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规划快题设计作品集》 与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方法与表现》这两本书 哪本好呢
看你要干什么,两本书的针对点不同。
《规划快题设计作品集》是一些已经完成的范例资料,《城市规划快题设计方法与表现》则是教学。
⑵ 跪求城市规划3小时快题设计真题啊~~~
一、城市的定义:是非农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的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住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二、城市化: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城市化水平,指城镇长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的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农业人口的减少产生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业人口的剩余也称为城市化的推动力。三、《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四、吴国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主持建造了阖闾城。五、战国管子: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意义: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建立起来了,其影响极为深远。六、商君书中论述了都邑道路,农田分配及山陵丘谷之间比例的合理分配问题,分析了粮食供给,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七、三国曹魏邺城的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改进了汉长安布局松散,宫城与坊里混杂的状况。邺城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分级明确。邺城的规划布局对以后的隋唐长安城的规划,以及对以后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八、金陵是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与自然结合理念思想综合的典范。九、隋初建造的大兴城汲取了曹魏邺城的经验并有所发展。除了城市空间规划的严谨外,还规划了城市建设的时序:先建城墙,后辟干道,再造居民区的坊里。隋唐长安城是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的。十、希波丹姆模式:这种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这一模式在希波丹姆规划的米列都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十一、营寨城有一定的规划模式,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通向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南北街称cardos,东西道路称decamanus,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十二、田园城市(图)理论:1、内容:(1)概念-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2)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3)田园城市布局为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设,环形林阴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2、 意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基本确定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体系和规划理念,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其所运用的对大城市进行疏解的方法,则通过“卫星城镇”、“新城理论”和“有机疏散”等实践活动得到了全面的推广, 对现代的城市规划理论颇有影响。 在近代和现代的一些重要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田园城市”理论是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里程碑。十三、卫星城发展进程及其特点: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第三代卫星城实质上是独立的新城。代表: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米尔顿凯恩斯。特点是城市规模比第一、二代卫星城扩大,并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设施。规划的特点是城镇具有多种就业机会,社会就业平衡,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规划方案具有灵活性和经济性。十四、《雅典宪章》大纲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宪章认为:1、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2、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3、新建居住区要多留空地,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4、应从整个道路系统入手规划交通,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要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最为突出的内容就是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而且对以后的城市规划的发展影响也最为深远。功能分区在当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它主要针对当时大多数城市无计划、无秩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和居住混杂导致的严重的卫生问题、交通问题和居住环境问题等,而功能分区方法的使用确实可以起到缓解和改善这些问题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过程来看,《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功能分区也是一种革命。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突破了过去城市规划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了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十五、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比较:(1)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 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2)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 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 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十六、邻里单位: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在“邻里单位”的基础上发展为“小区规划”的理论。邻里单位规划的基本原则是:①为使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以小学的合理规模来计算和控制。②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需要,邻里单位内配置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中心。商业中心一般设在邻里单位外围交通方便的地方。③道路系统应保证邻里单位内交通畅通和便捷,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以保证居住区的安全和宁静。④居住房屋的布局应有最佳朝向和合理间距。十七、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为达到城市发展目标而对城市建设进行的安排,基本按照由抽象到具体,从发展战略到操作管理的层次决策原则进行。十八、城市规划一般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1、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这一战略必须建立在市民参与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属于这一层面。2、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我国的详细规划属于这一层面的工作。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种类型。十九、城市规划工作各个阶段:1、城市规划纲要。2、城市总体规划。3、分区规划。4、详细规划。5、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6、城市规划的审批。二十、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二十一、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自然环境条件分析主要包括地质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等几个方面。