海水都是清澈透明的,有些地方的海水清澈透明,阳光可以照射很深,而有些地方的海水则比较混浊,阳光只能照射到很浅的海水。为了表示不同海域的海水能见程度,科学家们引进了透明度的概念,即透明度就是表示海水透明程度的一个量,它是人们衡量海水光学性质的重要参考。

那么,该如何测量海水的透明度呢?首先要准备一个直径为30厘米的白色圆板,任何材质都可以,但要保证它能沉入水中,这种圆盘被称为透明度盘。其次在圆盘上系一根绳子,并在绳子上做好长度标记。然后把圆盘放入水中,让它缓慢沉下去,不要让圆盘过度倾斜。仔细观察沉入水中的白色圆盘,直至看不见时,记下圆盘在水中的深度,这就是该处海水的透明度,也可以说是能见度深度。

海水的透明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海水的颜色、水中悬浮物、浮游生物、海水的涡动、入海径流,甚至天空的云量等。

一般远离海岸的海水透明度较高,靠近大陆的海水透明度较低。世界各大洋的透明度值并不是一样的,平均来说,太平洋的水透明度比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要高。

4.南极海冰

淡水结冰是在0℃,海水因含盐度较高,冰点要低于淡水。随着海水中含盐量的增大,海水的冰点降低,这是海水不易结冰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海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低于淡水密度最大时的4℃,且随着盐度的增大而降低。所以,海水结冰的过程较为缓慢。

海冰形成的过程非常复杂。从物理学上讲,寒冷的天气使表层海水散失热量,随之海水温度降低、密度增大,于是海水产生下沉,而底层海水密度偏小,便要上升到表层。这样海水的垂直的对流过程开始进行,对流会使整个水体的密度保持稳定。当海水对流停止时,海水就会逐渐结成冰。

⑷ 为什么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大

因为盐会浸入水底(过饱和可见),密度自然比水大。那么自然盐度越高密度越大。

⑸ 为什么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大但盐度高不是温度高就应该密度小吗

海水盐度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海水盐度大密度大。相对而言同纬度海域海水海水温度高,盐度大。但是纬度不同的海域盐度高的海水不一定水温高。赤道附近的海水温度高,但是盐度低,密度小。

你需要把完整的题目传上来。

⑹ 为什么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后,水面就低

海水的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一般来说,海水盐度越大,海水密度越大。
当某一个海区中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时,水位自然就低,同时海水盐度变高,密度变大。

⑺ 琼东海域盐度高,密度高的原因

琼东海域盐度高,密度高的原因?海水的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一般来说,海水盐度越大,海水密度越大。
当某一个海区中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时,水位自然就低,同时海水盐度变高,密度变大。基于珊瑚骨骼X射线照片,使用CoralXDS软件,对海南岛(琼)东部海域的橙黄滨珊瑚生长特性进行研究,获取了百年来的年生长率(ER),骨骼密度(D)和钙化速率(CR)3种生长参数.结果表明:该橙黄滨珊瑚ER的变化范围为0.491.10...

⑻ 什么因素导致海水密度变化呢

‍‍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在大洋上层,特别是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约为1.0230g/cm。由赤道向两极,密度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域,虽然盐度最大,但因温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虽有增大,但没有相应地出现极大值。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如在南极海区,密度可达1.0270g/cm以上。对于固定深度来讲,海水密度只是温度和盐度的函数。因此,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异与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分布相似,在不断减小,至大洋底层则已相当均匀。大洋中,平均而言,温度变化对密度变化的影响要比盐度的大。

因此,密度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分布是不均匀地递降,因而海水的密度即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地增大。约从1500m开始,密度垂直梯度变小;在深层,密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在赤道至副热带的低中纬海域,与温度的上均匀层相应的一层内,密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向下,与大洋主温跃层相对应,密度的铅直梯度也很大,被称为密度跃层。凡是能影响海洋温度、盐度变化的因素都会影响海水密度的变化。大洋密度的日变化,由于影响因素的变化小,因此微不足道。在深层有密度跃层存在时,由于内波作用,可能引起一些波动,但无明显规律可循。其年变化规律,由于受温度、盐度年变化的影响,其综合作用也导致了密度年变化的复杂性。中国近海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在中国海近岸地区,特别是河口地区,海水的盐度变化大,因而那里海水密度主要由盐度决定;在距河口较远的海区,海水密度主要由温度决定。表层海水密度总的分布特点是:冬季密度最大,夏季最小;春季为降密期,而秋季为增密期。由于海水密度是温度和盐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其分布不如温度、盐度那样规则,但总的趋势是沿岸密度小,海区中央密度大,河口地区密度最小。

