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业常见的内部员工泄密原因有哪些
公司内部为什么会发生泄密行为?
离职跳槽——离职创业或者高薪跳槽,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有意识的窃密;
黑客入侵——基于报复、利益,黑客主动或被唆使窃取公司机密;
为谋私利——员工受到金钱诱惑出卖公司的机密文件;
商业间谍——竞争对手获取商业机密常用的手段;
无意泄密——员工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过程中无意识的泄密。
公司如何做到数据防泄密?
域之盾系统 轻松实现单位内部文件自动加密保护,加密后的文件在单位内部正常流转使用。未经许可,任何私自拷贝加密文件外发出去,都将打开为乱码,无法使用!
对于发送给客户等第三方的文件,可实现控制打开时间和打开次数等防泄密参数!同时可设置对员工电脑文件自动备份,防止恶意删除造成核心数据的遗失!从源头防止企业核心文件被外泄!
禁止拷贝、打印、截屏 除了编辑保存的文件自动加密外,可以设置禁止拷贝文档内容、打印、截屏等。通过一系列的权限管控,可以很好杜绝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从而减少数据泄密风险。
解密需审批 文件对外发送,必须经过管理员审批。经审批后,加密的文件才能解密。最大限度的防止数据泄密。
总结:企业核心机密文件保护,不能忽视人的作用,但也不能过分依赖人。人心难测,而且每个员工的道德水准、职业素养也不尽相同,好用的技术措施还是得用啊。结合文件防泄密保护策略,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还能对内外部外发文件进行统一管理,提升时效性和可靠性。企业级的用户可以了解下中科安企系统,支持AD域和LDAP集成,支持私有化部署,希望对你有帮助。
Ⅱ 阅密件怎么通知
阅密件通知如下:
一、接收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密件包装应当由办公室保密人员拆封。同时应单独设薄登记,设专柜保存,接收人员应及时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
二、分发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发放,不得擅自扩大范围。发文人员应履行登记、编号、签收手续,并严格分发范围,遵守相关规定;签收时必须逐件清点、核对。传递涉密文件、资料应当通过保密员进行,文件应包装密封,严格按规定登记签收。?
三、制作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当按照《保密法》规定,履行定密程序,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绝密级、机密级的应当编排顺序号。使用计算机制作秘密文件、资料的,该计算机不能与公共信息网络联接。密件应当在内部文印室印刷,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制作,不得多制、私留。?
四、涉密文件、资料须按规定范围传达、阅读,不得擅自扩大范围,也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文件内容。传阅涉密文件,由办公室保密员负责专夹专阅,并填写“传阅单”,记载夹内密件份数、编号和阅读时间等,阅后签字并于当日主动退回,不得横传,对急办的文件,保密员要及时催办。涉密文件应在办公室或机要室阅读,绝密级文件应当即阅即批即退,并有保密员在场。?
五、阅读和使用涉密文件、资料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确需在办公场所外阅读和使用的,要履行严格的借阅记录手续。借阅人对文件负有安全和保密的责任,自觉做到按期归还,再用再借,严禁将涉密文件资料带回家或带到其他公共场所。保密员对借出的文件应按时限要求及时追回。?
密级文件资料,未经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批准,禁止复制、复印、摘抄、汇编。如复印、摘抄、汇编机密级和秘密级文件,必须经批准并履行审批手续,同时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并视同原件管理。?
