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加密过程的三个元素

加密过程的三个元素

发布时间:2022-07-24 19:35:11

A. 什么叫加密技术

以某种特殊的算法改变原有的信息数据,使得未授权的用户即使获得了已加密的信号,但因不知解密的方法,仍然无法了解信息的内容。

加密建立在对信息进行数学编码和解码的基础上。加密类型分为两种,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双方采用共同密钥,(当然这个密钥是需要对外保密的),这里讲一下非对称加密,这种加密方式存在两个密钥,密钥 -- 一种是公共密钥(正如其名,这是一个可以公开的密钥值),一种是私人密钥(对外保密)。 您发送信息给我们时,使用公共密钥加密信息。 一旦我们收到您的加密信息,我们则使用私人密钥破译信息密码(被我们的公钥加密的信息,只有我们的唯一的私钥可以解密,这样,就在技术上保证了这封信只有我们才能解读——因为别人没有我们的私钥)。 使用私人密钥加密的信息只能使用公共密钥解密(这一功能应用与数字签名领域,我的私钥加密的数据,只有我的公钥可以解读,具体内容参考数字签名的信息)反之亦然,以确保您的信息安全。

举例如下:
代码如下:

/* Secure.c

Copyright (c) 2002, 2006 by ctu_85

All Rights Reserved.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right 5

void Create();

void Load();

char secure(char);

char desecure(char);

void main()

{

int choice;

printf("Please enter your choice:\n");

printf("0:To quit;\n");

printf("1:To create a security file;\n");

printf("2:To load a security file .\n");

cir:

printf("Your choice:");

scanf("%d",&choice);

if(choice==0)

return;

if(choice==1)

{

Create();

printf("\n");

goto cir;

}

else

if(choice==2)

{

Load();

printf("\n");

goto cir;

}

else

{

printf("Invalid input!\n");

goto cir;

}

}

void Create()

{

FILE *fp;

char *p,ch,*s;

recre:

printf("Please enter the path where you wanna the file to be:");

scanf("%s",p);

if(*p<'C'||*p>'F'||*(p+1)!=':'||*(p+2)!=92||strlen(p)>30||strlen(p)<4)

{

printf("Invalid input!\n");

goto recre;

}

if((fp=fopen(p,"wb"))==NULL)

{

printf("Error!");

return;

}

an:

printf("Please set the password:");

scanf("%s",s);

if(strlen(s)>16||strlen(s)<6)

{

printf("The password is too long or too short,please reinput!\n");

goto an;

}

while(*s!='')

{

ch=*s;

ch=secure(ch);

s++;

fputc(ch,fp);

}

ch='\n';

ch=secure(ch);

fputc(ch,fp);

printf("Please enter the information,end with char '#':");

ch=getchar();

ch=getchar();

while(ch!='#')

{

ch=secure(ch);

fputc(ch,fp);

ch=getchar();

}

ch=secure(ch);

fputc(ch,fp);

fclose(fp);

}

void Load()

{

FILE *fp;

char *p,ch,*s,temp[18],pass[18],sign=secure('\n');

int i=0,t=0,lenth=0;

rece:

printf("Please enter the path where you wanna to load:");

scanf("%s",p);

if(*p<'C'||*p>'F'||*(p+1)!=':'||*(p+2)!=92||strlen(p)>30||strlen(p)<4)

{

printf("Invalid input!\n");

goto rece;

}

if((fp=fopen(p,"rb"))==NULL)

{

printf("Error!");

return;

}

ant:

printf("Please input the password:");

scanf("%s",s);

lenth=strlen(s);

if(lenth>16||lenth<6)

{

printf("The password is obviously incorrect!\n");

goto ant;

}

while(*s!='')

{

temp=secure(*s);

s++;

i++;

}

temp='';

ch=fgetc(fp);

while(ch!=sign)

{

pass[t]=ch;

t++;

ch=fgetc(fp);

}

pass[t]='';

ch=desecure(ch);

if(!strcmp(temp,pass))

{

while(ch!='#')

{

ch=fgetc(fp);

ch=desecure(ch);

if(ch!='#')

putchar(ch);

}

}

else

printf("The password is incorrect!\n");

fclose(fp);

}

char secure(char c)

{

if(c+right>254)

return c-255+right;

else

return c+right;

}

char desecure(char c)

{

if(c<right)

return 255-right;

else

return c-right;

