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钦定协纪辨方书的介绍
《协纪辨方书》系中国古代择吉典籍中集大成之着作。清干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允禄、梅毂成、何国栋等三、四十人奉敕编撰,干隆亲制序文。序文中说:“大协纪辨方者、敬天之纪 、敬地之方也。”又称:“举大事、动大众,协乎五绀:辨乎五方、以顺天地之性”等等。
⑵ 协纪辨方书的御定协纪辨方书序
粤昔帝尧命羲和,敬授人时,厥民知析,因夷隩之节,后圣有作,推而弥广。至于外事用刚日,内事用柔日,此皆载之经典,百王不易者也。厥后滥觞,日以讹谬。术士以吉凶祸福之说,震惊朕师,不可方物。如褚少孙补史记所称:彼家云吉,此家云凶,彼家云小吉,此家云大凶。茫乎不知其畔岸。汉武以来,已如聚讼,而荀悦、王充辈斥为理之所无,弃而勿论者也。
虽然天以日月行四时,人奉天而时,若向明而治,向晦而息,后王君公所以奉若天道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群黎百姓所以奉若天道也。否则不能晨夜不夙则暮,诗人讥焉,人人所知也。然则举大事,动大众,协乎五纪,辨乎五方,以顺天地之性,岂无寸分节解,以推极其至精至微之理者欤。其支离蒙昧,拘牵谬悠之说,乃术士之过,而非可因噎而废食者也。
钦天监旧有选择通书,刻于康熙二十二年,其书成于星官之手,因讹袭谬见之施行,往往举矛刺盾。皇祖圣祖仁皇帝知其荒率不可以训,曾纂为(星历考原)一书刊刻颁行,而未将监本改正,盖以待夫后人。圣人之心慎而又慎如此也。以谕监臣,监臣曰:通书之谬允宜改正。朕因其请,谓及今犹有庄亲王等数人曾经皇祖指授,稍明此理,使此时不加订正,恐后此益复无可任使。爰命编辑成书,颁布天下。较之旧本谬说少除,然俗所久沿,则亦不能尽去,便民用也。命名曰(协纪辨方书)。夫协纪辨方者,敬天之纪。敬地之方也,一作止一语默,天地实式临之,况其大乎。如曰:如是则吉,如是则凶,如是则福,如是则祸,则明者所弗道也。虽然敬不敬之间,吉凶祸福随之矣。 是为序。
干隆六年十二月望日
⑶ 图解协纪辨方书—吉凶神煞+用事宜忌+择吉要法的内容简介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最庞大的一部网络丛书,由清干隆皇帝钦定纂修,从干隆三十七年(177)开始,历时10年才最终编修完成。该丛书共收录图书3503种,总计约10亿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四库全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各种学科门类的重要典籍,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
《四库全书白话图解》丛书精选《四库全书》中收录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以适应现代读者阅读需要的编辑方法,经过精心校勘、白话评注、生动图解编撰而成。本丛书既保留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的权威版本,又加注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提要;此外,还辑录了大量古代珍贵图版,并精心绘制了便于读者理解的手绘图、表格、图表等,用现代编辑手法大大增强了古代典籍的可读性,让传统经典生动易懂,同时兼具一定的文献价值、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
《四库全书》子部精要,干隆御制并作序,古代择吉术的大成之作;400余幅精美古图和手绘插图,700多个示意图表,值得收藏;古代择吉的必备典籍,古人嫁娶丧葬、动土修宅等的行动指南。
《协纪辨方书》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择吉术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将其收录于子部术数类,并由干隆皇帝亲自作序,对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图解协纪辨方书》以《四库全书》文渊阁足本36卷《协纪辨方书》为底本,对其进行了精心点校,请专家对古籍原文进行了白话释意,加入了简练的小标题,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有序。同时,本书运用大量图表、插图、图解等现代手法,对原书进行了生动阐释,使读者能够在畅快的阅读中了解择吉术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读者理解,编者将全书分为三部,本书为第二部《用事宜忌》,主要总结了各神煞的宜忌事项和各事项的宜忌神煞,古人主要依照本书内容据神行事和因事择神。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择吉年表,是研究者查找神煞的便捷工具。
当然,由于古代科学的落后和古人认识水平的局限,择吉术有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作为一种几乎是整个中华民族曾普遍有所接触的文化现象和文明遗产,它也值得我们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之泉。
⑷ 钦定协纪辨方书(套装全3册)