六、按照规定应当清退的涉密文件,及时上交上级机要部门或按要求销毁;允许留存的文件,留存在机要室保存,并备有文件目录以供查阅。
七、需要销毁的涉密文件、资料由保密员造册,报局领导审批,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不得擅自销毁。送指定造纸厂销毁的,要有保密员等二人以上押运和监销。严禁将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
八、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的文件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九、涉密人员或涉密文件管理人员违反涉密文件管理规定,造成泄露国家秘密的,情节轻微的,给予批。
Ⅲ 公司涉密人员的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是我根据我公司情况拟定的,你需要适当修改;
●★●保密制度:
********有限公司保密协议
(编号: )
甲方:********有限公司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限公司劳动合同》和《********有限公司保密制度》以及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双方在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下,就甲方商业秘密保密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 保密内容
1. 甲方的交易秘密,包括商品产、供、销渠道,客户名单,买卖意向,成交或商谈的价格,商品性能、质量、数量、交货日期等;
2. 甲方的经营秘密,包括经营方针,投资决策意向,产品服务定价,市场分析,广告策略等;
3. 甲方的管理秘密,包括财务资料、人事资料、工资薪酬资料、物流资料等;
4. 甲方的技术秘密,包括产品设计、产品图纸、生产模具、作业蓝图、工程设计图、生产制造工艺、制造技术、计算机程序、技术数据、专利技术、科研成果等;
5. 其它关系甲方发展战略或经济效益的成文或不成文的信息;
(二) 保密范围
1. 乙方在劳动合同期前所持有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秘密,经双方协议乙方同意被甲方应用和生产的;
2. 乙方在劳动合同期内职务发明、工作成果、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
3. 乙方在劳动合同期前甲方已有的商业秘密;
4. 乙方在劳动合同期内甲方所拥有的商业秘密;
(三)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 甲方提供正常的工作条件,为乙方职务发明、科研成果提供良好的应用和生产条件,并根据创造的经济效益给予奖励;
2. 乙方必须按甲方的要求从事经营、生产项目和科研项目设计与开发,并将生产、经营、设计与开发的成果、资料交甲方,甲方拥有所有权和处置权;
3.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利用甲方的商业秘密进行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和撰写论文向第三者公布;
4. 双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乙方不得向第三方公开甲方所拥有的未被公众知悉的商业秘密;
5. 双方协定竞业限止期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止期内乙方不得到生产同类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6. 乙方必须严格遵守甲方的保密制度,防止泄露甲方的商业秘密;
7. 甲方安排乙方任职涉密岗位,并给予乙方保密津贴;
(四) 保密期限
1. 劳动合同期内;
2. 乙方离职竞业保密期限内;
3. 甲方的专利技术未被公众知悉期内;
(五) 脱密期限
1. 因履行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发生变化,乙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前_____月通知甲方,提前期视为脱密期限,由甲方采取脱密措施,安排乙方脱离涉密岗位;乙方应完整办妥涉秘资料的交接工作;
2. 劳动合同终止双方无意续签的,提出方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前_____月通知对方,提前期即为脱密期限,由甲方采取脱密措施,安排乙方脱离涉密岗位;乙方应该接受甲方的工作安排并完整办妥涉秘资料的交接工作;
3. 劳动合同解除或期满终止后,乙方必须信守本协议,不损害甲方利益;
(六) 离职竞业保密期限
乙方自办完离职手续之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一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二年内不得开展竞争性业务或受雇于竞争公司;
(六) 保密津贴
1. 甲方对乙方保守商业秘密予以保密津贴,甲方按月支付乙方保密津贴人民币___________元;
