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国手之当湖十局。范西屏 施襄夏 他俩认为谁更厉害呢 有没有明白的人讲解下 范西屏是不是。中
当湖十局的结局是双方各胜五局,范西屏执黑四局,施襄夏执黑六局。其实影片的结局无所谓谁是天下第一,或者谁赢谁输,因为两人心心相惜,棋逢对手,岂不快哉?
范西屏是和施襄夏,程兰如,梁魏今并列的清代围棋四大家,不过不一定算是中国四大棋圣之首,因为黄龙士,施襄夏等都是很厉害的高手,中国近代还有吴清源这样的大师。
2. 当湖十局的结果
第一局:白方:施襄夏;黑方:范西屏;共260手,黑胜七子。 (范西屏胜)
第二局:白方:范西屏;黑方:施襄夏;共290手,黑中盘胜。(施襄夏胜)
第三局:白方:施襄夏;黑方:范西屏;共232手,黑胜十四子。 (范西屏胜)
第四局:白方:施襄夏;黑方:范西屏;共270手,白胜七子半。 (施襄夏胜)
第五局:白方:范西屏;黑方:施襄夏;共287手,白胜十四子半。(范西屏胜)
第六局:白方:范西屏;黑方:施襄夏;共274手,黑胜九子半。 (施襄夏胜)
第七局:白方:范西屏;黑方:施襄夏;共298手,白胜二子半。 (范西屏胜)
第八局:白方:范西屏;黑方:施襄夏;共223手,白胜六子半。 (范西屏胜)
第九局:白方:施襄夏;黑方:范西屏;共251手,白胜四子半。 (施襄夏胜)
第十局:白方:范西屏;黑方:施襄夏;共341手,黑胜二子半。 (施襄夏胜)
胜负
其中范西屏执黑四局,施襄夏执黑六局。
黑白各胜五局。
3. 大国手之当湖十局的剧情简介
施襄夏因父亲病故,离职丁忧, 干隆下江南巡视,理亲王等皇子谋反。派人联络施襄夏,要他刺探皇上行踪,施襄夏拒绝。多疑的干隆认为施襄夏有重大嫌疑。施襄夏怕引火烧身,逃到儿时的老师家,相遇范西屏。在老师劝说下,俩人深思后,决定比赛。
消息轰动江南,干隆暂缓缉拿施襄夏,他要看这场世纪大战。当湖,俩人竭尽全力进行比赛。比赛中,他们想到各自的坎坷经历,以及学棋的艰辛。谋反阴谋败露,官员们要抓施襄夏,被干隆阻止。范西屏得知险情,要施襄夏逃走。施襄夏拒绝,认为这场棋,比生命更重要。俩人下了十局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棋,结局五比五。缉拿施襄夏的官差赶来,看到是精疲力竭的俩人。这十局棋,被公认为棋谱中的精品,流传至今。
4. 当湖十局到底是谁赢了
原来你是个外行啊,怪不得。去看看刘世振跟李家庆一起讲解当湖十局的视频吧。再想想看为啥一个刘这个职业高手要尊称李这个业余高手为老师。 查看原帖>>
5. 当湖十局施襄夏累吐血了吗
当湖十局施襄夏累吐血了。原因是:两人对齐十局胜负未分,于是施襄夏累到吐血。当湖又名拓湖,即浙江平湖别称。干隆四年(1739),平湖县世家张永年延聘范、施到家教棋。本年范、施曾应主人的请求,进行十局对抗比赛,这就是”当湖十局”的由来。
6. 当湖十局的考证
当湖又名拓湖,即浙江平湖别称。干隆四年(1739),平湖县世家张永年延聘范、施到家教棋。永年字丹久,家中五世善弈,永年及其子孝坡、香谷皆能文工弈,有“拓湖三张”之称。后来曾将范、施授子谱选录二十八局,辑为《三张弈谱》行世。本年范、施曾应主人的请求,进行十局对抗比赛,这就是”当湖十局”的由来。然而“当湖十局”不见《三张弈谱》收录,甚至序文也求曾道及,今人不免奇怪。直到同治年间,永年玄孙张金圻有《坐隐居谈弈理诗刊七古一篇,才提到此事。诗刊中有云: 干隆之季施范鸣,条理始终集大成。地灵人杰主宗盟,神乎技矣四筵尺。瞬息万变斗机巧,疾逾鹰眼健鹰爪。以征解征洵厅观,借劫酿劫谁分晓。三江两浙数十州,大开旗鼓东南陬。当湖客舍十三局,旁观当作传灯录。念我先人雅好棋,棋中授受见而知。 诗中叙述渊洙,出自家乘,当可作为信史。由此可知,范、施两雄实在当湖对弈十三局。目今传世之“当湖十局”,西屏执白先行六局,似于理不合,想必后人辑谱时有所遗漏而致。
7. 围棋云子以及当湖十局问题
这个问题我记得已回复过了,而且很清楚,怎么又出来了?
1、云子专指云南围棋厂出品的围棋子,又有老云子与新云子之分。其中老云子是云南围棋厂独有工艺。而云扁指的是保山永子,属于较高端的棋子,如果和优品的老云子相比较的话,价格过高,只适合送礼或高端人士使用。永子比云子稍微结实,因为采用的材料略有不同。若都以一级品论的话,一副永子连盒,可以买二十副老云子连盒。
2、关于当湖十局,因为古棋是不贴目的,围棋361个交叉点,双方只要181就获胜,即赢半子,古代只数子,不数目。
当湖十局中的第四五六、八九十局,都存在有半个子的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