}

B. 维吉尼亚密码加密方法

“恺撒密码”据传是古罗马恺撒大帝用来保护重要军情的加密系统。它是一种替代密码,通过将字母按顺序推后起3位起到加密作用,如将字母A换作字母D,将字母B换作字母E。据说恺撒是率先使用加密函的古代将领之一,因此这种加密方法被称为恺撒密码。

假如有这样一条指令:

RETURN TO ROME

用恺撒密码加密后就成为:

UHWXUA WR URPH

如果这份指令被敌方截获,也将不会泄密,因为字面上看不出任何意义。

这种加密方法还可以依据移位的不同产生新的变化,如将每个字母左19位,就产生这样一个明密对照表:

明: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密: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在这个加密表下,明文与密文的对照关系就变成:

明文:THE FAULT, DEAR BRUTUS, LIES NOT IN OUR STARS BUT IN OURSELVES.

密文:MAX YTNEM, WXTK UKNMNL, EBXL GHM BG HNK LMTKL UNM BG HNKLXEOXL.

很明显,这种密码的密度是很低的,只需简单地统计字频就可以破译。于是人们在单一恺撒密码的基础上扩展出多表密码,称为“维吉尼亚”密码。它是由16世纪法国亨利三世王朝的布莱瑟·维吉尼亚发明的,其特点是将26个恺撒密表合成一个,见下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B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C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D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E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F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G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H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I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J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K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L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M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N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O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P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Q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R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S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T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V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W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X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Y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Z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维吉尼亚密码引入了“密钥”的概念,即根据密钥来决定用哪一行的密表来进行替换,以此来对抗字频统计。假如以上面第一行代表明文字母,左面第一列代表密钥字母,对如下明文加密: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当选定RELATIONS作为密钥时,加密过程是:明文一个字母为T,第一个密钥字母为R,因此可以找到在R行中代替T的为K,依此类推,得出对应关系如下:

密钥:RELAT IONSR ELATI ONSRE LATIO NSREL

明文:TOBEO RNOTT OBETH ATIST HEQUE STION

密文:KSMEH ZBBLK SMEMP OGAJX SEJCS FLZSY

历史上以维吉尼亚密表为基础又演变出很多种加密方法,其基本元素无非是密表与密钥,并一直沿用到二战以后的初级电子密码机上。

回答者:西伯利亚的狼 - 状元 十四级 5-20 20:32

“恺撒密码”据传是古罗马恺撒大帝用来保护重要军情的加密系统。它是一种替代密码,通过将字母按顺序推后起3位起到加密作用,如将字母A换作字母D,将字母B换作字母E。据说恺撒是率先使用加密函的古代将领之一,因此这种加密方法被称为恺撒密码。

假如有这样一条指令:

RETURN TO ROME

用恺撒密码加密后就成为:

UHWXUA WR URPH

如果这份指令被敌方截获,也将不会泄密,因为字面上看不出任何意义。

这种加密方法还可以依据移位的不同产生新的变化,如将每个字母左19位,就产生这样一个明密对照表:

明: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密: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在这个加密表下,明文与密文的对照关系就变成:

明文:THE FAULT, DEAR BRUTUS, LIES NOT IN OUR STARS BUT IN OURSELVES.

密文:MAX YTNEM, WXTK UKNMNL, EBXL GHM BG HNK LMTKL UNM BG HNKLXEOXL.

很明显,这种密码的密度是很低的,只需简单地统计字频就可以破译。于是人们在单一恺撒密码的基础上扩展出多表密码,称为“维吉尼亚”密码。它是由16世纪法国亨利三世王朝的布莱瑟·维吉尼亚发明的,其特点是将26个恺撒密表合成一个,见下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B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C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D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E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F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G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H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I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J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K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L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M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N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O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P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Q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R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S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T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V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W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X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Y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Z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维吉尼亚密码引入了“密钥”的概念,即根据密钥来决定用哪一行的密表来进行替换,以此来对抗字频统计。假如以上面第一行代表明文字母,左面第一列代表密钥字母,对如下明文加密: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当选定RELATIONS作为密钥时,加密过程是:明文一个字母为T,第一个密钥字母为R,因此可以找到在R行中代替T的为K,依此类推,得出对应关系如下:

