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 pdf
只有目录,没有内容,买实体书
㈡ 《反思肯尼迪王朝肯尼迪、越南战争和美国的政治文化》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反思肯尼迪王朝》([美国] 诺姆·乔姆斯基)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Q0ZSLWCT2fbDElhInelqZw
书名:反思肯尼迪王朝
作者:[美国] 诺姆·乔姆斯基
译者:童新耕
豆瓣评分:6.8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4
页数:185
内容简介:
本书为乔姆斯基文之一。本文集所译介的几着作分别成书于不同期均为乔姆斯基政治评论的表作基本上涵盖了作者政治理论的核心体系,探讨了美国自越战、海湾战争、“9·11”事件以来的对外政策走向,其是对于一向自我标榜为“价值中立”的美国媒体和舆论界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并进而对当今世界的最大热点问题之一——恐怖主义——现状和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有助于内学人及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政策。
作者简介:
作为世界一流学府麻省理工学院的语言学和哲学教授,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被公认为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政论家,是当代反对西方霸权主义的泰斗,并因此被誉为“最伟大的持不同政见者”。数十年来,他一直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坚持批判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和民主制度的伪善,尤其是批评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每当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西方知识界往往率先关注他的表现。例如“9·11”事件之后他接受了几乎所有世界着名媒体的专访,对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予以严厉的批评。他对时事精辟独到的见解、对美国政治入木三分的批判,一直受到西方政治界和知识界的极大关注,他的着作也在西方知识精英群体中拥有广泛的读者和支持者。
㈢ 《海湾战争全史》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海湾战争全史》(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RnPPg8HJ71S5flzPpOOzcQ
书名:海湾战争全史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0-12
页数:60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海湾战争的军事史学专着。在编写过程中,课题组力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这场战争。书中内容涉及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民族、宗教、文化等问题,力求突出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研究,突出高层次、深层次问题的研究,把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史实和理论结合起来。
㈣ 《漫长的战败日本的文化创伤、记忆与认同》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漫长的战败》(桥本明子)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DkXtvacn3BLZleIT658lfg
书名:漫长的战败
作者:桥本明子
译者:李鹏程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19-7
页数:280
内容简介:
战争中的杀人者,是英雄,魔鬼,抑或一个普通人?
士兵在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中该担负起怎样的责任?
宣传战争记忆的过程中,政府、传媒、国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因由?
本书致力于探究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与形塑的过程,围绕“记忆的叙述”,力图揭示出日本战败后创伤记忆的生产和再生产。作者以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了访谈、教科书、影像分析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和模型,分析政治权力、媒体、个体叙述等在战败文化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对日本在战后数十年间处 理创伤记忆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同情心的分析。
作者简介:
桥本明子(Akiko Hashimoto),美国社会学者,曾在日本、德国、英国生活,后定居美国。受教于汉堡大学、伦敦经济学院,最终在耶鲁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化与权力、全球与比较社会学、文化创伤与和国家认同等,已发表数百篇相关论文。她曾在匹兹堡大学 教学25 年,自2005年期担任波特兰州立大学东亚研究与社会学院访问教授。此外,她还是耶鲁大学社会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㈤ 《海湾战争全史》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海湾战争全史》(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nUzPQBzbHrC1sVvTpOiXcA
书名:海湾战争全史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0-12
页数:60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海湾战争的军事史学专着。在编写过程中,课题组力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这场战争。书中内容涉及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民族、宗教、文化等问题,力求突出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研究,突出高层次、深层次问题的研究,把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史实和理论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
错误估计形式,铤而走险引发战争
