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陈德鸿张南峰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jvdZ0Sp229vi4HZusPgcQ
书名: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作者名:陈德鸿 / 张南峰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0-12
页数:287
内容介绍:
西方的翻译理论,除了“语言”学派和传统的“语文”学派之外,还有近年才兴起的“翻译研究”学派及“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学派,可谓百花齐放。本书所收二十位译论家的论文二十篇,称得上是六个新旧流派的代表作。强调忠于原文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语文学派论者德莱顿(Dryden)和泰特勒(Tytler);诠释学派的斯坦纳(Steiner),施莱尔玛赫(Schleiermacher);和语言学派的奈达(Nida),纽马克(Newmark)等。他们的理论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否定原文至上的观念、强调翻译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解构学派的德里达(Derrida)和德曼(deMan);目的论者弗美尔(Vermeer)和诺德(Nord);还有文化学派的埃文一佐哈尔Even-Zohar)及图里(Toury)等。他们分别代表当代西方译论界内几股不可忽视的热潮。
作者介绍:
陈德鸿,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岭南大学翻译系副教授,二十余篇论文散见于《哈佛东方研究学报》、Babel等刊物。
‘贰’ 《当代翻译理论》 中文版
当代翻译理论 根茨勒(Gentzler,E.) - 蔚蓝网|蔚蓝书店 - 买书就上...当代翻译理论_根茨勒(Gentzler,E.)_上海外语教育_《当代翻译理论》(修订本)(第2版):19世纪中期以来,翻译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当代翻译理论》(修订本)(第2...
‘叁’ 刘宓庆的学术着作
他的学术专着多达数百万言,其中包括《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及其它一些着作:
《文体与翻译》(第1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现代翻译理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当代翻译理论》(台北:书林出版社,1993)
《翻译美学导论》(台北:书林出版,1995)
《文体与翻译》(台北:书林出版社,1997)
《英语翻译训练手册》(台北:书林出版,1997)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翻译教学: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翻译基础》刘宓庆、胡卫平、赵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翻译美学理论》刘宓庆,章艳:(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之一:《文体与翻译》(2007.03)
该书共七个单元,选取了新闻报刊、论述、公文、描述及叙述、科技和应用等文体进行了英汉翻译的探讨。其中,作者指出了各个文体所包含的范畴、文体特点以及汉译要点。除了第七个单元主要是论述理论之外,其他所有六个单元都有专门的翻译方法论的探讨。该书摆脱了“以实践代替一切”、“为实践而实践”的偏向,开创了重理论带实践的探索之路,并初步形成了英汉翻译应用研究的大体的教学框架,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翻译着作,对提高我国高校翻译教学水平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普及翻译知识和技能,提高翻译工作者的翻译水平和译作质量也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之二:《英汉翻译技能指引》(2006.07)
该书分八部分:第一部分“立志做个翻译大师”分析了我国翻译大师的特点,第二部分“怎样自学翻译”提出了翻译可以自学以及自学的途径,第三部分“用欣畅的汉语翻译外文——兼论翻译审美”提出了做到用“欣畅”的汉语翻译的三个原则,第四部分“译文操控的理论与实践”指出翻译培训(或自学)的中后期必须学会如何操控译文,第五部分“启发性点评练习”指出了目前我国翻译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一些实例做出了点评,第六部分“英汉翻译顺译练习”进一步阐发了作者翻译研究方法论的思想,指出顺译就是“顺着原文的语序翻译”,第七部分“英汉翻译分项单句练习”和第八部分“文体篇章练习”为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翻译练习。该书实用性极强,是一本学翻译的必读书。
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之三:《新编当代翻译理论》(2005.11)
