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咏怀诗pdf

咏怀诗pdf

发布时间:2022-07-04 09:30:36

❶ 求《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01TmlYTD2V3LmhUfbUoSdQ

?pwd=c33h 提取码: c33h
简介:这一册书原名《阮籍咏怀诗讲录》,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作者在台湾任教时,为台湾教育电台播讲大学国文时之讲课录音。在播讲期间,作者丝毫也没有要将所播讲之内容整理成书之计划,所以在当时并未把播讲之内容录音保存。谁知相隔三十多年后,竟然在大陆被整理记录成书。这实在是当初作者完全没有意想到的一件事。回思往事,从作者之接受播讲的邀请,以至今日之编录成书,这期间原来颇有一些巧合的机缘。现在作者就将这些巧合的机缘略加叙述,并对与这些机缘有关的友人们表示感谢。

❷ 《咏怀诗》的作者是谁共有多少首

《咏怀诗》,组诗,三国魏阮籍所着。共五言82首,另有四言4首,又称咏怀。《咏怀》,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非一时一事之作。

❸ 咏怀诗有哪些

1、《岁夜咏怀》

唐代: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译文:我一年比一年不得意,新的一年又将会如何?回忆过去一起交游的朋友,现在活着的还有多少?我把闲居当作自由自在,把长寿看作补回岁月蹉跎。只有春色不管人情世故,在闲居的时候还来探望我。

2、《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

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3、《鹊桥仙·一竿风月》

宋代: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译文:清早出去,笼一蓑霏微烟雨,傍晚归来,钓一竿迷蒙风月,家就居在富春江滨的子陵钓台西边。卖鱼的时候惟恐走近城门跟前,更不用说还会到闹市深处去了。

潮生时泛船出去打鱼,潮平时摆船靠岸系缆,潮落时高唱渔歌归家。当时的人们错把我比作披蓑垂钓的严光,然而,我更愿作一位无名的渔父。

4、《南乡子·自述》

宋代: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译文:簟席生凉,碧纱橱帐,白日里闲眠醒来,枕边轻风拂过。躺在床上听闻向晚的衙门里没什么公事,慢慢地,把床头的几卷书给看完了。

抓着脑袋吟诵起归隐的诗句来,自己感到对功名利欲已经没多少兴趣。假如有人问起我的能耐如何,只不过是一个愚字罢了。

5、《赠程处士》

唐代:王绩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译文:一百年来长久地混乱纷争,千万种事物全都并举杂陈。阳光随着心意洒落,河水听任感情流淌。礼乐拘禁住了姬旦,诗书束缚住了孔丘。不如枕在高高的枕头上,时时求得长醉以消除愁闷。