二十二、地质条件:1、地基。全面了解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种地基的承载能力,对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和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合理布置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都十分重要。2、滑坡与崩塌。是一种物理地质现象。滑坡成因:由于斜坡在风化、地表水或地下水、人为的原因,特别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斜坡上的土、石向下滑动面向下滑动。常发生在丘陵或山区。不稳定的坡体本身,或处于滑坡体下滑方向的地段,都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崩塌成因:岩层或土层的层面对山坡稳定造成的影响。裂隙发育且节理面顺向崩塌方向极易发生崩落,尤其是因过份人工开挖,导致坡体失去稳定而崩塌。3、冲沟。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 不利:切割用地,使其支离破碎,对土地使用造成不利;尤其在冲沟的发育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更个建设带来困难。规划前应弄清冲沟的分布、坡度、活动状况,以及冲沟的发育条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对地表水进行导流或通过绿化工程防止水土流失。4、地震。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大多由地壳断裂构造运动引起的。在有活动断裂带的地区,最易发生地震,在断裂带的弯曲突出处和断裂带的交叉的地方往往是震中所在。避免在强震区建设城市。在震区建设城市时,要制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并且考虑震后疏散救灾等问题。建筑不宜连成片。地震断裂带上一般可以绿化,不进行建设,同时也不能布置主要的交通干道,城市上游不能修建水库,以免地震损害水库,洪水下泄危机城市。5、矿藏。二十二、气候条件1、风象:地面大气的水平移动,由风向和风速两个量表示。风向:风吹来的方向。特征指标:风向频率。 风向频率一般是分8个或16个罗盘方位观测,累积某一时期内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发生的次数占该时期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平均风速是按每个风向的风速累计平均值来表示的。风玫瑰图——根据城市多年风向观测记录汇总所绘制的风向频率图和平均风速图,又称为风玫瑰图。风玫瑰图是研究城市布局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为了减轻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对生活居住区的危害,通常把工业区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位;应同时考虑最小风频风向、静风频率、各盛行风向的季节变换及风速关系。如:1、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方向风频最小,或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的转换夹角大于90度,则工业用地应放在最小风频之上风位,居住区位于其下风位。2、当全年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避免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任何一个盛行风向的上风方向,工业区和居住区可以分别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风速与污染的危害关系一般是反比关系,即风速越大,污染物越容易扩散,从而降低了污染物浓度。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不但要考虑城市盛行风向的影响,还要注意当地静风的频率。城市用地布局在绿地安排和道路系统规划中也应考虑自然通风的要求:大面积绿地安排成楔状插入城市,可以引导风向;道路系统的走向可与冬季盛行风向成一定角度,以减轻寒风对城市的侵袭。另外,对城市局部地段在温差热力作用下产生的小范围空气环流也应考虑,处理得当有利于该地段的自然通风。如在山地背风面,由于会产生机械性涡流,布置于此的建筑有利于通风,但其上风向若为污染源时,也会因此而加剧污染。2、温度: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1、城市所在地区的日温差或年温差较大时,会给建筑工程的设施和施工带来影响。2、在工业配置时,需根据气温条件,考虑工业工艺的适应性与经济性问题。3、在生活居住方面,则应根据气温状况考虑生活居住区的降温或采暖设备的设置问题。在日温差较大的地区,容易出现逆温层现象,在静风和谷地地区,由于山坡气流的下沉,更加剧这一现象,这时城市上空大气比较稳定,有害的烟气滞留或扩散缓慢,加剧污染。城市中由于建筑密集,硬地过多,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大量热量,往往出现市区气温高于郊外的现象——热岛效应。在规划布局时,可以增设大面积水体和绿地,加强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从而减少热岛效应。二十三、城市用地评定的分类: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规定,一般将之分成三类: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现代工程技术几无绝对难以修建的用地,所谓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是指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这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二十四、城市用地分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记有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二十五、公共设施分布规划要考虑的问题1、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地配置。2、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3、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4、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5、公共设施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6、公共设施的分布要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7、公共设施的布置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二十六、城市性质的含义: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二十七、城市的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界定。城市人口变化:1、自然增长。2、机械增长。二十八、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4、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5、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二十九、我国城市的道路三级划分:1、主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30到45米。2、次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25到40米。3、支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为12到15米。三十、城市道路常见的几种断面形式有:1、单路幅,俗称“一块板”断面,所有车辆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2、双幅路,俗称“两块板”断面。由中间一条分隔带将行车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仍为混合行驶。3、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有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部分。中间机动车道,两旁为非机动车道。4、四幅路,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将中间机动车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三十一、停车场规模:规划城市公共停车场总面积:F=A×n×aF—全市停车场所需总面积 A—城市规划期末汽车总数 n—使用停车场的汽车百分数 a—每辆汽车所占用的面积停车场用地估算每辆汽车用地面积:小汽车30-50平方米,大型车辆70-100平方米,自行车1.5-1.8平方米。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人口每人0.8-1.0平方米计算,机动车场地80-90%,自行车场地10%-20%。三十二、停车场的分布:城市外围靠近城市对外道路的出入口附近,占城市全部停车位的5%-10%。市中心和分区中心地区的停车位数应占全部停车位的50%-70%。三十三、停车场的服务半径: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大于200米,一般地区不大于300米。自行车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半径一般50-100米,不得大于200米。三十四、停车场的位置选择:1、对外交通设施附近。2、大量人流汇集的文化生活设施附近。3、一般中小型停车场的位置可在其所在服务的地区内选择。