密钥:RELAT IONSR ELATI ONSRE LATIO NSREL

明文:TOBEO RNOTT OBETH ATIST HEQUE STION

密文:KSMEH ZBBLK SMEMP OGAJX SEJCS FLZSY

历史上以维吉尼亚密表为基础又演变出很多种加密方法,其基本元素无非是密表与密钥,并一直沿用到二战以后的初级电子密码机上。

C. 目前的数字认证和加密算法的主要技术及其应用

1. 什么是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就是网络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其作用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它是由一个权威机构发行的,人们可以在交往中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
最简单的证书包含一个公开密钥、名称以及证书授权中心的数字签名。一般情况下证书中还包括密钥的有效时间,发证机关(证书授权中心)的名称,该证书的序列号等信息,证书的格式遵循ITUT X.509国际标准。
一个标准的X.509数字证书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证书的版本信息;
证书的序列号,每个证书都有一个唯一的证书序列号;
证书所使用的签名算法;
证书的发行机构名称,命名规则一般采用X.500格式;
证书的有效期,现在通用的证书一般采用UTC时间格式,它的计时范围为1950-2049;
证书所有人的名称,命名规则一般采用X.500格式;
证书所有人的公开密钥;
证书发行者对证书的签名。
使用数字证书,通过运用对称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等密码技术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身份认证系统,从而保证:信息除发送方和接收方外不被其它人窃取;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发送方能够通过数字证书来确认接收方的身份;发送方对于自己的信息不能抵赖。
2. 为什么要使用数字证书?
由于Internet网电子商务系统技术使在网上购物的顾客能够极其方便轻松地获得商家和企业的信息,但同时也增加了对某些敏感或有价值的数据被滥用的风险。买方和卖方都必须保证在因特网上进行的一切金融交易运作都是真实可靠的,并且要使顾客、商家和企业等交易各方都具有绝对的信心,因而因特网电子商务系统必须保证具有十分可靠的安全保密技术,也就是说,必须保证网络安全的四大要素,即信息传输的保密性、数据交换的完整性、发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
信息的保密性
交易中的商务信息均有保密的要求,如信用卡的帐号和用户名被人知悉,就可能被盗用,订货和付款的信息被竞争对手获悉,就可能丧失商机。因此在电子商务的信息传播中一般均有加密的要求。
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
网上交易的双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要使交易成功首先要能确认对方的身份,商家要考虑客户端是不是骗子,而客户也会担心网上的商店不是一个玩弄欺诈的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确认对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对于为顾客或用户开展服务的银行、信用卡公司和销售商店,为了做到安全、保密、可靠地开展服务活动,都要进行身份认证的工作。对有关的销售商店来说,他们对顾客所用的信用卡的号码是不知道的,商店只能把信用卡的确认工作完全交给银行来完成。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可以采用各种保密与识别方法,确认顾客的身份是否合法,同时还要防止发生拒付款问题以及确认订货和订货收据信息等。
不可否认性
由于商情的千变万化,交易一旦达成是不能被否认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利益。例如订购黄金,订货时金价较低,但收到订单后,金价上涨了,如收单方能否认受到订单的实际时间,甚至否认收到订单的事实,则订货方就会蒙受损失。因此电子交易通信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是不可否认的。
不可修改性
由于商情的千变万化,交易一旦达成应该是不能被否认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利益。例如订购黄金,订货时金价较低,但收到订单后,金价上涨了,如收单方能否认收到订单的实际时间,甚至否认收到订单的事实,则订货方就会蒙受损失。因此电子交易通信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是不可否认的。
数字安全证书提供了一种在网上验证身份的方式。安全证书体制主要采用了公开密钥体制,其它还包括对称密钥加密、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等技术。
我们可以使用数字证书,通过运用对称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等密码技术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身份认证系统,从而保证:信息除发送方和接收方外不被其它人窃取;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发送方能够通过数字证书来确认接收方的身份;发送方对于自己的信息不能抵赖。
3. 数字认证原理
数字证书采用公钥体制,即利用一对互相匹配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每个用户自己设定一把特定的仅为本人所知的私有密钥(私钥),用它进行解密和签名;同时设定一把公共密钥(公钥)并由本人公开,为一组用户所共享,用于加密和验证签名。当发送一份保密文件时,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数据加密,而接收方则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这样信息就可以安全无误地到达目的地了。通过数字的手段保证加密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即只有用私有密钥才能解密。
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中,常用的一种是RSA体制。其数学原理是将一个大数分解成两个质数的乘积,加密和解密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即使已知明文、密文和加密密钥(公开密钥),想要推导出解密密钥(私有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能的。按现在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要破解目前采用的1024位RSA密钥,需要上千年的计算时间。公开密钥技术解决了密钥发布的管理问题,商户可以公开其公开密钥,而保留其私有密钥。购物者可以用人人皆知的公开密钥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安全地传送以商户,然后由商户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解密。
如果用户需要发送加密数据,发送方需要使用接收方的数字证书(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接收方则使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解密,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保密性。
另外,用户可以通过数字签名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只需采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由于私有密钥仅为用户个人拥有,从而能够签名文件的唯一性,即保证:数据由签名者自己签名发送,签名者不能否认或难以否认;数据自签发到接收这段过程中未曾作过任何修改,签发的文件是真实的。
4. 数字证书是如何颁发的?
数字证书是由认证中心颁发的。根证书是认证中心与用户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在用户使用数字证书之前必须首先下载和安装。
认证中心是一家能向用户签发数字证书以确认用户身份的管理机构。为了防止数字凭证的伪造,认证中心的公共密钥必须是可靠的,认证中心必须公布其公共密钥或由更高级别的认证中心提供一个电子凭证来证明其公共密钥的有效性,后一种方法导致了多级别认证中心的出现。
数字证书颁发过程如下:用户产生了自己的密钥对,并将公共密钥及部分个人身份信息传送给一家认证中心。认证中心在核实身份后,将执行一些必要的步骤,以确信请求确实由用户发送而来,然后,认证中心将发给用户一个数字证书,该证书内附了用户和他的密钥等信息,同时还附有对认证中心公共密钥加以确认的数字证书。当用户想证明其公开密钥的合法性时,就可以提供这一数字证书。
5. 加密技术
由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可能遭到侵犯者的窃听而失去保密信息,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保密安全措施,是最常用的保密安全手段。加密技术也就是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
加密包括两个元素:算法和密钥。一个加密算法是将普通的文本(或者可以理解的信息)与一窜数字(密钥)的结合,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和算法对加密同等重要。
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在安全保密中,可通过适当的密钥加密技术和管理机制,来保证网络的信息通讯安全。密钥加密技术的密码体制分为对称密钥体制和非对称密钥体制两种。
相应地,对数据加密的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私人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对称加密以数据加密标准(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为典型代表,非对称加密通常以RSA(Rivest Shamir Ad1eman)算法为代表。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而非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加密密钥可以公开而解密密钥需要保密。