❹ 关于阮籍的咏怀诗

从古至今,阮籍咏怀诗(以下简称阮诗)的研究者大多认为,阮诗隐晦难懂,这是一大缺陷。其实,这正如有人说《左传》“富而艳”是“浮夸”,笔者认为,“隐晦难懂”正如“富而艳”一样,是一种艺术至境,而非阮诗的缺点。正由于阮诗“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才鞭策着越来越多的诗评者和诗作家去解读和借鉴阮诗的精华,这正是阮诗充满艺术生命力之所在。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略论之:
一、长于抒情
阮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非一时一地之作,是其一生政治感慨的记录。后人对之多有关注和评价,如:
钟嵘曰:“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诗品??上》。
王世贞曰:“阮公在《咏怀》,远近之间,遇境即际,兴穷即止,坐不着论宗佳耳”《艺苑巵言》。
陆时雍曰:“八十二首俱忧时闵乱”《诗镜》,《魏》。
张燮曰:“《咏怀》八十二章,拉首阳,拍湘累,悲繁华,怜夭折,深心辘轳,而故作求价语杂之,盖身不能维世,帮逃为惊世。广武之叹,苏门之啸,穷途之恸,综忧乐而横歌哭,夫亦不得已者乎”《增定阮步兵集序》。
王夫之曰:“步兵咏怀自是旷代绝作……且其托体之妙,或以自安,或以自悼,或标物外之旨,或寄疾邪之思……,不但当时雄猜之渠长,无可施其怨忌,且使千秋以还了无觅脚根处”《古诗评选》卷四。
沈德潜曰:“阮公咏怀,反复零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中”《古诗源》。
吴汝纶曰:“要其八十一章,决非一时之作,吾疑其总集平生所为诗,题为《咏怀》耳”《古诗钞》。
作为玄学家的阮籍,其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当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诗人“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文选》,故而“本有济世去”《晋书??阮籍传》的他,在人命危贱的时代,迫于司马氏集团的黑暗统治,其人生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只有寄情老庄,将一位正直知识分子的满腔愤懑发而为咏怀诗,形成其为独特的抒情风格,其抒情意味极浓,各篇都有感而发。
二、工于比兴和象征
关于比兴和象征,袁行霈曰:“中国古典诗歌确实有寄托象征的传统,美人香草、春兰秋菊各有习惯的寓意。诗人有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就用隐晦曲折的手法透露给读者。有时为了使诗歌含蓄蕴藉,也故意隐去真意,用其他事物来比兴。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尤其多用这种手法”。从袁氏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出阮诗工于比兴和象征,除了诗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外,更多的是诗人别有所托。阮诗“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上》,这也与其所处时代有关,他不满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祸,故处世极为谨慎,作诗亦不便直言,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这恐怕也是情理中事。王夫之评阮诗:“远绍《国风》,近出于《十九首》”《古诗评选》,陈祚明评曰:“公诗自学《离骚》,而后以为类《十九首》耳”《采菽堂古诗选》,严羽曰:“黄初以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内骨”《沧浪诗话??诗评》,黄节曰:“若阮公之诗,则小雅之流也”《阮步兵咏怀诗注》序篇。上述诸例说明,阮诗工于比兴象征,还源于其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大胆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是一位有识之士在文学创作上的大胆尝试。
三、精于用典
众所周知,典故是在神话或历史事件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状或环境的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在司马氏的高压政策下,阮籍怀才不遇,虽说“乱世之音怨且怒”《礼记??乐记》,但作为文化人的他,不得不凭借古人古事来隐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故其用典之多已成必然。这正如清??赵翼说:“诗写性情,原不专恃数典,然古事已成典故,则一典已自有一意,作诗都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此后代诗人不得不用书卷也”《瓯北诗话》。
综上所述,阮诗之所以含蕴婉至,能做到“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是由于时代的悲风苦雨敲击着诗人的琴弦,正如沈德潜曰:“遭阮公之时,自应有阮公之诗”《说诗啐语》,加之诗人:“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博览群籍,尤好《庄、》《老》”《晋书??阮籍传》,故其诗能收到蕴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力。

答案补充
也可以简单概述如下:
阮籍<咏怀>诗向以"阙旨渊放,归趣难求"着称,这与其出色的艺术手法密不可分.其艺术特色大体可分为六个:一是意象的象征性,二是曲折隐晦的抒情性,三是对比手法的大量运用,四是浓郁浪漫的玄思性,五是语言的"言近旨远",六是对五言的运用.

❺ 咏怀八十二首全诗赏析

咏怀八十二首
朝代:魏晋

作者:阮籍

原文: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
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
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
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参差。
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
愿覩卒欢好,不见悲别离。

灼灼西隤日,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
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
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
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
鸣鴈飞南征,𫛸鴂发哀音。
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
轻薄闲游子,俯仰乍浮沉。
方式从狭路,僶俛趋荒淫。
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
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
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丹青着明誓,永世不相忘。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❻ 咏怀诗五首的作品原文

咏怀诗五首
【其一】
傲兀乘尸素,日往复月旋。
弱丧困风波,流浪逐物迁。
中路高韵溢,窈窕钦重玄。
重玄在何许,采真游理间。
苟简为我养,逍遥使我闲。
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
亹亹沈情去,彩彩冲怀鲜。
踟蹰观象物,未始见牛全。
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筌。
【其二】
端坐邻孤影,眇罔玄思劬。
偃蹇收神辔,领略纵名书。
涉老怡双关,披庄玩太初。
咏发清风集,触思皆恬愉。
俯欣质文蔚,仰悲二匠徂。
萧萧柱下迥,寂寂蒙邑虚。
廓矣千载事,消液归空无。
无矣复何伤,万殊归一途。
道会贵冥想,罔象掇玄珠。
怅怏浊水际,几忘映清渠。
反鉴归澄漠,容与含道符。
心与理理密,形与物物疏。
萧索人事去,独与神明居。
【其三】
晞阳熙春圃,悠缅叹时往。
感物思所托,萧条逸韵上。
尚想天台峻,彷佛巖阶仰。
泠风洒兰林,管濑奏清响。
霄崖育灵蔼,神蔬含润长。
丹沙映翠濑,芳芝曜五爽。
苕苕重岫深,寥寥石室朗。
中有寻化士,外身解世网。
抱朴镇有心,挥玄拂无想。
隗隗形崖颓,冏冏神宇敞。
宛转元造化,缥瞥邻大象。
愿投若人踪,高步振策杖。
【其四】
闲邪托静室,寂寥虚且真。
逸想流巖阿,朦胧望幽人。
慨矣玄风济,皎皎离染纯。
时无问道睡,行歌将何因。
灵溪无惊浪,四岳无埃尘。
余将游其嵎,解驾辍飞轮。
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
修林畅轻迹,石宇庇微身。
崇虚习本照,损无归昔神。
暧暧烦情故,零零冲气新。
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
憺怕为无德,孤哉自有邻。
【其五】
坤基葩简秀,乾光流易颖。
神理速不疾,道会无陵骋。
超超介石人,握玄揽机领。
余生一何散,分不谘天挺。
沈无冥到韵,变不扬蔚炳。
冉冉年往逡,悠悠化期永。
翘首希玄津,想登故未正。
生途虽十三,日已造死境。
愿得无身道,高栖冲默靖。