4、自行车公共停车场,在公共建筑的前面,后退道路红线的空余地段。三十五、航空港净空限制:机场净空限制规定是由净空空间的临界部位处建立的一些假想面组成。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为5到7千米。如果跑道中心通过城市,则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至少应在15千米以上。三十六:航空港噪声干扰影响:城市建设地区应尽量避免布置在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居住区边缘与跑道侧面的距离最好在5千米以上。在特殊情况下,跑道轴线不得不穿越居住区时,不论航空港的等级如何,居住区边缘与跑道近端的距离均不得小于30千米。三十七:航空港位置:机场的位置以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向两侧为宜,即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宜于城市市区平行或与城市边缘相切,而不宜穿过城市市区。三十八、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居住用地因城市的规模、自然条件、居住生活方式以及建筑水平等差别而有不同 的组成形态,可以概括为四类:1、住宅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3、道路用地,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上两项内道路的路面以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等。4、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等。三十九、西萨佩里的邻里关系的六条基本原则: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的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单位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 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亩。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四十、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1、 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限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线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5000到10000人,用地10到20h平方米。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住宅组团,住宅组团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一般为300到800户,1000到3000人。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四十一、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1、行列布置,特点:能使绝大多数居室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各地广泛采用,但处理不好会造成单调、呆板的感觉,容易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2、周边式布置,特点:形成较封闭的院落空间,便于组织公共绿化休息园地,对于寒冷及多风沙地区,可阻挡风沙及减少院内积雪。还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但有一部分的朝向较差,不适用于湿热地区及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3、混合式布置,是以上两种的结合,最常见的往往以行列式为主,以少量住宅或公共建筑沿道路或院落周边布置,以形成半开敞式院落。4、自由式布置。四十二、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1、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2、成街成坊组合方式。3、整体式组合方式。四十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个方面。其计算方法有千人指标、千户指标、和民用建筑综合指标。我国沿用的是千人指标,即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四十四、中小学的规划布置:一般小学的服务半径为500m左右;中学为1000m左右。地段选择,一般应设在居住区或小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不宜在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或铁路干线附近布置,以免噪声干扰,但同时也要注意学校本身对居民的干扰,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与其他一些不怕吵闹的公共服务设施相邻布置。四十五、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1、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 20到30米,车行道不应小于9 米,如需通行公共交通时,应增至10到14米,人行道宽度为2到4米不等。2、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到14米,车行道一般为6到8米,人行道宽1.5到2米。3、住宅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交通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到6米。4、宅前小路,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不小于2.6m。四十六、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居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居民住区服务。居住区道路系统应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分级。为了保证居住区内居民的安全和安宁,不应有过境交通穿越居住区,特别是居住小区。不宜有过多的车道出口通向城市交通干道。出口间距应不小于150米,也可用平行于城市交通干道的地方性通道来解决居住区通向城市交通干道出口过多的矛盾。2、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住宅与最近的公共交通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米。3、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尽可能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雨水排除。在南方多河地区,道路宜与河流平等布置,以减少桥梁和涵洞的投资。在丘陵地区则应尽可能少挖少填,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以节约投资。4、在进行旧居住区改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5、车行道一般应通至住宅建筑的入口处,建筑物外墙面与人行道边缘的距离应不小1.5 米,与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米。6、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端处应能便于回车。7、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150米左右应设置车辆互让处。8、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9、道路的线型、断面等应与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地结合。10、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
⑶ 求郑大城市规划专业考研快题参考书
这几本是非常经典的,讲的也全,可以参考下
《同济大学理想空间-规划快题设计作品集》
《快速规划设计100例》2010年10月,权亚玲、张倩、黎志涛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与表现(第2版)杨俊宴、谭瑛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9出版)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方法与表现(第2版)》于一凡、周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1出版)
《城市规划快速设计与表现第2版》夏鹏中国电力出版社
虽然有这么多参考书,但是还需要不断练习,光看书意义不大,如果觉得快题难度大的话,还可以报班,郑州当地推荐四方手绘。
欢迎追问请采纳
⑷ 怎么样可以学好城市规划快题设计
给你推荐几本快题书。。。。多看方案多积累素材,然后临摹加自己画,慢慢提高,一定会达标的。。。
《同济大学理想空间-规划快题设计作品集》
《快速规划设计100例》2010年10月,权亚玲、张倩、黎志涛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与表现(第2版)杨俊宴、谭瑛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09出版)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方法与表现(第2版)》于一凡、周俭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01出版)
《城市规划快速设计与表现第2版》 夏鹏 中国电力出版社
希望对你有帮助哦。。。祝你梦想成真,考研成功......给些分哦......