D. 乘法密码的加密过程

设明文消息元素个数为n,密钥为k。
密钥k在选取的时候应满足两个条件:
(1)0<k<n
(2)k与n互素
设明文消息为M,消息元素为m;
则密文消息为C,密文元素为c=m*k mod n;
其解密过程如下:
首先要得到解密密钥,就是要求得加密密钥k模n的逆元;
具体求法为k *mod n=1;
然后计算m=c *mod n即可得到明文消息M。
举例说明如下:
英文字母有26个,即n=2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M=m[26]={a , b , c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我们选取密钥k=5;
现在我们对hello进行加密
hello所对应的数组为[8,5,12,12 15];
由于8*5 (mod 26) =40(mod)26=14;
依次类推,可得到加密后的数组为[ 14 , 25,8,8, 23 ];
对应的密文消息就是nyhhw
现在我们开始对nyhhw解密
首先要求得解密密钥;
由于5*21(mod 26)=105(mod26)=1;
所以=21;
nyhhw所对应的数组为[ 14 , 25,8,8, 23 ];
由于14*21(mod26)=294(mod26)=8;
依次类推,可得到解密后的数组为[8,5,12,12 15];
对应的明文消息就是hello。

E. 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哪些

对称密钥加密

对称密钥加密 Symmetric Key Algorithm 又称为对称加密、私钥加密、共享密钥加密:这类算法在加密和解密时使用相同的密钥,或是使用两个可以简单的相互推算的密钥,对称加密的速度一般都很快。

F. 请简述数字加密的过程

在对称加密中,数据发送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

接收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发收信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6)加密过程的三个元素扩展阅读:

数字加密注意事项:

通过TCP三次握手进行连接,然后客户端发送hello包到服务端,服务端回应一个hello包,如果客户端需要再次发送数字证书, 则发送数字证书到客户端。

客户端得到服务器的证书后通过CA服务验证真伪、验证证书的主体与访问的主体是否一致,验证证书是否在吊销证书列表中。如果全部通过验证则与服务器端进行加密算法的协商。

用证书中服务器的公钥加密对称秘钥发送给服务器端,对称秘钥只能用服务器的私钥进行解密,当服务器通过私钥解密对称秘钥后。使用对称秘钥将客户端请求的数据发送到客户端,客户端在用对称秘钥进行解密,从而得到想要的数据。