该书是一本适于通用的翻译理论引论,更多着眼于翻译的共性,同时也提纲挈领地触及中国翻译理论的特性。该书由其前身《当代翻译理论》改写儿成,着重加强了在作者看来属于当代翻译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一、文化战略考量:当代中国最基本的翻译思想;二、翻译学意义理论的核心:把握“交流中的意义”;三、翻译理解理论要旨;四、作为重要的中国译论特色之一的翻译美学;五、中国翻译理论对策论核心思想:“功能带偿”;六、译文操控的取向理论;七、翻译学宏观架构和整体性整合研究的重要意义。
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之四:《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2006.04)
该书以汉语为本位的,遵循“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原则,采取“相对可比”的态度,研究非常系统、描写非常细致。第一章探讨汉英对比研究方法论与翻译问题,第二章为汉英语法特征比较,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探讨了汉英主语、谓语和宾语之间的差异以及进行双语转换的问题。第六章是汉英短语比较。第七章对汉英句子基本特征、现代汉语基本句型进行了分析,并参照汉语句型探讨了汉英句型的对应问题。第八章是汉英语段比较,探讨汉译英中的句子组织问题。第九章语序问题;第十章被动语态。第十一章汉英时、体差异,解决翻译的时体转换问题。第十二章探讨汉英“虚拟”表示法差异。第十三章为汉英表现法比较。第十四章、第十五章为汉英词的比较与翻译,从词语结构与语义的关系来分析。第十六章为汉英思维方式比较,重点考察了支配表现法的深层因素: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
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之五:《翻译美学导论》(修订本)(2005.08)
该书大力阐述了中华文化(侧重论述中译英)和中国美学思想。作者认为,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而翻译与美学的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中国人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一点上有别于西方。该书的宗旨在于让学者知道:汉语是一种很感性的语言:感性强调经验、强调经验提升,学一些不着边际的理论是没有用的。是一本好的翻译美学教材或参考书。
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之六:《翻译与语言哲学》(修订本)(2007.03)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科学地根据西方语言哲学意义观对翻译意义理论等重要翻译课题的研究专着。作者从译学的本位出发借鉴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翻译,对西方语言哲学进行了细致地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方法论、翻译理论的哲学视角、翻译的价值论等问题,其中重点审视了翻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翻译的意义理论、翻译思维、语言价值观和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等问题,构建了翻译学的意义理论框架,提出了“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翻译研究指导准则、新的翻译观、翻译批评的基本原则以及翻译研究科学化的具体任务。
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之七:《文化翻译论纲》(修订本)(2007.03)
文化翻译是刘宓庆翻译思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属于其翻译学构架中价值论的研究范畴。作者对文化翻译系统和科学的探讨还表现在:宏观上,探讨了文化翻译理论的四大课题:语义的文化诠释、文本的文化解读、文化翻译表现论、翻译与文化心理探索等;微观上,对文化意义进行了层次性的分级,结合语言对语言文化异质性进行了探源,探讨了文化意义的获得形式。该书共分八章,包括翻译学视角中的文化、语言中的文化信息、文化翻译观念探新、文化与意义、语义的文化诠释、文本的文化解读、翻译与文化心理探索、文化翻译的表现论。该书的一独特之处作者对文化翻译研究的探讨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
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之八:《翻译教学:理论与实务》(2007.03)
该书不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都始终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第一章“翻译与翻译教学”提出了翻译教学的基本原则、翻译教学思想、翻译教学的任务;第二章“翻译实务教学”从“作为基本功训练组成部分的翻译教学”和“作为专业技能训练的翻译教学”的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两个方面翻译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第三章“翻译理论教学:初级阶段”提出了翻译理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课题;第四章“翻译理论教学:中级阶段”提出了翻译学学科架构,并对文化翻译和翻译与审美进行了探讨;第五章“翻译理论教学:高级阶段”则从传统译论、释义学、符号学、传播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教学进行了阐述。