‍‍

⑼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和盐度。

在中国海近岸地区,特别是河口地区,海水的盐度变化大,因而那里海水密度主要由盐度决定;在距河口较远的海区,海水密度主要由温度决定。

表层海水密度总的分布特点是:冬季密度最大,夏季最小;春季为降密期,而秋季为增密期。由于海水密度是温度和盐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其分布不如温度、盐度那样规则,但总的趋势是沿岸密度小,海区中央密度大,河口地区密度最小。

其相关含义:

海水密度是单位体积海水所含有的质量。符号为ρ,单位为kg/m3。它是海水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

相对密度是指在给定的物理条件下海水的密度与在4℃和1个大气压下没有溶进空气的蒸馏水密度之比,又称比重,符号为α。因为4℃蒸馏水的密度可取为1,所以密度与比重有相同的量值。

现场密度是根据现场温度t、实用盐度s和压力p计算出的海水密度,用符号ρs,t,p。表示。在海表面取P=0时的现场密度,以符号ρs,t,p表示。若水温t=0℃,则现场密度仅为盐度的函数,以符号ρs,0,0表示。

⑽ 海水的物理性质

1.海水颜色

海水的颜色决定于海水对阳光的吸收与散射状况。海水对阳光中红、橙、黄等色光吸收较强,而对蓝、紫等色光散射较强,所以海水多呈蔚蓝色。如果沿岸海水中泥沙颗粒较多或水生生物繁盛,则颜色呈黄或红、绿色。如红海海水富含红色藻类,海面呈红色。我国黄海则因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2.海水盐度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全球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一般来说,边缘海和陆表海,气候对海水盐度的影响非常明显,降水充沛及有江河注入的海域含盐度较低;降水稀少、蒸发量大的海区(如红海)含盐度高达40‰以上。在开阔的大洋里,海水的不断运动、充分循环,使含盐度趋于均匀,为35‰。

3.海水温度

海水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洋表层温度分布不均,在赤道海区,是25~28℃,最高可达35℃,在中纬度海区为10℃左右,在极地海区可降低到0℃以下,最低可达-10℃。全球海水平均水温为17.4℃,比全球年平均气温14.3℃,高出3.1℃。此外,海水温度随着海水深度增加而降低,但表层海水中热的传导仅限于200~300m以内,300m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很小,一般在2~3℃之间。

值得指出的是,海水的温度变化不但可以驱动大洋环流,制约海洋生物系统运转的速率,而且还会出现定期表层水温异常升高,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厄尔尼诺”现象已成为全球气候异常的“罪魁祸首”,是当今世界气候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4.海水密度

海水密度略大于纯水(纯水在4℃时密度为1g/cm3),约为1.022~1.028g/cm3。它随温度、盐度和压强而变化。温度升高,密度减小;盐度增加,密度增大;气压加大,密度增大。

5.海水压力

海水的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加大。海水深度每增加70m,其压力增加1.013×105Pa。水深1000m处,压力为1.0013×107Pa,这种压力可使木材的体积压缩至1/2而下沉。水深7600m处的压力可以使空气密度变得像水一样大。

阅读全文

与海水盐度增加密度增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己购买云主服务器推荐 浏览:414
个人所得税java 浏览:754
多余的服务器滑道还有什么用 浏览:182
pdf劈开合并 浏览:19
不能修改的pdf 浏览:745
同城公众源码 浏览:481
一个服务器2个端口怎么映射 浏览:285
java字符串ascii码 浏览:67
台湾云服务器怎么租服务器 浏览:466
旅游手机网站源码 浏览:324
android关联表 浏览:934
安卓导航无声音怎么维修 浏览:327
app怎么装视频 浏览:426
安卓系统下的软件怎么移到桌面 浏览:86
windows拷贝到linux 浏览:763
mdr软件解压和别人不一样 浏览:895
单片机串行通信有什么好处 浏览:331
游戏开发程序员书籍 浏览:853
pdf中图片修改 浏览:279
汇编编译后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