G. 加密过程中的三个元素是什么

A. 所传输的信息(明文)
B. 加密钥匙(Encryption key)
C. 加密函数

H. 密码加密技术

加密文件系统 (EFS) 提供一种核心文件加密技术,该技术用于在 NTFS 文件系统卷上存储已加密的文件。一旦加密了文件或文件夹,您就可以象使用其他文件和文件夹一样使用它们。
对加密该文件的用户,加密是透明的。这表明不必在使用前手动解密已加密的文件。您可以正常打开和更改文件。
使用 EFS 类似于使用文件和文件夹上的权限。两种方法可用于限制数据的访问。然而,获得未经许可的加密文件和文件夹物理访问权的入侵者将无法阅读文件和文件夹中的内容。如果入侵者试图打开或复制已加密文件或文件夹,入侵者将收到拒绝访问消息。文件和文件夹上的权限不能防止未授权的物理攻击。
正如设置其他任何属性(如只读、压缩或隐藏)一样,通过为文件夹和文件设置加密属性,可以对文件夹或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如果加密一个文件夹,则在加密文件夹中创建的所有文件和子文件夹都自动加密。推荐在文件夹级别上加密。
也可以用命令行功能 cipher 加密或解密文件或文件夹。详细信息,请参阅 Cipher。有关管理功能的详细信息,请参阅管理。
在使用加密文件和文件夹时,请记住下列信息:
只有 NTFS 卷上的文件或文件夹才能被加密。由于 WebDAV 使用 NTFS,当通过 WebDAV 加密文件时需用 NTFS。
被压缩的文件或文件夹不可以加密。如果用户标记加密一个压缩文件或文件夹,则该文件或文件夹将会被解压
如果将加密的文件复制或移动到非 NTFS 格式的卷上,该文件将会被解密。
如果将非加密文件移动到加密文件夹中,则这些文件将在新文件夹中自动加密。然而,反向操作不能自动解密文件。文件必须明确解密。
无法加密标记为“系统”属性的文件,并且位于 systemroot 目录结构中的文件也无法加密。
加密文件夹或文件不能防止删除或列出文件或文件夹表。具有合适权限的人员可以删除或列出已加密文件或文件夹表。因此,建议结合 NTFS 权限使用 EFS。
在允许进行远程加密的远程计算机上可以加密或解密文件及文件夹。然而,如果通过网络打开已加密文件,通过此过程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并未加密。必须使用诸如单套接字层/传输层安全 (SSL/TLS) 或 Internet 协议安全 (IPSec) 等其它协议通过有线加密数据。但 WebDAV 可在本地加密文件并采用加密格式发送。

I. 加密技术的两个元素

加密技术包括两个元素:算法和密钥。算法是将普通的文本(或者可以理解的信息)与一串数字(密钥)的结合,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在安全保密中,可通过适当的密钥加密技术和管理机制来保证网络的信息通讯安全。密钥加密技术的密码体制分为对称密钥体制和非对称密钥体制两种。相应地,对数据加密的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私人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对称加密以数据加密标准(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为典型代表,非对称加密通常以RSA(Rivest Shamir Adleman)算法为代表。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而非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加密密钥可以公开而解密密钥需要保密。

阅读全文

与加密过程的三个元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单片机中有pt0吗 浏览:319
程序员科研知乎 浏览:65
图图老师讲数学美国算法 浏览:622
三星s9安全文件夹有啥用 浏览:722
怎么ai捏脸安卓 浏览:278
军命令证书 浏览:534
误删苹果app怎么恢复 浏览:868
如何设置内网服务器IP 浏览:76
马老师的加密通话视频 浏览:745
扫码识价app哪里可以买 浏览:553
wpstopdf转换器 浏览:641
怎么把pdf导入iphone 浏览:567
7z后缀文件解压缩 浏览:906
服务器为什么禁用三叉戟 浏览:936
解压小视频卸妆或化妆 浏览:557
太监程序员 浏览:59
java编译选项包括 浏览:435
安卓手机如何导其他手机的通讯录 浏览:931
离心式压缩机品牌 浏览:169
plc编程推荐什么电脑 浏览:938