❼ 阮籍《咏怀诗十三首》的翻译、注释谢谢!

阮籍《咏怀诗十三首》(四言-天地絪缊)原文

天地絪缊。元精代序。清阳曜灵。和风容与。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郁高松。猗那长楚。草虫哀鸣。鸧鹒振羽。感时兴思。企首延伫。于赫帝朝。伊衡行辅。才非允文。器非经武。适彼沅湘。托分渔父。优哉游哉。爰居爰处。

阮籍《咏怀诗十三首》(四言-天地絪缊)释词

1:天地氤氲。出自《周易·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陆德明《经典释文》:“絪,本又作氤,同,音因。缊,本又作氲,纡云反。”李鼎祚《集解》引虞翻云:“天地交,万物通,故‘化醇’。”孔颖达《疏》:“絪缊,相附着之义。言天地无心,自然得一,唯二气絪缊,共相和会,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天地若有心为二,则不能使万物化醇也。”朱熹《本义》:“絪缊,交密之状。醇,谓厚而凝也,言气化者也。”来知德《集注》:“絪,麻线也。缊,绵絮也。借字以言天地之气缠绵交密之意。醇者,凝厚也,本醇酒,亦借字也。天地之气本虚而万物之质则实,其实者乃虚气之化而凝,得气成形,渐渐凝实,故曰‘化醇’。”王夫之《内传》:“絪缊,二气交相入而包孕以运动之貌。”高亨《大传今注》:“絪缊借为氤氲,阴阳二气交融也。”诸说虽略有差异,但于“絪缊”则异曲同工。

2:元精代序。出自出自《周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男女两性的精气配合起来,万物就产生了。《易传》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所以天地是万物,男妇,夫妇的始祖。在此,天地化生万物被描绘成一个絪缊生生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环节,而且也有多种要素或对立成分的化合,从而构成了物自身生生不息。《易传》以天地为实体,把天地想象为一对原始的夫妇,它们以父母生子女的方式产生万物,这显然是对天有意志论的否定。《易传》用人和其他动物的生殖活动类比干和坤和活动,“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乾元就是“万物资始”,万物领先它起始;坤元是“万物资生”,万物依靠它产生。“起始”和“产生”的区别即是父母的区别。其次,这一命题探索了天地化生万物的中间环节,即天地是通过什么中介而实现向物的转化的。它认为,“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天地相遇,品物成章也”,“天地革而四时成”,即天地通过交感相遇,相革,即朴素矛盾,朴素交感,对待统一而产生万物。

❽ 常见的咏怀诗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咏怀诗,如果要再进一步分类的话,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淑世情怀,第二个类型是超世情调,第三个类型是游世情趣。
如送别诗《渭城曲》、《别董大》、《送武判官归京》等,鉴赏时要分清楚谁送谁,表达情绪是依依惜别之情还是别后思念。又如羁旅行役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君子于役》等,一是出门在外的人思念家乡;一是妇女对前线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继承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开拓了五言诗的写作范围,在体例和技巧等方面有不少创新,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其具体作品,从三个方面对他的艺术成就做一些简要的分析:一、阮籍的《咏怀诗》忧愤深广,表现出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二、阮籍的《咏怀诗》意旨隐微,寄托遥深,并且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三、它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❾ 阮籍咏怀诗其十四的原文翻译和赏析

阮籍咏怀诗其十四的原文:

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译文:开秋的天气有凉气的征兆,蟋蟀在床帷边鸣叫。睹物而感到内心忧伤,悄悄让人心悲。有很多想说的话,频繁的离别,身边没有诉说的人了。微风吹起罗袖,明月照耀着清晖。清晨鸡在高树生鸣叫,吩咐车夫驾车归去。

赏析:

诗的一二句借景抒情,一入秋而凉气生,蟋蟀悲鸣床帏,抒发内心悲凉之慨;三四句直抒胸臆,抒发有感于外物而产生的由盛转衰的深沉忧伤;五六句通过反复叙说内心无所倾诉,突出内心的悲愤之情;