⑸ 城市规划考研快题设计
《500个规划平面图 规划考研快题必备素材 高清大图 最新最全》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7zJhHMyb9IfHQQu5vzm_aw
500个规划平面图 规划考研快题必备素材 高清大图 最新最全|E 500个规划平面图 规划考研不得不看|D 500个规划平面图 规划考研不得不看|C 500个规划平面图 规划考研不得不看|B 500个规划平面图 规划考研不得不看|A 500个规划平面图 规划考研不得不看|无锡天鹅湖.jpg|维多利华庭—上海.jpg|天津静海东方商业街.jpg|[ATKINS]常州火车站周边地块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105页)0024.jpg|zp (51).jpg|zp (50).jpg|zp (49).jpg|zp (48).jpg|zp (47).jpg
⑹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 作者是李浩,跪求,亲们,谢谢啦
你好 ,你是要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昊老师出的《城市规划快题考试手册》吧,给你个卓越网的连接,6.8折挺便宜
http://www.amazon.cn/%E5%9F%8E%E5%B8%82%E8%A7%84%E5%88%92%E5%BF%AB%E9%A2%98%E8%80%83%E8%AF%95%E6%89%8B%E5%86%8C-%E6%9D%8E%E6%98%8A/dp/B004I1JR1A/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24152242&sr=1-1
⑺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书籍!!!
快题设计的书籍并不是很多,可以去建筑书店看看,随便买本就行,要想搞好快题,有美术底子最好了,然后多练练快速方案构思,甚至是背几个方案,然后考试时套用就可以,所以最关键还是美术的修养。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会说他不看中图面效果,但是那都是假话!
规划的快题设计马克笔加彩铅就可以了,纸用一般绘图纸或者是硫酸纸就行。至于水彩,效果虽好看,但太浪费时间,而且搞不好画废了,那就完了~~~~~
有需要可进一步探讨
⑻ 对城市规划的6小时快题设计有什么好的建议
时间控制:总计6小时,完成全部要求图纸,切忌少项,务必保证总图质量。 其中,构思草图1小时,总图绘制3小时,配套分析图及指标说明(3张)1小时,透视图1小时。若规划区范围较大,可能没有透视图要求,时间匀给总图。
审题:题中给出的周边环境,应注意并加以利用。
周边建设及设施:商业区、交通站点、小学、居住区等。
周边景观:公园、山、水,务必加以利用,景观轴线、视廊等联系。规划河景住宅,滨水休闲娱乐等。引水注意题目所给地区,北方少做水景。
特殊: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注意保护范围、高度控制,周边建筑形式要协调(如坡屋顶)。变电站、公交总站、垃圾处理等注意防护范围距离。
设计
布局原则:基本原则参见规划原理。方案务必合理,无硬伤,不必过多追求精彩,亮点有一个即可。多个地块规划结构应注意整体性,道路相联系,绿地廊道联系。分析题目所给的大概建设规模进行布局。
道路:城市道路中心线、红线必画!地块内道路及入口相互衔接,避免过多错口。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布局套路学几套,省构思时间。建筑必须注意尺度感!注意建筑退红线要求。沿街建筑保证立面连续性。转角或重点区域可特殊处理。
居住区:注意日照间距,减少东西向住宅。住宅不用太多细节,可稍有凹凸,表达单元及楼梯间即可,尽量不超过4个单元,北面尽量平整,方便画阴影。规划范围较大时,宅前路不用画,表达宅前绿地即可。
⑼ 关于城市规划快题设计
一般指建筑面积,但在快题里主要在用地面积配比上进行把握,不必太过在乎配比问题,大体差不多就可以了。如果说“户型中”的话,是指户型配比,即两室户、三室户等,快题里面哪有时间考虑这些问题,尽是扯淡,且不用管他。
⑽ 关于城市规划考研的快题设计
8小时快题设计```
出一个题目叫你设计``
比如一个商业街区``
你的图纸内容要求
一般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分析图,效果图,设计说明
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作业
参考一下图纸上都要画些什么``
大致就清楚了``
考试的时候会给具体要求的``
不过这样你也清楚要你画些什么了``
城规比较注重平面图的规划布局```
你赶快去看一些建成方案的书``
研究下方案的合理性``
多看看不同题目的``
找出不错的方案在快题中套用一下是最快最好的方法``
手绘也是重要的``
不过成规老师更注重方案的合理性
把方案做好同时练习一下把图怎么画的清爽一些就可以了``
不用做的太花``毕竟是快题设计``方案比较重要``
可以去书店看一本叫《赏·析》的书
里面有很多很好的方案,也都是手绘的效果。
可以好好参考一下``
至于手绘,不是一时可以练好的``
虽然手绘很重要`
但是也是有方法去协调的``
快题设计对时间有要求``
要注意方案的整体性``
抓好你的方案``
手绘清爽表达好你的思想就可以了
不必做的标新立异,太炫``
(其实一般城规学生的手绘也还好,没有太怎么样,所以不必紧张)
这样反而不好``
城规老师喜欢有内容的东西``
PS:笔记我有``
不过你现在要不知道是要做什么``
复印给你也挺麻烦的
现在时间也有限了````
好好准备快题比较重要 。。
希望你可以成功
加油^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