书的样子有什么好独特的呢(:..清1.清):..允禄1.允禄等细心的读者将会注意到,这是一本几乎每页都分成上下两栏的书,因为全书没有一页下方没有脚注!扣掉前言两页、目次页、各章标题页和各章都附的参考书目,这本两百六十七页的专书每一页下面都有脚注,而且还都不只一个,至少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事实上,根据表一的统计,各章的每页平均脚注数目不一,但最少也有三个,多的还有四个以上,全书平均则是接近四个而且很不符合一般学术专书()惯例的是,这本书的每一章后面都单独附有参考书目,由表一可见,光光参考书目就占了59页,是全书的20%篇幅,而且在章与章的书目之间根本缺乏整合,重复的项目不胜枚举不仅如此,这些在各章之间被重复征引的专书或论文,在各章第一次出现在各页下方脚注的时候,其完整的时地数据还是会再被不厌其烦地注记一次。脚注加上书目,这使得单单作者、书名、时地、页码之类的讯息就占了全书没有一半、至少也有三分之一强的页面空间。往好处想,这是种对读者极端友善的作法,因为读者几乎不论何时看到一条数据被引用,都不需要再翻查很远才能得知完整出处,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同样的出处信息,也能帮助入门的读者反复学习,有加深印象的效果。不过,万一读者不如预期的那样需要被启蒙的话,只要稍微熟悉人文社会学术状况的读者,可能不难看出,这是将原先已经的期刊论文草率集结成书的结果[9],而不是一个有计划、有效率的专书契约会产生的现象,钦定协纪辨方书是清干隆四年(1739)奉干隆旨意,由庄亲王允禄带领几十名学者和官员历时三年多编撰而成。干隆皇帝亲自作序文,并钦定书名为协纪辨方书。御制序文中说夫协纪辨方者,敬天之纪、敬地之方也。该书收于四库全书子部。 所谓纪,是指岁、月、日、星辰历数五纪。所谓方,是指东、南、西、北、中的五个方位。所谓协纪辨方,就是要协调和辨识人与天时(五纪)、地利(五方)各方面的关系,顺应天时地利,从而趋利避害、祈福禳祸。 全书共三十六卷,包括本原二卷,义例六卷,立成、宜忌、用事各一卷,公规二卷,年表六卷,月表十二卷,日表一卷,利用二卷,附录、辨讹各一卷,是一部由皇室组织编撰的全国通用的择吉教材。 分析了各朝历家论述择吉的学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世俗杂说的错谬之处一一修正,从阴阳五行、风水、星相、命理等方面,研究整理出一套选择日辰的办法,并成为人们选择黄道吉日的规范。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择吉学的集大成之作。甚至有人认为,通晓钦定协纪辨方书,就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
⑸ 钦定协纪辨方书的简介
简言之,此书系从阴阳五行、风水、星相、命理等诸方面去考察、研究并归纳整理出的一套选择日辰的办法,并成为古人选择黄道吉日的规范。古人选择黄道吉日,决定那天可以祭祀天地、临政亲民、选将拜帅、安抚边境、出师远征;或那天可以上册进表、婚丧嫁娶、开山破土、立券交易;甚至那天可以竖柱上梁、修衣缝裳、剃头理发,都要遵循此书的原则。这样作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近福远祸、趋利避害。
《协纪辨方书》之所以由干隆皇帝亲自作序,并纳入《四库全书》之中,因为此书体大思精、影响巨大、而且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实用性极强。其它择古书,诸如《增补万全玉匣记》、《择吉汇要》、《崇正辟谬》等书,仅是此书的一些支脉而已。
⑹ 协纪辨方书和象吉通书哪个功能更齐全
说起择日,不得不说一下说《协纪辨方书》这本书,它是中国古代择吉学典籍中的集大成之作,它由干隆皇帝亲自作序,并纳入《四库全书》,此书可谓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实用性极强。
注意看图中右下角的红色部分,《协纪辨方书》和《象吉通书全集》在其内可找到电子版
《协纪辨方书》,又称《钦定协纪辨方书》, 由干隆钦命允禄等人编纂而成。它体例完备,考证详细,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影响巨大,是一部集择吉之大成的着作,也是现存的最为完备的择吉着作。《协纪辨方书》共三十六卷,是现存篇幅最长的择吉通书。全书共一百多万字,每个概念几乎都对应一个图表,共有图表上千幅,可谓图文并茂。此外,书中还考证、辨析了历代择吉之法 的正误,并给出了评价,非常详备。所以说《协纪辨方书》是最完备的择吉着作。
《象吉通书全集》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象吉通书都是现代线订版,并且内容与真正的古籍象吉通书内容存在很大差异,甚至是有几卷已经丢失。世人想见其内容非常困难,《象吉通书全集》系清着名择吉、堪舆大家魏明远所着,此书和《鳌头通书全书》、《协纪协方书》统称为择古典籍中三大扛鼎之作,在皇家和民间均流传深远,影响巨大。第一次出版时,由于古版本内容残缺,整理的不太完善、深表谦意。此次中医古籍出版社根据民国上海广益书局增补象吉通书大全足本影印本重新修订、校释,形成《象吉通书(上中下最新注释)》一书,并将原书中古人抄写错误处予以改正,力争以原汁原味奉献给读者。
⑺ 协纪辨方书的介绍
《协纪辨方书》共三十六卷,为中国古代典籍中集大成之作,主要内容为择吉、选择用事之用。于清干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允禄、梅毂成、何国栋等三、四十人奉敕编撰,干隆亲制序文。 收于《四库全书》第811册(子部)。又名《钦定协纪辨方书》。其主要内容是破除术数家繁碎拘泥,附会假借之说,删除了神煞、俗论及多相矛盾之处,而以五行生克衰旺之理来谈趋吉避凶之道。 序文中说:“夫协纪辨方者、敬天之纪、敬地之方也。”又称:“举大事、动大众,协乎五纪,辨乎五方、以顺天地之性”等等。
⑻ 协纪辨方书的书籍概述