七八句以微风清冷、月光凄凉进一步烘托作者内心的无限悲凉;结尾两句借晨鸡晓鸣之时吩咐车夫驾车归去的叙述,表达了远离纷扰现实的愿望。

(9)咏怀诗pdf扩展阅读:

诗人简介: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着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着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作品简介: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四》是三国时期文学家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中的一首。《咏怀八十二首》八十二首诗非一时一地之作,主要写阮籍把魏晋易代的黑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感慨。

❿ 赏读阮籍的《咏怀诗》

你好,如下:
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 苦闷与旷达 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

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废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此时文人的命运与建安时大不相同。拥曹的何晏、夏侯玄等人被杀。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亦惨遭杀害。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故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山涛本来与阮籍、嵇康等人为友。同在“竹林七贤”之列,后来投靠司马氏。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故阮籍诗“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说:“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注云:“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者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为咸池晖,蒙汜受其荣。”(其十八)“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其三十二)或者写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复,如:“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记。” (其三)“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其十二) “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其五十)“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其五十三)或者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如孤鸟、寒鸟、孤鸿、离兽等意象经常出现在诗中,特别是春生秋死的蟋蟀、蟪蛄,成为诗人反复歌咏的对象(如其十四、其二十四、其七十一)。或者直接慨叹人生的各种深创巨痛,如少年之忽成丑老(如其四、其五、其六十五),功名富贵之难保(如其十三、其五十三、其五十九),以女色事人之不可靠(如其二十、其二十七、其三十)。由于从自然到人事都充满苦难,阮籍心中的苦闷难以排遣。《咏怀诗》其一说: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此末尾两句可视为全部《咏怀诗》。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卷三)又如其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这首诗写独坐无人,出门无人,登高无人,所见仅为孤鸟、离兽,栖惶无主之情溢于纸上。在这种局面之中,诗人进而感到壮志、理想都成了泡影。

《咏怀诗》其十九以佳人喻理想,写诗人心虽悦之而无由交接,表现了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其八十命意亦相似,只是又多了一层生命短促之悲。其七十九写凤凰的悲剧,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 “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简直是阮籍的自况。《咏怀诗》中迁逝之悲、祸福无常之感触目皆是,正体现了他忧愤深广的情怀。阮籍诗中悲哀、凄怆、涕下、咨嗟、辛酸、蹉跎、忧伤、愤懑、怨尤、悲悼等词语十分常见,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

面对污浊的社会与短暂的人生,阮籍无法找到真正的出路,只好故作旷达,在生活中,他做出许多惊世骇俗的事情;在诗歌中,他也为自己设计了精神的出路,这就是游仙和隐居。阮籍的《咏怀诗》有不少篇章写游仙和隐居,有些则是仙隐结合。他在诗中常常赞美巢由、夷齐、邵平、四皓等隐士,而讽刺苏秦、李斯等人因贪利禄而导致杀身之祸。阮籍赞美神仙隐逸,只是排遣苦闷的一种方式,他其实是颇有济世之志的。《晋书》本传说他:“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所以他在写愤懑与出世之情的同时,也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自己的怀抱。如《咏怀诗》其三十一,批评曹魏政权荒淫腐朽,指出其必定灭亡的命运: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官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有的诗则揭露礼法之士的虚伪,如其六十七: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常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有的诗则抒发自己的壮志,如其三十九: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这主要是由其时代与身世决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满于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祸,故处世极为谨慎,“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晋书·阮籍传》)。作诗亦不敢直言,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李善《文选注》分析这种情况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但就诗歌精神而言,阮籍的《咏怀诗》与建安风骨仍是一脉相承的,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黄初以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内骨。”

阅读全文

与咏怀诗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堵车如何缓解压力 浏览:15
喜鹊快贷app怎么了 浏览:263
海龟编辑器积木编程怎么安装 浏览:185
程序员理发店生意怎么样 浏览:603
程序员罗技 浏览:180
软考初级程序员课程2021下载 浏览:491
杭州程序员奶奶 浏览:880
不听命令造成错误 浏览:981
kool系统源码 浏览:610
流氓app在哪里看 浏览:98
域名购买了怎么指向服务器 浏览:121
安卓手机如何让照片颜色反转 浏览:859
怎么下载卓睿安手机版 浏览:514
h3crange命令 浏览:468
php前景和python 浏览:338
php压缩图片内存大小 浏览:495
在哪里可以查看云服务器的信息 浏览:70
python读取非txt文件 浏览:799
艾莫迅用什么编程软件好 浏览:227
android文件存储读取 浏览: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