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之九:《口笔译理论研究》(2006.01)
该书的口译理论其建构和拓展主要借助于维根斯坦的语言观(即“语言游戏”论)和理论思想,以及语用学、传播学、符号学和认知科学的新发展,着眼于强化口译跨语言文化的社会传播功能。该书按照“特征描写—机制描写—实施描写—效果描写”的程序模式展开对口译理论的探讨,集中于话语结构、话语意义、话语效果和话语机制四个核心问题,采取了一种有合有分的叙述、阐发方式。该书为翻译研究,特别是口译研究开拓了新路,即翻译研究的多维化、整体化格局,正如作者写的:“20世纪的科技发展使人们看到了前所未有广阔视野。研究的跨学科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尤其是翻译学这类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我们必须十分关注以整体观来对它加以关照,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科视角对它的审视。开放性应是21世纪翻译研究的重要特色。”
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之十:《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2005.11)
该书共分14章,第1章为“从不要误会严复谈起——兼论翻译思想研究”,第2章为“论中国翻译传统”,第3章为“论中国翻译理论的特色”,第4、5、6章为“翻译学呼唤新的传统观:翻译学与墨家思想;反思·超越·重构:“还形式以生命”,第7章为“西方当代译论的三个源头”,第8章为“西方当代翻译思想及流派述略”,第9章为“论西方当代译论的局限性”,第10章为“维根斯坦的意义观与翻译研究”,第11章为“翻译是一种‘语言游戏’”,第12章为“本杰明(本雅明)翻译观试析”,第13章为“论翻译的原创性”,第14章为“翻译是对原语的超越”。对中西翻译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刘宓庆翻译论着全集之十一:《刘宓庆翻译散论》(王建国编,2006.07)
该书包括刘宓庆先生未发表过、最新的论文和各个时期一些学者对刘宓庆先生的翻译思想有较为相关论述的论文。书中作者回顾了他的四十年学术人生,其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对传统的研究,即80年代以前,强调传统译论,对文本重视不够。第二阶段,80年代以后主要关注文本研究,但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取向;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研究维根斯坦,开始了以功能主义为取向的译学研究。第三阶段,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以功能主义为主兼顾结构主义的综合取向。这个时期的思想发展突出表现在:意义观的大改进,形式观的大改进和对策论核心思想的推进。
刘宓庆先生在《翻译论着全集》中探讨了现当代译学几乎所有的理论问题,其中有些着作更是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扛鼎之作。刘宓庆前期的学说建立在传统译论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后期的理论观以维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导向,具有超前性,在国际上很受学术界的重视。可以说,他的翻译理论提高了我国的译论在世界上的地位,因为即便在翻译研究极发达的西方也几乎没有人构建出如此完整、如此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
‘肆’ 郭建中的《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哪一年在哪出版的
出版时间是2000-06-30;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是“外国翻译理论研究丛书”之一,在对当代美国翻译理论研究成果全面把握与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多元的翻译理论研究分流派进行了重点评价,并将其置于国际译论研究的大背景下进行对照与比较,从阐释学、语言学、符号学、新批评和结论主义等理论视角对当代美国翻译研究的理论化与系统化过程加以剖析,该书还辟一章,对旅美中国学者对美国议论研究的主要贡献作了介绍与分析。全书资料翔实丰富,视野开阔,评价客观,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伍’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vU4tXWFyg1eVHv1HhPTyIw
‘陆’ 求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pdf
‘柒’ 北外翻译方向考研参考书目
北外的翻译方向有两个专业:英语翻译硕士(英语学院的笔译方向和高翻学院的口译方向)和翻译理论与实践(北外内部叫翻译学)。参考书可以看(但有人指导下做系统地翻译训练更重要):
1、Bassnett, Susan.《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外教社.2004.