明清时代,社会上同时流行着很多选择通书。这些选择书籍成于众人之手,说法各不一样,且常有互相抵触之处,使用的人感到无所适从。康熙皇帝命大学士李光地等人于康熙五十二年编成《星历考原》六卷,对钦天监旧有选择通书进行了一次初步考订。但是,自相矛盾和不合义理的说法依然大量存在。干隆皇帝于干隆四年命令庄亲王允禄等官员率钦天监属员对选择通书进行一次全面的考订,三年之后完工。干隆将书定名为《协纪辨方书》,意为敬天之纪,敬地之方。
《协纪辨方书》是一部集选择之大成的着作,全书共计三十六卷。第一、二卷为本原。主要介绍河图、洛书、八卦、天干地支、五行、纳音、纳甲等有关选择术的基本原理。第三卷至第八卷为义例。主要介绍各种神煞的起例即运行规律。第九卷为立成。即将义例所叙各神煞的运行规律列成表格,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查阅。第十卷为宜忌。分别注明各神煞所值日宜做的事和忌做的事。第十一卷为用事。以行事为线索,分别叙述某事宜于哪些神煞值日做,某事不宜于哪些神煞值日做。第十二、十三卷为公规。叙述节气、昼夜日刻、天象、各种祭典。第十四卷至第十九卷为年表。按六十甲子依次叙述神煞的转换。第二十卷至第三十一卷为月表。以月为单位,分别列出十二个月中每月每日的吉神与凶神以及相应的行事宜忌。第三十二卷为日表。以日为单位,分别叙述六十甲子日的时辰定局以及贵登天门时定局和四大吉时定局。第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为利用。论述有关选择应遵循的一些主要原则,如怎样克制凶煞等。第三十五卷为附录,第三十六卷为辨讹。
在现存的各种选择通书中,《协纪辨方书》篇幅最长,体例最为严密。它将有关选择之法尽量搜集在一起,并加按语予以评价。书后专列辨讹一卷,对一些明显的附会之说加以批驳。
⑼ 四库全书术数部竟有哪些术数书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一共49卷,基本上所有的目录全在这里了,
术数类.阴阳五行之属
太乙金镜式经,遁甲演义,禽星易见
御定星历考原,钦定协纪辨方书
另外说一下图中右下角有《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PDF格式的全套电子书
术数类.相宅相墓之属
宅经,葬书,撼龙经,撼龙经_疑龙经,撼龙经_葬法倒杖,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内传,外编),灵城精义,催官篇,发微论
术数类.命书相书之属
李虚中命书,玉照定真经,星命溯源,珞琭子赋注,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三命指迷赋,星命总括,演禽通纂,星学大成
三命通会,月波洞中记,玉管照神局,太清神鉴,人伦大统赋
术数类.数学之属
太玄经,太玄本旨,元包经传,元包经传_元包数总义,潜虚,潜虚_潜虚发微论,皇极经世书
皇极经世索隐,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易通变
观物篇解,观物篇解_皇极经世解起数诀,皇极经世书解,易学,洪范皇极内篇
天原发微,天原发微_各类图,天原发微_问答节要,大衍索隐,易象图说,三易洞玑
术数类.占候之属
灵台秘苑,唐开元占经
术数类.占卜之属
灵棋经,焦氏易林,京氏易传,六壬大全,卜法详考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目录: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01.太玄经-[汉]扬雄撰、[晋]范望注》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02.太玄本旨-[明]叶子奇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03.元包经传、附元包数总义-[北周]卫元嵩等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04.潜虚、附潜虚发微论-[宋]司马光撰[宋]张敦实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05.皇极经世书-[宋]邵雍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06.皇极经世索隐-[宋]张行成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07.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宋]张行成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08.易通变-[宋]张行成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09.观物篇解、附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宋]祝泌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10.皇极经世书解-[清]王植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11.易学-[宋]王湜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12.洪范皇极内篇-[宋]蔡沉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13.天原发微、附各类图等-[宋]鲍云龙等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14.