2. 保密津贴每月____日与工资同时发放;
3. 乙方调任非涉密岗位,甲方停止支付乙方保密津贴。
(七)违约责任
1. 在劳动合同期内,乙方违反此协议,虽未造成甲方经济损失,但给甲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麻烦的,甲方有权调离乙方涉密岗位,停发保密津贴,并予以行政处分;
2. 在劳动合同期内,乙方违反此协议,造成甲方轻微经济损失的,甲方可解除乙方的劳动合同;
3. 在劳动合同期内,乙方违反此协议,造成甲方较大经济损失的,甲方予以乙方除名的行政处罚,并追索全部乙方按月领取的保密津贴;
4. 在劳动合同期内,乙方违反此协议,造成甲方重大经济损失的,甲方予以乙方除名的行政处罚,追索全部保密津贴;并追加经济损失赔偿,构成犯罪的,上诉人民法院,依法追究乙方刑事责任;
5. 甲、方双方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和违约责任的执行超过法律、法规、赋予双方权限的,可向甲方所在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八) 其他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有限公司 乙方:(签名/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人 乙方身份证件号码
(签名/盖章) (附指纹)
签订日期: 签字日期:
公章签章地点
Ⅳ 关于涉密文件通知的回复怎么写
至少从密级方面应该是按照派生定密的要求来确定,与来文一样。
Ⅳ 企业建立内部报告保密制度应该包含哪些
你这个制度应该属于纪检监察方面的的制度吧。
只需要在纪检监察制度中提出保密要求即可,比如不得公开任何举报人的信息、不得公开任何具备内容、使用专门计算机处理举报信息、主管人员之间不得沟通举报内容等等。
Ⅵ 我们公司有一些涉密的文件,为了防止这些文件泄露出去,有没有这方面的手机安全管理系统啊
你可以试一试移动安宝。该系统弥补了智能手机安全管理的空白,有效的解决通过手机录音、拍照、摄像等功能以及利用手机各种软件等渠道造成信息泄露的现象,防止了无意识情况下信息的向外传播。该系统适用于特殊保密规定的军队,政府机关,各大中小企业等。真正实现保护重要信息,防止信息外泄的功能。
移动安宝拥有以下几个功能:
1、涉密重要文件、图片保护功能。
2、指定区域相关人员特定软件屏蔽功能。如:照相、摄像、录音、短信、彩信。
3、指定区域内屏蔽第三方设备通讯接口功能。如:计算机、U盘、蓝牙等。
4、监控手机自运行软件功能。
5、蓝牙功能的监控与管理。
6、企业区域化管理功能。会根据企业人员的工作范围和权限划分。
7、考勤功能。
8、手机遗失保护功能。
9、程序防卸载防关闭功能。
10、指定区域内,对特定人群发送信息。
11、企业手机资产管理。
12、屏蔽其他网络连接。
13、手机系统报警功能。
14、涉密人员定位回传功能。
15、涉密文字过滤拦截功能。
16、涉密区域与非涉密区域手机内容对比功能。
17、屏蔽特殊国内外电话号码通话功能。
18、产品特征功能。
Ⅶ 电脑上公司的涉密文档怎么加密,才能保证文档的安全
不对文档做任何更改的话,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通过windows自带的ntfs格式的权限及加密选项,结合账户管理,可以起到固定账户打开、修改、新建、删除固定文件的作用。
第二种,通过第三方加密软件,在硬盘建立一个特殊的区域,每次对这个区域的文件进行操作,都要通过这个第三方软件软件打开此文件,这是需要输入密码的。此类软件有PGP等。
至于网上盛传的文件夹加密大师等等,,云云,,都是通过对源文件重新打包,隐藏,或者伪装等手段实现的,这种加密方式容易被破解,当然,,,我是破解不了的,,,,
对于公司级加密,我建议你选择第一种和第二种,不建议采用网上盛传的那些加密大师、文件夹加密大师之类的软件。
这些软件的易用性很强,适合用于加密要求不高的场合,比如我存点儿A片,都是用这个,因为我周围的人没人会破解啊~~~~~~~~·呵呵~~~~~~~~~
Ⅷ 文件在传输过程中涉密信息的报警提示
宏杰文件夹加密软件 3018 加密的文件(夹)可以防止访问、防止删除、防止拷贝。
Ⅸ 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的保密方案、保密须知包括哪些内容
1,涉密会议、活动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主办单位负责全过程的保密管理。
2,涉密会议、活动主办单位应当根据会议、活动的涉密程度,制定保密工作方案,明确具体保密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督促落实。
3,涉密会议、活动主办单位应当根据会议、活动主题、内容或文件、资料涉及国家秘密的最高密级,确定会议、活动的密级。
4,涉密会议、活动主办单位应当根据会议、活动涉密程度和工作需要,确定参加人员范围,审核参加人员资格,登记参加人员姓名、单位、职务等情况,并保存相关材料。
5,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会议、活动,应当严格控制参加人员范围,严禁知悉范围之外的人员参加或者他人代为参加。
6,涉密会议、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对承办单位、参加人员(含列席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服务人员)提出保密要求,明确保密责任。