2、Gentzler, Edwin.《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修订本)》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外教社 2004
3、马会娟、苗菊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外研社. 2009
4《中式英语之鉴》Joan Pinkham 、姜桂华着,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欲购此书,可向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社邮购部汇款邮购。电话:88819928/29
5、《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庄绎传着, 2002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叶子南着, 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7、《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罗进德主编,2004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需要帮助可联系我们。
‘捌’ 请介绍几本经典的英文翻译理论方面的
1.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作者: 冯庆华编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简介: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在借鉴当前国内外翻译理论、总结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完成,较完美地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一部非常实用的翻译教科书。本书自出版发行以来,已连续重印六次,深受广大英语学习者好评。根据广大读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者对原教材进行较大篇幅的增订,以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以往的翻译教材大都单一地从一个侧面来展开讨论,而本书则从语言、文体、修辞这三个方面立体地讨论翻译的方法; ★以往的翻译教材一般把翻译实践部分安排在全书的附录中,而这本书把翻译练习部分提到与翻译理论部分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安排; ★本书在实践篇精心安排了新颖而又富有实效的多种译本比较、译者风格研究、比较文学语翻译、回译与翻译以及文体语翻译等翻译欣赏与实践的方法; ★附录包括《红楼梦》、《邓小平文选》中英文目录以及课堂学习和翻译自学的推荐书目,对大学师生和翻译自学者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英汉翻译教程
作者: 张培基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简介: 本书系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学院编写的我国高等院校通用翻译教材,可供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使用,也可供业余翻译爱好者参考之用。书中所涉及的英译汉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也基本上适用于汉译英。 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大量译例,介绍了英语汉译的一系列常用方法和技巧。 全书共分六章。各章节后配有单句练习,书后又附有大量短文翻译作业材料
3.当代翻译理论(第2版修订本)/国外翻译研究丛书
简介: 19世纪中期以来,翻译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翻译理论进行了剔抉爬梳,详细研究并介绍了几个主要翻译流派--北美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的主要观点。这些理论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直到今天都一直有着广泛的影响。作者在本书中探讨了各个流派的长处以及弱点,研究了各个不同学派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了翻译理论对当今文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对当今主要翻译理论所作的各种假设提出了质疑。 本书第二版更新了各学派的观点,增添了最新的研究结果
4.英作者: 吴钟明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简介:
目前不仅是同声传译,国内经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可以说是全线告急。而这些会议口译、商务口译、专业笔译、法庭口译等都会用到笔记法。本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要而编写的。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介绍口译笔记法的理论知识、实践技巧和大量的范例和练习,让学生和从业人员学习并掌握口译笔记法,从而快速提高口译的水平和能力。...
5.60翻译新究/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
作者: 思果着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简介:
本书是“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之一,是思果先生继《翻译研究》后十年翻译教学、翻译研究的结晶。全书为两个部分,以新颖的观点介绍了翻译中的一些新理论,内容涉及语法、地区域差异、词义等。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6.英汉法律翻译教程
作者: 孙万彪编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简介: 本书为经济、法律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及有志于从事法律翻译的人士提供极为实用的学习资料,填补了?谐∩贤�嘟滩牡目瞻住? 本书所选英文材料皆取自实际合同,共分15个单元。每单元包括翻译练习及参考译文、注解、补充练习及翻译技巧,从实战到理论逐一详尽论述,帮助读者更为牢固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翻译的技巧和精髓。书后还附有“词汇表”,列出各单元所涉及的常用法律经济词汇供读者参考。
7.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作者: 陈宏薇 李亚丹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简介:
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汉译英基础理论、讲解汉译英方法的教科书,是编者集多年翻译研究的心得与丰富的翻译教学经验,针对中国人学习汉译英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编写的。本书有两在突出特点:新颖、实用。
8.余光中谈翻译/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
作者: 余光中着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简介:
面对着我国又一次兴起的翻译高潮,铭记着翻译事业的崇高使命和我们对翻译界朋友的责任,我们在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的基础上,郑重推出这套“翻译与实务全书”。我们的想法是:加强策划,体现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翻译和新任务和新特点,继续及时反映译学研究、文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最新发展趋势,同时更多地关注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等领域的实务,加强针对性,提高实用性,外译中与中译外并重。我们寄诚挚期望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希望朋友们帮助我们实现初衷,继续有所奉献于我国新时期的翻译事业。
我自己是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的,这几本我都看过,其余的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