大衍索隐-[宋]丁易东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15.易象图说内篇、外篇-[元]张理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16.三易洞玑-[明]黄道周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17.灵台秘苑 -[北周]庾季才原撰、[宋]王安礼等重修》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18.唐开元占经-[唐]瞿昙悉达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19.宅经-[旧题]黄帝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20.葬书-[旧题晋]郭璞撰[元]吴澄删定》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21.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旧题唐]杨筠松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22.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旧题唐]曾文辿杨筠松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23.灵城精义-[旧题南唐]何溥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24.催官篇-[宋]赖文俊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25.发微论-[宋]蔡元定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26.灵棋经-[旧题汉]东方朔撰[明]刘基等注》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27.焦氏易林-[汉]焦赣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28.京氏易传-[汉]京房撰[吴]陆绩注》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29.六壬大全-不着撰人》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30.卜法详考-[清]胡煦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31.李虚中命书-[旧题周]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32.玉照定真经-[旧题晋]郭璞撰、张颙注》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33.星命溯源-不着撰人》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34.珞琭子赋注-[宋]释昙莹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35.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宋]徐子平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36.三命指迷赋-[旧题宋]岳珂补注》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37.星命总括-[旧题辽]耶律纯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38.演禽通纂-不着撰人》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39.星学大成-[明]万民英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40.三命通会-[明]万民英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41.月波洞中记-不着撰人》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42.玉管照神局-[旧题南唐]宋齐丘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43.太清神鉴-[旧题后周]王朴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44.人伦大统赋-[金]张行简撰[元]薛延年注》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45.太乙金镜式经-[唐]王希明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46.遁甲演义-[明]程道生撰》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48.御定星历考原-[清]李光地等奉敕编》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49.钦定协纪辨方书-[清]李光地等奉敕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