7,涉密会议、活动主办单位要按照主办单位要求,提供安全保密的环境、设施和设备,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明确保密责任,要求其做好保密服务保障工作。
1,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重大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密技术服务保障。
2,举办涉密会议、活动,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场所进行,使用的计算机、扩音、录音、录像等设备、设施应符合国家保密标准,并经过安全保密检查检测。
3,举办涉密会议、活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在有关场所配置文件保密柜、碎纸机、手机存放柜、手机干扰器等保密技术防护设备,并在会议 、活动结束后及时收回,做好清点、核对工作。
4,涉密会议、活动场所内不得使用对讲机、无绳电话、无线话筒、无线键盘、无线网络等无线设备或装置。
5,涉密会议、活动不得使用不具备保密条件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6,绝密级、机密级会议、活动场所禁止带入手机,并应当设置显着的禁止带入标志。场所外,应当配备手机存放柜,集中保管进入人员的手机。
7,秘密级会议、活动场所禁止使用普通手机,并应当设置显着的禁止使用标志。必要时,安装和使用手机信号干扰设备。
8,涉密会议、活动住地应当提供安全保密的环境。(1)会议期间,关闭与会人员、工作人员房间互联网接口;(2)会议期间,关闭会场区域移动通信信号增强器和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3)商务中心不得承接涉密文件、资料的复印、传真业务;(4)休会期间以及撤离前应当对住地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涉密文件、资料遗留、散失。
涉密会议、活动主办单位应当严格涉密会议、活动使用或形成的涉密文件、资料及其他涉密载体的管理,在制作、分发、存放、回收、销毁等各个环节,明确专人负责,落实保密管理措施。
9,涉密文件起草应当选择安全可靠的场所,实行集中封闭管理。
10,制作涉密文件、资料及其他涉密载体,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制作数量及编号,且应当在机关、单位内部,或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具有相应保密资质的单位进行。
11,涉密文件、资料的分发应当登记、编号并履行签收手续,并在安全保密装置完善的设备中存放。
12涉密文件、资料不得擅自转借、传抄、摘抄、复印、扫描。
13,会议结束后,需要收回的涉密文件、资料应当全部清退、收回,核对登记后统一销毁。
14,需要发给与会单位的涉密文件、资料,应当通过机要通信、机要交通或者指派专人进行传递,绝密级涉密载体必须实行二人护送制。
确需参加人员随身携带涉密文件、资料的,须经主办单位批准,履行登记签收手续,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
15.涉密文件、资料的销毁应当履行审批、清点、登记手续,集中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统一销毁或交由专门的保密服务机构派驻人员处理。
16.涉密会议、活动主办单位应当明确规定涉密文件的传达、阅读范围;与会单位应当按照要求传达会议内容,不得擅自扩大知悉范围。
17.参加涉密会议、活动的人员应当遵守保密纪律和保密要求,不得擅自委托其他人员代替参加。
18.参加涉密会议、活动的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携带具有摄像、摄影、录音功能及无线功能的设备进入会场,不得擅自记录、录音、录像或者拍照。
19.参加涉密会议、活动的人员应当妥善管理涉密文件、资料和其他涉密载体,防止遗留或者散失。
20.涉密会议、活动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应当做好保密服务保障工作。(1)不得随意引带无关人员进入涉密会议、活动场所;(2)不得违规获取、存储、记录、复制与会议有关的涉密信息;(3)不得违规留存、传递、发送、销毁各类涉密载体;(4)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知悉的国家秘密。
涉密会议、活动应当严格采访报道的保密审查,接受采访或公开报道应当经过批准。凡是公开报道、播放的稿件、图片、录像片、录音带等,应请有关主管部门或涉密会议、活动、主办单位审查批准。
21,凡涉密信息未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批,不得公开宣传报道;对是否涉密界定不清的,应逐级报有权确定该事项密级的上级机关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确定。
22涉密会议、活动提供新闻通稿或报道口径的,应按照新闻通稿或报道口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