序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国家发生剧烈震荡和变化,苏联国势衰落,华约赖以存在的政治基础顷刻瓦解。以1989年12月的美苏首脑马耳他会晤为契机,苏联主动调整对美战略,明确宣布“不再把美国看成是自己的敌人”。1990年10月,柏林墙倒塌,东西德统一。至此,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重大的转折――两极体制瓦解,开始了向多极格局转化的过程。这是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诸因素长期不平衡发展演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在两极体制下,尽管美苏两国长期在全球进行激烈争夺,抢占“中间地带”,不断试图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但由于担心地区矛盾和冲突引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直接对抗,危及自身更大的战略利益,它们都严格约束各自盟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动。地区矛盾在两极体制制约下被压抑和掩盖,地区冲突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地区力量没有出现严重失衡。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制约的消失,地区矛盾凸显出来,尖锐起来,一些有地区霸权主义野心的地区大国跃跃欲试,中东地区力量失衡。与科威特素有矛盾、一直想称雄海湾和中东的地区性军事强国伊拉克,错误估计形势,以为苏联进行战略收缩,无意也无力对之进行约束,美国同伊关系不错不会对之进行重大干预,遂铤而走险,于1990年8月2日出动大军一举侵占了科威特,从而引发了所谓“海湾危机”。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并威胁海湾其他国家的安全,直接侵犯了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在中东地区的巨大战略利益,是对美国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所谓“国际新秩序”的严重挑战。美国正好借此机会,一举控制海湾这一重要的战略地区。加之,此时长期与美国对抗的另一超级大国苏联已自顾不暇,使美国可以免去采取干预行动时的重大掣肘。这样,便引发了主要以美国及其西方盟国为一方、以伊拉克为另一方的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是冷战以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局部战争,是一场迄今为止最为典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它是在世界两极战略格局终结、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急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在新军事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爆发的,对世界政治、经济,尤其是军事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海湾战争”爆发10周年之际,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之时,深入研究这场战争,对于我们把握国际局势的变化,了解高技术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海湾战争的军事史学专着。在编写过程中,课题组力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这场战争。书中内容涉及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民族、宗教、文化等问题,力求突出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研究,突出高层次、深层次问题的研究,把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史实和理论结合起来。由于资料和水平所限,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还望国内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㈥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方德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Qw_aNUu1dVz0L0yX-24rtw
书名: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
作者:方德万
译者:胡允桓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07-7
页数:484
内容简介:
以往欧美学术界在论述抗战前夕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的作用时,多采用“史迪威模式”,把目光更多投向中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本书作者认为应从中国社会本身来寻求答案,为此,在翻阅爬梳了大量原始档案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此项课题进行重新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看法,供中国学界和一般的文史爱好者参考。
“在我的分析中强调四个主题。第一,我把战事和军事置于国民党历史的中心,这段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作为一个附有武装力量的革命组织的崛起,直到1945年8月随日本投降而终止的抗日战争,到彼时为止,我相信其失败虽然不是不可避免的,却是可以预见的。……
第二,国民党民族主义的一项内容是驳斥将中国描绘成一种不尚武的文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认为中国不尚武、消极和落后的观点在中国内部被接受了。……
第三,虽然国民党人受到西方军事模式和文化批评的影响,他们并没有忘记中国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政策采纳了过去的传统。……
第四,我很重视地缘政治。一方面,这要求注意国民党自己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深谋远虑。在这一方面,从1935到1939年,国民党试图利用日本和中国东北有漫长边界的苏联之间的冲突……”
作者简介:
方德万,(Hans J. van de Ven),荷兰人,1980年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中文系,入美国哈佛大学师从孔飞力研习中国近代史。1987年获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现为该校第10任汉学教授。
主要着作有《从朋友到同志:中国共产党的初创》(1991年),现研究项目为中国近代海关史。
㈦ 《天朝的崩溃(修订版)鸦片战争再研究》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天朝的崩溃(修订版)》(茅海建)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j86RA_Vyn_5o6QGc0vvqDQ
书名:天朝的崩溃(修订版)
作者:茅海建
豆瓣评分:9.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14-10
页数:592
内容简介: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从后勤、兵力动员、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筹集与分配,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他们的战争观(从文化层面言)、战术观(从军事角度言)等等。这些面相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或语焉不详,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尤其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令人读之震撼动容。
《天朝的崩溃》出版十余年,流传较广,影响颇大,学术价值历经时间考验,已广为读者肯定推崇,即在海外,都成为治近代史之学者、学生,以及一般人士广泛阅读的着作,视之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着作。
修订版全面核订了注释、引文中的错讹,重排精装,列入“三联哈佛学术丛书二十年纪念版”再刊。
作者简介:
茅海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师从陈旭麓教授。曾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